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三章)

 太极雅韵 2013-03-08
第三章 温病诊法


温病的诊断方法,也必须以望、闻、问、切为主。这里着重讨论在温病诊断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几个方面。

一、辨舌

辨舌即通常所说的舌诊,是中医独特诊断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各科。在温病辨证中意义更为突出,不论是辨邪气的深重和轻浅,还是辨识其正气盛衰,舌形、舌苔、舌质的变化都是重要的客观指征。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舌诊检查疾病一向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在热性病、温病诊断上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当十分珍视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认识都是根据客观现象所做出的理论推断,还不可能完全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对舌诊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科研课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能以客观指标反映疾病本质的舌诊仪必将出现,舌诊这一独特的诊断方法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一)舌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在叙述温病舌象之前,首先复习一下正常舌象。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光泽,苔薄白。如《舌苔统志》说:“舌为心之苗。其色当红,红不娇艳;其质当泽,泽非光滑之意(若光滑如油者腻也);其象当毛,毛无芒刺。必得淡红上有黄白之苔气,才是无邪之舌”。我们认为,淡红舌的形成,是正常气血上荣的表现。因五脏六腑皆通过其经络与舌相连,如心之别络系舌本;脾脉连舌本散舌下;肾脉挟舌本;肝脉络舌本等。五脏六腑化生的气血津液都上注于舌。只有在人体气血充足,阳气和畅,血流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见到这种淡红、活泼、润泽的舌质。舌苔乃胃气蒸发而成的。一般认为,舌尖部候上焦心肺之疾,主上焦疾患;舌中部候肝胆脾胃之疾,主中焦疾患;舌根部候下焦肾与大肠积滞之疾患。当然严格说来舌诊这门学问是非常复杂的,常常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疾病的本质。正常人的薄白苔是胃有生气的表现。章虚谷说:“无病之人常有微薄苔,如草根者,即胃中之生气也”。人一胃气为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胃气不仅指消化功能而言,也是全身的机能体现。
由于口腔的咀嚼、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等原因,我们肉眼看到的正常舌苔一般是薄白苔。至于主病舌苔种类很多,如黄色、灰色、黑色,或产生浮苔,如苔白而浮黄;苔黄而浮黑;苔白腻而浮灰。又有浮黄之上罩有一层的薄苔的叫做罩苔,如苔白浮黄而罩灰;或滑腻苔浮黄且罩黑等等。所有这些不同情况的舌苔,都反映了疾病的情况。中医的认识,苔包括很广,不论气血、痰食、热郁、气滞、血瘀、脏器功能和实质病变均能从舌象上反映出来。

(二)温病舌象变化的机理
温病由于感受四时温热邪气的不同,病程中有卫气营血四个病理阶段,因此舌的变化也比较复杂。
1.变化的情况
舌苔有无、厚薄、润燥、剥脱、垢腐、老嫩、起刺等;苔色白、黄、灰、黑、滑腻等。舌质(包括舌四周,舌背部)色红、粉、深红、绛、紫、晦暗、淡等;舌体神气的荣枯、凹凸、纹老、纹嫩等。形态起点刺、裂纹、强硬、震颤、痿软、卷缩、偏斜、胖瘦等。
2.舌苔的形成机理
温病的舌苔变化有以下因素的关系。
(1)外邪侵袭,邪正相争,气机紊乱:温邪侵入人体,邪正相争,导致人体气机紊乱,从而使胃的蒸发过程失调。因此出现舌苔变化异常。
(2)发热--蒸腾胃中浊气:舌苔乃是胃气蒸发而成。发热时体温高,胃热亦增高。由于胃热蒸腾,使湿浊、积滞、热郁等互阻上蒸,舌苔变化很大,或黄、或灰、或黑、或干裂等。
(3)伤津--舌失润滑:温病是自口鼻吸受的温热之邪。热邪的特点是伤津,津伤液少不能上承于口,故舌失濡润则表现舌上干燥少津
(4)脾胃运化失职--湿浊上泛:脾胃是消磨水谷,化生精微的。既能运化水谷精微,又能运化水湿。当某些原因造成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职,使水湿内停,湿浊上泛,则舌苔变得厚而腻浊。
3.舌质的意义
舌苔是反映功能方面的疾病,舌质是反映疾病的实质。在温病学中,舌苔是反映卫分气分的疾病;而舌质是反映营血方面的疾病。舌质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热入营血,血热炽盛,气血壅滞:此种舌质多红绛而鲜泽。叶天士曾说过:“其热传营,舌色必绛”;徐荣斋亦指出:“舌见紫色,因热而瘀者,舌必深紫而赤”。
(2)阴液大亏,血液浓缩,粘稠度重而成瘀滞,舌体失养而干:此舌质变化多见温病后期,肝肾阴竭。其表现为舌质多紫而晦暗,干枯无津,并有形态改变而成瘦老。

(三)温病辨舌的临床意义
辨舌主要是观察舌苔、舌质、舌津、舌形等变化。一般说来,舌苔主要反映卫气阶段的病变,即功能障碍;舌质反映营血的病变,即实质损害。舌津、舌形反映津血阴液的耗损程度。总之,可以通过辨舌,来区分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浅深,病势的进退,津液的伤损程度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1.辨别病邪的性质
由于四时温热邪气不同,致病后反映的舌象必然有异。临床上通过察舌苔的情况来区分病邪的性质。如湿热之邪气致病多表现黄滑粘腻之苔。《察舌辨证新法》说:“黄如(油)腻敷(于)舌上,湿温痰滞之候,故舌无孔而腻”。如色深黄粘腻程度稠厚的为热重于湿;又如黄色浅,粘腻程度较稀薄,是湿重于热。感受温热邪气舌苔多薄而欠润。再如感受疫疠之邪舌苔白如积粉。若舌苔腐垢为挟有秽浊之气。
2.区分病位之浅深
温病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它是以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发展而来的。由卫到气入营进血是说明病变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舌象(包括舌苔、舌质、舌面)的色泽等变化,来判断病位之浅深、病情之轻重。所以说,舌苔是反映卫气的变化,是属于功能的;舌质是反映营血的变化,是实质的。如舌苔薄白,病在肺卫,病情较浅;苔黄质红,病在深部为气分,较卫分证重。如果,舌质变化为红绛,标志病邪已深入营血,病情更为沉重。
3.分析病势之进退
温病的病势进退,决定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邪胜正虚则病进,邪却正复则病愈。临床上通过察舌苔的颜色、厚薄,舌质的颜色、老嫩等来判断病势的发展趋向。一般说来,舌苔由白变黄为病进;由黄转黑为病重;由薄变厚为邪盛;由厚变薄为邪衰;由有苔到无苔光亮如镜为胃气衰败;舌上渐生薄苔为正气来复。
4.判断津液之存亡
温病中津液的盛衰存亡,对于疾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叶天士说:“刻刻顾及津液”,说明津液在温病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舌诊观察,从舌苔舌质的润燥,舌形的肥瘦,舌面的糙老等情况,来判断津液的存亡。以舌苔舌面润泽说明津液未伤;舌面欠润为津液初伤;舌苔干燥说明津液已伤;舌苔糙老,中有裂痕,说明阴津大伤;舌面焦燥也是津液大伤;若舌形枯萎,标志着肾阴欲竭;若舌水滑为停饮痰湿之象;若垢腻粘滑是痰浊中阻。
5.标志病情之虚实
《内经》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临床上可以通过察舌苔的厚薄,质地的老嫩等情况来明确病情之虚实。一般说,舌苔厚,质地苍老,色泽鲜而尖部起芒刺多属实证火热一类疾病;舌苔剥脱或无苔,质地虽红,而娇嫩或枯萎属虚证。
总之,舌象可分为舌形的胖瘦,舌苔的颜色。苔分三层,苔上的层为浮苔,说明病机已转化;再上一层为罩苔,是说明病势上蒸情况,是浊气上蒸功能的变化。舌质是病的实质,是诊治过程最重要的。在临床上要仔细观察,全面了解,综合分析,使舌诊在温病诊断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温病舌诊辨证
1.卫分舌象
温病在卫分阶段,邪浅病轻,舌象变化也比较单纯。其主要特点是:舌质一般正常或边尖红,舌体形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略有差异,舌苔主要表现薄白苔。但是由于感受邪气之不同,虽全是薄白苔,而亦有区别。
卫分舌象-->舌质:淡红、边尖部略红-->舌苔:薄白-->薄白欠润:风热在卫分
卫分舌象-->舌质:淡红、边尖部略红-->舌苔:薄白-->薄白滑腻:暑湿伤卫
卫分舌象-->舌质:淡红、边尖部略红-->舌苔:薄白-->薄白滑腻:湿热蕴郁卫分
卫分舌象-->舌质:淡红、边尖部略红-->舌苔:薄白-->薄白而干:燥邪袭卫
卫分舌象-->舌质:淡红、边尖部略红-->舌苔:薄白-->薄白而干:素体阴亏,外受风热邪气
卫分舌象-->舌质:淡红、边尖部略红-->舌苔:薄白-->薄白而干:表热未解,津液已伤
2.气分舌象
温病在气分阶段,邪已由卫入里。此时邪正剧争,人体功能活动极度亢奋,脏腑功能失调,舌象变化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是:舌质红,舌体正常(一般情况下,舌质的变化并不太大),舌苔由白转黄。黄苔是气分证最多见的一种舌苔。但因气分证范围较广,时间又长,变化又多,舌苔的色彩也复杂多样。总之,温病气分阶段,时间长,变化多,正气盛,邪气实,是温病治疗的关键阶段。若治疗不当,常可入营。邪入营仍须力争回转气分,再从气分外透卫分而解。气分舌象如下: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白厚苔-->白厚而腻:湿阻气分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白厚苔-->白厚而干燥:脾湿不化,胃津已伤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白厚苔-->白苔形如碱形:温病热郁,胃有滞热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白厚苔-->白砂苔:胃中燥热,气分热盛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白厚苔-->白滑厚腻如积粉:温热疫邪。深伏募原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绛,舌体正常-->白厚苔-->白苔粘腻质红绛:湿遏热伏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白厚苔-->白霉苔:胃气渐衰败现象,或体弱热郁不清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黄苔-->黄苔微带白色或黄白相兼:邪入气分,且卫分之邪未尽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黄苔-->薄黄不燥:邪气初入气分,津液未伤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黄苔-->苔黄干燥: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黄苔-->老黄焦燥起芒刺或中有裂纹:阳明腑实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黄苔-->黄厚腻或黄浊:湿热内蕴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灰苔-->灰而干燥:阳明腑热,阴液又伤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灰苔-->灰而粘腻:温邪挟痰浊或湿阻气机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黑苔-->黑苔焦燥起刺,质地干涩苍老:阳明腑实,阴液大伤
气分舌象-->舌质:色红,舌体正常-->黑苔-->遍舌色黑而润:温病兼挟痰湿,或湿热阻于中焦。若老年则湿阻不化,须温养中焦,不可攻下。
3.营分证舌象
温病邪入营分,病势较为深重,已由气分证的正邪俱盛,转为邪盛正虚,由功能障碍发展到物质基础损伤。因此温病到了营分阶段,由营阴耗损,血液粘滞,血运失常,舌质变化较为突出。营分证的舌象特点是:舌的形体偏瘦,舌质红绛,质地糙老,一般无苔或仅见黄而干焦薄苔。由于在营分证阶段,正邪盛衰的程度亦有不同,舌象变化也不完全一样,所以说治疗营分证比较复杂。争取做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不然可就要以清营养阴为法进行治疗。营分证舌象如下:
营分舌象-->红舌-->舌尖红赤起刺:邪初入营,心火亢炽
营分舌象-->红舌-->舌红中有人字形裂纹或生红点:心营热毒极盛
营分舌象-->红舌-->舌质尖红柔嫩,望之似觉潮润,扪之却干燥无津:邪热渐退,气血两虚,津液未复
营分舌象-->红舌-->舌淡红而干:温病后期,气阴两亏,气不化液
营分舌象-->绛舌-->纯绛鲜泽:热入心包
营分舌象-->绛舌-->绛而干燥:热入营分,营阴受伤
营分舌象-->绛舌-->绛兼黄白苔:气营两燔
营分舌象-->绛舌-->绛而舌上霉酱苔罩有粘腻:热在营血,兼挟秽浊之气
红舌标志着邪气初入营分。温病邪在卫气亦可见红舌,但这种红舌多局限在边尖部位,舌面上多罩有苔垢。而营分证的红舌,是全舌纯红,舌上多无苔。临床上应注意区别
4.血分舌象
血分证是温病发展的最后阶段,病情危重。血分证有虚实之分,一方面表现温毒邪热极盛,另一面表现真阴耗竭,因此舌色舌象变化也较复杂。血分证舌象变化的特点:多是舌形与舌质的改变,舌质多呈紫绛色,甚至有瘀斑或瘀点,舌形多见干瘦、干枯、龟裂、短缩、萎软、胖舌及舌体歪斜等变。血分舌象如下:
血分舌象-->舌质绛紫-->绛而枯萎或有黑燥苔:肾阴耗竭
血分舌象-->舌质绛紫-->绛舌光亮如镜:胃阴衰亡
血分舌象-->舌质绛紫-->焦紫起刺,状如杨梅:血分热毒极盛
血分舌象-->舌质绛紫-->紫暗而干,色如干猪肝:肝肾阴竭
血分舌象-->舌质绛紫-->紫而瘀暗,扪之潮湿:内兼瘀血
血分舌象-->舌质淡白无华,苔干黑:湿热化燥,深入营血,灼伤血络,气随血脱
血分舌象-->舌形-->舌体强硬,运动不能自如-->温热逆传心包
血分舌象-->舌形-->舌体强硬,运动不能自如-->气液不足,络脉失养,动风抽搐
血分舌象-->舌形-->舌体短缩:内风扰动,痰浊内阻
血分舌象-->舌形-->舌斜、舌颤:肝风发痉之象
血分舌象-->舌形-->舌体萎软,不能伸缩或伸不过齿:肝肾阴液将竭



二、卫气营血舌象及其用药法则


(一)卫分舌象及用药法则
温病卫分阶段,舌象变化特点:舌体的形象一般是正常的,舌形、舌质或稍有区别。卫分舌苔主要
表现为薄白苔,但因情况不同也有差异。舌面干燥的微甚,可以分别定其内热的多少和津伤的情况;舌面津液多寡,可以看出湿邪的轻重。
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卫分证是温病的初起阶段,病势轻浅,若治疗得当,一药即愈。本阶段治疗法则是轻宣、疏卫、清解等。决不可发表,恐伤津液而助里热。

下面参考图象以分析病机,推敲用药,可备不时之需。(舌象图片可见本书附录,已扫描下来,惜乎图象质量不甚高!)

