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校长”的角色把握

 山花烂漫 2013-03-12

 

 

 

笔者于20037月任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校长,在校长岗位上已历时近三年,对“校长”一职的角色把握有了许多切身的体会。我深以为身为校长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七种关系:

一、理想与现实

 

 

一个校长没有教育理想绝对办不好学校,没有直面现实并推动现实改变的决心和策略也绝对办不好学校。

校长应该上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理想学校的模型,是这个理想一直在引领着他,引领着他的学校不断地向前发展。二十年前,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产生了对巴甫雷什中学这样的理想学校的向往。我期待我们学校的老师能像巴甫雷什中学的老师们那样,在互相之间展开争取学生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我期待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老师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乐趣和幸福;我期待我们学校的孩子都能在我们的学校获得最基本的品质、智力和体力,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在我们的学校倡导的价值追求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每一个教师的幸福人生服务”。

校长更应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当今的中国教育因为历史的与现实的、政治的与经济的、社会的与家长的、行政的与学校自身的等种种方面的因素,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在现实面前,我们的选择不应是气馁,不应是灰心,而应是尽我们的努力,一点一点地去改造现实,使之渐渐地接近于理想。我曾在全镇教师大会上说:“教育的理想是美好的,教育的现实是现实的。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穿行,我们默默无语。 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正好是成长的张力。默默无语地穿行,不是气馁,不是懈怠,更不是放弃,也没有埋怨,而是行动,是努力的行动,是向着理想目标的有方向的行动。“行动”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200411月我镇青年教师读书沙龙中,我感慨万分地说:“人,是受理想鼓舞的。我想用这样六个字来表达我们的学校现在的状态:在梦中,在路上。‘在梦中’,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我在一个老师的读书笔记上曾写了这样一句话:‘虽不能至,心甚向往之’。我们知道这种理想的状态很难成为现实,但内心深处的确是非常非常地向往啊!‘在路上’,指我们一路同行,并肩努力,为实现这一理想洒下我们的汗水,贡献我们的智慧。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

“在梦中,在路上”是我把握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经典概括。

 

 

二、领导与管理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一般人常常以为管理者就是领导者,两者是一回事。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所谓正确的事,不一定就是政府的官员要我们做的事,也不一定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我们做的事,更不一定是社会上的群众、家长要求我们做的事,甚至也不一定是学校的教师们希望我们做的事。校长不能只跟着上级的要求走,做行政的尾巴;也不能只跟着社会上的风向走,做社会风潮的应声虫。校长办学要有思想的定力,要把握得住教育的规律,要按照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去做,这才可以说是做正确的事,实行对学校的“领导”。校长要学好辩证唯物主义,要有务实的思维方式, 要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际”,一切工作措施都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都要能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一切表面化的、形式化的、不能推动学校发展的事,都要尽可能少做,努力不做,否则,只能是浪费宝贵的精力、有限的财力和物力。而能实质性地推动学校发展的事要多做、做好。尤其是能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的工作,更要化大力气做好,坚定不移地做好。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科研的开展、学校文化的打造,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应持续地长抓不懈。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所谓正确地做事,就是要掌握管理的规律,科学而有效地管理学校。我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目标管理,以工作目标引领教师的行动,促进学校的发展。每个学期初,我都要求行政人员、教师制订好具体的工作目标;学期中期,要求他们对照目标,检查反思;学期末,按照目标进行考核。我十分注重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每一个教职员工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都做好。近三年来,我把我一贯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渗透到了我们镇小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对学校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推动力。

校长既要领导好学校,又要管理好学校;既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事。校长只能领导,不会管理,犹如一个作家只有想像力,没有文字表达能力,那就根本不是一个作家了;只会管理,不能领导,又仿佛一个作家只有文字表达能力,而没有想像力,那终究成不了作家,至多是一个文字匠。这是我对“领导”与“管理”的关系的理解。

