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亲爱的孩子啊,我拿什么来爱你...?

 青菁 2013-03-06
 
我亲爱的孩子啊,我拿什么来爱你!
 
 
    长春“304”盗车案嫌犯周喜军于3月5日17时许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周喜军3月4日在长春盗走一辆丰田车,途中发现车后座上有一名婴儿,在公路旁将婴儿掐死埋于雪中。 我们在痛斥罪犯残暴的同时也在责怪孩子父母的疏忽。对于社会而言,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中国未成年的保护问题又一次因为惨痛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三聚氰胺奶粉,入校杀害学生,毒校服事件......都强烈的刺痛我们的心。今天,怀着一颗悲痛的心写下这篇日志:孩子,我拿什么来爱你。也以此告慰那些离去的孩子。
 
 
图片图片
 
 
图片
 
 
 1、国家应继续加强未成年人保障法律的建设:

       
为了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法律法规,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而且在我国的一些基本法律,比如《民法通则》、《刑法》、《婚姻法》、《收养法》当中,也穿插了一些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还有诸多的事情无法可依,所以呼吁国家扩大立法范围。各国都把儿童列入法律保护的特殊对象,欧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设立虐童罪,打骂、忽略,甚至疏于照顾都可能被认定为虐待,可以作为剥夺抚养权的证据,但我国现在仍未设立虐童罪。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纲目全面,可惜并未就衣食住行等具体情况,作出细节完备、有标准可循的保护措施,象征性强、操作性弱。

        加强儿童保护的法制建设已刻不容缓,在这方面,国外已经有不少先进经验可供借鉴。就交通安全来说,美国法律规定,两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有安全椅,并在车子后座由安全带固定,违反规定的监护人将被处罚。文明在于理念,更在理念所孕育的细节。有专业精神与细节意识,才配称关爱孩子。孩子不是家长的私产,爱孩子仅靠家长也远远不够。因其弱小,孩子需要专业化和强制性的保护措施。每一个孩子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不被抛弃、虐待、受伤害,才会有身体健壮、心地纯良的公民,我们的国家才真的有未来。


2、父母需加强安全等各方面意识:

        现下大多数的父母都是80后,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和育儿经验的缺乏,导致部分80后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爱护不周。

        至于孩子是怎么丢的?婴儿的父亲说,他开车拉着孩子到自家开的超市,由于屋里太冷,他进到超市里生炉子,为了让孩子暖和点,才把孩子留在车上并没有熄火。现在他肯定万分后悔那片刻的监护疏忽。此刻批评家长如何失职已改写不了这悲惨结局。如何让类似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才是应总结的。身为家长,谁不舐犊情深?但是,爱并不能弥补知识和安全意识上的缺乏,如何正确做父母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上的必修课。父母们不是不够爱孩子,只是还不够专业;不是安全意识不高,只是安全无小事,应该上升到法律强制性的高度,才足以引起社会重视,足以保障婴幼儿的安全。
 

【关于孩子春季的衣食住行意见】

春天,正是宝宝长身体的时候,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身体强壮,抵御住疾病的侵袭。有关专家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提醒宝宝的父母:

       误区一:春捂秋冻,得给孩子多穿些

  专家:着衣应以进行一般活动不出汗为标准。最好在此基础上进行少穿训练,增强孩子对外界气流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肌体免疫力。

  误区二:宝宝爱吃什么,尽量让他吃

  专家:1孩子的饮食结构都要科学安排合理搭配。2、春季干燥容易上火,在保证孩子摄入足够蛋白质和脂肪的基础上,饮食最好清淡一点,少吃羊肉和辛辣食品,少吃甜食,还要让孩子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3、生食加热要彻底,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4、不提倡孩子喝过多的碳酸饮料,一定要多喝水,可在水中加入微量食盐。

  误区三:春天乍暖还寒,最好少开窗

  专家:1、每天开窗半小时以上,加强室内空气对流。2、要保持室内的湿度。3、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增强孩子对病毒的抵抗力。4、孩子房间的摆设应尽量简单,不要在室内养花。

  误区四:春季易感染,孩子在家更安全

  专家:1、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一天最好不少于2小时。2、不需要戴帽子、手套,要让孩子直接接触阳光,增强体质并促进钙的吸收。3、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图片
 
 
3、孩子的自身防范:

        通过父母、教师等人的教导,让孩子从小就有自我防范和自救意识。    

    在英国,有一个《儿童10大宣言》,
 
1、安全的权力。 教育儿童人人有若干权力,如呼吸权、生命权、隐私权 。告诉儿童,任何人也无权剥夺儿童的安全权。安全重于一切。
 
2、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力。儿童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儿童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力。
 
3、生命第一的权力。告诉儿童在遇到暴徒时有权获得朋友的帮助或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但是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向父母讲真话的权力。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会尽力帮助孩子。
 
5、拒绝毒品与危险品的权力。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6、不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权力。“不与陌生人说话。” 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
 
7.紧急避险的权力。“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果断逃生的权力。“遇到危险可以自巳先跑。” 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
 
9.面对侵害不遵守诺言的权力。告诉儿童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
 
10.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力。“坏人可以骗。” 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话。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所以每个孩子都要知道,在关键的时候可以踢人、可以咬人、可以撒谎、可以砸东西、可以夺路而逃、可以不讲礼貌。紧急避险的时候还不遵守诺言的权利。比如领导或者老师欺负了你,他往往说:“小朋友,这个事不能告诉爸爸妈妈,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咱俩拉个钩,这是咱俩自己小秘密。”这个对不对?坚决不对。要告诉孩子有不保守秘密的权利。
 

4、监管机关: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强调地方政府和
监管部门的责任落实,强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努力实现责任逐级落实。“在食品行业快速发展、食品安全基础相对薄弱、监管体制有待健全的社会背景下,失信成本相对偏低、违法收益相对较高。”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刘佩智表示,保障食品安全还必须健全外部约束机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形成多方合力。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管责任问题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备受关注。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说,执法严格与否、有没有公平性,直接反映到产品质量上。在监管过程中,需要提升执法队伍、监管人员的自身素质。

        我们希望加大各方面事务的监管力度,提高信息的覆盖度和透明度。 
 
 
图片
 
5、用良心经商: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新任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说,内陆奶粉99%合格,“这句话是国家质检总局讲的,不是我讲的”。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崔永元3日直言,他对国产奶粉“当然没信心啦”,“我哪知道1%在哪里呀”?

        根据2012年《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34%的被调查儿童,曾因食用零食产生身体不适,9种常用零食中的添加剂过量摄入,其中包括部分国外已被禁止使用的添加剂。部分已被公开报道具有潜在危害而不被允许应用在婴幼儿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仍被广泛运用于低龄儿童经常接触的各类食品当中。

从毒奶粉到毒校服,我们在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法律、监管机关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深深的希望商人们能够凭良心经商。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这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希望各方行动起来,让我们还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健康、快乐、阳光的童年。


 
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国务院加大监管力
http://v.ifeng.com/news/finance/201104/68b4dba0-f881-4138-a97a-b380005ed008.shtml

傅晓田:中国法律需细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211/b9f816d4-a20c-4629-a725-459c4c070e54.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