图一、卫分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舌形:一般正常,无变化。
舌苔:薄白,比较均匀。
舌面:津液少,欠润,或略偏燥。
舌质:淡红,边尖部略红。
病机: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初犯于肺,肺主皮毛,故身热微恶风寒、头痛不重、咽红且干、甚则喉肿白腐、干咳无痰、无汗或头额有小汗、脉象不缓不紧而动数、两寸独大、口渴、大便正常或偏干等。
治法:用辛凉轻剂,如桑菊饮法加减。
参考处方:桑叶6g、菊花6g、薄荷2g(后下)、前胡6g、杏仁6g、浙贝母10g、连翘10g、芦根15g。

图二、卫分2:风热在卫,肺津受伤。
舌形:正常,与平时基本一样。
舌苔:薄白
舌面:偏干
舌质:淡红,边尖偏红
病机:风热在卫,而肺津略受伤。温病初感,内热偏盛,津液微受伤。症状较(卫分1)口干明显、口渴、脉象浮滑数或滑数、大便略干而小便较黄少。
治法:辛凉平剂,银翘散加减。
参考处方:薄荷2g(后下)、连翘10g、银花10g、竹叶3g、淡豆豉10g、山栀3g、炒牛蒡3g、芦根20g、前胡6g、焦麦芽10g。

图三、卫分3:温病初起,邪在卫气之间。
舌形:正常,无变化。
舌苔:黄白相兼,白偏多,黄偏少。
舌面:偏干,或略干。
舌质:淡红,边尖红。
病机:从舌边尖红、偏干、苔黄白相兼来看,是温邪已在卫气之间,卫分证未解而气分郁热渐形成。脉象多滑数而渐有力,逐渐转化向洪脉发展。
治法:辛凉平剂兼以清化方法。
参考处方:薄荷2g(后下)、连翘10g、银花10g、竹叶6g、生石膏6g、茅芦根各15g、前胡6g、黄芩6g、炒山栀6g。

图四、卫分4:温热夹湿病或湿热病。
舌形:正常。
舌苔:白腻,浮罩略黄。
舌面:糙老不干燥。
舌质:略红。
病机:本病乃温热夹湿病或轻度湿热病。从苔白糙老不燥。浮罩略黄看,是湿邪或温热兼湿。症状必为头晕或沉重、胸闷口苦、身热口渴、头面微有小汗、脉象以滑数为主、带有濡象。
治法:可用轻扬宣化方法。
参考处方:薄荷2g(后下)、佩兰叶10g(后下)、大豆卷10g、连翘10g、忍冬花10g、前胡10g、大青叶10g、茅根10g、芦根10g。

图五、卫分5:温邪由卫入里,热象偏重,正气也实。
舌形:正常。
舌苔:灰白而糙。
舌面:糙老而干。
舌质:淡红。
病机:温病邪气由卫分入里,热象偏重,正气也实。故身热较重、微有恶寒、头痛不重、口干心烦、略思饮水。势将热入气分,脉象必滑数,比较有力。
治法:用辛凉清气方法。
参考处方:薄荷2g(后下)、生石膏10g(先煎)、连翘10g、银花10g、前胡6g、桑叶10g、淡豆豉10g、炒山栀6g、茅芦根各10g。

图六、卫分6:素体阴虚,又感温邪,最易化燥伤阴。
舌形:偏瘦。
舌苔:薄白。
舌面:干而微有裂痕。
舌质:红、干,尖部色深。
病机:素体阴虚,津液不足,感受温热邪气。故发烧、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少痰、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尿黄少、舌红干瘦、脉象多细小数或弦滑数。
治法:滋阴液兼以疏卫。
参考处方:肥玉竹10g、前胡6g、白薇5g、炒牛蒡子6g、淡豆豉10g、薄荷2g(后下)、茅芦根各15g、炒山栀6g。


(二)气分舌象及用药法则

温病到气分时,舌象的变化,与卫分大不相同。它的特点为:舌质转红,一般舌体变化不大。在气分阶段舌苔的变化比较多。黄苔是气分较多见的一种舌苔,多由白苔转变而来。这阶段的主病是:邪气由卫而转入里,属热、属实。苔若薄者为病浅;苔若厚者为病深;舌干燥者多为热已伤津液;舌润泽者,津液未伤或有湿邪;苔黄厚腻者,为湿热内蕴;若舌质红、苔白厚腻,主湿阻气分,此内伤脾胃,中阳失于运化,故出现湿遏之证。
总之,温病气分阶段,时间长,变化多,正气盛,邪气实,是温病治疗的关键阶段。若治疗不当,常可入营。若邪已入营,也必须力争回转气分,再从气分出卫而解。

图七、气分1:温邪已不在卫分,而在于肺胃之间。
舌形:正常。
舌苔:微黄。
舌面:偏燥。
舌质:略红。
病机:温病邪热从气分内转于肺胃之间。身热、口干、渴饮、有汗、脉洪数有力,甚则咳喘、呼吸急迫。
治法:用清宣肃肺祛痰方法。
参考处方:苏叶3g、杏仁10g、生石膏15g,前胡6g、浙贝母10g、苏子10g、芦根20g、黄芩10g。

图八、气分2:温病热盛于里,已不在卫分,进入气分。
舌形:正常。
舌苔:从微黄已进入黄色。
舌面:由偏燥而逐渐变为略燥。
舌质:从略红过渡到接近正红。
病机:温病热盛于里,已不在卫分,壅于胸膈,化火灼津。身热恶寒、烦躁不安、唇焦咽燥、口渴、咽喉肿痛、面红舌疮、大便干结、两脉滑数较为有力。
治法:凉膈、泄热、通便,以清气热。
参考处方:薄荷2g(后下)、生石膏10g(先煎)、山栀6g、黄芩10g、连翘10g、川大黄粉2g(冲)、前胡6g、杏仁10g、鲜芦根20g。

图九、气分3:温病邪入气分以后,气分热盛而胃津已伤。
舌形:正常。
舌苔:从已进入黄色而成正黄。
舌面:从逐渐略干,已形成略干且燥。
舌质:从接近正红而看出舌质纹理偏老。
病机:温邪入气分,气分热炽,灼伤胃津。证见高热恶热、面赤心烦、大渴引饮、蒸蒸汗出、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治法:可用辛凉重剂,清热生津,以达热出表。
参考处方: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生甘草10g、粳米30g、大青叶15g、花粉15g、芦根20g。

图十、气分4:温病热在阳明气分,由于腑实积滞,蕴郁化热。
舌形:基本正常,或偏瘦。
舌苔:老黄,根部厚。
舌面:舌面上已渐干且燥。
舌质:正红,舌纹理偏老。
病机:温热病在阳明气分,由于腑实积滞,蕴郁化热。高烧、汗出、腹胀、便秘、溲黄少、两脉洪滑有力、关部尤甚。
治法:清胃热兼以通腑导滞。
参考处方:生石膏12g(先煎)、知母6g、薄荷2g(后下)、山栀6g、连翘10g、前胡6g、杏仁10g、川大黄粉2g(冲)。

图十一、气分5:温热病,热在气分,阳明实热内结
舌形:正常。
舌苔:苔色焦黄,状如沉香,棕黄色,尖部起刺。
舌面:舌面干。
舌质:红,舌纹理糙老。
病机:温热病,热在气分,阳明实热与积滞内结。高烧、口渴、有汗、腹胀、矢气恶臭、小溲黄少、大便干结。
治法:用通腑清气方法。
参考处方:生石膏15g(先煎)、知母6g、炒栀子6g、连翘10g、黄芩10g、薄荷2g(后下)、芦根15g、元明粉2g(冲)、大黄粉2g(冲)。

图十二、气分6:温病热在阳明气分,积滞未化,热灼津液
舌形:正常,中有裂纹。
舌苔:老黄或根厚。
舌面:津少而干。
舌质:红。
病机:温病热在气分,阳明腑实,热结于内,阴分受伤。故身热咽干、腹满便秘、口燥且渴、脉洪滑数有力。
治法:滋阴液以制其火,化积滞且攻其实。体壮者可用白虎承气汤;老年或体弱者可用养血育阴通下法。
参考处方:细生地15g、玄参15g、沙参15g、麦冬10g、当归10g、元明粉1.5g(冲)、大黄粉1.5g(冲)、焦三仙各10g。

图十三、气分7:温病热在气分,阳明腑实,热结于内,阴分受伤。
舌形:正常,微有裂纹。
舌苔:灰。
舌面:干燥,扪之津少。
舌质:红,糙老。
主病:此属热在气分,阳明腑实,热结于内。
治法:通阳明腑实,兼滋水以制火。
参考处方:大黄10g、芒硝5g、玄参30g、麦门冬20g、细生地24g。

图十四、气分8:温邪热毒炽盛,阴液耗伤。
舌形:正常或偏瘦。
舌苔:黄黑或黑焦,有芒刺。
舌面:干涩,无液。
病机:温邪热毒炽盛,阴液耗伤。从舌苔黑有芒刺看,当用大承气或调胃承气法急下之。
参考处方:杏仁10g、枳实6g、大黄粉1g(冲)、芒硝2g(冲)、玄参16g。

图15、气分9:从无形热盛,渐转成腑实证。
舌形:正常。
舌苔:黄灰色,或偏根部厚干。
舌面:干,无津液。
舌质:红。
病机:温病热郁气分,从无形之热,消灼津液,渐转成腑实证。在本阶段治疗,当根据转成腑实的具体情况,结合年龄、体质、病期等进行通导方法。
治法:通腑泄热,兼以清气。
参考处方:大黄粉1g(冲)、芒硝1.5g、炙甘草6g、连翘10g、忍冬花10g、茅芦根各20g、沙参20g。

图十六、气分10:温病气分阶段,阳明热盛。
舌形:正常,或偏瘦且干。
舌苔:从灰黄色转化为黑,若津伤太过则呈棕黑色或干黑色。
舌面:津少,中心干,根部厚。
舌质:红,或深红,糙老。
病机:温热病阳明气分热盛,积滞内蕴。
治法:宣上通下,泄热导滞。
参考处方:生石膏15g、杏仁10g、前胡6g、瓜蒌皮20g、大黄粉1g(冲)。

图十七、气分11:温疫初起,蕴热内伏。
舌形:正常。
舌苔:白如积粉,腻厚干燥。
舌面:湿多则滑腻;积滞内停故成积粉;热盛必干燥
舌质:深红色,四边绛。
病机:温疫初起,蕴热内伏,湿浊蕴郁与积滞互阻。
治法:泄湿浊,导滞热,清热凉气。
参考处方:厚朴6g、槟榔10g、草果3g知母6g、芍药10g、黄芩10g、甘草6g、

图十八、气分12:温病热在气分,胃有宿积夹秽浊郁伏于内。
舌形:正常。
舌苔:白干,其状如碱。
舌面:干燥,无津液,扪之若沙面。
舌质:红。
病机:温病胃有宿积,挟秽浊郁伏于内。热在气分,上蒸则口干、心烦。
治法:清气分之热,导胃中宿滞。
参考处方:佩兰叶10g(后下)、炒山栀6g、连翘10g、黄芩10g、焦三仙各10g、薄荷2g(后下)、大黄粉1g(后下)、元明粉1g(冲)。

图十九、气分13:暑热内伏,湿阻中阳。
舌形:胖大嫩滑,或边尖有齿痕。
舌苔:白滑厚腻。
舌面:滑润液多。
舌质:红。
病机:暑热内伏,湿阻中阳,气分受伤。脉濡洪、舌胖、苔垢腻,证见气短、汗出、乏力、胸闷等。
治法:芳化益气,兼祛湿邪。
参考处方:藿香10g(后下)、佩兰10g(后下)、苏叶梗各6g、陈皮6g、茯苓10g、半夏10g、苍术10g、厚朴6g、生黄芪10g、黄连3g。