三、大事与小事

 

 

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处理的事很多。事情有大小之分,校长要善于区别对待。

校长善于抓大事。校长管理学校,最基本的的任务之一是构建良性的的运行机制。如果学校是一台机器,运行机制就是这台机器的运转系统。有了一个完善的运转系统,机器就能正常地工作。一要构建目标导引机制。要制订长期发展规划,以事业激励人;要明确近期努力方向,以目标导引人。二要构建动力激励机制。校长要真诚关心教师,加大感情投入,以感情来凝聚人心,激励士气。校长要塑造良好形象,建立自身威信,要以德立威、以信立威、以才立威、以绩立威。校长要完善奖励方案,煮沸学校局面。假如把学校比作一锅水,校长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把这锅水从冷水煮成温水,再从温水煮成沸水,煮得沸腾起来,在学校内形成人人争先发展,个个争作贡献的良好局面。三要构建过程监控机制。要在行政人员和教师中推行“各明其责,各尽其职、各展其能,各建其功”的工作理念,努力使学校内人人因才适用,个个才尽其用,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要在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贯彻“认真加顶真”的作风,使学校工作项项有布置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反馈,做到监控有力,反馈及时,务求实效。

校长管理学校,最基本的任务之二就是营造良好的整体氛围。一个组织的整体氛围,就是组织的文化,是组织发展的一种内环境,一种状态。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学校应该具有和谐的氛围、做事的氛围、学习的氛围。和谐的氛围指人际关系要和谐,人心要稳定。一要真心关怀每一个教师,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二要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三要真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家长,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做事的氛围指学校要建立共同愿景,以共同的奋斗目标凝聚人心,把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旗帜下。只有“心往一处想”,才能“劲往一处使”,才能实现学校本质意义上的和谐。人心涣散,必将滋生是非;无所事事,才会惹是生非。全体教职员工为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奋发图强是学校最和谐、最生动的状态,也是一种真正做事的氛围。学习的氛围指学校内要人人有学习的自觉,个个有思考的习惯,整个学校有研究的氛围。校长要倡导“学习的意识就是成长的意识,学习的能力就是竞争的能力”,要关心教师的学习,支持教师的学习,奖励教师的学习。

校长要善于于抓小事。学校日常事务纷繁复杂,抓小事并非要求校长事无巨细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并非要求校长在学校内事必躬亲,成为一个事务主义者,而是要求校长在抓好大事的同时,经常抽出时间深入到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中去,以求对学校工作的深入了解。

学校的发展需要校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也需要校长“御驾”亲征,亲临现场。校长应该抓的小事,实质上也非小事,而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校长要不惜时间,沉下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工作的发展。如,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农村小学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平时工作不管多忙,我只要在学校,总是尽最大可能参加学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我在全镇教师大会上公开而坦率地讲,我参加教研活动,第一关注执教者怎么上课,第二关注评课者怎么评课,第三关注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怎么组织整个教研活动。就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先后三次提出了改进措施。第一次,我提出了所有教研活动都要由教研组长在一周前把活动研究的主题和内容通知组员,每一个组员都要围绕主题开展专题学习,撰写学习摘记和反思,所写内容统一表式,于活动时交教研组长。第二次,我专门撰写了《提高评课水平,推动教研深入》一文,发至全镇每一个老师。文中,我针对教研活动中评课这一环节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四点要求:提高评课的专业化水平,增强评课的主动性,要善于、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要用普通话评课。第三次,我组织全镇教师以“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探究”作为课题,制订计划,立项研究。

  校长是学校的统帅,要做到抓大事,心中有全局,不偏;抓小事,作风能深入,不浮。我曾叮嘱全体教师,也叮嘱自己:“处大事如小事,此谓举重若轻,沉着也;举小事如大事,此谓举轻若重,认真也。凡如是,则无事不成。

四、刚性与柔性

 

 

