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湘网调查显示:近6成受访者参加过公益活动

 小天使_ag 2013-03-05

大湘网调查显示:近6成受访者参加过公益活动

字号:T|T

[导读]大湘网调查显示:超4成受访者称学雷锋与金钱无关,27.11%的人表示,学雷锋自然要付出成本,但46.65%的人认为,学雷锋是举手之劳,跟成本支付无关。

大湘网调查显示超4成受访者称学雷锋与金钱无关

专题:湖南好人

3月5日,又是一年“学雷锋纪念日”。有人说:“雷锋三月来四月走。”果真如此吗?潇湘晨报联合大湘网所作的调查结论是:未必。

343位受访者中,最近一年有11.37%的人参加了5次以上公益行动,9.62%的人参加了3到4次,38.48%的人参加了1至2次,而40.52%的人一次也没参加过。自发的公益行动,体现出这个时代对雷锋行动的执着。一些公益组织长期战斗在救助第一线,“大爱清尘”等民间社团组织的运作就是最好的案例。

不过,问题产生了:在市场经济时代,长时间学雷锋做好事,难道他们不需要赚钱生活?27.11%的人表示,学雷锋自然要付出成本,但46.65%的人认为,学雷锋是举手之劳,跟成本支付无关。

“学雷锋是道德范畴,成本付出是经济范畴。但经济是道德深入的基石,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说。本报记者方兴长沙报道

【现状】只有5.54%的人不愿学雷锋做好事

屈指算来,湖南工会干部学校副教授戴春在救治湖南尘肺病人的路上,如今已走过14个月的时光。

她的一次课题研究,从此让她与公益行动有了交集。

2008年,因为研究劳动关系,戴春在湖南走访了一批尘肺病人。2010年底,当她回访这些人时,发现很多人已离开人世。次年底,她开始为尘肺病人呼喊,从此一发不可收。

此后,戴春成为“大爱清尘”湖南区总负责人。在她的周围,是270多名为尘肺病人奔走的志愿者。在尘肺病人的眼里,他们就是“活雷锋”。

事实上,在这些志愿者周围,有更多不愿意暴露身份的“活雷锋”。2月24日,蛇年元宵节,20多个“大爱清尘”志愿者在长沙火车站举行尘肺病募捐义卖活动,几十位不愿留名的长沙市民前来助阵。

公众更愿意用什么方式学雷锋做好事?调查显示,36.73%的受访者选择亲自上阵,19.24%的人出力还出钱,19.53%的人愿意捐资捐物委托别人来做,仅有5.54%的人什么都不想做。

“不知道民间公益组织之前,我们参加学雷锋的行动都是零散的。”长沙某医药公司的职员谭晓林说。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李跃说,每年参加的公益行动“不记得有多少次”。在他的影响下,班里有两个同学经常参加募捐义卖。

【变化】 38.78%的受访者愿意扶起摔倒老人

当某天,你路遇一老人突然摔倒在地,四下一看,发现周边没人,你会怎么办?

“直接走过去扶起。”62岁的长沙市民曹学军说。他的做法跟38.78%的受访者一致。这是社会的正能量。

难道不怕被说成是你撞倒的吗?“要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你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他说,扶起老人,问心无愧,不怕。

中华民族有“积德胜遗金”的古老格言。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教授看来,这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表现。

“现代人所说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老人跌倒后,多数人不怕误解直接去扶,说明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人文关怀。”杨建华说,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去追究什么,评论什么,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改进什么、发展什么。

不过,也有11.08%的受访者表示,怕被说成是自己撞倒老人,会赶紧走远点;37.03%的人不敢直接去扶,会赶紧大声呼喊,希望有人来现场。

“南京彭宇案等系列事件,损毁了原有的信任系统。转型时期,新的信任系统还未建立,自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做法。”杨建华说,这是转型期社会必经阶段。

一个陌生人向你求助,比如借电话打一下、请你帮忙照看行李等,你怎么办?

“先看对象的具体情况,辨别真伪才能行动啊。”潇湘晨报官方Q友“深蓝”说,很多时候做了好事,到头来还要被人诬陷,让人心生畏惧。

47.81%的受访者正如“深蓝”一样,先辨真伪再决定行动;而35.86%的人则表示不会伸援手,“怕是骗局”。

“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已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分析】

46.65%的人认为学雷锋与金钱没关系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时代的人想做“雷锋”却又如履薄冰呢?

“在个人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今社会,雷锋已成为一个奢侈的代名词。”潇湘晨报官方Q友“时光雕刻家”说。

“与其说这种局面是因为个人主义导致的,还不如说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另一位网友@小松鼠针锋相对。

@小松鼠所说的社会发展,正是“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

“雷锋当年做好事时,吃住都是国家的,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而现在是市场经济,你没有钱,你连自己都饿肚子,又怎么帮别人办事呢?”潇湘晨报官方Q友“奇妙”说。

27.11%的人站到了“奇妙”这一边,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必须有经济实力,是需要成本支出的。

46.65%的受访者却坚决反对这种说法,“学雷锋是举手之劳,跟金钱有什么关系?”

在杨建华看来,中国过去的社会形态以熟人圈为主,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加快,人们逐渐脱离原来的熟人社会形态,改变了原来的信任格局,信任度自然下降。“由于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善或得不到很好执行,企业违法、商贾贩假、个人欺骗等情况时有发生,要想挽回社会诚信,必须依靠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提高违法成本,才能重塑信任度。”他说。

微访谈:对话湖南铁路“雷锋哥哥”陈国文

微活动:寻找湖南好人

  活动时间:

  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

  征集要求:

  1、围绕“湖南好人”这一主题,推荐身边的雷锋,不一定要感天动地的大事情,不一定要意义深远的大举止,只要是让人在这个略显寒意的春天里感受到丝丝温暖的小故事。

  2、作品题材不限,可以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拒绝杜撰与PS!

  活动参与方式:

  1、点击活动专题页面,直接以#湖南好人#故事内容或您想说的话 发布微博 …[详细]

  2、微博发布#湖南好人# …[详细]

大湘社区热帖:时代需要雷锋

媒体还原真实雷锋:爱美潮男偶尔炫耀

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学雷锋引起“全民”学雷锋风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