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红人梁欢发布了“我心中的华语乐坛歌手唱功排行榜”,虽然博主标注的定语“我心中”强调了其主观性,但一些颠覆性的认知和堪称毒舌的点评还是迅即引起网友热议。一众小清新万般推崇的陈绮贞只得了区区25分,因为《我是歌手》而重放光芒的黄绮珊,也在这场大讨论中不幸中枪,成为“唱功不佳”的靶子。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我们的耳朵还没有被“专业”二字叫醒的时候,在我们听歌还停留在需要甄别真伪的阶段的时候,也许,“真唱”就代表了好声音,哪怕是在直播中的“荒腔走板”,也都可以被人原谅——至少人家的态度是真的。这似乎已经代表了很多人的欣赏水平,太多“假”的流行,已经让“真”从稀松平常被奉为珍贵异常。
但是,这确实是欣赏音乐的底线了。特别是当听到安妮·海瑟薇这样演员出身的人都能在大银幕上“真唱”歌剧的时候,就算没有听众们的“较真”,不知道歌手们有没有压力,有没有人想从“真唱”的保护伞下走出来,打磨一下自己的唱功?而对于听众的审美能力来说,唱功这玩意儿又到底是什么呢?
从梁欢推出的“歌手唱功排行榜”的评价标准来看,气息、音准、语感、歌路都可以列为“唱功”的基本要素,虽然不知道这样的标准有几分科学的依据,但很显然,如今歌手普遍采用的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伴舞和煽情激动的泪水,无论如何也归咎不到“唱功”上去。
所以,就算你有多么不服气梁欢说五月天和阿信唱功不好,甚至骂他是“高级黑”,你也不能否认其对蔡依林和郭富城的论断。而那些关于蔡依林练功时有多刻苦甚至学体操吊威亚上演高难度动作种种,只能侧证她的敬业,却依旧不能表明她的唱功。至于杨幂、黄晓明的唱功,其实大家——包括梁欢,倒不必苛求,甚至个人觉得,将他们的名字列在“华语歌手”的概念之下,都显得非常奇怪。他们本来就不是歌手,“演而优则唱”完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取悦观众和最大广度地守住舞台,唱功不是这群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但是,那些以唱歌为职业的人,如果连唱功都不过关,甚至唱到“车祸现场”的水平,让不专业的听众都能听出你的“不努力”“不专注”,那就别怪人家给你打低分了。丢了面子事小,在这个行业的持续性发展都让人捏一把汗。
唱片时代持续低靡的音乐市场,虽然创作型歌手已经难觅其宗,但各种娱乐节目和演唱会都不会让音乐淡出大家的生活。所以,既然我们还能听得到音乐,我们就有权利追求更有品质的听觉。“华语乐坛歌手唱功排行榜”给众多歌手打出的比分,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真正的歌手,绝不可能止于粉丝一味叫好的美梦;聪明的听众,也不可能止于just so so的感官体验。这样的评分,更像是一次契机,提醒歌手,也提醒听众,好音乐是有其底线的,而你们的水平,也是需要两两相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