分享

怀念鲁迅先生

 杂货店伙计 2013-03-05

 

怀念鲁迅先生

 

 
 
 
        中学语文教材删去了鲁迅的文章,概是觉得盛世恒昌的中国,鲁迅的声音有点儿刺耳,不谐调了。有人声称这是因为可能会让年轻人以为鲁迅是一位当代作家,这虽然有点滑稽,但好,他们算是认可了鲁迅批评家的地位了。是的,鲁迅是位真诚有良知的批评家,语言辛辣而讽刺,概是这批评家的骨子也是令当权者不快的,“太平盛世”的当权者大都欢喜和珅式的小人与溜须逢迎,而且喜欢遮遮掩掩,就怕被人入木三分的刻画出真我的本来面目,所以,鲁迅是毫无疑问的不招喜欢了。
 
  文学家也罢,批评家也罢,鲁迅就是鲁迅,一位留着八字胡,矮小黑瘦的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露出一股凛凛然之气,瞳眸中透出凌厉的刀光剑影,这刀光剑影到如今还是让那些矫情的“精英”“学者”伪善“政治家”们惧怕的。鲁迅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逝世后,中国大约再也不需要骨头的人了。
 
  鲁迅先生同时又是一位温柔内敛的汉子,而且是极认真,喜欢较真的文人、学者、圣斗士。怀念鲁迅先生,怀念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铁血丹心。先生批评现实的功力直到今日依然无人能及,至于现今社会究竟有没有批评,是否需要批评,谁也不敢说,或言之谁也不愿说。毕竟现实太多了远君子,亲小人;重谄媚,轻贤言;老虎屁股摸不得之类的荒唐事,所以,但凡想过安稳日子的都不敢说或者不愿说了,因为批评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让人欢喜的事情,这大致也是鲁迅的文章从中学课本上下架的原因吧。
 
  怀念鲁迅,怀念鲁迅先生直率、凌厉、透彻、深刻又不乏一份冷幽默的批评精神。相识先生,当然是源于先生的文章,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呐喊》《彷徨》《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第一次读罢先生的文章就仿佛吸了第一口母乳,从此再也不能放弃,不能放弃不是因为先生的名气,而是因为他聪明睿智的文笔中流露的刚正不阿的骨气,这骨气对于邪恶与肮脏的假仁假义而言,仿佛冬月的寒风,虽则是敲骨吸髓,却令不乏浮俗浅陋的灵魂感动颤抖,又仿佛是一场秋日的狂风,摧枯拉朽,荡污涤
 
  鲁迅先生翻看中国的历史,横看竖看只看出了两个字:“吃人”。他“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度国人,横眉冷对,投枪匕首,一生不知开罪了多少“精英”与“君子”,临终之际还坚决地声称:“一个也不宽恕”。先生的性格,似乎很不符合中国人“温良恭俭让”的性格修为,他总是让人感到痛楚和忐忑不安,让人觉知自我人性的卑微与渺小,他向每一位读者抛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愤怒的问号和惊叹号,令那些卑劣的,藏污纳垢的灵魂感到颤栗。因而,对于先生,有人景仰,也有人极度的不喜欢,甚至有人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这种“不欢喜”一直传承至今,一方面是对“文革”期间先生被一些人别有用心地抬上神坛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对他黑夜一般、永不妥协的批判精神的反感与不安。鲁迅的作品撤离中学语文课本时,就有为数不少的中学语文老师表示很是欢迎,说鲁迅作品一来晦涩难懂,二来调子阴暗、叛逆,不宜让孩子太多接触,三来所涉及的事件有过时之嫌。我不明白他们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理由在哪里。事实上,不过是喜欢母鸡的人不喜欢雄鸡,喜欢狗的人不喜欢狼而已。

  先生在世时其实也是亟盼自己的精神“过时”的,他非常期盼自己的文字“速朽”惟其如此,他爱之深,责之切的中国,才有希望,他终其一生猛烈抨击的国民“劣根性”,才会随着他的投枪匕首一起埋葬。不幸的是,鲁迅当年批评的诸多世态不仅阴魂不散,而且大有发扬光大的趋势。比如不诚信,不团结,疑心大,推卸责任,自私自利;比如,文人相轻,文人自贱;比如,政治敏感度太高,缺乏包容性与文化性等等。
 
  先生描写那些骨子里的奴性与专制性交替的人是“羊样的凶兽,凶兽样的羊”,活络的刻画出一些握有微权力的官员的嘴脸?“不必会做事,只要会磕头”勾画出官场之怪现象;先生笔下的“看客”在中国比比皆是,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中国人遇事看的多、笑的多,评的多,做的少。轻生者跳楼,一群看客起哄“快跳”;公交车上少女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到流氓猥亵,众人视若无睹;马路上跌倒的老人,没人敢去搀扶。中国社会集体性的麻木不仁与冷漠无情,证明先生抨击的那些“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的看客是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
 
  毛泽东在《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先生的思想和人格体现了中国人正面方向。让国人从麻木、愚昧、封闭、自残的思想围城中解放出来,从吃人的封建桎梏中解脱出来,走上自新、维新之路,成为先生毕生为之奋斗的使命。鲁迅的精神,虽然是奔突的“地火”,照出了中国人灵魂中的虚伪与污浊。但是,先生,包括如先生一般的伟人,早已鲜有人知,更不要说被人怀念,被人阅读,被人认知了。如今,除了在旧课本上读过的作品而外,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先生的作品了,我们是否有理由发问: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究竟走进过多少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自己民族的文化巨匠视若珍宝,终年,甚至是终身亲近之。莫扎特诞辰250 周年,莫扎特的音乐执拗地在欧洲的天空中反复回荡,甚至于漂洋过海到了中国。易卜生的100 年诞辰被挪威人自豪地推广到了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安徒生年”“雨果年”更是络绎不绝,每逢“雨果年”,法国各地开学第一天,所有学生都会一齐高声诵读雨果的作品。而我们这个古老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度,却是以“天”为单位来象征性纪念我们的文化巨匠的。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文章《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拥有了伟大的人物,却不知怎样去爱戴崇仰,哪里还敢奢谈让他们的作品更有机缘走入我们民族的灵魂深处呢?如果说没有伟大人物产生,是因为社会的黑暗。那么,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敬仰,就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被挟持,真理得不到认可。中国社会有可以得到大众一致认同的思想么,有的,那便是真理。真理在哪里?真理就潜藏在人民大众的心里。

  怀念鲁迅先生,如今,先生离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远了。我到是由衷的期望,先生可以远些,再远些,但是,鲁迅先生并不是一个个体的象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我们这个民族回荡在真理与正义的天空下灵魂的呐喊声。说鲁迅是中国的脊梁,自然当之无愧。他之所以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就是因为他勇于为民族献身的精神,他对学说严谨的态度,以及先生甘于寂寞的修养,他对于真善美和假丑恶“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再就是他面对邪恶,“一个也不宽恕”的斗争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