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传销手段不断翻新
2013-03-07 | 阅:  转:  |  分享 
  
传销手段不断翻新?种种骗术防不胜防

发布:2012-5-315:29:17?作者:本网记者?许冰冰?通讯员?盛静?浏览:1266次【大中小】

???作为经济邪教的传销,已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是,靠着各种“变身”,为传销披上华丽炫目的外衣,传销不但远未绝迹,而且还愈加猖狂。近日,杭州市临安工商分局城北所联合锦城派出所就捣毁一个以出售“绿之韵”化妆品为幌子的非法传销窝点。记者发现传销诱骗手段已经悄然升级,除了传统的“推荐工作”、“合伙创业”等骗术外,网恋、“亲情牌”等种种骗术让人防不胜防。

???经过警方侦查,所谓的“绿之韵”化妆品,实际上是非法传销窝点,采取“拉人头”式的传销活动。想要加入该团伙,申请人必须上交两千元申购保健品,才能享有初级会员称号,每发展3名新成员便成为低级会员。传销人员以85后为主,学历多为初、高中,还有若干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主要来自湖南、河南、贵州等地。他们大多是被亲戚、朋友、同学采取多种欺骗方式相继诱骗来到临安,令其接受公司的“洗脑”,以发展更多的下线,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销售组织,使非法传销的“雪球”越滚越大。

???传销骨干,亲戚朋友让他骗了个遍

???今年年初,23岁的小王在父亲的游说下,怀攒着梦想,本着一颗干一番大事业的心,跟随父亲来到了临安。其实,小王父亲早已加入了传销组织,身陷其中却不知情。小王在出租房内与其他人一起,共同吃饭、共同睡觉、共同上课、共同憧憬未来,在一番“洗脑”后,小王自掏腰包,花了2900元买了“绿之韵”产品,顺利成为组织一员。

???已在传销组织待了几个月的小王开始发展自己的下线。他想到了姐姐。为骗姐姐过来,小王则对姐姐软磨硬泡,主动示好,帮她洗衣服、陪她逛街、陪她打牌,用行动、情感来感化。经过几天的主动示好,小王姐姐终于成为小王的下线人员。

???据小王交代,他所在的“家”中共有16名组织成员,而小王的亲戚就占了9名。真是拖家带口进传销,坑人不浅啊。

???网友赴约,网恋竟是骗局

???“滴滴滴”,熟悉的QQ消息声响起,“好的,在临安等着我,我马上出发”,22岁的小英在键盘上敲下几行字后,背起行囊,踏上列车,开始了她的约会之旅。

???原以为与自己聊了许久的男网友“阿斌”来一场浪漫的异地恋,谁知,“阿斌”边和小英谈着恋爱,边向她灌输着“绿之韵”产品的背景、制度、销售途径等等,又带着小英去听课。天天讲,天天灌输,小英一闭上眼睛就出现讲课的情景,脑子里充斥着“赚钱”、“富翁”字眼。渐渐地,小英接受了这里的一切,主动缴纳了2900元入会费,开始和“阿斌”一起,共同为“百万富翁”梦想而努力。

???直到小英被抓进派出所,她都没有见过“绿之韵”产品到底长什么样,产品生产地究竟在湖南、香港还是江西,她也是一头雾水,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更是无中须有。

???布局设套,被骗手段多样

???90余名的传销者,有通过QQ聊天的、有帮助找工作为由的、有谈情说爱为手段的,只要觉得对象符合行骗条件,就紧盯不放,千方百计的拉近传销团伙中。

???当然,传销组织也不是盲目吸收新人,要经过筛选,才确定“邀约”名单。他们往往筛选一些小钱看不起、大钱挣不到的人,一些身处穷乡僻壤、想尽快脱贫致富的人,一些阅历低、学历低的年轻人,一些喜好赌博、想尽快翻身的人等等。对于“邀约”进来的新人,主动接近、主动示好,即使新人起初不愿意,要哭要打要骂,他们也不还手、不还口,他们凭着“脸皮厚、嘴皮后、脚皮厚”,天天给新人灌输思想,天天粘着新人谈理想、谈人生、谈未来,直到新人被彻底“洗脑”,自愿加入传销组织为止。

???临安工商分局称,近年来,传销的滋生和蔓延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欺骗手段更为高明、活动方式更加严密、活动方法更加多样、人员文化程度更高并呈现低龄化趋势、活动更具暴力性。



献花(0)
+1
(本文系农家乐爱爱...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