图二十、气分14:瘟疫初起,气热颇重,内热津伤。
舌形:正常或无变化。
舌苔:色白且干。
舌面:干,较板硬,状如砂皮。
舌质:红。
病机:瘟疫初起,气热较重,胃热上蒸,内热津伤。口干心烦。
治法:清气泄热,佐以育阴。
参考处方:生石膏15g、知母10g、生甘草10g、粳米20g、麦冬10g、花粉10g、连翘10g、石斛10g、芦根20g。

图二十一、气分15:温热蕴郁,胃热上灼,舌生糜点作痛。
舌形:正常或偏瘦。
舌苔:满舌白衣,挟有糜点,碎小作痛。热多则舌红干;虚多则舌粉滑润。
舌面:偏干。虚者不干。
舌质:红。正虚时则舌质粉。
病机:温热蕴郁,胃热上灼,舌生糜点作痛。若属慢性,考虑心肾不足。
治法:(1)清胃泄热;(2)滋阴养液。
参考处方:(1)生石膏10g、黄连6g、知母6g、生地10g、赤芍10g、黄柏6g、沙参10g。(2)西洋参6g、石斛10g、麦冬10g、知母6g、生山药15g、甘草10g、生地黄15g。

图二十二、气分16:湿阻气分或湿热相兼。
舌形:正常或偏胖。
舌面:滑润液多。
舌苔:白厚粘腻滑润。
舌质:红或偏红。
病机:湿热病,在湿阻气分阶段,或湿热相兼及湿温病中,由于湿阻不化,湿郁中阳而成。
治法:宣郁化湿。
参考处方:藿香10g、厚朴6g、半夏10g、川连3g、草蔻3g、杏仁10g、陈皮6g、冬瓜皮20g、前胡6g。

图二十三、气分17:湿热内蕴或痰热互阻。
舌形:正常。
舌苔:黄厚腻,或黄浊。
舌面:滑润。
舌质:红。
病机:湿热内蕴或痰热互阻,或痰湿蕴热互阻不化。
治法:清气分之热,化痰浊兼以祛湿。
参考处方:佩兰10g(后下)、藿香10g(后下)、淡豆豉10g、山栀6g、前胡6g、半夏10g、陈皮6g、冬瓜子20g、砂仁2g、焦麦芽10g、黄芩10g。

图二十四、气分18:温邪湿痰内阻,热郁不清,身热不退。
舌形:正常。
舌苔:灰,粘腻根垢厚。
舌面:滑润且腻。
舌质:红,不干。
病机:温邪痰湿蕴蓄,热郁不清,湿痰中阻不化。身热不退、胸闷咳嗽、周身痠楚。
治法:宣郁化湿,佐以肃降。
参考处方:生紫苑6g、前胡6g、白前6g、莱菔子10g、杏仁10g、浙贝母10g、炙杷叶12g、半夏10g、茅芦根各15g、冬瓜子10g、焦三仙各10g。

图二十五、气分19:胃肠积滞,热郁于内,互阻不化。
舌形:正常。
舌苔:棕黑黄混合,状若果子酱,粘滞不散。
舌面:偏粘,不干且厚。
舌质:红。
病机:胃肠积滞,热郁于内,郁火化热,恣食寒冷,郁热与积滞蕴蓄太甚,且有寒湿夹杂于中。口味甚臭、脉象关尺洪滑有力。
治法:导滞化积,温化寒湿,少佐疏调。
参考处方:藿梗10g、苏叶10g、半夏10g、白芷6g、香附10g、焦三仙各10g、鸡内金10g、槟榔10g、枳壳6g。

图二十六、气分20:湿热蕴毒上泛,来势甚猛。
舌形:骤然舌体胖大。
舌苔:满布黄苔,粘腻而垢。
舌面:津液偏多。
舌质:红。
病机:湿热蕴毒上泛,来势甚猛。虽然舌形胖大,而舌质红、心烦、急躁不安、脉象急数。
治法:速速清化湿热,仿雷少逸芳香化浊法。
参考处方:藿香10g(后下)、佩兰10g(后下)、陈皮6g、半夏10g、腹皮10g、厚朴6g、鲜荷叶1张(撕碎)、六一散10g(冲)。并用紫雪丹3g,外敷舌面。


(三)营分舌象及用药法则

温病邪入营分,病势较深,症状变化很大。舌象变化的特点:舌的形体偏瘦、舌质红绛而质地糙老。有时因气阴皆伤,故光亮无津且嫩。一般无苔或反见黄而干焦。舌质由红转绛,标志着邪热更加深入,邪热炽盛。营阴过伤,邪气未减,正气已衰。

图二十七、营分1:温邪深入阴分,耗伤血中津液,蒸腾营阴,正气早伤。故脉来下沉、体弱乏力、神志欠佳、口不甚渴,甚则神昏。
舌形:偏瘦。舌纹理粗糙。
舌苔:无苔或黄苔。
舌面:偏干。
舌质:光绛,或绛。
病机:温邪入于营分,身热夜甚、口反不渴、心烦躁扰,甚或有谵语狂躁,或斑点隐隐,脉反细数。此营阴耗伤,津液亏乏。
治法:清营透热,养阴生津。
参考处方:生地黄15g、元参15g、竹叶2g、麦门冬10g、丹参10g、连翘10g、茅根20g。

图二十八、营分2:气营不足,营阴过伤。
舌形:瘦,偏薄。
舌苔:无苔。
舌面:舌燥无津。
舌质:光绛或深红。
病机:温病热入营分,气营不足,阴分又热。故身热不口渴、心烦躁扰、舌红绛而形瘦薄、脉细小弦数、小溲赤少、夜间热重。
治法:气营两清,兼顾阴分。
参考处方:沙参15g、知母10g、石膏10g、细生地18g、白芍15g、玉竹10g、麦门冬10g。又,西洋参粉3g,睡前冲服。

图二十九、营分3:气分之邪未尽,营分之热已起。
舌形:偏瘦。
舌苔:已渐无苔,目前尚有白黄薄苔。
舌面:干。
舌质:光绛。
病机:本病属气分之热未尽,营分之热又起。口干渴已减、身热夜甚、脉象已转细弦数、舌形已渐变瘦。
治法:清气热兼顾其营。
参考处方:竹叶3g、生石膏15g、连翘10g、银花10g、鲜茅芦根各20g、细生地15g、玄参15g、麦门冬10g。

图三十、营分4:痰热蕴郁,将有内闭心包之势。
舌形:偏瘦。
舌苔:黄腻或黄腻垢厚。
舌面:津偏多。
舌质:绛。
病机:温邪日久,痰热蕴郁,灼液成痰,势将蒙蔽心包。故身灼热、痰盛气粗、神昏不重、时或谵语、脉象弦滑而数或沉弦细滑数。
治法:清心豁痰,凉营开窍。
参考处方:前胡6g、僵蚕10g、蝉衣6g、片姜黄6g、连翘10g、银花10g、赤芍10g、丹皮10g、黛蛤散10g(布包)、鲜茅根20g。又,安宫牛黄丸1.5g,分两次冲服(或1丸分两次化服)。

图三十一、营分5:温邪化热入里,津液耗损,胃肠实热积滞,互阻不通。
舌形:偏瘦,中裂。
舌苔:老黄或根黄厚。
舌面:干,糙老,焦。
舌质:绛。
病机:温邪化热入里,津液损耗,胃肠实热积滞,互阻不通。邪已深入营分,津液大伤,滞热不清。脉象弦滑而数、沉取略感细弱无力。
治法:急下通腑,以保其阴,甘寒育阴,兼折其热。
参考处方:蝉衣6g、僵蚕6g、片姜黄6g、丹皮6g、生地黄15g、竹叶3g、九节菖蒲10g、生大黄粉2g(冲)、元参20g。

图三十二、营分6:温热病,热在营血,而中夹痰浊,或蕴郁秽浊之气。
舌形:偏瘦。
舌苔:霉酱苔,罩有粘腻垢苔。
舌面:滑腻。
舌质:绛。
病机:温热病,热在营血,夹有痰浊,蒙闭心包,闭塞心窍。痰盛气粗、脉象沉涩弦细。
治法:清营热,豁痰浊,导滞逐秽。
参考处方:蝉衣6g、僵蚕6g、连翘10g、莱菔子10g、焦三仙各10g、郁金6g、槟榔10g、鲜茅芦根各10g、杏仁10g、竹叶3g、大黄2g(后下)。又,局方至宝丹半丸分服。

图三十三、营分7:温热蕴蒸,蕴郁较甚,痰浊蒙闭心窍。
舌形:瘦干。
舌苔:老黄根厚垢。
舌面:干,扪之有津液。
舌质:绛。
病机:温热邪重,逆传心包,直犯心主,灼热成痰,蒙闭神明。故身热灼手、痰壅气粗、四肢逆冷、神昏谵语、脉象细弦滑数。
治法:清心凉营,豁痰开窍。
参考处方:前胡6g、蝉衣6g、麦门冬10g、竹叶3g、连翘10g、银花10g、玄参15g、菖蒲6g、郁金6g、鲜竹沥30g(冲)。又,安宫牛黄丸1丸,分两次冲服。

图三十四、营分8:温邪已入营分,胃肠实火滞热互阻不化。
舌形:偏瘦中裂。
舌苔:焦黄糙老。
舌面:干,抚之无津液。
舌质:绛。
病机:温邪已入营分,热陷心包兼有腑实,气营两燔。神昏谵语、身热肢厥、舌蹇而言语不利、腹满便秘、溲短且黄、舌绛苔黄燥、甚则浮黑或焦黑,脉象沉涩或沉细滑数。
治法:清营热兼以开窍,攻热结并以通腑。
参考处方:细生地15g、玄参15g、蝉衣6g、僵蚕6g、片姜黄6g、丹皮10g、竹叶3g、九节菖蒲10g、生大黄粉3g(分冲)。又,安宫牛黄丸1丸,分两次服。
若大便4~5日未行,或舌老黑时,用紫雪丹3g较牛黄丸为佳。

图三十五、营分9:温病热郁化火,心肺胃肠皆热,郁热上灼,津液已伤。
舌形:正常,偏瘦。
舌苔:老黄干。
舌面:燥,糙老,扪之无津液。
舌质:绛,尖部尤甚。
病机:温病热伤营阴,心肺胃肠郁热上灼。身热夜甚、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脉象细数。
治法:凉营养阴,清泄心热,仿导赤清心汤。
参考处方:鲜生地20g、麦门冬10g、丹皮10g、竹叶3g、莲子心3g、木通3g、益元散10g(布包)、灯芯草0.5g、犀角1g(磨汁)或水牛角6g代用。

图三十六、营分10:温病日久,阴分过伤,热入厥阴,舌卷而阴囊缩。
舌形:偏瘦,甚则有裂痕,重时则舌缩卷。
舌苔:老黄。
舌面:干燥,糙老。
舌质:绛。
病机:温病日久,阴分过伤。身热夜甚、口反不渴、心烦躁扰,甚或谵语,舌红绛老黄,甚则裂痕缩卷。肝热阴耗,血不养筋,甚或角弓反张,阴囊卷缩。
治法:清营透热,凉肝缓急。
参考处方:细生地15g、元参15g、麦门冬10g、丹参10g、竹叶3g、银花10g、连翘10g、白芍15g、木瓜10g、羚羊角粉1g(分两次冲服),犀角1.5g(磨汁兑入),也可用水牛角10g代用。

图三十七、营分11:温病营热极重,阴液早伤。
舌形:偏瘦,中有裂痕,如人字形。
舌苔:老黄,舌中有红点,且干裂。
舌面:少津,干。
舌质:绛。
病机:热邪深入阴分,耗伤血中津液。故身热夜甚、口反不渴。津伤则舌瘦干裂。老黄乃热郁阳明,腑气不通。脉象多细弦,甚则细滑数。
治法:清营透热,养阴生津,少佐通腑。
参考处方:犀角1g(磨汁兑入)(广角3g代用)、生地黄15g、玄参15g、竹叶3g、麦门冬10g、银花15g、连翘15g、瓜蒌20g、茅芦根各10g。

图三十八、营分12:温病营阴已伤,气营不足。多见于老年温病之后期。用药以育阴为主。
舌形:薄、瘦。
舌苔:无苔。
舌面:偏干。
舌质:光绛、红。
病机:温病营阴已伤。舌瘦无苔、光绛且干,脉细小弦数。故身热夜甚、心烦躁扰、口亦不渴,甚则神志欠灵。此气营皆属不足。多见于老年温病后期。
治法:用甘寒育阴,少佐益气。
参考处方:鲜生地20g、麦门冬10g、丹皮10g、竹叶3g、沙参20g、玄参15g、连翘10g、鲜茅芦根各15g。

