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博物馆建馆30周年侧记

 远上寒山石径斜 2013-03-11
市博物馆建馆30周年侧记

 

  成立于1979年,1986年由天水城隍庙搬迁至天水伏羲庙的天水市博物馆,担负着天水地域内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的征集收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水伏羲庙、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宅子(天水民俗博物馆)的保护管理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伏羲祭典”礼仪的保护与传承等多项工作任务。历经30年的发展,形成了集文物、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二级博物馆。

  丰富馆藏文物

  展示深厚历史文化

  藏品是博物馆开展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博物馆建设的标准。

  30年来,市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征集文物,抢救民族文化遗产,丰富馆藏。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博物馆加大了文物征集力度,先后筹集520多万元,征集各类文物2700余件,其中民俗物品2000余件,历史文物700件,国家珍贵文物100多件。

  为了科学开展馆藏文物管理,市博物馆对所有馆藏文物逐件进行了清理、维护、分类,全面完成了伏羲庙、南宅子记录档案和馆藏文物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创办了甘肃省第二家艺术品交流中心和甘肃省文物商店天水分店;2008年,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全省第二家具有文物保护修复资质的文博单位;2009年,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这标志着市博物馆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市博物馆还结合伏羲庙、南宅子古建筑的特点和伏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的优势,先后举办了《丝绸之路文物展》、《天水馆藏文物精品展》、《天水历史文物展》、《三国文物展》等主题陈列和天水胡氏家族史、祝寿、祭祖、结婚等专题展览以及历史名人书画、皮影、剪纸、根雕、刺绣、古钱币等各类民俗展览,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天水的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璀璨夺目

  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宅子)是明嘉靖三十七(1558)年秦州举人、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私宅,建于明万历十七(1589)年。2003年,胡氏古民居(南宅子)由秦州区政府移交天水市博物馆。同年,南宅子保护维修工程被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2004年5月,博物馆正式启动该项工程。南宅子的维修,一直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文物保护原则,在修建的同时,先后征集民间民俗文物和古建筑构件3000余件。南宅子现已形成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由12个民居四合院落65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古建筑群,成为西北地区惟一一家展示民居民俗文化的博览园。

  天水民俗博物馆陈列展览以院落为区域,以明清时期天水官宦人家和普通百姓生活形式为主线,部分区域设立了民俗文物专题展,展出内容达15项,民俗民间文物2000余件。分别展示祝寿、祭祖、婚庆、佛堂、书房、厨房、绣楼等生活场景和天水的历史名人书画、生产工具、皮影表演、剪纸艺术、精美刺绣、根雕、明清家具、历史图片等。天水民俗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基本上代表了甘肃陇右地区民间民俗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天水地域文化的内涵,对研究我国北方地区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亲自题写了“天水民俗博物馆”馆名,目前为天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伏羲祭祀活动

  成就华人寻根情怀

  天水伏羲庙祭祀伏羲活动主要有公祭和民祭两种形式。198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主持祭祀。公祭伏羲大典迄今已举办十九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任建新、王光英、费孝通、李蒙、许嘉璐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出席大典活动。随着公祭活动的恢复,民间祭祀伏羲活动也随之恢复,每年春秋两次,由天水市博物馆和民间祭祀组织“上元会”组织实施。2006年,由市博物馆申报的“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同年,市博物馆成立了“太昊伏羲祭典”保护传承中心和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了祭祀活动的历史沿革、祭祀礼仪、仪程、分布区域、传承人情况、乐舞和祭器等全部状况,了解和掌握了祭祀礼仪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伏羲传统祭祀礼仪实施了抢救性保护。

  伏羲庙作为伏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研究伏羲文化、龙文化、易学文化的中心,已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和探寻中华先祖圣迹的知名旅游景点。天水市博物馆三期工程伏羲文化陈列馆项目于2008年4月中旬启动,并作为“过渡性天水市博物馆”,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预计将于2010年春节期间免费对外开放。

  三十年间成绩斐然

  2002年以来,市博物馆根据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了以伏羲文化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市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2007年开始,市博物馆积极筹备天水伏羲庙、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宅子)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各项工作.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伏羲庙、南宅子达到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要求,并通过了省旅游局的初评。

  为了全方位、多层面地介绍博物馆、伏羲庙及伏羲文化、民俗文化,市博物馆每年都要在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天水电视台及《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甘肃日报》、《天水日报》等媒体对博物馆的发展动向和伏羲文化以及地方民俗文化做集中宣传报道,充分发挥了伏羲庙和南宅子文物、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作用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

  30年来,天水市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5年编制的“伏羲庙”记录档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优秀档案”,馆长李宁民被国家文物局表彰为先进个人;2006年,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表彰为全国文物保护最高奖项“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馆长李宁民被国家文物局表彰为先进个人,并作为大会惟一代表向大家作了大会经验介绍……2009年,在共和国旅游文化杰出单位人物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华旅游文化杰出贡献奖”、“中华旅游文化品牌博物馆”称号,馆长李宁民荣获“共和国旅游文化杰出人物奖”。

  此外,市博物馆还先后荣获“天水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旅游业发展先进单位”、“筹办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先进单位”等奖项。

  一项项桂冠的背后,是市博物馆人的无私奉献。

  30年来,天水市博物馆走过了一条艰辛、奋进的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今后的岁月里,市博物馆将承载更多的期冀和希望,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再创新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