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祭侄稿》(1-4)

 鸿墨轩3dec 2013-03-08

解密《祭侄稿》(1)
时间:2013-01-31 来源:中国书画报2013年第01期 作者: 点击: 59
颜真卿的行草书作品《祭侄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古往今来,《祭侄稿》都备受书法爱好者的青睐,难以数计的书法创作者以此为学习范本,从中汲取自己的艺术养分。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祭侄稿》,我们自本期开始刊登中国书协会员,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爱国先生撰写的系列讲座———《解密〈祭侄稿〉》。本次讲座将从读、临、创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以使读者学好并写好《祭侄稿》。———编者

第一章经典解题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作者为唐代颜真卿(708-784)。此作书于乾元元年(758年),墨迹,麻纸本,行草书,纵28.3厘米、横75.5厘米,总共23行,每行字数不等,共268字(涂改34字);钤有“赵氏子昂”“赵”“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句曲外史”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内府等收藏,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共被害30余口人。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遇难亲人的尸骨,最终只搜寻到侄子季明的首骨,于是挥泪写下了这篇流芳千古的祭文。

《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整洁清爽,笔速急促、匆忙,书写中涂抹、删补时时可见。纵观全篇,悲愤激越之气溢于纸面,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与激愤,感情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起首的凝重、中段的激越、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

此帖本是稿本,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法创作,但正因为作者无意于书,所以整幅字写得神采飞扬,起伏跌宕。《祭侄稿》辉耀千古的艺术与人文的双重价值就在于其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祭侄稿》是颜真卿最精彩的传世行书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尊为“天下第二行书”。

行草书自魏晋时期成熟且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以来,时代正呼唤代表唐代书法、反映行草书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新的发展的杰作出现。因此,《祭侄稿》的出现彻底振起了唐代的行草书,有力地改变了人们对唐代书法只有楷书辉煌的印象。它创造了自晋代“二王”以来中国行草书发展史上的新高度,发展了“二王”、丰富了“二王”、超越了“二王”。它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此后唐代书法的发展演变,更对后世书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解密《祭侄稿》(2)
时间:2013-01-31 来源:中国书画报2013年第02期 作者: 点击: 55

第二章读帖津要

当代书法教学由于一味强调形式以及过于热衷用美术化的手法来解释或分析书法,导致在对传统经典的临摹学习中,精神情感与艺术形式分离、笔墨技法与格调气韵脱节。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人通过临帖只学到了古人的皮毛、表象而无法深入古人的内在,只做简单的模仿,而没有深刻地理解与消化;或者为了所谓的临以致用、所谓的学习效率甚至是速成,对所学碑帖中的某些局部或细节进行放大或夸张的训练,然后就搞出了不伦不类、东拼西凑的“作品”,这不仅令人啼笑皆非,更与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背道而驰。

改变这一弊端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学习古代优秀碑帖时要加强正确有效的读帖。以《祭侄稿》来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通读全文,熟悉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句只有通读全文,熟悉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句,才能消除我们和古代碑帖之间的那种陌生感,才能进一步做到对所学碑帖的深入理解。这当中不仅包括作品的文字内容,还有每个字的具体写法,这正是我们通过临帖要向古人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二、阅读感受作品的整体精神气息、力量、情感与神韵

概言之,《祭侄稿》的整体精神就是“沉郁”。这固然是因为颜真卿为悼念亡侄情不自禁而下笔沉厚拙重,但也与他一贯的艺术精神息息相关。颜真卿为人刚正,胸怀磊落,其作书落笔即含刚正之气,其书其艺是其人格力量、人性魅力的自然流露。

《祭侄稿》实现了作者与作品近乎完美的高度统一。这种沉郁的精神境界与力量更饱含着作者的血肉真情,浓郁沉重,扑面而来,令人唏嘘、令人震惊、令人慨叹,令人不能自已,久久回味。可以说,对作者及作品的精神内核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感受与体悟不仅是我们学习古人、理解古人、参详古人的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检验一个人在书学上悟性天分的重要参数。