图三十九、营分13:温病日久,营分大伤,邪热乍退,而阴伤未复。当以育阴而佐益气。
舌形:偏瘦。
舌苔:无。
舌面:看之似潮润,扪之干燥无津。
舌质:红,柔且嫩,光亮如镜。
病机:温病日期较久,营阴大伤,邪热乍退,而阴伤未复,正气又衰。故舌偏瘦而舌面似潮润,纹理柔嫩,脉象必细小力弱。
治法:育阴益气,甘寒泄热,宗三才汤。
参考处方:天门冬10g、生地黄15g、沙参20g、太子参6g、玄参15g、鲜石斛10g。


(四)血分舌象及用药法则

血分证是温病发展的最后阶段。血分证舌象变化特点,多是舌形与舌质的改变。舌质呈紫绛色,是由红、绛、紫,甚至成瘀斑或瘀点。舌形多是干瘦、干枯、龟裂、起刺、短缩、软、卷缩,舌体歪斜等。为真阴耗竭所致。具体舌象今分述于后:

图四十、血分1:温病延久未愈,肾阴大亏,心火独亢,虚热上灼。
舌形:瘦薄。
舌苔:黑或干黑。
舌面:干燥。
舌质:红绛。
病机:温病延久未愈,肾阴大亏,心火独亢,虚热上灼。故身热夜甚、心烦梦多,两脉细小弦数。此乃真阴欲竭之象。
治法:泄火育阴,用黄连阿胶汤化裁。
参考处方:白芍15g、黄连3g、阿胶10g(烊化)、黄芩6g、沙参15g、新鲜鸡子黄2枚(冲)。

图四十一、血分2:湿热病后期,湿从燥化,灼伤血络。大量下血(伤寒肠出血)。
舌形:瘦。
舌苔:黑。
舌面:干燥。
舌质:淡白无华。
病机:湿温病后期,湿从燥化,邪毒深入血分,灼伤血络,大量下血而致气随血脱(包括伤寒肠出血症)。
治法:热盛时,考虑用犀角地黄汤;若属中气不足时,宜黄土汤。用内科办法不足时,可请外科会诊,或早期手术,防肠穿孔。
参考处方:(1)生地黄15g、白芍15g、丹皮10g、犀角粉1g(研细冲服)(或广角粉3g冲代);(2)生黄芪20g、灶心土30g、白术20g、阿胶10g(烊化)、黄芩10g、附子10g、炙甘草10g。

图四十二、血分3:温病日久,阴分大伤,肠胃燥结,邪热深入血分。
舌形:瘦,尖。
舌苔:黄黑,有芒刺。
舌面:干燥。
舌质:紫。
病机:温病日久,已深入血分,阴液大伤,胃肠燥结,热邪蕴郁太甚。
治法:凉血育阴,兼以导滞通腑。
参考处方:沙参10g。玄参10g、白芍10g、知母10g、丹皮10g、麦冬10g、瓜蒌仁20g、元明粉2g(冲)、焦三仙各10g。

图四十三、血分4:温热病热伏血分,血络阻滞,阴伤津少,郁热灼津。
舌形:瘦,糙老。
舌苔:黄,略黑,干裂根厚。
舌面:干燥。
舌质:紫,有瘀斑。
病机:温热病,热伏血分,血络阻滞,郁热灼津,阴津受损。脉象多变沉细小数。
治法:甘寒育阴,活血通络,兼以通腑。
参考处方:沙参10g、生白芍15g、麦门冬10g、茜草10g、杏桃仁各6g、枳壳6g、大黄粉1g、僵蚕10g。

图四十四、血分5:温邪深入血分,毒热极盛,热极动风,痉厥之渐,防其抽搐。
舌形:干,瘦。
舌苔:暗黄,有芒刺,状如杨梅。
舌面:干,糙老,暗浊。
舌质:紫。
病机:温邪毒热,深入血分,热极动风。脉多弦细小数。
治法:清气凉营,泄火解毒。以清瘟败毒饮加减。
参考处方:生石膏15g、鲜生地40g、黄连6g、鲜石斛6g、栀子6g、黄芩10g、知母10g、赤芍10g、玄参10g、竹叶3g、犀角粉0.5g(冲)(如无货以广角6g研冲代用)。

图四十五、血分6:温病日久,肝肾皆亏,热极化火,深入血分。
舌形:干瘦,龟裂。
舌苔:暗,糙老。
舌面:干焦,无津。
舌质:紫暗。
病机:温病日久阴伤,肝肾皆属不足,热极化火,深入血分,将成痉厥。
治法:用甘咸寒以滋水熄风而制火热。
参考处方:生牡蛎20g(先煎)、生鳖甲20g(先煎)、生地黄20g、白芍15g、麦冬10g、阿胶10g(烊化)。

图四十六、血分7:温病日久,已入血分,阴津伤损过重,肝肾阴亏已极,势将虚风内动。
舌形:短缩,偏瘦。
舌苔:黑,干,厚。
舌面:糙老,干燥。
舌质:紫。
病机:温病日久,深入血分,阴津伤损过重,肝肾不足,虚风内动之象。
治法:滋阴养血,潜阳熄风。
处方:生牡蛎30g(先煎)、炙鳖甲30g(先煎)、败龟板30g(先煎)、炙甘草10g、沙参10g、麦门冬10g、生地黄10g、白芍15g、阿胶10g(烊化)。

图四十七、血分8:温病日久,阴伤已极,肝肾虚损,阴竭动风。
舌形:枯瘦而萎,甚则龟裂。
舌苔:黑,干。
舌面:干,糙老。
舌质:不鲜泽,暗。
病机:温病日久,阴伤已极,津液大亏,肝肾虚损,阴竭动风,势已重笃。
治法:育阴增液,折热熄风。
参考处方:生白芍15g、阿胶10g(烊化)、生龟板20g(先煎)、干地黄10g、麻仁10g、五味子6g、生牡蛎30g(先煎)、鳖甲30g(先煎)、炙甘草10g、鸡子黄2枚(先将药煮好,放于杯中,俟温再冲蛋黄)。

图四十八、血分9:温病经久不愈,深入血分,消耗津液过甚,肝肾阴竭,体弱气衰。
舌形:瘦,薄。
舌苔:无。
舌面:干燥。
舌质:紫暗,色如猪肝。
病机:温病经久不愈,深入血分,消耗津液过甚,体弱气衰,肝肾阴竭,病情危重。大有本不胜病之感。
治法:育阴养液,填补肝肾。
参考处方:生白芍15g、干地黄15g、麦冬10g、阿胶10g(烊化)、生牡蛎30g(先煎)、生龙骨15g(先煎)、沙参30g、西洋参粉3g(冲)。

图四十九、血分10:温病经久未愈,深入血分,势将发痉。
舌形:干瘦,体斜。
舌苔:无。
舌面:干。
舌质:绛、暗、晦、滞。
病机:温病经久未愈,深入血分,阴虚热生,肝肾亏损,势将发痉。
治法:滋养肝肾,熄风潜阳。
参考处方:炙甘草20g、干地黄20g、生白芍20g、麦冬15g、阿胶10g(烊化)、麻仁10g、生牡蛎15g(先煎)、生鳖甲24g(先煎)。

图五十、血分11:温病日久,肝肾阴亏,痰浊内阻,内风扰动。
舌形:短缩。
舌苔:黄腻垢厚,干裂。
舌面:干。
舌质:绛。
病机:温病日久,已入血分,肝肾阴亏,痰浊内阻,内风扰动。
治法:滋养肝肾,以定风动,化其痰浊,兼退虚热。
参考处方:干地黄20g、生白芍20g、麦冬15g、阿胶10g(烊化)、麻仁10g、生牡蛎15g(先煎)、生鳖甲24g(先煎)、生龟板30g(先煎)、钩藤10g(后下)、僵蚕10g、羚羊角粉1g(冲)。

图五十一、血分12:温病日久,肝肾之阴将竭,正气已衰。
舌形:痿软不能伸出,即伸也不能过齿。
舌苔:灰黑,干涩,暗浊。
舌面:干,无津。
舌质:绛。
病机:温病日久,消耗过度,正气已衰,肝肾之阴将竭,热邪未退,势将正不胜邪。
治法:急滋肾水,兼祛虚热。
参考处方:生白芍20g、阿胶10g(烊化,兑入)、生龟板12g(先煎)、干地黄20g、麻仁5g、五味子5g、生牡蛎12g(先煎)、麦冬20g、炙甘草10g、生鸡子黄2枚、生鳖甲12g(先煎)、西洋参粉3g(冲)。

图五十二、血分13:温病末期,阴阳两衰,气阴将竭,正气难复,病势深重,大有本不胜病之感。
舌形:卷缩。
舌苔:灰黑。
舌面:无津。
舌质:紫青暗,无光泽。
病机:温病久治未愈,阴阳两衰,气阴将竭,病情危重。
治法:育阴增液,兼以益气。
参考处方:白芍20g、阿胶10g(烊化,兑入)、生龟板12g(先煎)、干地黄20g、麻仁5g、五味子5g、生牡蛎12g(先煎)、麦冬20g、炙甘草10g、生鸡子黄2枚、生鳖甲12g(先煎)、西洋参10g(研冲)。



三、验齿

验齿包括检验牙齿和观察齿龈两个部分。它是温病学独特的诊断方法之一,是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发明的。他在《外感温热篇》中指出:“再温热之病,看舌以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初)燥胃津,(久)必耗肾液”。明确指出了验齿查龈在温病诊断中的作用。中医的认识,齿为骨之余,肾家所主;胃之络脉通过齿龈,故曰龈为胃之络。由于生理的密切联系,病理上当然相互影响。温病热邪伤胃津,而肾主五液,久病则肾液必耗;胃热上灼则牙龈肿痛;胃津久伤则肾气受损,所以说都可以从齿龈和牙齿反映出来。因此,临床上通过验齿,可以判断病位之所在,邪热之轻重,肾液之存亡,从而辨病之虚实。总之,验齿是考察先后天精血阴液伤失的程度,以更好地为检验温病的胃热及肾阴虚衰的重要办法。

(一)验齿
主要看前板齿及两侧,以门齿为主。正常人的门齿(前板齿)应是潮润光泽的。温病过程中,由于热邪伤津,津液不足,牙齿失其濡润,而出现牙齿干燥。由于病机的不同,病理变化深、浅、轻、重不同,牙齿由光泽渐变成干燥、枯燥或干如枯骨等程度不同的区别。
1.齿光燥如石
特点:齿面干燥而有光泽。
病机:津液不足或津不上布。
辨证:多见于温病气分阶段。以胃热津伤为主。由于胃热盛而津液受伤,牙齿表面失其濡养,故见板齿干燥,是轻度干燥而有光泽。此时病情尚不过重,只是胃热,尚未伤及肾阴,所以说干燥而有光泽。临床伴有其它胃热见证,如口渴、汗出、烦躁、脉洪数、身热重等。治疗以清胃热生津液为主。
若温病初起见到前板齿干燥,多是素体肾阴不足,温邪侵袭肺卫,肺卫失宣,三焦不畅,气机不调,导致津液不能敷布。可用疏卫宣调方法,以卫气疏,三焦畅,气机和,则齿燥自愈。
2.齿燥如枯骨
特点:牙齿干燥无光泽,状如枯骨。
病机:津液大伤,下元不足,肾精枯竭。
辨证:见于温病后期,津液大伤,热灼肾精。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肾精严重亏损,髓不充,肝肾亏竭,牙齿得不到濡养,必然干枯无光泽。治疗宜填补真阴。

(二)验齿龈
验齿龈主要观察齿龈的情况,或肿痛,或溃疡,或出血等。
肿痛:牙龈肿痛,多是胃与大肠之风热。根据脉舌,当疏风解热,在治肺胃。或用漱口药漱口利咽。可用生石膏30g先煎30分钟,加入薄荷6g(后下),俟冷漱口,不可下咽。
若属湿邪较重,牙龈肿痛,可用花椒或川椒10g,荜茇10g,煎浓汤30分钟,加醋10g,俟凉漱口,不可下咽。
若属龋齿可转牙科处理。可暂用清胃散、锡类散、绿袍散外敷止痛。每次1~3g左右外敷。
溃疡:牙龈溃疡,一般是属于胃热,可用疏风清胃热方法,如凉膈散之类。外敷清胃热药物,如清胃散等皆可用。
若是长久溃疡,脉濡舌胖、气血不足者,可试用养胃和阴方法,如八珍汤之类。一定要注意饮食生活。嘱患者禁食辛辣、油腻等热量较高的食品。一定做到每晚只喝粥二两左右,保持胃热不再加重。
常久牙龈周围脓肿:首先要询问病史。多属经常吃零食,尤其是晚饭后吃东西;或素体肾虚,虚热化火者。必须以六味丸每早晚服。服药之外,要求病人晚上少食。早晨起后增加锻炼。
出血:(1)出血多、色鲜红、齿龈肿痛多为胃热迫血分。仍需检血,考虑血液疾病。(2)出血量少、血色淡、龈部不肿或微痛,或麻木,除查血分析,也可按肾阴不足论治。由于虚火上炎,虚热灼伤血络,血不循经外渗,治疗可用滋阴降火方法,如滋阴降火汤。也有可能,本是肾虚阴伤,虚热灼阴,患者不能配合医嘱,而自行服增火之药,而造成痼疾。如喜饮酒、睡眠少、经常饮食辛辣之味、又不运动、胃热过重等全可导致牙龈出血。



四、辨斑疹、白?

