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叶黄杨

 only4dragon 2013-03-11

大叶黄杨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近四棱形。叶片革质,表面有光泽,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约6—12毫米。花绿白色,4数,5—12朵排列成密集的聚伞花序,腋生。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直径约1厘米;种子棕色,假种皮桔红色。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中文学名:大叶黄杨
拉丁学名:Buxus megistophylla Lévl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卫矛目
科:卫矛科
属:卫矛属
分布区域:温带,亚热带
经济价值:绿化,入药
类别:灌木类

编辑本段概述

冬青卫矛
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

学名: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英文名:Japan Euonymus
别名:大叶黄杨、冬青、正木、扶芳树、四[1]季青、七里香、日本卫矛。
科名:卫矛科 Celastraceae 属名:卫矛属。[2]

同名异种

1、长叶黄杨 Buxus megistophylla,黄杨科,黄杨属,亦称“小叶黄杨”,该种为野生植物,几无引种栽培记录。
2、冬青卫矛 Euonymus japonicus ,卫矛科,卫矛属,亦称“大叶黄杨”,该种在长城以南为常见栽培植物。
各省普遍栽培,供观赏;本种极耐修剪,是良好的绿篱材料。江苏植物研究所试验表明本种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用插条或扦插繁殖。栽培的变种很多,常见的有银边冬青卫矛,叶边缘白色。金边冬青卫矛,叶边缘黄色金心冬青卫矛,叶面有黄色斑点,有的枝端也为黄色。斑叶冬青卫矛,叶形大,亮绿色,叶面有黄色。大叶黄杨又叫正木,属卫矛科。[3]

形态特征

大叶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见图卜3)
常见变种有:金边大叶黄杨,叶缘金黄色;银边大叶黄杨叶心具金黄色斑点,均为重要观叶树种。

生长习性

大叶黄杨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产我国中部及北部各省,栽培甚普遍,日本亦有分布。喜光,亦较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极耐修剪整形。 [4]

栽培技术

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

繁殖:以扦插为主,亦可播种繁殖。
扦插于春、夏进行均可,以5月梅雨季节扦插半成熟嫩枝发根较快,生长亦较好。插后初期要搭棚遮荫,保持苗床湿润。扦插苗生长速度远远大于播种苗。大叶黄杨通常培育成球形树冠再栽植。
管理:苗木移植多在春季3--4月进行,大苗需带土移栽。主要管理工作是修剪整形。经修剪者,其枝条抽生极易,故一年需多次修剪,以维持一定树形。
大叶黄杨虫害有长介壳虫、扁刺蛾及黄杨斑蛾危害叶部,应注意防治。介壳虫,可用松脂合剂20倍液防治;扁刺蛾及黄杨斑蛾在幼虫期用40%氧化乐果或水胺硫磷1000倍液防治。

植物形态

  • 大叶黄杨花果
    大叶黄杨花果
  • 大叶黄杨全株
    大叶黄杨全株
  • 大叶黄杨枝叶
    大叶黄杨枝叶

编辑本段盆景制作

在造型前,可将主干截头,让截面四周或下方萌发新技,再按艺术造型的要求,攀扎枝干,在春季用棕丝攀扎为好。亦可粗扎细剪,制成云片状或馒头状,或加工成自然树形。主干则顺其自然之势,制成斜干式或卧俯式。黄杨很耐修剪,萌发力强,为保持优美树型,必须经常加工整形[5]

园林用途

大叶黄杨叶色光亮,嫩叶鲜绿,极耐修剪,为庭院中常见绿篱树种。可经整形环植门旁道边,或作花坛中心栽植。其变种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可用以装饰为绿门、绿垣,亦可盆植观赏。[6]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大叶黄杨为温带亚热带树种,产我国中部及北部各省,栽培甚普遍,日本亦有分布。喜光,易较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极耐修剪整形。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繁殖

常用扦插繁殖,以梅雨季节扦插生根快。选择半木质化成熟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各半的苗床,插后20-25天生根。
扦插于春、夏进行均可,以6月梅雨季节扦插半成熟嫩枝发根较快,生长亦较好。插后初期要搭棚遮荫,保持苗床湿润。扦插苗生长速度远远大于播种苗。大叶黄杨通常培育成球形树冠再栽植。

