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毒性教条伤害了孩子(转)

 cjwid 2013-03-11

小心毒性教条伤害了孩子(转)

(2013-02-28 12:21:24)
标签:

毒性教条

教育

育儿

分类: 教育文选

小心毒性教条伤害了孩子(转)

    林怡

  或许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在我们自认为正确的那些家庭规则里,究竟存在多少毒性教条,这些毒性教条又将带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怎样真实的伤痕与痛楚。作为父母,我们真的需要认真地反思:我们那些一贯的做法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正确吗?

  毒性教条造就了宝贝的假我

  毒性教条一词最早出自艾丽斯·米勒《都是为你好》一书,指的是那些陈腐不宜的家庭规则。家庭中的毒性教条、规范会代代相传,尤其在一个功能不良的家庭系统里,不良的亲子关系更会导致严重的伤害性后果,于是,家就成为孩子一生看似温馨的伤心之地。

  我们成年后的许多行为的或者心理的问题,追根索源,症结都来自我们的家庭系统。来自家庭的那些毒性教条对我们人格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都将产生长远的影响。甚至还在母腹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被父母的情绪、期待所左右,父母的这些情绪就开始塑造我们的自我概念。

  一个遭受来自身体、性或情绪等虐待的孩子,他的遭受虐待的经验会促使他产生一种创伤性的联结。于是,他的自我价值感降低,羞辱感产生,逐渐地,他会认同这种虐待,而不是反抗这种虐待,因为父母这种对待子女的方式是他惟一接受到的方式,于是,为保护自己,适应父母,他会说服内在的自我认同虐待他的父母,接受并吸收父母亲所有的观念和感觉。如果他的这种自我贬抑的状态延续到成人后,他仍然无法认清,他就会将这些毒性教条沿袭到自己的子女身上,变成一种代代相传的创伤性病态行为。

  也就是说,在毒性教条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来保护自己不去面对真实自我的痛苦及内心的寂寞,因此,这些成长在毒性教条环境里的孩子伤心时会说:“我很开心。”当他气得发抖时,他会说:“我不生气,我没事儿。”他就这样伪装下去,多年之后,他的真我就会变得极其麻木,甚至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毒性教条就这样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逐渐内化成他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并不知不觉地承传父母的这些毒性教条,把不应该的行为合理化,变成理所当然的事实,代代相传。

  失衡家庭的6种表现

  1.家庭成员沟通不良

  家庭中最常见的不良沟通方式有语言与非语言讯息不一致,高度责备、控制式沟通,双重束缚式沟通等方式。语言与非语言讯息不一致容易让家庭成员产生误解,比如父亲嘴里对母亲和孩子说:“我很关心你们。”但是他的表情却很冷漠,甚至表现出牵强与不悦,这就会让孩子觉得迷惘与不知所措。高度责备、控制式沟通则容易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怨恨,容易发生冲突,引起对方的负向情绪,使彼此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双重束缚式沟通发出的讯息通常包含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容易使对方陷入两难的境地。

  2.家庭成员情感亲密程度出现问题

  家人间的界线混乱、家庭凝聚力缺乏、家庭气氛紧张、家人之间无法适当地表达内在的情感、家庭成员对家缺乏应有的向心力及归属感,彼此之间过于冷漠,缺乏亲情,或者家庭成员彼此之间过于依赖,离了对方就无所适从等。

  3.角色定位混乱

  家庭需要完整的父母婚姻及有效的父母角色,如果父母无法有效地扮演父母的角色,孩子就可能扮演未成年的小大人,成为父亲或母亲的代理人,此外,为了满足家庭之需求,说不定会有孩子扮演“圣人”或“英雄”的角色,必要时,还会有孩子扮演“替罪羊”的角色来承担家庭问题。

  4.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过于纠结或过于疏离

  过于纠结的家庭关系会使家庭成员长期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彼此缺乏自由的空间,家庭中存在很多不允许被质疑的家庭规则,导致家庭成员总是受限于家庭其他成员,缺乏自主性,彼此不独立,无法发挥自我的潜能,彼此之间的隐私权无法受到尊重等。过于疏离的家庭关系则会使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缺乏互动与共鸣,因此可能会因为极度缺乏理性而导致严重的心理上的孤寂感。

  5.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缺乏弹性

  一部分家庭成员严格地控制了另一部分家庭成员,并且不可调整,导致家庭关系恶化。

  6.家庭缺乏应变困难的能力

  由于社会地位低下,或者家庭成员过于封闭,这样的家庭往往缺乏社会支持与求助的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基本事务、不同年龄的发展任务及危急事件时缺乏应对能力,面对压力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因而导致家庭问题进入恶性循环而无法解决。

  一个失衡的家庭会成为毒性教条的孳生地,给孩子提供不适宜他成长的家庭环境。事实上,完美的家庭并不存在,作为父母,我们只需要尽可能避免家庭失衡的问题,而不是一定要杜绝所有家庭失衡的问题。如果某个家庭仅仅存在某方面的家庭失衡问题,并不表明这个家庭就处在失衡的状态,只有当某些层面的问题持续太久的时间且过于极端,成为家庭成员间的主要互动模式与家庭个体的主要特质,同时阻碍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时,这种家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衡家庭。

  养育宝贝需要避免的毒性教条

  1.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必须得到周围人群包括邻居、朋友的认同才是好父母。

  2.我应该是个万能的父母,能胜任孩子的一切教养事务。

  3.所有的事都应该尽如我意,否则太可怕了。

  4.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行为总是不可避免地受环境的支配,所以父母不该改变所处的环境。

  5.如果是有效能的父母,孩子的表现一定很出色,并且不会出任何差错。如果孩子出了错,父母应该负全部责任。

  6.对需要照顾的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的主人。

  7.父母是不可违抗的,可以决定是非对错。

  8.孩子要为成人的愤怒负责,因此父母的情绪可以转移到孩子身上。

  9.孩子犯错应该受到惩罚,但是父母犯错可以免受惩罚。

  10.一旦孩子学会独立,就会对父母的权威构成威胁。

  11.孩子太好强的个性一定要及早打压。

  12.棍棒底下出好人,因此孩子一定要从他很小的时候起就严加管教。

  (林怡,早教专家,著有《上幼儿园不用愁》、《别以为你会爱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