斑疹是温病中常见的体征之一,在温病诊断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辨斑疹的色泽、形态、分布及疏密等情况,可以诊断病情的轻重、邪正之盛衰,同时可以估计疾病的预后,从而提供治疗依据。发斑和出疹在温病中可同时并见,故常称之为斑疹。但二者形态不同,病机亦异。
斑形呈大片,不高于皮肤,扪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斑出无一定顺序,以胸腹四肢为多见。
疹形如粟米,高于皮肤,扪之碍手,压之多褪色。疹出有一定顺序,疹退脱皮。
斑的形成,由外感温热,阳明受病,内迫于血,灼伤血脉,迫血妄行,发于肌肉所致。
疹乃外感风热,太阴受病,内迫于营,血络瘀阻,外发皮肤所致。
温病过程中见到斑疹,标志着病邪已深入营血。斑疹的出现说明邪有外达之机,宜见但不宜多见。临床时通过观察斑疹的色泽、形态、分布等情况,以了解邪正的盛衰,病情的轻重。
斑疹的色泽:
红活荣润表示邪气不盛,正气不衰,为顺证;色红不深为热毒轻浅;深红紫赤为热毒炽盛;色黑则热毒极甚;光亮为气血未衰;晦暗是气血衰败,预后不良。《千金方》谓斑疹黑色者,九死一生。
斑疹的形态:
观察斑疹以形态松浮与紧束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凡松浮洒于皮面,此为热毒外达,是顺证吉象;凡斑疹紧束,色深有根,此热毒痼结,为逆证凶象。
斑疹的分布:
斑疹分布的稀疏和稠密可以反映邪毒的轻重。稀疏朗润表示热毒轻浅为顺证;稠密色深,融合成片,表示热毒深重,为逆证。
疹出次序:
先以头面、耳后、项、胸腹背、四肢,最后手足心为顺。若乍出乍没,不能顺序而出,均为逆证。
斑疹的脉证:
温病发斑疹,是机体病理变化的反映。随着斑疹透发,脉舌证上均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辨别斑疹时一定要参考脉舌证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判断病情。斑疹透发之前,出现壮热、烦躁、舌绛、苔黄、胸中闷满异常者为发斑之征;高热、烦躁、无汗、目赤流泪、舌绛、苔白、胸闷、咳嗽等均为发疹之兆。斑疹透发之后,顺证为脉静身凉、神清热退、身有微汗,外解里畅,阴阳调和。逆证:高热不退者为逆,此属邪气太盛,里热不清,阴津亏损,水火不济;神昏肢厥为逆,此属正不胜邪,邪热内陷心包;脉不静而躁急为逆,此属里热尤盛,邪迫营血;出而不透,大便干结者为逆,此属阳明热毒壅滞;疹出腹泄不止者为逆,此属热毒太盛,下迫大肠;疹没体温骤降者为逆,属于正气衰败。
现概括如下:
红活荣润者为顺,紫黑晦暗者为逆。
松浮无根者为顺,紧密有根者为逆。
稀疏朗润者为顺,稠密成片者为逆。
脉静身凉者为顺,高热脉急者为逆。
神清热退者为顺,神昏肢厥者为逆。
疹出便调者为顺,腹泻过度者为逆。
疹出透畅者为顺,乍出乍没者为逆。
斑疹的治疗原则:
斑宜清化,疹宜透发。陆子贤说:“斑宜清化,勿宜提透;疹宜透发,勿宜补气”。治斑--清气凉血化斑,方如化斑汤之类;治疹--凉营透疹,方如银翘散之类,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治疗斑疹应酌情加用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之品。热郁不宣者可用升降散疏化之。
治疗斑疹的禁忌:
(1)忌用辛温药:斑疹的出现是温热邪气内窜营血,治疗当以寒凉之品,切忌辛温发汗法。因温热蕴毒而发斑疹,若再用辛温则助热伤阴,必导致昏迷、吐衄。
(2)忌用壅补药:斑疹外透说明邪有外达之机,治疗应因势利导,宣通气机,达邪外出。若甘温滋补之品,既能阻塞气机,又能助热增火,使气血壅滞,热毒内陷,而邪永无出路,必致邪陷心包。
(3)忌升提药物:温毒蕴热发于营分,阴津大伤,势将内陷心包,发为昏迷。若再用升提是火上加油,使气血上并,阴液下竭,造成神明逆乱、咳呛吐血。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忌葛根、升麻、柴胡、羌活、三春柳等升提药物。
(4)忌大泄:温热蕴郁不解发为斑疹,此属温毒蕴热。如数日不大便,若腹中无满燥实坚等承气证,且斑疹出而不畅,可用轻微通下,以疏调气血,透出邪热为主。切忌用苦寒大下。因斑疹外透,需正气鼓舞,若纯用攻泄之味,可伤阳气,阳伤正衰则邪气易内陷入里。
(5)忌过用苦寒之品:斑疹乃温毒蕴热,迫于营血,温热病刻刻顾其津液最为重要,当滋水制火,补阴津之不足。若纯用苦寒,苦有燥性,寒则壅涩气机,用之无益,反为害也。

辨白?
白?是湿热病的特殊体征。在湿温、暑温、伏暑病中都可以见到。
1.形态
形如粟米,高出皮肤,状如水晶,内有淡黄色浆液。一般出现在湿热病一周以后,多见胸膺及上腹部,四肢少见。一般说数量不多,数十至数百个,偶有大片出现者。多见于年轻体壮,湿热邪盛者。溃后有浆液,不多,退后皮肤脱屑,不留斑痕及色素沉着等。
应注意与水痘鉴别。水痘多见于小儿。水痘大于白?几倍。水痘多是三代并存(大、中、小三类),白?是一片形态一致,细晶莹小泡,成批出现,一批消退,一批再现。
2.成因
湿热之邪留恋气分,湿遏热伏,郁蒸肌肤,连成一片。
3.治法
本为湿热蕴郁,发于肌表,正邪皆盛之象。治之以清化湿热,疏解卫气,以减湿热郁积。常用透热化湿,宣畅气机。可用薏苡竹叶散,或三仁汤等皆可。饮食禁忌特为重要。
4.诊断意义
湿热病或湿温病中出现白?,标明是湿热邪气留恋卫气之间,说明湿热邪气有外出之机。在湿热病或暑湿病及湿温病中,根据白?的形态,可辨别湿热病的邪正消长情况。我们常见的有:
(1)正常白?:以晶莹光亮,颗粒饱满,浆液充足,密而不过多。此湿热外达,气血充盛。随着白?的透发,病者症状如发热、胸脘满闷、腹中胀满、周身痠楚无力,皆有减轻之势。预后良好。治疗以清化湿热,分利三焦,淡渗祛湿。
(2)枯?:?出空瘪,内少浆液,光亮程度不够。这种湿热病患者,多为素体薄弱,气阴大伤,?虽出现而症状不减。身热、胸闷、乏力、脘痞不轻、烦躁心烦不去。此为正不胜邪之征,预后不良,医者特当注意。治疗时仍须以清化湿热为主,但用药要轻。因体质过弱,湿热蕴郁不解。如脉象力弱、面色淡白、舌白质淡、气短乏力加重时,当考虑中气不足,湿郁不解,酌情略加益气之品。但不是甘温益气,更不是桂附温阳。是在清化湿热的基础上,酌加一些益气之味。如三仁汤中加用焦薏米、茯苓皮、生白术、生山药、冬瓜仁等。若舌红口干渴者加北沙参10g、麦冬5g、五味子3g。也可增加些牛奶、百合粉、藕粉等。



五、辨温病脉象

诊脉是中医四诊之一。对温病来说,切脉也是温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先父赵文魁的《文魁脉学》中讲的很清楚:脉分浮、中、按、沉四部,恰好配合温病的卫、气、营、血。三菽之力候浮脉,六菽之力候中脉,九菽之力候按脉,十二菽之力候沉脉。浮中以候功能方面的疾病,而按沉则候实质方面疾病。中医诊断疾病靠脉、舌、色是客观的依据,离开了它,没有办法确诊一个证或一个病。通过诊脉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浅深以及邪正消长等情况。今提出有关温病的常见脉象。

1.浮脉
是指病邪在卫分,病邪肤浅的意思。用手按至寸口,以三菽之力即得。菽指绿豆也。
特点:轻取即得,按之不足。所以在脉经里讲,“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意思是说浮脉的形象是按之不足,而把手轻轻的举起时,力量明显增强。所以崔氏称它是“如水漂木”,也讲的是按之不足而举之反有余。
形成:浮脉表示正邪相争,气血充于体表所致。邪来很盛而正气又足的现象。
主病:温病主要是邪在卫分,是病从口鼻而入。受风邪,感寒邪或伤寒病都是皮肤受风或受寒而来,主表证。但是检查疾病必须看兼脉。由于兼脉的不同,所以病机也因之而异。总之浮脉是病在表位。
分类:
浮数:指温邪侵袭卫分。温邪从口鼻吸受而来,正邪交争,气血充盛于卫分。由于肺卫蕴热,血行加速,故在浮位又加一个数脉。治疗时可用辛凉清解的方法,如桑菊饮、银翘散等。
浮滑数:浮是邪在表位,或是在卫分。滑脉主痰。李时珍在《脉学》里讲:滑则为痰,是阴中之阳脉。是说痰、湿、水、饮一类皆属阴邪,而是有余有形的疾病,故又称阳。我们诊断痰饮类的疾病都是从滑来定。滑数相见就说明是痰热一类有形的疾病了。浮滑数并见是称它为在卫分内有痰热,或温邪在卫分又兼有痰热。治疗时除治卫分之温热邪气之外,还要加上治热【此处应是“痰”而不是“热”,原文可能有误】的药物。
浮滑细数:在浮滑数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细脉,在诊断时就完全不同。细为血少阴伤。叶天士说:“细为脏阴之亏,数乃营液之耗”。这两个脉加进来,说明这个温病目前是以阴伤为主。这个数脉虽然也是热,但是阴伤津少是主要的,单用清法是不可以的,必须首先考虑阴伤,在治疗阴不足的基础上,再行清热。也就是说这种阴伤的温病当以滋阴为主,兼以清热。若是错误的把细数看成是浮紧而用辛温解表,就大错而特错了。
浮滑细数,间有促象:这是在前条基础上。一种是有痰热郁结,必须参考舌象。再一种就是误用泄下之品,中气受戕,痰热不减。又有可能是心气不足,应参舌证仔细考虑。

2.洪脉
是指温邪在气分的脉象。一般说是气分热,主阳明实热之证。
特点:指脉搏的形态是来盛去衰,如波涛汹涌。脉形如钩,表示来有力而去力弱。洪脉是比较宽大而力量差。尤其是去衰要体会清楚。
形成:洪脉多在中取,正好是气分的脉象。是正邪剧争,气分热盛,热邪鼓动气血,气血涌于体表,内热外达之象。
主病:多见于肺胃气分热盛。所以有大热、大渴、汗出、脉象洪数。在伤寒认为是白虎汤证;在温病也是阳明气分热盛之象,原则以白虎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若阴分已伤,当考虑阴津的不足,酌当加入甘寒育阴之品;若属中气渐衰,可酌加益气;若大便秘结、舌黄根厚、腹中满胀,可酌加通腑之药;若肺气不宣,可加入宣肃肺气之品。总之洪脉是阳明气分之热脉。但要懂得,热的后面有气虚与不足,洪脉是来盛去衰(不是纯实证),千万小心。
分类:
洪大而数:是阳明热盛之极。洪是阳明热象;大是中气不足之象,是洪实的反面。是说明洪数的热象之外,又有中阳不足之象,移时就可以产生洪濡而虚了。此时不可单纯想用白虎,可能当考虑补正,切需注意。
洪实而数:是温热邪气侵入足阳明胃经。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正气充盛,正邪交争剧烈,热邪蒸腾于外,气血涌于体表,故见脉洪实而数、蕴热迫血,加速跳动,数实有力,正气尚足。故高热、汗出、口渴,当用大清1气热的方法,方如白虎汤。若时间较长,正气削减,则脉象即出现虚软或濡软而力弱,症状必见气短乏力,就要考虑正虚。
洪滑而芤:此脉是洪滑有力发展而来的。由于阳明气热未解,脉象仍见洪滑。由于邪热耗损津气,气津大伤,所以脉象逐渐转成芤象。芤脉也是濡软而中间空洞的样子,意思说是洪大而滑的脉,按上去是脉体虽大而有空虚之感。治疗当清泄气热,兼以补益中气,方如白虎加人参汤。