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5张)

管理

苗木移植多在春季3--4月进行,大苗需带土球移栽。主要管理工作是修剪整形。经修剪者,其枝条抽生极易,故一年需多次修剪,以维持一定树形。
大叶黄杨虫害有长介壳虫、扁刺蛾及黄杨斑蛾危害叶部,应注意防治。介壳虫,可用松脂合剂20倍液防治;扁刺蛾及黄杨斑蛾在幼虫期用40%氧化乐果或水胺硫磷1000倍液防治。

编辑本段园林用途

本种枝叶茂密,四季常青,叶色亮绿,且有许多花枝·斑叶变种,是美丽的观叶树种。园林中常用作绿篱及背景种植材料,亦可丛植草地边缘或列植于园路两旁;若加以修饰成型,更适合用于规划式对称配植。在上海,杭州一带常将其修剪成圆球形或半球形,用于花坛中心或对植于门旁。同时,亦是基础种植·街道绿化和工厂绿化的好材料。其花叶·斑叶变种更宜盆栽,用于室内绿化及会场装饰等。
大叶黄杨球基地

  大叶黄杨球基地

大叶黄杨也以灌木球的形式,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绿化工程中,主要用于花坛绿化,道路绿化。大叶黄杨移栽成活率非常高,绿化效果栽植后两个月,既能体现。

编辑本段病虫害

1.黄杨绢叶螟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翅灰白色,前翅前缘、外缘、后缘有紫褐色宽带,前缘紫褐色带上有两个白斑,鳞毛有光泽,紫红色闪光。幼虫头部黑色,胴部黄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上线深绿至墨绿色,气门线橙黄色。 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2)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3)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剂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剂严禁与杀菌剂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2.大叶黄杨尺蠖 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吃光后则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翅底银白色,具淡灰色纹,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 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纹,中线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大斑,翅基有一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黑斑点组成条纹9行。雄蛾腹部条纹7行。幼虫全体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黑斑,气门线及腹线较宽,为黄色。
防治方法:(1)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2)幼虫危害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3)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3. 日本龟蜡介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梢上越冬。 形态特征:雌成虫,腊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1)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风透光,改变介类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杀。若虫盛发期,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150至200倍苦楝油乳剂;1%苦参素1000至2000倍液;2000至2500倍大力杀,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4)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4.桃粉蚜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唐山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1)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2)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至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5. 白粉病 危害大叶黄杨叶片,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影响生长。白粉病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少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之后不规则。
防治方法:(1)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2)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
6.大叶黄杨叶斑病 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 病害发生在新叶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1)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2)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进行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3次。(3)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7.大叶黄杨茎腐病 茎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随着气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 发病原因:引起大叶黄场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发病较为普遍。
防治方法:(1)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2)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可降低苗木发病率。(3)夏季幼苗采取搭荫棚等降温措施,大苗可采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办法,来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4)及时剪除发病枝条,集中烧毁。(5)发病苗小量少时,可用毛刷涂50倍50%的多菌灵溶液或50倍25%的敌力脱乳油(丙唑灵)于发病初期的茎干处。病苗量大或发病盛期时,在苗木上普喷800至1000倍25%的敌力脱乳油或500至600倍50%的退菌特粉剂。两种方法均是7天一次,连续进行3至4次,就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7]

编辑本段中药材

【药名】大叶黄杨
【汉语拼音】da ye huang ya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japonzcus Thunb.
功效】祛风温;强筋骨;活血止血
【科属分类】卫矛科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伤肿;骨折;吐血
生态环境】生于土壤湿润的向阳地或庭园栽培。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或树皮晒干。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多栽培作绿篱。
【植物形态】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3-8m。小枝近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m;叶片厚革质,倒卵形,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3-6cm,宽2-3cm,先端钝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2.5-3.5cm,一至二回二歧分枝,每分歧有花5-12朵,花白绿色,4数;花盘肥大。蒴果扁球形,径约1cm,淡红色,具4浅沟;果梗四棱形。种子棕色,有橙红色假种皮。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苦;辛;微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出处】《中华本草

