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老子曰:为善即劝,为不善即观,劝即生责,观即生患,故道不可以进而求名,可以退而修身。故圣人不以行求名,不以知见求誉,治随自然,己无所与。为者有不成,求者有不得,人有穷而道无通。有智而无为,与无智同功;有能而无事,与无能同德。有智若无智,有能若无能,道理达而人才灭矣。人与道不两明,人爱名即不用道,道胜即名息,道息而名章即危亡。 【译文】老子说:作为于善事就勉励,作为于不善之事就观望,勉励就会产生责任,观望就会产生祸患,所以道路不可以拿来奉献而求得名声,可以退下来修养自身。所以圣人不以行为方式来求得名声,不以知识见解来求得荣誉,治事随从自然,自己不要参与。有意作为者不会有成,有心追求者不会得到,人有穷尽而道路就不会通达。有智慧而有所不为,与无智慧是同样的事;有能力而无所事事,与无能力是同样的规律。有智慧就象无智慧,有能力就象无能力,道理通达而人才就没有了。人与道路不能两样都显明,人要是爱名就不会遵循道路,道路要是占优势那么求名的欲望就会息灭,道路息灭而名誉彰显人就会有危亡。 【说明】上节说道路不可以拿来劝说追求利益的人,本节则说道路不可以奉献,确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你的人生道路不可以取代我的人生道路,我的人生道路就算奉送给你,你也不一定喜欢我的人生道路。追求名声就会忘记自己的人生道路,追求自己的人生道路就会忘记去追求名声,如果追求名声而忽略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在追求名声的道路上就会越走越远,从而忘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当然也就会导致自己的危亡。因为名声并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到的,它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样缺一不可的结果,它来了我们无法拒绝,它走了我们也无法挽留。所以,名声只是某些人追求的东西,真正做事的人,真诚生活的人,不会去追求所谓的名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