3.濡脉
是代表湿邪的脉,也是属于气不足的脉。因为湿阻气机,气机行动不畅很像气虚。本脉是在按中始能体会清楚,故代表按部的脉象。
特点:李时珍认为濡脉“即耎字”,也是软弱的状态。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濡脉是按之模糊不清,是指脉形边缘似宽,其力柔软,比一般脉形宽而边缘不大清楚。确实是轻取相得,按之似不明显。但是必须从轻取下按,从按再回到轻取,始能体会。濡脉之柔软,似边缘不清楚,不像洪脉、滑脉等边缘很清楚。李时珍说似:“帛在水中”,也是“看之似宽大,而按之不清楚”的意思。
形成:本脉代表湿阻的脉象。湿邪重浊粘腻,阻滞气机。湿邪困阻,气血循行受阻,诊之似濡软缓迟,翩翩然行动不利,湿恋难解之貌。再有气虚之人,中气不足患者,脉象也能出现濡脉,此是中气虚弱,脉道充盈不够,脉搏鼓动无力所致。
主病:多见于湿邪阻遏气机之病人。尤其是湿温病,在湿重的病人,主要见濡脉。再有久病或老人中气不足的患者也可见到。
分类:
濡软且缓:是湿温病湿重于热者。湿邪偏胜,气机阻遏较重,气血因湿阻行动不利。故脉形是濡软。湿为阴邪,湿主寒类,故脉缓慢而力弱。病人必乏力、胸闷、气短、舌白苔腻滑润。治之当着重在湿。
濡软而按之略数:濡软是脉形较宽,软是无力,均属湿阻之象。为什么按之略数?这种病人,是湿邪虽中阻,而内热仍重,故在按沉的阶段明显看出内热的景象。多见于湿热并重。在舌诊时,一定看出白腻苔的基础上,舌质是偏红或正红。所以说:舌苔主功能。脉的浮中也主功能;舌质主实质,脉的按沉部位也主实质。治之可先以藿朴夏苓宣化湿浊,再行清利。
濡滑而沉取弦数:濡滑脉一定主湿痰。因濡是湿脉,滑主痰脉。沉取弦数,说明本病内有郁热。因弦脉主郁,而数乃热象。沉脉主里,沉为血分实质,所以说内蕴郁热。舌必白腻厚而舌质红,甚则舌质干、苔糙老。治之可用三仁汤加竹叶、滑石、生甘草等。
濡软缓而按之无力。濡软缓明显湿阻过甚之象。今按之沉取无力,这全说明是湿阻较重而正气不足。治之,观察舌、色及症状等,可考虑气分不足方面。但是切不可过于甘温补中,因本病属于温病。若过寒可暂用温阳;如正气衰可能酌情少佐益气。防其温热过炽,不利于病也。

4.沉脉
是指部位而言,是病入血分的象征。从卫气营血看是温病最后阶段,也是比较沉重的阶段。此时当用加减复脉汤或三甲复脉汤。
特点:文献记载:如绵裹砂,内刚外柔;如石投水,必极其底。沉是浮中按沉最后的一阶段,必须重按始得,轻按没有。
形成:沉脉形成的原因,多为气滞血瘀,血液循环过差。或里有实邪阻滞,正气不足,脉搏鼓动无力。
主病:沉脉主里证,陈坚积聚,阻遏气机;水饮停留,或寒饮不化;根据兼脉定其虚实或瘀滞。沉而有力主里实;沉而无力主里虚。
分类:
沉实有力,两关独盛:阳明腑实内结,肝胆郁热遏阻。
沉涩有力,按之带弦:气机郁结,肝郁血虚,两胁刺痛,或瘀血内阻,气机不调。
沉细弦滑:沉则主里,细为血虚,弦乃郁象,滑则为痰。病属血虚,痰郁,木土不和。
沉迟且涩:血少精伤,寒湿不化,病已日久,寒湿气滞,陈痼症瘕,当需温寒化瘀通络之法。
沉涩无力:均是正虚寒阻,气血不足,无力推动邪气,气滞寒凝,阻滞不行。须温寒益气,甚则桂附姜辛以温通为先,缓则益肾温补命火。
沉脉多见于中虚气弱,或脂肪过多肥胖之体。或中虚水饮停留,水湿不化之症,或属暴怒之下,气分郁闭等。若是血瘀,寒湿久凝等,皆当温通为主。也不可以过度热补,防其不测。

5.缓脉
是指脉搏往来缓慢,心率亦缓,但没有停跳。
特点:正常人的脉象是缓濡调和,带有滑象,脉来往有神。病理性的缓脉是缓慢有不足之感。虽然也是脉跳一息不足四至半,但跳动较弱,速率较慢,近似迟脉。
形成:缓脉的形成,都是气机受阻,脉道气血运行不利。一方面是湿阻气机,如湿温之缓脉;另一方面多是正虚,脾胃虚弱,气血生化能力不足,气血两亏,脉搏鼓动无力。
主病:湿邪阻滞气机,湿郁不宣,寒湿遏阻,正气不复。如湿温、寒湿、水饮、血蓄不化等。或虚人挟湿,或湿邪阻遏,脾胃运化无能,久则成寒湿症等。
分类:
缓而滑濡有神:正常之脉,表示气血调和,中气未伤,脾胃运化功能正常。
缓而沉弱无力:沉则主里,弱乃气血虚衰,缓脉是正气不足或湿阻中阳,均是正虚湿遏,气血虚衰之证。当温养之。
缓滑沉迟:这是正虚,湿邪阻遏,下元不足,名门火衰,且有寒痰。治当温阳益火化其寒痰方法。
缓濡而沉取略滑似急:缓濡肯定为湿邪阻遏气机,沉脉主里,滑似急说明在内部尚有热象。正好是湿温病,热伏于内,湿阻于中,缓为气受湿阻。参考舌证,定其病之阶段,再予治疗。
缓弱无力:此属中虚气弱,脾胃运化不足。当补中益气方法。

6.弦脉
是形容脉来弦直而长,如张弓弦之象。多是郁症。
特点:脉搏挺然直下,左右弹人手,如按琴瑟之弦状。结合兼脉决定是郁、血虚、肝旺、疼痛病等。脉学说:“单弦为饮,双弦主郁”。
形成:凡属郁结,血虚血脉失养,肝旺火升,恼怒之后等,全能看出是弦脉。
主病:弦为肝脉。弦脉多为气郁之征。肝胆抑郁多为弦脉。弦主疼痛,单弦主饮邪,双弦为肝郁。停饮停水也出现弦脉。
分类:
弦滑细数:此脉多是弦则为郁,滑脉主痰,细为血少,数乃热象。是血虚肝郁,内有痰热。治疗当用清痰热,养血舒郁为主。
弦细缓濡:弦细是血虚阴伤之象,缓脉多湿,濡为湿郁气分不足。这是湿温病,湿邪留恋气分,湿邪内阻,气机郁滞不畅。细缓是湿邪与郁热结合。这种脉象在湿温病中是常见的。
弦劲而数:这种脉象,多见于血虚阴伤,肝阳过亢,老年动脉硬化,高血压血管硬化症都出现这种脉。
弦劲搏指:是形容脉搏跳动有力。此肝经热炽,肝风内动,多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治疗当凉肝熄风方法。
弦滑数:一般病中是痰热内蕴。在温病中也是痰热蕴郁之象,必须急治,最易蒙蔽清窍,导致神昏谵语。

7.滑脉
指脉搏往来滑动,如珠走盘。李时珍认为,滑脉是阴中之阳,是阴类而又是有形之品。主痰、食、积滞之疾。凡是痰病脉象多滑。
特点:滑脉主痰,又主食积。凡妇人妊娠脉形多滑。所谓阴中阳,如痰饮之疾是水湿痰液,故谓之阴。因为水湿、痰积全是有形之体,故又称阳。妇人怀孕本属阴类,因胎儿是有形之体,故又称阳。
形成:凡实邪过盛,故脉形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因为气实血涌,往来流利,故脉形为滑。妇人妊娠也是气血过盛的表现。
主病:多见痰热邪实之证。正常人和孕妇亦见脉滑。
分类:濡滑而数:湿热交蒸,痰热内蕴,濡为湿邪,滑脉主痰,数乃热象。所以称它是痰湿蕴热,互阻不化,暑湿蕴热挟有痰浊之象。治之当以清化湿热,兼利痰浊。湿温病见此脉时,是湿热俱盛,挟有痰浊中阻,防其痰蒙清窍。
弦滑而数:弦脉主郁,滑则属痰,数脉热象也。在内科见本脉多是痰热且郁,或是素体痰湿较盛,又有肝经郁火。故头痛胁痛、咳嗽痰粘等证。
滑弦细数:滑是痰浊,弦脉是郁,细为血少阴不足,数脉是热邪。总之,是血虚肝郁,痰湿中阻,多是肝阴不足。痰热内蕴之象。治之以清肝热、化痰浊之法。



六、辨温病常见症状

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因感受邪气的性质不同,各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同,故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有的近似,有时难以分清,但病因病机有异。可是病因病机近似,而临床所见的症状又两样,脉、舌、色、证反映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因此鉴别温病及辨证用药非常不易。其中尤以辨发热、恶寒、头痛、汗出、口渴、呕吐、神昏、大小便、惊抽、厥逆等更是重要。

(一)发热

发热是温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各种温病所必有的。没有发热就不可能称之为温病。在中医讲发热,不仅指客观指标的体温升高,也包括患者的主观感受。
导致发热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感受温热邪气所引起。在卫、气、营、血各阶段体温全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到了温病后期,亦可因机体本身的阴阳失调引起发热。下面就具体情况讨论发热的形成机理,以及对它的辨证。

1.发热的机理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病理性发热的产生,必须了解生理体温是如何维持的。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体温是恒定的,从不表现发热。主要是阴阳处于平衡状态。阳气的温煦,阴液的制约,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肺卫司开合,三焦利水道,故体温恒定。
人体各脏腑、各组织器官一定靠阳气的温煦,使之不寒;同时又要有阴液的濡养,以制约阳气,使之温而不热。阴阳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这种阴阳平衡的调节,卫气发挥着重要作用。《内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充皮肤、司开合者也”。卫气对阴阳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司开合作用实现的。当体内热多,汗孔开泄,散发多余的热量;当阳气不足时,汗孔闭合,保护阳气不致外散,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发热的产生就是机体的阴阳平衡破坏,阴阳失和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的产生即是阳气偏盛的结果。导致阳盛发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感温热邪气,从口鼻吸受而来。热邪郁久,蕴以化热,正邪相争,功能亢奋,阳热过盛。故发热口干渴、脉浮数或滑数。
(2)风寒袭表,表气闭遏。卫阳被郁,开合失司。阳郁而发热重,络脉失和故周身关节痠痛。
(3)阴液亏损,水少火升,阳无所制,阴虚则阳亢,亢则化火热生。故口干渴、心烦、脉象急数、舌红、津少。必当养阴滋液为主。
(4)邪热炽盛。温乃热邪,热则灼阴,阳盛则阴必亏损,阴不足也助邪热生。邪热与津液不足,故发热难以速平。
(5)痰热化火。温邪必伤阴液,阴伤则阳热亢。素体痰盛,外热一陷,里络就闭。轻则高热神不清,重则神昏谵语,皆属痰热蒙蔽。治之必以开窍清热方法。
(6)积滞腑实。温热蕴于气分,气热阴液过伤,糟粕积滞互阻,形成腑实。腑热上蒸则神昏谵语、舌必垢黄且厚。可用承气汤加味。
从临床分析,温病的发热有虚实之分。实证、火热、有余之发热,多在温病的初中阶段,必伴有体温升高。这正是气足驱邪的表现。但是也必须看到发热毕竟是病理过程,会消耗人体正气,损伤津液,有时甚至导入不良后果。
虚热多见于温病后期。邪气已退或邪少虚多,余邪留于阴分。由于阴津大伤,阴虚不能制阳,而阳气偏亢产生的发热。这种热不一定都有体温升高。即使有体温升高,也多表现低热,或低热持续时间较长。当然,也有时虚证之中忽又反复,或又引起其它慢性病的发生等,也可以见到阴虚而阳热炽盛的虚实挟杂证。治疗上就应当仔细辨证分析与用药,否则就可能转成坏病。