编辑本段形态差别

冬青适宜种植在湿润半阴处。喜肥沃土壤,在一般土壤中也生长良好,对环境要求不严格。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较强,耐阴,耐干旱瘠薄,宜在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中生长。
常用扦插繁殖,以梅雨季节扦插生根快。选择半木质化成熟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各半的苗床,插后20-25天生根。
移植苗不宜在春季3-4月进行,小苗可裸根栽根,大苗需带土球。栽植后土壤必须踩实,并浇足水分,盆栽暂放半阴处。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每2个月施肥1次。通过修剪整株进行造型。冬季停止施肥。
常发生叶斑病,用6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斑蛾和尺蛾危害,可用90%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喷杀。
大叶黄杨新叶嫩绿洁净,叶有黄、白斑纹,清丽幽雅,是理想的绿篱和盆景材料,适用于门庭和中心花坛布置,也可盆栽观赏。常见有金心大叶黄杨和金边大叶黄杨。

编辑本段胶东卫矛

大叶黄杨乔木或灌木,小枝绿色,略棱形,叶对生,叶椭圆形或倒卵型,长3-6厘米,边缘有锯齿,表面深绿有光泽,革质。胶东卫矛蔓性或直立,叶长5-8厘米。沭阳绿点苗木基地大叶黄杨与卫矛有着明显的区别,卫矛通常比大叶黄杨生长的要快,并且颜色没有大叶黄杨绿。

编辑本段相关的种

滇南黄杨Buxus austroyunnanensis Hatus.
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 H. Lév.
头花黄杨Buxus cephalantha H. Lév. & Vaniot
头花黄杨(原变种)Buxus cephalantha H. Lév. & Vaniot var. cephalantha
汕头黄杨(变种)Buxus cephalantha H. Lév. & Vaniot var. shantouensis M. Cheng
海南黄杨Buxus hainanensis Merr.
匙叶黄杨Buxus harlandii Hance
毛果黄杨Buxus hebecarpa Hatus.
大花黄杨Buxus henryi Mayr
宜昌黄杨Buxus ichangensis Hatus.
阔柱黄杨Buxus latistyla Gagnep.
线叶黄杨Buxus linearifolia M. Cheng
软毛黄杨Buxus mollicula W. W. Sm.
变光软毛黄杨(变种)Buxus mollicula W. W. Sm. var. glabra Hand.-Mazz.
软毛黄杨(原变种)Buxus mollicula W. W. Sm. var. mollicula
杨梅黄杨Buxus myrica H. Lév.
狭叶杨梅黄杨(变种)Buxus myrica H. Lév. var. angustifolia Gagnep.
杨梅黄杨(原变种)Buxus myrica H. Lév. var. myrica
毛枝黄杨Buxus pubiramea Merr. & Chun
皱叶黄杨Buxus rugulosa Hatus.
皱叶黄杨(原亚种〕Buxus rugulosa Hatus. subsp. rugulosa
岩生黄杨(亚种)Buxus rugulosa Hatus. subsp. rupicola (W. W. Sm.) Hatus.
平卧皱叶黄杨(变种)Buxus rugulosa Hatus. var. prostrata (W. W. Sm.) M. Cheng
皱叶黄杨(原变种)Buxus rugulosa Hatus. var. rugulosa
黄杨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尖叶黄杨(亚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subsp. aemulans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黄杨(原亚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subsp. sinica
中间黄杨(变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var. intermedia (Kaneh.) M. Cheng
小叶黄杨(变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var. parvifolia M. Cheng
矮生黄杨(变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var. pumila M. Cheng
黄杨(原变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var. sinica
越橘叶黄杨(变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var. vacciniifolia M. Cheng
狭叶黄杨Buxus stenophylla Hance [8]

编辑本段参考文献

Buxus megistophylla Levl. Fl. Kouy-Tcheou 160. 1914; Gagnep. in Lecte. Fl. Gen. Indo-Chine 5: 661. 1927; Rehd. in Journ. Arn. Arb. 14: 236. 1933; 18: 215. 1937; Hatusima in Jour. Dept. Agr. Kyusyu Univ. 6 (6): 284, f. 5. 1942. [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