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云晓: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原因与对策

 秀水拖蓝 2013-03-09

毫无疑问,孩子沉迷网络是父母和教师特别头痛的难题,因为他们会有一种空有爱心却无能为力的无助感。实际上,父母和教师并非无能为力,只是太多的失误才导致了教育的困境。2008年11月29日,应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邀请,我与六位教授一起参加赵春梅的博士论文答辩时,这是我最深的感悟之一。

赵春梅很不简单,作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的编辑,她在职读博士用了6年多的时间。因为10岁的儿子迷恋电子游戏,使她选择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即《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一直鼓励赵春梅把自己的博士论文正式出版,并且自告奋勇写序推荐,是因为赵春梅的博士论文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值得广大中小学生的父母与教师借鉴。

赵春梅博士为这项研究下了巨大的功夫,一般的博士论文五六万字即可,她却辛辛苦苦写出几十万字。请看她的访谈记述:

在我的访谈中,大多数家长都谈到了孩子是如何喜爱甚至迷恋电子游戏的,特别是沉迷组孩子的家长。A2的母亲这样描述儿子迷恋游戏的情景:

“每天一放学他就急急忙忙地回家,赶紧就开电脑,中午回来也玩。然后吃完饭还是玩,玩到最后最后够上学路上的时间才走。他上学比较远,骑(自行车)大概15分钟。中午就这样,晚上回来也是,作业也不好好写了。”

由于A2迷恋游戏不写作业,老师说让他回家玩够了再去上学,他的母亲也以为让他在家玩两个星期他就会玩够了,但结果根本不像她预想的那样:

“从那以后就在家玩。玩了一个星期之后,老师打电话了。我跟他说,丁老师打电话了。我跟他说什么呀?他玩那游戏特紧,根本就不说话,什么也说不进去。”(A2母)

从此以后,A2再也没去上学,一天到晚沉迷在电子游戏里:

“三月份不上的学,‘五一’我们搬到这儿的,玩了一个多月,就玩那个《三国》。就趴在床上玩,成天趴在那儿玩,觉不睡,饭都不吃。他一玩那游戏,跟他说话眼红着呢,急着呢。然后有两个月吧,没电脑。他急得上蹿下跳的。”

为了能够再次上网玩游戏,他不停地向父母求情。父母经不住他一再地恳求,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没想到他一头扎进网络游戏里:

“他就不停地求我,磕头啊什么的,求得我实在没辙了。那就上吧。这一上网,就再也离不开了。他跟人家聊天,玩游戏的时候跟人家聊天。从上网这两三个月就没说过话,哪儿也不去了,姥姥家也不去了。”(A2母)

孩子到了这个地步,A2的母亲也很后悔,可是已经没有办法再把他拉出来了。

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那么,竟究是什么让沉迷网络的孩子魂牵梦绕?赵春梅博士向我们介绍了电子游戏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例如施拉姆等在其著作《儿童生活中的电视》中指出的,在儿童和电视二者的关系中,儿童是非常主动的,是他们使用了电视,而不是电视使用了他们。儿童不是被电视袭击的束手无策的受害者,而是像在一个巨大的食物丰盛的自助餐厅里就餐一样根据他们当时的需要选择他们想吃的食物。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孩子直接参与的互动娱乐媒体,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形式的满足,因此对孩子的吸引力也更大。

赵春梅博士经过分析,概括出了孩子们从玩电子游戏中得到的满足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即电子玩伴、放松/逃避学习压力(逃避)、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补偿)、获得攻击满足(攻击)和社会交往,而这些心理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赵春梅博士最后总结了四个家庭环境因素,即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一个整体,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的影响。

我对赵春梅博士关于家庭结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的分析,是存有一些疑问的,但我认为,她关于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两个家庭环境因素的分析建议尤为深刻,例如关于亲子关系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的观点,值得格外重视。

在赵春梅博士看来,家庭关系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破坏性的父母冲突使孩子感到应对能力差、自责、夹在父母之间左右为难并感到父母婚姻关系不稳定,无法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更有可能选择玩电子游戏来逃避烦恼并重新获得情绪安全,而且更倾向于玩暴力程度高的游戏。父母冲突还会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给亲子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亲子关系冷漠或冲突激烈的孩子往往自我价值感很低,以消极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缺乏成就动机,因此往往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都比较差,攻击性也比较强。亲子关系不和谐还会影响父母对孩子监管的意愿,也会降低孩子对父母监管的接受程度,从而削弱父母教育的效果。这些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出现沉迷和沉迷倾向,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也较高,而且更看重游戏中的暴力内容。而家庭关系和谐的孩子则情绪稳定,进取心强,而且对人友善,发展情况良好,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我之所以如此肯定赵春梅博士的论断,并非只是出于个人偏好,而是依据科学研究的发现。2009年,我们进行过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深入到2家网络伤害矫治机构对受害青少年及其父母、矫治工作人员等进行立体式的访谈,小组访谈和深度个案访谈近千人。研究中最重要的结论告诉我们,缺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根本原因。比如,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不良的现象都较多,较非网络伤害者更孤独,与人初次交谈更困难;尤其是与父亲关系不良的问题突出,与这些孩子的交流、共同活动相对较少。显然,这些发现与赵春梅博士的结论是一致的。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竟究该如何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呢?在赵春梅博士看来,要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电子游戏沉迷以及沉迷于暴力游戏所引起的种种问题甚至悲剧,不能靠简单地阻止他们接触电子游戏。毕竟电子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本身并不是必然有害,禁止他们玩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解决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消除导致他们对电子游戏产生依赖的心理压力,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首先就是家庭环境。做父母的应当致力于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改善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教养方式,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善于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并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要注意培养他们建设性的兴趣爱好,减少电子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同时使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赵春梅博士呼吁,对于初中生和其他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而言,目前最急需改变的就是只用学习成绩评价一个孩子的“单一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以便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我相信,当读者朋友看过赵春梅博士的这本书之后,完全可能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有许多新的了解,并且会对这位富有责任感的研究者的艰辛劳动倍感珍惜。我虽然从事青少年研究多年,也很少见到有人专门对初中生网络伤害进行如此深入的探索,她十分专业的深刻分析和多项建议都是值得重视的。

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只是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之一,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人际关系是引发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极为重要的原因,因此赵春梅博士的研究对预防其它类型的青少年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