三、用笔、结构、章法等具体的笔墨技巧

用笔是书法的灵魂,是书法的根本。用笔产生点画,点画组合成字形结构并构成章法,所以笔墨形于外而用笔施于内。学书者取法古人的优秀经典就是要透过笔墨之形去学习并参悟古人的用笔之法、用笔之道。颜真卿《祭侄稿》的用笔,一言以蔽之,就是“中锋”用笔。古人所谓“屋漏痕”
锥画沙”“虫蚀木”者,皆以之喻其质感意象,使人有所体悟也。笔者向来不主张对用笔做刻舟求剑式的解说,因此古人的这种比喻论就非常值得我们体悟与玩味。除此而外,古人还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中锋”用笔——“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祭侄稿》的点画圆厚、劲健、通畅而变化多端,充分体现了“中锋”点画的诸种优点及审美特征,是行书用笔的典范。米芾曾经评价颜真卿的另一件行书杰作《争座位帖》有“篆籀气”,正道出了颜氏书法用笔的奥妙。不过笔者以为,这种“篆籀气”在早《争座位帖》六年所书的《祭侄稿》中就有极其充分的体现了。  具体来说,《祭侄稿》的用笔主藏、主含、主圆、主厚、主活、主变、主涩、主力。主藏、主含者,起笔每藏,含而不发,势生其内,力蕴其中,以帖中每一行首字验之可证。主圆、主厚者,用笔圆厚,笔笔中锋,点画厚重,质感结实,帖中无一字不如此。主活、主变者,用笔灵活多变而不死板,其用笔提按幅度、速度等变化之大,随处可见,如第三、四行,第八、九、十行等处。主涩、主力者,行笔之时,笔与纸间摩擦力极大,笔的弹力极大,故点画苍茫劲涩、骨力超迈也,即字间牵丝亦能力抵千钧,绝不轻薄,如“使持”“诸军”“亡侄”“季明”“呼哀”等字处。临习者于此几点可悉心揣摩,对其用笔当有所悟。

《祭侄稿》的结构及章法浑然天成,无刻意安排之痕迹。字多方正,而能自然大小、长短、宽窄、欹正,如“戊戌”“九月”之大小、“军事”“蒲州”之长短、“方期”“山作”之宽窄、“悔祸”“谁为”之欹正等处。其结字之堂皇磊落、大气中正,实较“让头舒足”、窜伏展促之故作姿态者远胜。其章法亦承结字而来,疏密自然,行间随意,如行云流水,贯注无间,不故作错位、不故作歪斜,虽涂改添加多处,而松紧自如,落落大方。通篇跌宕起伏,若明若暗,一气流贯,如若神行。

观鲁公此帖之结构、章法,几臻化境。学书者万不可以时髦的美术理论为法宝,动辄以形式构成及变化的理论按图索骥,徒以图式度作品之神理,而忽略对古人书学精神之解悟、对自身人格力量之锤炼。(2)

解密《祭侄稿》(3)
时间:2013-01-31 来源:中国书画报2013年第03期 作者: 点击: 29

第三章入手秘籍

有了之前读帖的基础,我们就可以着手对《祭侄稿》的临摹学习了。首先必须指出的是,临习古人优秀经典的目的是“明理得法”,即掌握古人的书写方法,明白古人的用笔道理,培养与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而不仅仅是以临像或学像某个帖为旨归。或者更明确地说,临习古人范本的最终目的不是让自己成为“复印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临得精准是手段,是检验方法,不是最终目的。从书写能力的角度看,只要做到了“明理得法”,即使有时不像原帖可能也是行得通的。如果能在这个认识的高度上来学习古人,那我们就不会死学古人、学死古人了。

      

      

一、临习工具的准备

从《祭侄稿》本身的点画分析,其毛笔为短锋硬毫,笔不甚大,估计接近于我们今天许多人用来写小楷的笔;墨为研磨之墨;纸是当时通行的麻纸,纸质较粗、较硬、较熟,因此不渗墨,我们现在寻常所用的元书纸质地虽与其相仿,但有些渗墨。故讲究的话,首先要能研墨,且墨块质量要好。墨以黑紫、亮透、细腻干净者为上。若没有条件磨墨,可选择好点的墨汁,如一得阁、红星、曹素功、玄宗等。纸则元书纸即可,宣纸及其他的某些特种纸也行,其目的是训练提高自己在不同纸张上的书写能力及调整能力。笔可用兼毫或狼毫,纯羊毫也可以,只是笔不要新而要旧,锋不宜长而宜短,腹不要细而要粗。

重要的是,临习者应该在此基础上结合临习的实际效果,注意总结经验得失,适时适当地对笔、墨、纸张等工具材料进行调整,提高自己对书写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二、临习方法及步骤