2.发热的辨证
在温病的过程中,由于感受邪气的性质不同,包括了传染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根据病邪的侵犯部位不同,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即出现不同的热型。鉴别这些热型的性质,对温病的辨证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并非是辨证的唯一标志,要结合全身情况综合分析,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1)发热恶寒:是温病初期邪在卫分的特征性表现。
特点:发热与恶寒能同时存在,一般说发热较重而微恶寒,恶寒的时间短。这种恶寒是由于温邪热郁于内而起。热郁于内,肺气不宣,卫气不舒,故感恶寒。《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所说:寒慄如丧神守者,皆属于热。温邪的身热恶寒必舌红、口干,脉象以数为主。且咽红喉咙痛。这是热邪,治疗必以清解法。
病机:温热邪气侵袭卫分,肺主卫主皮毛,故恶寒发热。卫气郁滞不能泄越,故外热;卫气抗邪不能温养肌肤则恶寒。温病的发热恶寒与外感风邪或皮毛受寒邪之发热恶寒根本不同。故治疗亦异也。
(2)寒热往来:是邪在少阳的表现。是枢机不利,当调解疏化。
特点: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似有定时。
病机:温热邪气,郁于少阳,正邪交争,枢机不利。这是指正邪交争于枢机之间,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正邪互不相容,阳盛则发热,阳郁则恶寒。往往热郁于内无路外达,邪气闭遏,不能通达于外。从脉看来多是弦数,舌红口干、小便赤红等。
(3)壮热:为高烧气分热盛之貌。
特点:所谓壮热者,一指邪盛,二指热度高。病人主观感觉恶热、身烧、不恶寒,用体温计量之在39℃左右。
病机:温热邪气入于气分,正盛邪实,正邪剧争,人体功能活动亢奋所致。
(4)日晡潮热:为阳明腑实证的热型。
特点:日晡属申时,相当于下午3点至5点,每到此时热度升高,像海水涨潮一样,有定时,故称之为日晡潮热。当然也不局限于此。
(5)身热不扬:这是湿邪困阻的一种热型。湿温是这样,还有其它的疾病也是这样,应当细致地分析。
特点:
a.体温虽高39℃左右,而患者自己感觉并不明显,试体温表是明显高烧;
b.体温虽然39℃左右,初扪之皮肤不太热,甚则手脚发凉,久扪之则灼烫;
c.病人主观感觉寒热不清;
d.患者明显感觉乏力、很似气虚之人。
病机:湿热之邪,郁蒸于气分。热蕴湿中,不能外扬,必然反映发热。湿为阴邪,水为寒类,寒则凝遏,故发热又受湿邪阻遏。所以身热不扬。
(6)身热夜甚:昼为阳,夜为阴。白天属阳,故一般发热多在昼日;夜为阴,故病在阴分时,发热则在夜间。
特点:凡夜间发热,必在阴分。所谓之身热夜甚,是说明白天也发热,而夜间明显增高。这种热型,表示病在阴分、血分。是属于阴方面的疾病。所以发烧在夜间,中医的术语就叫“身热夜甚”。
病机:身热夜甚的病机有两种解释:
a.温热邪气,入于营分,损伤营阴。夜间属阴,自然之阴可助人体之阴,阴得阴助,抗邪有力,正邪相争。故夜间发热较重;
b.卫气昼行于阳,夜间行于阴,热郁则热自内发故发热,夜间又属阴分,故夜间明显热重。
(7)夜热早凉:这类热型是见于温病后期。
特点:是夜间发热而早上热退。这种热退不是汗出热退,发热时热度也不高。
病机:温病后期,阴液不足,余邪伏留阴分。夜间阳入于阴,体内的阴不制阳则发热。白天阳出于阴,体内的阴阳尚能维持平衡,故不发热。因本病不是发烧汗出退热的表病,吴鞠通《温病条辨》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青蒿鳖甲汤主之”。
(8)低热:是温病后期的一种热型。它表示温邪伤阴过度,阴不足故有低热。或病温之后,体力过度消耗,慢性病又渐复发。或早已痊愈之结核病等复发。
特点:体温不超过38℃。或体温不高而病人自觉发热、手足心发热或五心烦热,发热的时间比较长。
病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温病后期,肝肾阴虚,余邪留恋不去,邪少虚多。邪热本不是太重,而正气已衰,正邪相争。故虽有发热但并不高。
b.邪气已去,阴液耗损,阴虚则阳亢,阴阳不能平衡,故能引起发热。因为手足心属阴,手少阴心经通过手心,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故阴虚发热时,尤以手足心发热为明显。
c.温病后期,肺胃津伤,余邪留恋。一时阴气来复,总有低热或手足心发热的感觉。
4.常常在临床时看到,温病初愈,身热又作,脉象细数,找不到其它原因。是慢性疾病因体质一时性低弱,而旧病复发,如结核病,肿瘤等。

总之,温病中常见的热型,归纳起来是:卫气证的发热,类型虽然不同,但总的原因都是外邪侵入机体,由于正气驱邪外出产生出来的保护性的反应,性质多是实证。营血证的发热,既有邪盛正虚的实,又有邪少虚多的不足。若体弱正虚之人,低烧不退,应多方面考虑。

(二)汗出

1.汗出异常的机理

首先应当讲清汗液的形成。汗液属于五液之一,是津液所化生。中医谓:“阳加于阴谓之汗”,这也说明汗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形成。
健康人出汗,是排泄废物,新陈代谢,水液分泌,以调节体温。但病理性出汗,既可伤阳气,又能伤津液。所以在临床上,尤其是温病中特别注意汗之有无,汗只多少,汗之性状,根据出汗情况以判断病情,预测转归。

2.汗出异常的辨证

(1)无汗:
a.风热郁于卫分:其特点为无汗与发热恶寒同时并见,但舌红口干、苔白津少。病机为风热侵于卫分,卫阳被郁,开合失司。但温为阳邪属热,热邪上蒸,有时头额也可能出些汗。这是热汗,非其它的汗出。
b.营阴不足,热灼津伤:其特点为温邪热灼津液,津不足必口干渴。津液大伤则渐入营血,阴伤津亏故皮肤灼热无汗。脉渐细数、舌红尖绛。病机为温邪深入营血,营阴被劫,无液以作其汗,当增液顾阴。

(2)有汗:
a.时有汗出:多见于湿热病人或暑温患者。有时因热郁渐重也阵阵躁汗出。特点是阵阵汗出,汗出而不是大汗淋漓,自觉因心烦躁动,阵阵汗出矣。病机为暑热蕴郁伏于内,湿浊中阻,热蒸湿动,分泌津液。热郁于内,温热上蒸,阵阵汗出,此为热汗。
b.大汗出(汗出量多):
A.热盛大汗:多见于温病中阳明气分热盛。何廉臣说:“亦有不用表药而自汗淋漓,邪终不解者。盖自汗缘里热郁蒸而出,乃邪汗非正汗也”。特点是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有力,舌红苔糙老。病机为阳明气分过热,气热蒸腾,迫津外泄。
B.虚脱大汗(绝汗):特点为冷汗淋漓或汗出如油、气喘不休。伴有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两目无神、但欲寐。病机为气阴两伤,气不摄津,津液外泄,卫阳不顾。

(3)战汗:见于温病邪留气分阶段。其原因为邪气留恋气分不解;或早期失治,邪气未透,荣卫失合;或服药后,正气恢复,正胜则战汗烧退。其特点为发热数日不减,病人体质较差,周身似有战慄之状,脉象较弱,继而汗出,汗后热退而身凉,血压下降甚则偏低,面色略为色白。此时医护人员切不可以认为虚脱。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说:“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古人早有告诫,可是我们今天,尤其是病房中,也有这样的事情,特此记录,以备着记不忘。病机为邪留气分,正邪斗争,势均力敌,正胜邪退,热达腠开。
温病战汗后,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A.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两目有神,邪去身凉,有时因疲乏而喜睡眠。
B.战汗后病情无变化,此属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必须恢复2~3天,正气盛再做战汗而解。当以益胃方法,助其正气,望其再战而解。
C.战汗而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急疾,邪热内陷入里;
D.战而汗不出,脉象微弱。素体虚弱,无力驱邪。当用益胃法,以助正气,使之作汗。
E.战而冷汗淋漓,脉微欲绝,四肢逆冷,阳气已亡。
总之,发战汗是好事,不是坏事。是正气驱邪的反应,一般来说,预后良好。在临床时,一定把战汗后,邪祛正虚的正常现象与亡阳证相鉴别清楚。如病人战汗后,倦卧不语、汗出肤冷,而脉虚软和缓,两目有神,说明是战汗后阳气受伤所致。这时不要惊慌,更不可惊动病人,俟气缓正复病愈。当令病人安静休养,或少饮温水米汤,令其正胜休息自安。

(4)湿汗:是因湿邪蕴郁而身上有汗的一种病证。湿汗的特征,是在没有外邪侵入,也不见发烧发冷,病人自觉疲倦乏力,口淡无味,腰痠腿软无力。病机为湿邪阻于三焦,脾胃受湿的阻遏,故胃纳不佳;脾主四肢,故四肢痠软乏力。
常见的湿汗有以下几种情况:
A.一般湿汗是指在杂病中的湿汗,脉必沉缓,或沉濡。舌白腻、大便溏薄,周身总有湿性粘汗。
B.肝热挟湿之汗,阵阵汗出,汗出之后,自觉烦热,汗出多在头面、胸前或上身。
C.气虚湿郁之汗。是体质气虚,湿邪不化,阻于中焦,腹胀胸闷,若得食后腹胀加重。当用益气化湿法。
D.湿温病中之汗出,是标志着湿蒸热郁不解的现象。湿热蕴郁,无处宣泄,故阵阵热汗外出。。初起湿热在上焦,出汗以头面为多。如治疗得当,湿热渐化,则汗泄下移至胸前背后。如湿热再化,热郁稍轻,身热渐退,湿汗再度下移,可能至少腹。若再缓解,湿热再次渐化,汗出下移至两足,再则延至两趾,说明湿热邪气渐化,病势已渐向愈。一般在早期一周时,汗出在头额;在中期两周时,汗出在胸腹;三周时,汗出至足趾间。若治疗得当,即可痊愈。汗出说明三焦畅,气机调,湿热蕴郁有外泄之机,切不可以止汗法止之,当为特别注意。

(三)头身痛

1.头痛

(1)机理:中医的认识,头为诸阳之会,诸阳经皆上会于头。凡属邪气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头的经脉,都会发生头部的不适。概括说是头痛,有时不是痛,而是晕、沉、胀满或如裹,阵阵抽痛等。
A.实证:
外感风寒,寒邪侵犯太阳之经。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故头痛、项背强、周身痛。
热邪:上蒸则头痛且重,时轻时重,伴有口干、心烦、舌红、大便干等。
湿热之邪:上攻于头,故头目沉重如裹、鼻塞涕多、脉象濡滑。
阳明头痛:由于阳明腑实,大便秘结多日,有形之邪热上冲,故头痛、口臭、便秘、舌苔老黄厚、脉实且滑。当用通泄方法。
B.虚证:
由于中气不足,中阳不能上养于头,故头部空痛,遇劳则重;若休息合适,如常人。脉虚弱、舌白胖、动则气短。当以补气为好。
血虚络脉失养,面色苍白、心烦、夜寐不安、脉细小无力,当用养血方法,如四物汤之类。
肾虚头痛:肾为五脏六腑之根。肾虚则脑髓空,脑为髓海,不足故常头痛。常以补髓益脑为法。

(2)辨证:
A.温热袭卫:温热上灼,头痛且胀、有时头晕。此属风热上扰之象。故发热重,恶寒轻。
B.温邪在气分:阳明蕴热上蒸,头痛较重、以前额胀痛为主,乃阳明热邪亢炽,气血上攻所致。
C.温热至营血:由于温热毒邪充斥,上攻清窍,甚则高热、狂躁、喷射性呕吐、舌绛干、苔龟裂。当从清营汤或清宫汤治之。
D.湿热上蒸:邪在卫分,头重昏蒙如裹,此湿热邪气上蒙清窍所致,清阳不升,脘痞纳呆、四肢乏力、大便溏薄不实。当以芳香醒湿、分利三焦方法。

2.身痛

(1)机理:身痛只是临床上的一个症状,在外感疾病中是常见的。风寒束表,遍体作痛;温热内蕴,肌肉也痛;湿热阻于肌肉之间,周身沉重而疼痛。

(2)辨证:
A.风寒束于太阳经,故周身痠痛,其势甚重。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故周身体痛、脉浮紧、舌苔白腻且滑。
B.温热病,邪在卫分,身痛不重、头痛、咳嗽、舌红、咽痛,脉浮数或滑数。
C.温热在气分时,身痛的特征是以周身胀痛烦急、口可心烦,脉象洪数为主。面红、四肢热痛。因热毒蕴郁,攻冲走窜,故关节按之作痛。
D.温热入营血,则身痛如被杖。热毒深入血分,毒热充斥,故夜不入寐、舌红尖部起刺。当以凉血育阴为主。
E.湿热病邪,困阻周身肌肉,周身肌肉关节自觉疼痛痠胀;湿热上蒸故头目沉重如裹;湿热阻于中脘,脾胃运化欠佳,故胸满闷而四肢疲乏无力;湿阻气血循行不畅,故脉象缓濡。
身痛并不是温病的特征,辨证时也是结合其它的症状来分析,故不做过多讨论。

(四)口渴

1.口渴的机理
口渴是体内津液缺少的表现。不论是热胜津伤、湿阻气机、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于口,都能出现口渴的症状。
温热病的口渴,必多伴有发热的出现。因为热耗津液,津不能上承,所以口渴。二是感受湿热邪气,湿邪内阻,气化功能障碍,气不能化津,津无以上承。两者病机不同,故治疗方法各异。

2.辨证

(1)温热病的口渴:
特点:口渴欲饮,口干,舌白质略红。
病机:热邪灼伤津液,津不上承。
卫分证:口微渴。温为阳邪,其本即热,热伤津液。温病初起虽在卫分阶段,就已出现口渴。邪在卫分,病轻邪浅,肺胃热灼,病人必自觉口干且渴。
气分证:温邪入气,邪热增高。口大渴而渴饮、频频喜冷饮。邪在气分,是温邪已入里,里热炽盛,胃津大伤。胃热则口渴,津伤故引水自救,故口大渴。心烦、夜寐不安,也是热盛津伤之象。
营分证:口反不甚渴饮。温热邪气,深入营血,耗损营阴,口渴喜饮的程度反而不甚,有时只觉口干而不欲饮水。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讲:“热邪入营,口反不甚渴”。这里吴鞠通用了一个“反”字,是针对气分证的口大渴而言。热邪到气分是大渴引饮。病入营分,病变加重一层,津液损伤的程度本应加重,因为气分证是伤胃津,正盛邪也盛。营血证是邪尚在,正气虚,体虚热减,故口干而不大渴引饮。另外,邪已入营多有神志不清,说明病人体差,反应能力差,对口渴的反应不明显。