校长要有成熟的性格修养,把握好“刚”与“柔”的分寸。有些校长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皆不错,可谓德才兼备,但由于缺乏成熟的性格修养,工作常常受挫。因为校长管理面对的首先是“人”。对内,是师生员工;对外,是社会各界。校长的性格过刚烈、过柔弱,都会导致管理的失败。过刚烈,经常与人产生冲突,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管理受阻;过柔弱,“慈不掌权”,容易导致学校内意见分歧,难以统一,人心涣弱,削弱战斗力。

 

 

校长的刚性主要应体现在处理原则性问题、执行规章制度、排除工作的障碍时。在原则性问题上,校长应坚持底线不让步;在执行规章制度时,校长应铁面无私不徇情;在排除工作中的障碍时,校长应下定决心不动摇。这样才能充分彰显自己性格中刚性的一面,使教职员工有所敬畏,明了哪些规矩是绝不可以触犯的、哪些事情是绝不可以做的。

 

 

校长的柔性主要体现在工作的策略上。话要软说,事要硬办。”“事要硬办”体现的就是刚性,也就是说事情是一定要办成的,目的是一定要达到的,但做事的策略是要讲究 的。校长布置工作不可对教师颐指气使,要多用商量的口气,这体现的是对教师的尊重,这就是“话要软说”。校长说出的话充满了尊重,音调不高,音量不响,但教师听了以后根本无法拒绝,这就是语言的柔道。校长由于职务的关系在学校内有时无法不得罪人。我的策略是从不轻易得罪人,更不故意得罪人,得罪人皆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会将这种无奈坦诚地告诉被得罪者,以求得理解,犹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执法不可谓不严,用情不可谓不深。这就是“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松下幸之助十分推崇水的性格,虽历经千折百回,但仍始终如一地流向终极目标。“至柔者至刚”。水是至柔的,也是至刚的,无坚不摧。滴水可以穿石,海啸可以摧毁一切。校长应该学习的性格特征,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在学校管理中善用柔道,善于施展充满柔性而又蕴含无限刚性的太极功夫,推动学校平稳地、和谐地向前发展。

 

 

五、学习与行动

 

 

校长应该是一个学习者。校长不学习,则学校血脉梗阻,思想僵化。校长又必须是行动者。校长不行动,不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去,那学习得再多也不过是两脚书橱而已。

校长做一个学习者,第一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我曾在一本演讲录的扉页上读到过一句话:“因为渴望,所以读书”。校长心底就应有这样一种读书学习的渴望,一天不读上几页书,就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第二要有自觉的学习习惯。校长外出开会、出差,都应带上一本书,一有空就拿出来读上几页。在我们这儿农村走亲访友,午饭后,主人张罗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亲朋好友打牌。我到亲朋好友家,从不打牌。别人打牌,我随便找一个地方,找一份报纸或一本书就会专注地读起来。时间长了,大家知道了我的性格,也不以为怪了。第三要有敏锐的吸纳新知识、新理念的悟性。我有一个记笔记的习惯,我专记我读书、读报、听报告时第一次读到或听到的新观点。我还常常把笔记本拿出来看看,这样我的思想、理念便得以与时俱进。

作为一个行动者,校长的行动,应该是理性的行动;校长的办学实践,应该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不能仅仅是校长个人经验的无数次的重复,否则,学校便难以不断提升。因此,校长要不断地把学习到的新理念运用实践中去,推动行动的改进,推动学校的发展。校长还要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办学实践,使之上升为一种新的经验、新的理念。我坚信,学校的成长首先源于校长对自身办学实践的不断地反思。我曾给全镇教师发寄语:“最基本的,就是最重要的;最XX(XX是我们学校所在乡镇名)的,就是最海门的。”我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坚持做最基本的和最XX的事情,这是我们不断地学习之后拥有的一种办学自信。

