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累须坚持反思才出新

 枫树斋 2013-03-10
做好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其中概括为四个字:积累、反思。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人类在积累中繁衍,语文教师在积累中成长,语文教学在积累中更新,语文教育在积累中丰富。你可能认为积累是很平常的,但却没有能从中受益,原因可能是率然从事,时断时续;兴味突来,又良莠齐抓。如此当然“积”而未“累”,被一叶障目,不识泰山了,或者身在书山中,不知图书真面目。所以,积累必需要坚持(详见拙作《我们怎样积累》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初中语文教师”的写作,与自己没有“丢失”教初中时积累的资料有直接关系。教初中语文时我积累了大量资料(其中现存3.5英寸软盘125张,备课笔记本48本,各种资料的档案袋99袋,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初中7套、小学3套、高中5套),几次搬家都没舍得丢弃。除了这些,我还刻制了86张资料光盘,在电脑中也有10多个G的资料汇编。
  所有教师的第一要务都是上课。我和大家一样,在上课、备课、给学生辅导和批改学生作业的平常又平常的工作中,进行着语文教育。我能在“初中语文教师”中从“习以为常”角度,奉献给您几点我自己的“新”见解:如上课的三条线索的整合;如语文教师读书最好用“工作扩张法”,即教一篇课文是散文→就看这位作家的其他散文或同时期、同类别、同题目的散文;教一篇小说节选→就研读整部小说,这样既轻松又易记,一举多得等。所有这些都开始于积累,得益于积累。
  积累的操作应该因人而异、因工作条件而异。可以记卡片,亦可做笔记;可以做音频,也可以做视频。搜集的过程中千万别忘了分门别类,一以贯之。聚沙成塔,才能披沙拣金;积土成山,才能风雨兴焉。因此,要持之以恒地积累。
  反思不仅对积累进行整理,而且可以激发灵感,产生新思想
  当然,要想把自己积累的良好习惯坚持下去,不仅要有毅力,还要能够把自己所积累的素材及时“保鲜”。其主要做法是您熟悉的吐故纳新。我个人的主要体会是,在“兼收并蓄,待用无遗”的“待”时,就不断地对积累进行审思。
  也就是说,要想使积累的习惯“恒久远”,必须常常反思。只有积累,没有反思,收效往往不高。整个“初中语文教师”都是我从事初中语文教育的总结与反思。反思和积累相辅相成。当你有了灵感时一定要及时记下来!
  我以为积累和反思是成功老师的必备条件。过去我们往往更关注的是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其实,在“艺术”的背后是创造者的积累和反思。钱梦龙“三主四式”的教学艺术、宁洪彬的“卡片教学”法、魏书生的“画知识树”等成功经验的背后,都是他们各自对自己语文教学经验的提升和教学困惑反思的结晶。正由于他们善于积累、积极反思,才能在平凡的语文教学中创造奇迹。
  我这本书的写作也同样是自己长期积累、思考的结果。有许多思考在当时只有个提纲,因为时间紧等原因,那时并没有及时写作成文。可在这本书里全都用上了!比如我几年前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有:中学语文备课的三个阶段、上课的三条线索、训练的三个步骤、辅导的三个层次、评价的三种方式等。这次用了“备课”、“上课”、“辅导”等思考的内容作为重点写作素材。
  关于“反思”的公论很多,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反思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和您一样,反思时是以教学为主的,也包括对语文教育反思的内容。比如本书中我提到“语文作业的书写过程就是作业本身”,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这一反思的成果,就不只是教学过程的“细节精彩度、得失成败点”等所包含得了的。因此,我们可以适当把反思的目光放宽一些。
  反思适合自己才有效
  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之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如此,语文教育的反思也如此。我是这样反思语文教学的:
  第一种方法,自检教学设计和实施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班有一位叫金鑫的学生,因小腿骨折不能到校上课,我就用录音机把每节语文课录下来,自己先对照教学设计认真听一遍,记下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这一课时的经验、教训。而后,让同学把磁带拿给金鑫听,这样整整一个学期下来,金鑫同学的语文课是在家里上的,成绩还有了大幅度提高。而我自己也在自检中发现了教学设计和学生实际的差距。通过自检找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记录下了教学内容的展开中,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程度。
  第二种方法,比照特级教师上课的案例反思自己百思不解的问题。我从语文杂志上看到宁洪彬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实录”,感到具有很高的教学艺术含量。但当我有幸亲自聆听宁老师讲同一篇课文时,感到与实录有很大区别,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查阅了宁老师的教学专著,还是不能解决疑问;就又跑到学校的电教室把这节课的录像再看一遍,并一字不落作了笔记,领悟了宁先生教学设计因班而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第三种方法,坚持写课后“随感”。这大概是我和许多教师使用最多的反思方法。有时补记教学机智,抓捕到了瞬间灵感和“智慧火花”。有时追记学生见解,把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补充与完善到课堂教学的再创造中,它既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养分,更可作为学生成长的加油站,装进他们的“成长记录袋”。有时追记教学设计的反思,一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误区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长期这样做,能够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到新的境界。
  “初中语文教师”得益于反思,开始和成功于积累。积累和反思,贵在及时,成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积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不断反思,必有“集腋成裘”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