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服药有效果

 浪迹天涯的秋子 2013-03-10

服药的方法有很多讲究,科学地服药能提高疗效,否则,不仅会降低疗效,还可能发生不良后果。 
  有些药物要饭前(空腹)服。饭前因胃内空虚,服下的药物便于充分吸收,从而能提高疗效。故凡对胃无刺激性的药物,原则上均应饭前服。另外,能提高食欲或促进消化的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稀盐酸、干酵母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抗酸药物,更要饭前服。 

  有些药物要饭后服。一些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制剂、保泰松、消炎痛、红霉素、强力霉素、白霉素、甲矾霉素和水化氯醛等应饭后服。这类药物若饭前服,会发生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和胃痛等胃肠道反应,有的还可引起胃出血。 
  有些药物要整片整粒服。凡制成胶囊或糖衣的药物,多属味苦难服者,最好整片整粒服用。另外,需要在肠内溶解的药物,如胰酶片、多酶片等,为防止被胃液破坏,也需整片服。 
  有些药物宜咬碎服。对胃黏膜有较强刺激的药物咬碎服易溶解、吸收,如整片服,药物可能附在胃壁上,会损伤胃黏膜。 
  服药要采取站姿或坐姿。因这种姿势药物易顺利进人胃内。如卧床(卧姿)服药,药物易在食管黏膜上粘附滞留,可引起食管黏膜损伤,也会影响药物及时发挥疗效。 
  不能用茶水服药。茶水中含大量鞣酸,可和某些药物中的生物碱发生不溶性沉淀,影响药物吸收,使药物不能发挥作用。也不能干服或用唾液吞服,最好用温开水送服。 
  有些药物要定时定点服用。这是为了保持血中药物有一定浓度,使药力在24小时内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取得最佳疗效。如磺胺类药物和某些抗生素等,一般要每日分3~4次(平均每次间隔6或8小时)服,每次服药时间要固定。 
  有些药物不宜酒后服。酒中含酒精(乙醇),它会与一些药物起作用引起不良反应,并影响药物疗效。饮酒后不宜服用的药物有:镇静剂、降糖灵、抗过敏药、阿司匹林、抗凝血药、抗癫痫药、降压药和利尿药等。 
  有些药物服后要多饮水。由于老年人胃液分泌减少,胶囊装的药物进入胃后只软化不易溶解,易粘附于胃壁上,使胶囊靠胃壁的一侧破裂,药物溢出集中于胃的某一局部,不能均匀散开,这不仅降低疗效,还会刺激损伤胃壁。所以,老年人服胶囊装的药物时要多饮水,使胶囊很快溶解,便于充分发挥药效。另外,磺胺类药物对肾易造成损害,故服这类药物时亦应多饮水以利尿,从而减轻对肾的损害。 
  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服。统计资料显示,合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率,2~5种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8%,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合用。值得指出的是,老年人一般常有多种疾病,需服多种药物,遇此情况,一定要请医生合理安排,严格遵照医嘱服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服中药时的注意事项。中药汤剂一般是分早晚两次服,服药的最佳时间是饭后1~2小时。治疗感冒的解表药要热服,以促进发汗退热;清热药宜冷服;大多数汤药宜温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或临睡前服,以利吸收;润肠药或泻药以空腹服为好,便于肠内积滞物排出;驱虫药也宜空腹服,以提高杀虫疗效;助消化药在进食后服较好;急性病用药不拘时间,立即煎熬,尽早服用。服中成药后,要禁忌食用油腻和辛辣食物。

来源:健康养生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