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祭侄稿》(9-12)

 鸿墨轩3dec 2013-03-08

解密《祭侄稿》(9)

时间:2013-02-03 来源:中国书画报2013年第009期 作者: 点击: 17

其三,笔者的《祭侄稿》临作在用墨上强调讲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祭侄稿》原作的用墨极为高妙,通篇充盈着苍古高浑、烟云氤氲之墨气,读之令人叹为观止。其总的特点是以焦墨、枯墨、涩墨为基调,但其神妙在于焦而不燥、枯而不干、涩而不滞,故苍茫中尤见滋润,真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概。不仅如此,这种对比也塑造出墨色的强烈反差,给人以精彩多变的视觉享受。

笔者在临习中着力揣摩其用墨的特色,并在不破坏自然书写的情况下,强调与讲究墨色的对比变化,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具体来说,作品的整体墨色感沉着、苍浑而有变化,除了勾圈涂改处的浓重外,还形成了数个墨色较深的区域,与其余墨色较浅的区域形成对比。这些墨色较浓的区域有:第1行“年岁”“戊戌”、第3行“蒲州”、第4行“轻车”、第5行“侯真卿”、第7行“标”、第9行“何图”、第10行“尔父”、第11行“郡”、第13行“归止爰开土”、第15行“陷”、第20行“兹”、第21行“心颜”“尔”等字处。(9)

解密《祭侄稿》(10)
时间:2013-02-05 来源:中国书画报2013年第10期 作者: 点击: 29

七、意临剖析及示例

所谓“意临”,似乎有多种解释。笔者以为,意临就是在准确临摹到一定阶段,达到较为精准熟练之后的以意为之,其目的是向“自运”过渡,向塑造一个书法家的自我迈进。这种现象在古人的书法实践中常能看到,只是古人没有“意临”这个词或者概念而已。但在当代书法发展的大潮中,由于书法展览的推动,许多人过于追求作品的视觉效果,过多着重于模仿甚至夸张变化“形”,而不注重“意”的传达,这就出现了某些打着“意临”旗号的临作。这类临作大致有这么两种倾向:一是无视临作为“临”,也没有传递多少作者的“意”,只是在尽力地对原作做夸张变形,因而临作显得做作、浅薄、过火而荒率;二是精准的临摹做不到位(也就是临不准)或功夫下得不够而进行所谓的“意临”,由此“意临”也就成了一个欺世盗名的幌子,因而临作显得比较低级、幼稚而可笑。

    

笔者选择了《祭侄稿》第1到3行、第12到14行、第20到23行进行意临。这三张临作涵盖了原作前中后三个阶段,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一张临《祭侄稿》前三行(见图一)。原作写得凝重沉稳、笔笔到位,笔者所临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加强了“意”的宣泄。这个“意”,具体地说就是强化书法的艺术表现,强化写意。与原作相比,临作悲愤沉痛的“意”少了,随性悠闲的文人意趣多了点。与此同时,为了保持所临三张作品的统一,也因为笔者平素创作多为草书,故临作中融入了草书尤其是大草笔意,增加了前三行书写的连绵性,如“岁次戊戌”“诸军事蒲州”等字。

第二张临《祭侄稿》中段(见图二)。此处原帖亦笔势收缩,字不连属。临作延续第一张之“意”,于凝重中寓灵动放逸,如第12行“原”“尔”、第13行“归”“爰”、第14行“大”“贼”等字。与原作相比,笔者还在笔势的方圆上稍稍做了调整,原作圆笔较多,临作略加方笔,如“原”“开”“门”“既”“大”“救”等字。从章法上来说,临作还适当放大了原帖中的许多字,压缩了字距,进一步强化了黑白的对比,强调了笔势的连贯,这种章法特点也与笔者平时的草书创作一脉相承。

