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塑造中国强度:世界上唯一实现微晶钢工业化生产

 辣椒青青 2013-03-11

塑造中国强度:世界上唯一实现微晶钢工业化生产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表示,碳纤维品种很多,我国目前只是做出了几个最基本同时也是用量最大的品种,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品种仍还在努力阶段。

从国内碳纤维需求结构看,体育休闲领域碳纤维的需求仍占据中国碳纤维需求的首位,但其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表明2005年后体育休闲对碳纤维的需求基本上达到饱和。工业应用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2010年对碳纤维的需求量达到1900t/a(吨/年),是2003年需求量的9.5倍。航空航天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也较快,2010年对碳纤维的需求量达250t/a,是2003年需求量的4.2倍。2003—2010年中国碳纤维需求总量呈持续增长趋势。

李克健认为国内新材料产业目前还比较薄弱,我国的潜在市场巨大,但现实市场却尚存不足。

2012年5月,国务院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被列入其中。作为高性能纤维材料及复合功能材料用料,碳纤维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5年,我国高强度钢筋产量比例将达到80%

■专家展望

刘相华

超级钢开发应用是近年来国际上钢铁领域令人瞩目的研究热点。据东北大学刘相华教授表示,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外的超级钢开发项目,虽然做了大量实验室研究和理论研究,但尚未见工业应用报道。我国在超级钢开发和应用这一轮国际竞争中走到了前面。超级钢产品已应用于汽车、建筑等各个行业,实现了产业化目标,在钢铁产品节能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近年来建设部把III级钢筋作为主力钢筋的产业政策出台,细晶粒超级钢棒线材的产量近几年大幅度增长,用400—500MPa的钢筋取代普通的200—300MPa级钢筋的过程进展迅速,预计到2015年,我国高强度钢筋产量比例将达到80%。其中三分之一按照超级钢的思路组织生产,其产量将超过3000万吨。在经济高速发展大背景下,建筑业的繁荣为超级钢棒线材提供广阔的市场,低成本、高强度的超级钢棒线材也将为建筑业提供有力的支撑。

超级钢在其他行业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过去依靠添加微合金元素来改善性能的船板钢、桥梁钢、容器板等,均可通过细化晶粒来提高强度,改善韧性,提高使用性能。借助于开发超级钢的思路来节省微合金元素,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已经成为钢铁生产者的自觉行动。

超级钢开发成功,已经对我国钢材品种更新换代产生重要影响,具备超级钢特征的低成本、高性能、细晶粒新一代钢种系列,已经开始逐渐取代陈旧的钢号标准,超级钢作为里程碑式的标志,载入了我国钢铁产品开发的史册。

未来十年中国碳纤维材料将高度发展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教授预测未来十年是中国碳纤维材料高度发展的十年。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增强基材,应用领域广泛。碳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此外,碳纤维还兼有其他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导性高、热膨胀系数低、X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性等。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

在世界碳纤维格局方面,发达国家产业成熟,行业集中度高。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美国、法国、韩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台湾省,日本的三家企业就占据了世界78%左右的产量。发达国家的碳纤维行业已逐步走向成熟。截至2008年,主要的碳纤维生产厂商大、小丝束产能共计64200吨。

但李克健同时也指出,现在的碳纤维市场投资具有盲目性,国营、民营都在做,导致了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甚至有的打着“新材料产业”的旗号,将碳纤维的生产当作一项政绩工程,只考虑招商引资,根本不顾新材料产业整体发展的大局。这其实造成很大的资金浪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