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忧患意识是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精髓

 周易风水图书馆 2013-03-12
忧患意识是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精髓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诸子百家对此都有论述,后为儒家大力提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表现出的深谋远虑,它来源于清醒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能激发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集中表现为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这种意识使人即使身处顺境,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对危机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甚至自我陶醉。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

    “‘忧患’一词最早出于《周易》。 ”沈阳大学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国明说,《易·系辞卜》上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解释说:“若无忧患,何思何虑?不须营作。今既作《易》,故知有忧患也。身既忧患,须垂法以示于后,以防忧患之事。故系之以文辞,明其失得与吉凶。 ”张国明认为,孔颖达的这段解释在古代《周易》研究者中很有代表性,它表明《周易》中浓郁的忧患意识让后人感同身受。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这一阐述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一直是中共历代领导人对全党的不断忠告。越是身处辉煌的时候,越是要强调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这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
 ”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忧患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是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依然不断前行的内在动力。

    著名中国文化史专家、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忧患意识是充溢于《周易》等中华元典的一种基本精神。元典作者多身处逆境,他们怀着对生民家国的忧患,述往思来,方获得一种非凡的具有穿透力的理性思维。 ”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有一个被后世长久赞颂的史诗般的开端,周武王在短时间内就推翻了当时还具有强大实力的商朝。它以文化的高度发达成为孔子及后世儒家心向往之的理想社会。但被认为是成于周人之手的《周易》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忧患意识呢?
 

 
    著名文化学者易中天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周人为农业民族,当时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二是周朝的天下来得太快。根据史书的记载,武王伐纣是元月出兵,丑月就颠覆了殷商王朝,整个战争只进行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周易》作者表现了难得的清醒和深刻的忧虑。

    这种看法在《诗经·周颂》中可以得到佐证。比较典型的是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宿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成王继位之时,年龄幼小,可以说,除了高贵的身份之外,在政治上一无所有。幼小的成王不明白自己的处境,而辅政的老臣周公对此则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尽管《闵予小子》看似是成王以第一人称而作的自述,其实真正的作者应是辅政的周公。

    《周颂》作为周朝统治者歌颂祖宗神灵的乐歌,目的是歌功颂德,但我们却看不到洋洋自得,倒是充满了谨慎与勤勉,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深忧虑与反省弥漫通篇。
    张国明认为,忧患意识特别体现在《周易》的最后两卦上面,也就是第六十三卦(既济)和第六十四卦(未济)。第六十三卦(既济)是已经成功的意思,第六十四卦(未济)则是还没有成功的意思。 《周易》六十四卦,是要包罗万象,概括整个世界的现象、变化和规律,从天地(乾坤)出发,一路走来,历尽沧桑,到第六十三卦,成功了,但最后一卦不是成功而是重新开始。如此任重道远,怎能没有“忧患”之思。
居安思危是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关于忧患意识,我们最熟悉的格言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孟子对忧患意识的高度概括。忧患意识还催生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等今天人们熟知的成语,留下了大量令后人深思、感叹的历史典故。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之所以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就是要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忧患意识时刻提醒我们。
    对于《周易》中的忧患意识,孔子在《易传》中的《系辞下传》中曾借题发挥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人们对自己的处境和现状应常怀警惕之心,也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就是要在安居时不忘记危险,在生存时不忘记灭亡,在和平时不忘记动乱,如此才能使自身平安,并且保持国家的稳定。

    因此,君子即使身处太平安乐,仍然要头脑清醒,对潜在的消极因素保持警惕之心,深谋远虑,为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准备,这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政治经验。
    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便提出了为政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无数历史事实表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

    从古到今,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败、则亡。历史对居安思危的印证和反证不胜枚举:自大浮华的夫差之于卧薪尝胆的勾践、刚愎自用的项羽之于刘邦……唐朝名相魏征辅佐唐太宗李世民作出了卓越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就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向唐太宗反复讲述“居安思危,善始克终”的道理。他认为自古失国之主、亡国之君,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唐太宗接受魏征“居安思危”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图景。

    忧患意识对个人进步、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它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奋发图强,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之源。历代先贤从行政治国的经验到个人的道德修养,对忧患意识多有阐发和倡导。孟子则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把忧患意识概括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诗经·小雅·小》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中国人最看不起“得意忘形”的人,而常常以“如履薄冰”心态来警醒和鞭策自己。被世人誉为个人修养经典之书的《菜根谭》中说“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因此人们要“持盈履满,君子犹兢兢焉”,提醒人们在最得意、最成功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小心。

古典文学中忧患意识无处不在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体验忧患。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郭醒说,无论哪一本中国文学史,都离不开“忧患文学”。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贯穿于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之中。

    《诗经》和《离骚》堪称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作,其中对忧患意识的表现可谓异曲同工。从 《诗经》中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地体会到居安思危、勤勉谨慎的思想。而《离骚》的作者屈原则以其浪漫的情怀、驰骋的想象,书写出一曲充满忧愤的历史长歌。屈原和他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家国兴亡的典型代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忧患意识是一种文化底色,并不只是属于那些性格文弱或者境遇不佳的作者。

    比如,曹操一生建功立业,霸气十足,但他在千古名作《短歌行》中却深切感叹:“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有“诗圣”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忧国忧民,曾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痛彻肺腑,也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极富美感的文学语言倡导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表现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崇高人格,是对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高远呼应,至今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

    “进亦忧,退亦忧。 ”中国古代文学中弥漫的忧患意识,从根本上说是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文化传统所致。这种文化传统使仁人志士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超越了个人物质利益的得失和政治命运的兴衰,不讲条件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前途放在首位,将忧患的情感升华为炽热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忧患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流露,使文学作品独具历史沧桑的美感,其中的忧国忧民意识具有无法抗拒的感染力。

诸子百家都认同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源自《周易》,而《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万水之源。忧患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社会诸多问题不断审视、总结而成的思想结晶,主要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民命运和前途的关怀。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冯天瑜特别强调,先秦诸子百家对忧患意识都有论述,他们各自的主张也都是从忧患意识出发,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应对之道。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积极入世,儒家学者都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认为自己对国家有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而先秦时期与儒家同为“世之显学”的墨家,在忧患意识的背景下,身体力行救民于水火的侠义故事更是千古流传。墨家身处的时代战乱不断,劳苦大众的处境堪称“水深火热”。墨子对此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十大主张,意在建设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表现出可贵的平等意识和人道精神。

    具有强烈务实精神的法家同样具有可贵的忧患意识。法家对时代特征的基本认定是 “当今争于气力”,社会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还是百姓日常生活,都以力的强弱为转移。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商鞅曾指出,社会崇尚的应该是实绩,而不是财富,“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为此,法家认真研究了社会经济规律与活动方式,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

    兵家更是将忧患意识视为人生常态,格言警句不胜枚举,其中出自《司马法·仁本》中的一句最为有名:“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即使是以 “出世”闻名于世的道家学派,也有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自然是道家的最高价值,道家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遵循自然主义的原则,这反映了道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思和清醒认识,它实际上是一种更深的忧患意识,是对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

    道家在人类文明发展早期,能够敏锐地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作用,是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因此,道家学说也受到了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学术思想界的普遍重视和借鉴。

    儒道两家的忧患意识各有关注的重点,儒家式的忧患意识关注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道家式的忧患意识则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汉代以后,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关于忧患意识的精华被儒家所吸收,忧患意识以及由此衍生的危机意识,从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精髓。  辽宁日报报业集团 □本报记者/遆 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