第三张临《祭侄稿》最后四行(见图三),这四行是作品的最高潮。与此前相比,原作这四行的笔速也达到了最快,尤其最后一行,笔简意赅,奔逸绝尘,已完全是大草笔意。笔者所临承原作笔势而融入己意,并延续前两件临作的一些特点,将原作的某些亮点进一步放大。如第20行“首”“念”“切”、第21行“心”、第22行“而”等字,更求简、求草了。另外,由于强化了笔速的快捷,点画的笔触感(如收笔处出现的笔毛按压后在纸面上留下的触痕)得到了强化,增加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如第20行“摧”“切”、第21行“方”、第22行“嗟”、第23行“哉”“尚”等字。

此外,第20行右边补书的一行小字,原作同样精彩。临作极力追摹,并融入大草笔意,取得了笔势开宕的艺术效果。如“再陷常山”四字,虽径寸之小,却能有寻丈之势。(10)

解密《祭侄稿》(11)
时间:2013-02-08 来源:中国书画报2013年第11期 作者: 点击: 36

 八、临习要点剖析

笔者以为,在对传统经典碑帖的学习中,除了要防止简单地追求形似的“像”,并且加强对原作精神气息的感觉与把握之外,就是对写法的揣摩了。相较草书的写法而言,行书的写法没有草书那么规范与严格,因而也更多变,但其写法一旦形成,又多成为固定写法且为后世历代书家所仿效。因此,我们在临习范本的过程中,只有搞清楚这些字的写法,才不会在临习时为了所谓的“像”而去“依样画葫芦”地描画。更重要的是,不搞清、不掌握这些写法,我们就无法“脱帖”——离开字帖,无法自己去应用从古人那里学到的东西。这也是许多人临帖临得很像,而自运往往水准不高甚至不堪入目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笔者认为,《祭侄稿》的临习要点就是写法,为此笔者从中选出18个在写法上可能有疑难或不清楚的字一一加以示范及讲解。

第1行“维”(见图一):右部的写法是“单人旁”连笔写好后接写右边的四横,在最后一横挑上后才写最后一竖。第7行“惟”、第16行“谁”、第20行右边补书一行中的“携”右部写法与其一样;

第1行“岁”(见图二):上部“山”部先写中间短竖后写左右,下行后接写左边一撇,翻上后写两横及下部的“小”,然后上挑后接写背抛钩,再接写一撇,最后写一点;

第2行“叔”(见图三):这是“叔”的别体字。先写点、撇,接写一横,再写中间短竖后写左右两点,然后右点上挑接写最后一竖;

第3行“蒲”(见图四):此行有两个“蒲”字,写法一样。先写横,然后写左右两点,右点下带后接写左下的“三点水”(省略为一竖),后上挑写右边的横,然后接写“甫”部的左竖再接写右边的竖弯钩,带上后写中间的两短横后接写中竖,上挑后再写最后一点;

第3行“事”(见图五):横下带后钩向中部写两横,上挑后接写中竖;

第4行“国”(见图六):左竖上提后接写右弯钩,再接写“或”部的左三横,挑上后写背抛钩,再上挑写一撇,接写最下部一横;

第5行“羞”(见图七):上两点写好后写横折钩,起后写第二三横,再写一长撇,勾回后再接写一横折,勾起后先接写中竖再写最后两横;

第6行“灵”(见图八):“雨字头”先写中竖后写左右两点,接写下面两横后挑起写中竖,再接写左右两点及最后一横;

第8行“每”(见图九):上部撇横写好后接写左竖,然后折而向右下行,再挑起向上后接写右弯钩,接写中竖后钩而向左再接写中部最后一横。第16行“悔”、第17行“毒”字写法一样。除此而外,写“海”“敏”“霉”等字亦同,因为这个写法是固定的;

第9行“闲”(见图十):“门”部的写法是先写左竖后挑起写上面的右点,然后接写上面左点后接写右弯钩。第8行“兰”、第13行“开”“门”、第19行“关”等字均相同;

第10行“称”(见图十一):“禾”部末笔挑起后接写右上两横,然后接写左竖及右弯钩,勾起后接写中竖,再勾起后写最后两横;

第13行“归”(见图十二):左竖写好挑起后写两个连着的横折,后接写一竖,然后接写一“踢”,挑起后接写右部;

