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wangbm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单兆伟教授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
2013-03-07 | 阅:  转:  |  分享 
  
中医药通报2012年2月第11卷第1期

单兆伟教授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

糜烂性胃炎的经验

●阮青河俊指导:单兆伟

摘要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复杂的胃病之一,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中医学

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著名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略有所悟。兹从

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选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其选用芪芩乌贝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进行总结,

并通过典型病例进行介绍。

关键词慢性糜烂性胃炎气虚湿热芪芩乌贝汤

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E.

rosiveGastritis,CEG)是常见的消

化系统疾病,属悉尼分类系统中的

特殊类型胃炎,内镜下有平坦糜烂

型胃炎和隆起糜烂型胃炎两种。

其独特内镜特征表现为:胃黏膜上

皮完整性受损,糜烂不涉及肌层,

深度一般在1mm以内,糜烂面发

红或覆盖有黄白苔、灰白苔,常有

新鲜出血或血痂。临床多表现为

上腹部不适、疼痛、泛酸和嗳气亦,

可无典型症状¨。该病缺乏特异

性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主要靠胃

镜及病理确诊。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名誉主任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

省中医院著名脾胃病专家、南京中

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单兆伟教授

长年从事脾胃病的I临床与科研研

究,兹将其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

医认识及治疗心得总结如下。

l病因病机

单教授广泛查阅医籍、文献,

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

出了关于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病因

病机。

1.1脾胃虚弱,发病之本脾胃

同居中州,灌溉四旁,以膜相连,脾

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后天之

本”。《素问·玉机真脏论》云: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

本也。”《景岳全书》谓:“土为万物

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

胃弱则衰。”李东垣在《脾胃论》中

更是明确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

生”。脾胃损伤不外内因与外因两

种。外因主要是外感六淫之邪,内

因主要是饮食失节、七情内伤、脏

腑相累等。

在慢性糜烂性胃炎中所见的

脾胃损伤大多是内外因共同作用

的结果,常见的如饮食所伤,《素问

作着瓶食l黄俊赵南入军医学院谈qB蒇程黼药太学设

读博士,摄冉化系统磅犏硒爽。_t-_鬻j

·著章证、.南京中医药大魄0·江苏邙医聩i簪穗

20TraditionalChineseMedieineJoUFD

·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

伤”,饮食不规律,五味过极,嗜食

肥甘、辛辣,饮酒过度等。还有就

是常见的药物损伤,如非甾体类抗

炎药。其次如情志内伤,由于工作

学习压力大,忧思恼怒,导致肝脾

不和。再如他脏久病延及脾胃。

在各种内外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

下,最终导致了脾胃虚弱而发病。

1.2湿热内蕴。发病之标湿邪

有内外之分,外湿由外感而来;内

湿由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运化

水谷精微所致。内湿外湿相互关

联,外湿困脾,必致脾失健运;内湿

停滞,又易招受外湿之邪,正如章

虚谷所言:“湿土之气,同气相求,

故湿热之邪,如虽外受,终归脾

胃。”

