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洋井的回忆

 灵魂出窍KKK 2013-03-08

洋井的回忆

洋井的回忆

洋井的回忆

     我小的时候住在呼市锡林南路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后面的院子里。那个院子很大,一共住着五个单位的上百户人家。

那里的上百户人家全靠一口洋井吃水。所谓洋井又叫压水井,因为这种压水井最早是从国外传进来的,因此大多数人都叫它洋井。

洋井是一种将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一种工具,离地面有六七十公分高,用螺栓和插入地下的竖管紧密相连。井头的前面是出水口,尾部是和井芯连在一起的压手柄,压手柄有六十公分长,井芯中是块引水皮,靠的就是这块引水皮和井芯的作用力将地下水压引上来。

洋井利用的是负压原理,当手柄向下压下时,缸体内部形成真空,把水吸上来,当返回时,缸体下部的阀门自动闭合,水从上部阀内流出,如此往复,就把水引上来了,其实就是一个活塞两个单向阀。

记得冬天的时候,因为怕洋井冻上,每天都要把水放干,然后第二天早上再重新往上引水。我第一次引水时,一手浇水一手往下压,可是总把自己小小的身体悬空了起来。之后看着那井里的水发出滋滋地声音,像咽气一样漏干。没办法,只好求告邻居叔叔帮忙,再端了水来重压。终于听着吱嘎吱嘎的响声,出水口六出了清水,我非常开心,好像完成了什么伟大的事情。

使用这种自来水井方便是方便,但是到了冬天要格外小心,如果一粗心大意,忘记用完后把水放下去,井便冻了。记得有一年正月初二,有一个人忘了放水,井冻了个结实。没办法只好用木柴放在井头下烧烤。烤了整整一天,才好不容易化开。

洋井抽水时发出的“嘎达嘎达”的声音,挑水人常常蜂拥而至,把水桶排成长长的一排,有力气的人不停地压着,甘甜的地下水喷涌而出。

大概是在小学五年级快结束的时候,我就开始承担起家里挑水的任务,那时,几乎家家和我一般大小的孩子放下书包的头一件事就是去挑水。我的两个妹妹比我小得多,身体瘦弱,爸爸妈妈每天工作非常紧张,晚上还要开会学习到深夜,挑水的重担就落在了我的肩上,此事对我来说真是苦不堪言。

    家里的两只桶一大一小,很不匹配,我自己用木棍子做了一个扁担,挑水时大桶在前面,小桶在后面,摇摇晃晃难以平衡,吃力得很。一次舅舅来家看到我挑水,提醒母亲:孩子身体这样单薄,挑水会把他压的不长个的。不知道妈妈听清了没有,反正水还是由我一直挑了下去。

因为知道挑水费力,家里对于用水非常节约,洗衣服也是很奢侈的事。记得有一次快过年了,妈妈洗了一上午的衣服,堆积如山,如何漂洗成了难题。我向爸爸建议拿到门前的办公楼里去漂洗,爸爸胆小,开始不敢答应,后来经不起我的怂恿,他还是带我去了。

我家住的房子是过去卫生干部进修学校的学生宿舍,房子质量不行,墙体单薄,从后墙开裂的缝隙,直接能看到后马路上的车辆。冬天家里怎么烧也不热,大多时候在零上五度左右。家里的水存放在一口大缸里,母亲早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砸冰取水。现在没有听说有谁家冬天的室温能够在零下的,去年我家冷的要命,温度还在18度左右。

    我的挑水任务一直持续到1965年,那年我去包头参加工作后,家里的水就由两个妹妹来抬了。洋井的周围到了冬季是个冰滩,路滑难行,经常有人摔倒,记得1970年春节时我从包头回来,萌发了把冰滩凿掉的念头,我从地方病研究所借了一把镐,从早晨就开始凿冰,边凿边往远处运输,累得满头大汗,炊事员郭叔叔一边对我暗暗观察,一边把我记在心里。后来有一天他的老伴找人来向我的妈妈提亲,欲把他们的二女儿嫁给我。后来我妈妈去她家审视她的女儿,回来对我说:那个女孩相貌还可以,就是太胖,鼻头也有点大。妹妹也说那个女孩为了显出腰身,腰间系了两条腰带呢,这件事情于是作罢。

    郭叔叔的老伴非常貌美,那时虽然四十多了,依然风韵犹存。据说她的原配是个国军的军官,郭叔叔是那个军官的勤务兵,国民党军溃退时,他们两人私奔了。

炊事员工资低,郭叔叔家孩子多,生活有些困难。记得他的四女儿凡昭十几岁了,冬天还穿的是白茬子皮袄,凡昭和我的妹妹是同学,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我也无意打听,只听说她的女儿也已经考上大学了。

住的离洋井很近的还有一个男孩叫德本,他成天在洋井旁的墙角枯坐着。因为呆傻,妹妹们叫他“愣德本”,“愣德本”那时有十五六岁了,个子很高,长得也眉清目秀。让人看了爱怜不已。大跃进那年,单位大炼钢铁,德本高烧,父母请不下假来,扔在家里没人管,他就是因为发高烧把神经系统给烧坏了,那些年中国宣传机构好像被牛逼攻陷了,几十年如一日地歌颂下列变态事迹:老婆生孩子不去医院,留在厂里拧螺丝钉;爹妈死了不奔丧,流泪搞科研;下河里连救六七个人,自己老婆却被淹死;身为医生去医院抢救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却因高烧不退而死亡。

    德本现在如果活着也有五十多岁了,如果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不知道他会存活在如何不堪的境地,我不想猜想,也不敢猜想。因为想起来会让我心痛不已。

唉!那个“嘎达嘎达”做响的,让人梦怀萦牵的洋井及生活在井边的人们,如何能让我忘怀呢?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