(2)湿热病的口渴:
特点:多表现口干,不欲饮水,或饮水不多,或喜漱口不欲饮水,或是喜热饮等。
病机:湿热郁蒸,阻滞气机,气不化津,故口干而不欲饮水。
辨证:分为
湿邪偏盛:因为湿邪内蓄,一般不渴或口干喜漱口,或喜热饮。湿为阴邪,湿阻气机,不伤津液。湿邪内郁,则口不渴。因为湿邪的特点是重浊粘滞,阻遏气机。气机为湿郁滞,不能布化津液,口中失其津液的如润,故表现为口干,此非津液亏虚,乃气机壅滞不能上承也。故口干而不欲饮水,或只是喜漱口;
湿热并重:口干不欲饮。由于热蒸湿郁,气不化津,津不上潮,非津液受伤所致,故口干且不欲饮。
热重于湿:口渴欲饮,饮水不多。此乃热邪蒸腾,消灼津液,津伤而口渴。因湿邪粘腻阻于体内,故欲漱口而不欲饮水。与阳明气盛之热邪伤津,口渴引饮不同。

总之,口渴虽是温病主证之一,但临床上必须结合全身情况,观色脉等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五)呕吐

1.呕吐的机理
呕吐是一个症状。凡是胃气不降,逆而上升,即成呕吐。在内科病中,往往由于气机不畅,木土不和,或肝阳过亢,或胃气不足等,均能形成呕吐的发生。在热性病中由于寒邪外束,气机上逆,也可以形成呕吐;若属邪热犯胃、湿热积滞、痰湿内阻、胃阴受损等,也能导致呕吐的发生。

2.辨证

(1).风寒外束:表气闭遏,气机逆上,发为呕吐。甚则高热、烦躁、头痛剧烈、脉象浮紧、舌白滑润。当以辛温解表方法。

(2).风热上受:由于风温上受,热郁于内,胸闷不舒。呕吐恶心、舌红口干、咽红且痛,脉象浮数。当以辛凉清解,方如桑菊饮加减。

(3).温热蕴于阳明:内热迫胃,呕吐较重,味酸且苦,脉象滑数,舌红口干。当以苦泄和胃降逆方法。

(4).暑热积滞,蕴阻阳明:呕吐频繁,呈喷射性呕吐。头晕且痛、项背强直、嗳噫不舒、身热较重、高热烦渴、头痛剧烈。当以芳香疏化,苦泄和胃方法。近似“乙脑”,防其昏厥。

(5).痰湿上泛:体丰痰湿较重,胸闷头目作眩、舌白苔腻垢厚、泛吐且呕。当以化痰湿,降胃逆,求其呕止。

(6).胃阴亏虚:虚热上逆,舌绛如硃、干燥无液、两脉细弦,甚则干呕无物。可用甘寒育阴,镇逆定吐。

(六)胸腹痛

1.胸腹痛的机理
胸腹部自觉有疼痛的感觉皆属本证。胸痛的发生,多以肺心两脏为主。肺气不宣,或抑郁不舒,以肺主一身之气故也。心肺共居膈上,若气机不利,常常有胸前区疼痛的感觉。膈下乃肝胆、脾胃等消化器官,若属肝胃不和、胃肠消化故障、膈间胆热上扰、木土不和,以及气、水、痰、滞等有形之物不能正常传导,皆能出现胸腹部疼痛。尤其是在温热病中,常常由于内热、痰滞、积食、瘀血等有形之物积而不消,皆能导致胸腹部作痛。

2.辨证

(1)肺热胸痛:温病卫分证,多由痰热蕴蓄,肺络受阻,郁滞不消。故咳嗽胸闷、呼吸不利,甚则喘逆不得安卧,脉浮滑,舌白腻。可用疏卫肃降化痰方法。

(2)肝胆郁热,肋胁作痛:温病中每因消化能力较差,热郁肝胆,气机不利。口苦、时有寒热,甚则右胁阵痛、呕逆恶心、急躁易怒,脉多弦滑、舌苔白腻。当以疏调气机方法,饮食特别注意。

(3)痰湿气滞:痰湿阻于肺部,呼吸不利、中脘满闷、时有咳嗽、舌白滑润,脉象濡滑。宣郁化湿,兼以祛痰。

(4)阳明腑实,腹满胀痛:此属热结肠腑,腑气不通。日晡潮热、大便秘结、舌黄且厚、腹满胀痛。用承气攻下方法。

(5)瘀血阻滞:由于下焦瘀血阻滞,血脉不通。少腹硬痛、小便自利、舌质紫暗,甚则神昏谵语。当以蓄血论治,可用化瘀方法。但不是用攻瘀血的几味药,必须从本治疗,考虑有血分瘀滞之嫌。

(七)大小便异常

1.大便异常

(1)在温热病中,便秘的产生多是阳明糟粕与燥热互结于肠腑,传导阻滞而发便秘。这种便秘当然以消导攻克为主。

(2)湿热病中,多是湿阻气机。因气机不畅,大便也秘而不解。但经过3~4日后,大便欲解,定非干结,乃初硬后溏,或溏薄不实。非属阳明之燥热,乃湿阻气机耳。当宣郁化湿,以利三焦。

(3)津枯肠燥。温病后期,津液受伤,无水舟停,数日不大便,此属阴过伤。舌红脉细,当以增液润燥方法,或酌用增液承气汤。

(4)血少阴伤,阴虚水少。素体血虚,血虚肝失其养,肝热灼液,肠间失润,大便经常秘结。当须养血濡润之,常用当归补血汤。

2.下痢

(1)湿热夹滞,阻于肠间:腹中作痛、大便溏滞不爽、色如黄酱。当用清化湿滞为法。

(2)邪热下迫:邪热蕴郁,肺气受灼。肺移热于大肠。故下利热臭、肛门灼热、来势甚猛。当以苦泄折热方法。

(3)热结旁流:邪热内迫,燥屎内结。纯利稀水、恶臭异常。此属火热,当以泄热苦坚。

3.小便异常

(1)表闭:表邪受风寒之外闭,皮毛者肺之合也,久则肺气不利,三焦运行失常,膀胱气化渐差。小便淡黄。先治表闭,三焦通调,则小便自利矣。

(2)里热:温邪蕴热,阴分受伤,热灼则津液受伤。身热日重、脉象滑数、小便深黄且热。当治其热,小便自愈。

(3)热邪深入血分:血分受热灼之煎,津液大伤,小便赤红,状如红茶。

(4)内科实证:热邪蕴郁于内,积滞阻遏不行,形成腑实。小便淋漓不畅、并有尿频之象,脉滑有力、舌苔老黄厚。当以攻下方法。

(5)一般虚证:温病后期,或杂病初愈,肾阴枯涸。尿少、低烧、脉细且数。当以滋养肝肾方法,治在下焦。

(八)神志异常

在温病过程中出现的烦躁不安、昏蒙、昏愦、谵语、昏狂等,都属于深浅昏迷,就是神志异常现象。
烦躁不安:即因高热而心烦躁动不安。
昏蒙:意识朦胧,处于昏睡状态。
昏愦:昏迷不语,昏乱糊涂,即深度昏迷状况。
谵语:指神昏谵语,意识丧失,语无伦次。
昏狂:意识障碍,狂乱躁扰。

1.机理
神志异常是温病中的常见症。从温病学中分析神志异常,决不可错误地认为“三宝”即可。我们在临床中看到了这种情况,很多人认为“三宝”治昏迷,岂不知病邪在卫分不行,湿郁不化不行,滞热不清也不行。必须分清楚邪之所在。

2.辨证
将造成神志异常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两类:一属邪热扰心,神不守舍;一属邪热闭窍,神灵不明。在临床时,仍需观察病情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造成神志异常的原因:或曾服过何药,如在卫分时即用了营分药;或湿阻于中,错误地用过凉遏之品,使湿郁变成了寒凝。如以上的情况,我们首先了解清楚,先治其误,再行分析用药。

(1)温邪在卫分:由于卫分郁热,卫气不疏,气机不调,尤其是幼儿,高热咳嗽、脉象浮数、舌红口干。因为高烧幼儿体弱,可能出现短暂性嗜睡,或有惊动。此时邪在卫分,切不渴惊慌,必须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法,以清热疏风。如早用三宝或寒凉清气,病必不除。轻则不减,甚则面肿神昏矣。参考卫分证治。

(2)温邪在气分:阳明胃热炽甚,热扰于心。心主神明,心烦急躁,有时神志欠清,或可神昏谵语。高热汗出、口干且渴,脉象洪大有力。因属阳明,可能热结,日晡潮热,大便秘结,腹满痛拒按。本病乃阳明气热,如不清气通腑,单以三宝用之,效不理想。必须用白虎承气攻下,以清气方法。

(3)温邪热入营分:营阴被灼,轻则心烦不寐,重者神昏谵语。身热夜甚、舌绛脉细。当以清营育阴,加用牛黄丸可也。若有湿痰蒙蔽,先须开窍豁痰。若单以三宝仍属不效。

(4)温邪蓄血:热入下焦,血热互结,热扰心神。神志恍惚、其人如狂,或发狂较重。少腹硬满、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舌有瘀斑、唇口色紫。此为热入血分,当以活血凉营为治。

(5)热陷心包:温邪热闭心包,灼液成痰,痰热闭窍。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灼热、舌蹇涩、肢厥、舌绛苔黄起刺,两脉细小滑数。此属温邪逆传入里,由热闭郁。当以至宝丹清开方法。用局方至宝丹一丸或两丸,分服以观其后。

(6)痰蒙心包:湿热蕴郁,酝酿成痰。或素体痰湿较盛,痰热蒙蔽。神识不清,甚则昏愦不语,或神昏谵语。轻则时明时昧,醒后呆痴。症见身热痰多、脘闷气痞、舌苔白滑或黄腻或黄厚垢腻,脉象以濡滑为主。此时当以开郁化痰,兼清其热。考虑体质,可用菖蒲郁金汤,礞石滚痰丸,局方至宝丹或牛黄丸。但不可以专用寒凉之品以清气热或甘寒滋腻以滋水制火。必须仔细结合脉色,权衡轻重。

(7)瘀热阻窍:温邪经久不愈,深入血分。发热夜重、舌绛紫暗、神昏谵语、两目无神,乃热陷心包,瘀血阻络。当以活血祛瘀,凉血散血。久病体弱,病势深重,深恐正不胜病。先以加减复脉汤中酌情以开窍。脉若沉弱甚微时,仍须考虑扶正。

总之,温病高烧,消耗体力,邪盛未能正确治疗,常可出现神志异常。本病重点鉴别神昏的性质,神昏的轻重。首先要弄清是热闭还是痰热湿阻之闭,或是其它原因引起的昏迷。凡属热闭,来势快速,脉象是实是热,从症状上一目了然。象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类。痰闭昏迷,来势缓慢,先以嗜睡为主,逐渐昏迷。湿阻热郁,气热上蒸,脉舌色证全不同,当以清化、芳化,少佐清气和营之品。又有温病后期,正将复而邪初退,慢性病发作,尤其是脑病复发,就要细致分析,酌情用药。

(九)痉厥

痉和厥是两种不同的症状。因为温病过程中常同时并见,故习惯上统称痉厥。

1.痉的含义
以四肢拘急、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为动风之象。

(1)发痉的机理:所谓痉,即是四肢拘急之象。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而主筋。当某些原因造成筋脉失养,就可能出现四肢拘急,即是动风发痉之症。温病中导致发痉的原因有热邪亢盛,熏灼筋脉,筋脉挛急,肝风内动等。或因肝肾阴亏,水不涵木,筋脉失其濡养,故拘急而肝风内动,亦能发痉。

(2)发痉的辨证:
A.热极生风:邪热炽盛,风火相煽,熏灼筋脉,故筋脉拘急。肝风动则抽搐发作。凡属邪热过盛,来势紧急,四肢抽搐。紧张有力,业管紧闭,甚则发作频繁,角弓反张,两目上吊,口眼歪斜。肝热故发热较重,头痛呕吐,舌绛脉弦劲而数。在温热病阴伤过甚,或伤阴过甚,治法当凉血熄风方法,药如羚羊钩藤汤。
B.虚风内动:温热日久。邪热久羁,肝肾阴伤,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来势缓慢。手足蠕动、甚或瘛疭、撮空理线、循衣摸床,伴有低热,神倦或神识恍惚、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绛少苔,脉虚细而数、或细小弦数。这些情况常在温病后期,阴分大伤,筋脉失于濡养。可用大定风珠方法。


【输入者注:在原书中未见对“厥”的解释。疑原稿有所脱落。遗憾!】



--第三章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