脾胃虚弱,湿邪内蕴,日久易

于化热,湿热交阻,更伤脾胃,易导

致胃粘膜的损伤。临床上可以出

现胃脘烧灼感,嘈杂,口干口苦,舌

红苔黄腻等郁热的症状;内镜微观

下也可以看见胃粘膜的糜烂、出

血。另外湿热内蕴的环境十分有

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繁殖和生存。

中医药通报·名医精华

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辨证属“湿热内

蕴”的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更高,

胃酸分泌更多,胃粘膜受损的几率

更大,炎症的活动度较其他证型高

等l2J。因此,湿热内蕴是本病的发

病之标。

1.3幽门杆菌。发病之邪随着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1983年澳

洲科学家Warren和Marshall发现

了幽门螺杆菌。现已经证实幽门

螺杆菌与胃炎、溃疡、胃癌均密切

相关。单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末

就开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

中医中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

果。他认为幽门螺杆菌属于中医

的外邪范畴,而之所以会侵犯人体

引起胃粘膜的损伤,必然与患者正

气不足有关,即“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只有中焦脾胃虚弱,幽门螺

杆菌才能乘虚而人;而由于脾胃虚

弱,运化失常,导致湿热内蕴,又为

幽门螺杆菌的附着、繁殖、致病提

供了客观条件。幽门螺杆菌感染

后可以进一步损伤脾胃,使机体抗

邪无力。

单教授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

胃病的研究中发现,脾胃虚弱,湿

热内蕴的环境易于幽门螺杆菌的

繁殖生长,且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

高、菌量多、分解的毒素也多,黏膜

的细胞变性崩解多]。单教授认

为脾胃之气不虚,则幽门螺杆菌也

无以生存,或即使存在也不致病。

所以气虚湿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的病理机制。

单教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

胃病治疗常以益脾健胃为基础,此

外针对幽门螺旋杆菌致病多具有

“热”、“毒”病变的性质,结合现代

药理研究成果,适当佐用清热化湿

解毒,取具有杀菌、抑菌作用之中

药,以提高疗效,如黄芩、蒲公英

等,均有明显的抑杀幽门螺杆菌功

效。单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和实验研究,发现在辨证基础上加

用可抑杀幽门螺杆菌之药后,可明

显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幽

门螺杆菌,是本病发病之邪。

2治疗大法

单教授在“脾胃气虚,湿热内

蕴”的病理机制上,结合现代医学

内镜下表现,提出了“益气清化,抑

酸护膜”的治疗大法,在此基础上

创制了经验方“芪芩乌贝汤”,基本

方药为:生黄芪、炒白术、法半夏、

麦冬、黄芩、仙鹤草、薏苡仁、煅乌

贼骨、大贝母、白及、木蝴蝶。

组方意义:①黄芪配白术:二

药同用,益气健脾,健固中焦,治其

本。《医学衷中参西录》云:“黄芪

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

(即宗气)下陷”,《本草汇言》云:

“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

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

之,胃虚不纳,术能补之。”白术苦、

温、刚燥,补脾益气擅长。②薏苡

仁,甘、淡、凉,利水渗湿,健脾止

泻,还能散结消肿。《本草纲目》

云:“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益脾

胃……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

肿用之”。单教授用薏苡仁助芪术

健脾,还能化湿,可谓一举两得。

③半夏配麦冬:取“麦门冬汤”之

意,麦冬配半夏养胃生津而无滋腻

之弊;半夏伍麦冬降逆止呕而无温

燥之嫌。两药刚柔相济,润燥相

宜,具有生津养胃,醒脾开胃,和胃

降逆之功。④黄芩配仙鹤草:黄芩

苦寒,善清上焦肺胃之热,《名医别

录》云:“疔痰热,胃中热,消谷,利

小肠”。仙鹤草苦、涩、平,除能清

热、和血外,还能健胃补虚,二药相

伍,乃相辅相成,增强清泄中焦之

力,又无连、柏苦寒败胃之弊,现代

药理研究证实此品有一定抗幽门

螺杆菌作用。⑤乌贼骨配大贝

母:二药相合,抑酸止痛。乌贼骨

能制酸止痛,敛疮生肌,其主要成

分为碳酸钙,能中和胃酸,降低胃

内PH值。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

贼骨与胃酸作用后可在糜烂的胃

粘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损伤粘

膜的修复]。⑥白及配木蝴蝶:二

药相合,能护膜生肌。白及,为收

敛止血之要药,兼能消肿生肌,常

用于糜烂性胃炎,溃疡出血的治

疗。《本草汇言》云:“白及,止血

消痈之药也……溃破可托,死肌可

去,脓血可洁,有托旧生新之妙用

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白及可明

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胃黏膜

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能促进肉芽

生长,促进创面的愈合。木蝴蝶

又名千层纸,也能保护胃粘膜。

单兆伟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

践中发现并证实了许多中药、方剂

及中医疗法具有抗胃黏膜损伤、保

护胃黏膜的作用。除了木蝴蝶、白

及、凤凰衣等直接护膜药物外,根

据中医理论,对胃黏膜屏障具有保

护作用的中药大致可分为三类:健

脾益气类如党参、黄芪、薏苡仁等;

制酸止痛类如煅乌贼骨、煅瓦楞

子、大贝母等;清热解毒类如黄芩、

黄连、仙鹤草等。若患者有黑便,

内镜下见糜烂出血,疼痛较甚,可

予三七粉、白及粉等份,用藕粉调

服以生肌敛疮、活血化瘀、止血止

痛以促进糜烂和溃疡的愈合。

3案例举隅

董某,女,57岁,南京人,2011

年4月12日初诊。胃痛5年余,

其间胃痛反复发作,曾服用西药如

“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疗效不显,

停药后症状又著,遂寻求中医药治

疗。

初诊:胃中隐隐作痛,伴脘胀、

TraditionalC^ineseMedicineJot1171al21

本文共3页,欲获取全文,请点击链接http://www.cqvip.com/QK/86323X/201201/41047946.html,并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文章

题目下面的“下载全文”按钮下载全文,您也可以登录维普官网(http://www.cqvip.com)搜索更多相关论文。

献花(0)
+1
(本文系wangbm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