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知无畏

 曙光初照 2013-03-08
 

无知无畏 [巩昂] 选自《读者》卷首语 第24期

 

        1796年3月30日,在德国格丁根大学校园里,一位18岁的青年学生吃完晚饭后,照例做到是每天布置给他的3道数学题。这个学生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对他给予了厚望,因此,在他做完固定作业之外,还会多给他布置几道较难的题。一般情况下,这个学生会在3个小时内,把所有作业完成。

        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不到3个小时,就把固定作业做完了。可是,在多布置的题中,最后一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要求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正十七边形。学生也没有特别在意,只是埋头做题。几个小时过去了,却找不到做题方法。他想:也许是导师看到我每次做题都很顺利,就故意给我增加了一些难度吧。越是困难,他越想把这道题攻克。他拿着圆规和直尺,一边画一边想着各种可能的思路,一直持续到天亮。最后,这道题终于被解开了。

        学生拿着自己的作业,来到导师的办公室。他内疚地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最后一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才解答出来。对不起,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导师接过他的作业一看,惊呆了,问道:“这是你昨天晚上做出来的?”“是啊。可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

        导师让学生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让他当面在纸上再画一个正十七边形。学生很快就画了出来。这时,导师激动地说:“你知道吗?你解开了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这道题,阿基米德没有做出,牛顿没有解出。你竟然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答出来了!你真是个天才。我也正在研究这道题目,昨天给你留题时,我一不小心把写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布置的作业里。”

        很多年后,这个学生回忆起那件事情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年没有解开的题目,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把它解决。”这个学生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述评:

对于有些人来说,没有一种果断的勇气和气魄,遇事总是瞻前顾后,没有主见,摇摆不定,考虑的太多了。等真的考虑清楚了,时机已经过了。或许有时,无知无畏更好点。遇事先做,遇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