开始基本临原大或稍作放大,以3至5行为一组进行临习。临习时注意尽量不要看一笔临一笔或看一个字临一个字,而应尽量把一行或几个字记住后再进行临写。这是因为:首先行书的用笔是连贯的,不是孤立分解的,因此临习时要着重训练自己做连贯的用笔动作;其次,防止为追求临得像而去机械地描画字形,却大大忽略了对用笔质量的关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临摹写得很像原帖,而自运却糟糕不堪。在3至5行临好后与原帖进行比对,记住用笔及结构等不准确、不到位的地方,再临,如此反复多次,以求精准。待这几行临得较为熟练后再临下去,直至将全帖临完。到这一阶段,可穿插将帖上的字放大去临写,以感受其笔势及写法。然后可进行通临,通临以几乎原大来临,临好后与原作进行反复比对,并进行反复临习以做调整。在此阶段再与前面阶段的分组临习相结合、相穿插,以求“逼似”原帖。这个学习过程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可长可短,但要求务必要高,书写务必要勤,否则前功尽弃,一事无成。

另外,临习《祭侄稿》者,如果有学习过颜真卿楷书的基础或兼学《争座位帖》则更好。(3)

解密《祭侄稿》(4)
时间:2013-01-31 来源:中国书画报2013年第004期 作者: 点击: 27

三、点画特征分析

用笔产生点画,点画反映用笔。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及《祭侄稿》的用笔特点是笔笔中锋,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其点画的效果以及由此透露出的用笔信息。

    

1.“藏”与“含”

《祭侄稿》的用笔可谓笔笔藏、笔笔含,既露锋亦能“含”。其技巧为起笔回锋——欲上先下、欲右先左。下举前6行首字逐一分析。

第1行“维”字,起笔将锋裹进,重按下行,左旁露锋挑起后,右部起笔回锋藏进(见图一);

第2行“午”字,起笔笔锋空回,故虽露还藏,行笔下按后折右转左,提笔出锋右掠,接写一横,横画起笔虽露,但紧接着右转,“旋”锋而右行,始终保持着中锋(见图二);

第3行“夫”字,开头二横露锋起笔而锋在其中,二笔呼应连带,至当中一撇起笔已做回锋而点画已呈圆势(见图三);

第4行“刺”字,笔笔皆藏、皆呈圆势,如钢浇铁铸,力含其中(见图四);

第5行“侯”字,笔锋钻进钻出,无一笔不藏,无一画不含(见图五);

第6行“亡”字,起笔回锋并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将起笔“空回(空中回锋)”的信息痕迹化(见图六)。
  2.“圆”与“厚”

《祭侄稿》行笔纯以腕来运行,笔笔中锋,笔笔藏、笔笔留、笔笔收,所谓“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是也,故点画圆劲而厚重。试看第3行“诸军事蒲州”五字(见图七),虽枯润互见,而行笔如施篆隶。其点画圆厚饱满,呈圆柱体状凸出纸面。是以颜真卿作书,腕力极强,提按顿挫寓于运腕之中,一气挥洒,数笔实出于一笔,故通篇首尾一贯,无一笔不中锋,无一画不圆厚。

3.“活”与“变”

《祭侄稿》用笔之妙还在于能极中锋之变。用笔活则能变,变则显活。中锋之妙,即在得虚与实、一与多、刚与柔等多种对立因素之统一与变化。故中锋点画,虽极统一而能极变化,最能得“活”“变”之机。试举数例,以见一斑。如:第3行与第4行点画粗细之对比(见图八);第9行“何图”二字中点画粗细之变(见图九);第11行“亦在”、第18行“吾承”之铺毫(见图十);第9行“人心”、第20行“首榇”、第23行“久客”之提笔(见图十一);第3行、第4行等行笔之枯润;第1行、最后一行行笔之缓急(见图十二)……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学书者如能于此多加体会,当于用笔之变、之活多有心得。

4.“涩”与“力”

《祭侄稿》用笔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力的表现极为出众。这个力,概言之,是一种苍茫的力、一种悲壮的力,所以它特别震撼、特别能打动人,也特别值得回味。这种苍凉悲壮之力,除了运腕中锋以使点画有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颜真卿的用笔深得一个“逆”字诀,因“逆”而“涩”、而“苍”、而“辣”。可以看出,“涩”使得《祭侄稿》的点画更加有力,随举数处如:第4行“丹杨”(见图十三)、第8行“每慰”(见图十四)、第15行“孤城围逼”(见图十五)、第20行“抚念”(见图十六)、第22行“无嗟”(见图十七)等。(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