第15行“围”(见图十三):左、上、右外框写好后,右竖勾起后写中竖,再完成所有的横;

第16行“覆”(见图十四):上面短横写好后接写横折钩,挑起后接写左点、右竖与“西”部的最后一横,再接写下部;

第17行“荼”(见图十五):“草字头”的写法是先写横再接写左右两点。第3行“蒲”、第8行“兰”字亦同;

第18行“承”(见图十六):中部“了”部写好后,勾起写中间两短横,后再接写左右两笔;

第20行“抚”(见图十七):“无”部的写法是上部一撇两短横写好后,空开点接写下部最长一横,勾起后写第三短横,后下引接写最后一短横。第22行“无”字写法相同;

第23行“飨”(见图十八):左上横折弯勾起后写中竖,再勾起后写右上横折弯,最后勾起写下部。(11)

解密《祭侄稿》(12)
时间:2013-02-22 来源:中国书画报2013年第12期 作者: 点击: 9

第四章 临创指南

一直以来,书法临摹与创作的脱节是许多学书者的一大困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这是何因?笔者觉得关键是要摆正和调整好临摹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临摹是向古人学“法”,并领略“他神”;创作则是化“他神”而入“我神”。社会上有些人对临摹得惟妙惟肖的书法作品大为赞叹,以至于有些学书者在这些“赞许”声中迷失了自我,竟以临摹到位为旨归。所谓对书法传统的尊重、理解与继承,是为了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而不是跟着古人亦步亦趋地当“书奴”。

因此,笔者认为在临摹中要特别强调一个“我”字,也就是说临摹与创作都是“我”在写。唯一的差别就是临摹是在学古人写,而创作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直抒胸臆罢了。故对“我”来说,不必从心理上刻意区分临摹与创作,而应将此二者统摄在“我”的笔下,即前贤所说的“学古人得法明理,写自己情动形言”。临摹为体,创作为用,运用变化,存乎“我”之一心。古代无“创作”一词,但言“书”“写”,西汉扬雄一句“书为心画”已尽透消息。古人翰墨不虚动,下笔必有由,书则有感而发、触机而动;今人动言“创作”多迫于参展、获奖,做挤牙膏状的无病呻吟,然又心不在焉,以抄袭挪用评委或获奖作品为能事,致使当代书法创作虽多标榜个性,却面目雷同,令人发噱。当代更有将古法一一拆碎者,标以某笔、某意、某式,示创作者以如何取用,以求速效。此种做法不顾全一体元气,反教人急功近利,诚贻害无穷。又或有将临摹范本中某些表面因素加以夸张变形而求所谓“出新”“速效”者,不求消化、融合古人以渐次化成自我,亦步入歧途,影响恶劣。

是故临摹不必与创作分!以“我”为主人,临摹亦以“我”之需要为主———笔法疏则学悟笔法、结构弱则精准结构、写法生则精熟写法、审美低则提升审美。临摹不是“照葫芦画瓢”的依样学样,而是学古人之法、会古人之意、识古人之美、味古人之神。换句话说,临摹不是“我”去做被动的描摹,而是“我”去做主动的模仿。如学戏,一字一句、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都务求到位,所谓字正腔圆、形正架美是也。因此,临摹必得精到,方能深入古人、直探其神,所谓“笔笔有来历”“笔笔出古人”之谓也。然而,“逼似”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好比学戏的人最终能在舞台上有板有眼、珠圆玉润地唱、念、做、打,甚而自创一派,演出新意、秀出新美。
  由此看来,强调有“我”的同时,还得强调有“心”、用“心”。若“心”不到则“我”亦成虚空,而“心”欲到、欲强、欲静、欲纯,则需养,故林散之有“养心活腕”之金针。是故学书者,手不厌熟,心不失正,于此物欲横流之世时时奉先圣正气、养浩然之心、读圣贤之书,心有所属、情有所寄,发而为书。所书即便不能惊天地、泣鬼神,亦足以赏心悦目,引知己之共鸣、发同道之情怀。是可知创作不仅以临摹为基础,且是不可或缺之基础。(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