  校长应是一个学习着的行动者,也应是一个行动着的学习者。“学习”与“行动”之间的桥梁是思考。“思考”应伴随着“学习”和“行动”的始终,并把两者沟通了起来。因为思考,校长在学习时获得了启迪;也因为思考,校长在行动中提升了经验;更因为思考,校长产生了自己的思想,言语中充满了思想的魅力,行动中彰显着办学的自信。

 

 

六、做人与做事

 

 

校长要“做人,做事,做文章”,做人第一,做事第二。校长要做好事,把学校办成功,首先要做好“人”。

校长要深知仁者爱人、智者自爱。校长要做一个仁者,要有博爱之心,在学校内就是要有对每一个教师和学生人生幸福的终极关怀之心。与教师相处,要真诚地关心教师生活的安定、身体的健康和事业的发展,要与教师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校长要做一个智者,要懂得自爱。“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校长不知自爱,自损形象,则威信不立,工作难以开展。

校长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校长是一个地方知识分子的代表,其形象优劣对于整个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校长要严于律已,做人中精品,担当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在校,做一个好校长;在家,做一个好儿子(或女儿)、好丈夫(或妻子)、好父亲(或母亲)。校长要宽于待人,要容人之过,恕人之短,不可事事计较,过于精明。

我信奉“做事认真到底,做人随和到底”。我一直倡导“认真加顶真,没有办不成”。记得在迎接江苏省“六有工程”验收前,我两次走遍了全镇三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第一次都记下需要进一步清扫、整理的地方,第二次又把这些地方一个一个地复查了过去。当我在教师大会上,把两次检查的原始记录通过实物投影呈现在全体教师面前时,老师们都震惊了。我曾给全镇教师发寄语:“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校长平时待人接物要随和谦虚,不宜有一般知识分子常有的清高,甚至傲气。校长待人接物彻底的谦虚实质上是他内心深处高度自信的反映。

校长要做事,更要做人。校长要有做事的规矩和艺术,更要有做人的原则和涵养。做好了人,做成了事,校长才可说是适其位,称其职。

七、复杂与简单

 

 

办好一所学校,头绪很多,事情很杂,实非易事。校长要有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能力。

所谓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指有的事情本不该复杂,就一定要使之简单化。在学校内,最需要作简单化处理的是人际关系。在一些学校,最复杂的并非具体的工作,而是人际关系。我们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这样的学校绝非一所两所。在这样的学校,教师感到最累的并不是工作,而是人际关系的纠缠。工作带来的“累”是身累,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带来的“累”是心累。身累,只要睡一觉,就可能恢复;而心累,绝非睡一觉所能解决,而且心累时,睡也睡不着,睡不着更带来身体上的疲惫,造成身心俱累。学校的人际关系决定于学校的,尤其是校长的用人取向。在到我们镇中心小学任校长后的第一次全镇小学教职工大会上,我就公开表态:“我所欢迎和感激的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想干事,是德;能干事,是才;干成事,是绩。”平时,在学校内,我一直倡导和要求大家多谋事、不谋人,自己坚持以德取人、以才用人、以绩论人,而从不以人际关系的亲疏取人,使学校教师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使教师的工作和成长有一个良性的宽松的氛围。简单的人际关系真好,这是我们学校教师共同的感受。

 

 

所谓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指有的工作由于很难见到近期的功效,别人很可能敷衍地应付一下或草率地操作一下就过去了,而这些事情却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这就应该复杂化处理,化大力气去做,如推动教师的学习。不少学校推动教师的学习,仅仅是喊在嘴上,写在计划上,略微好一点的,再买几本书送给教师,至于教师读了没有,读后有什么收获,校长就知道得很少,甚至不知道了。而我们学校则通过我带头读书、批阅读书笔记、组织读书沙龙、开展读书征文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教师学习。从2004年9月始,我们集体读过的书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卡耐基的《我努力,我成功》,现在正在读的书是窦桂梅的《梳理课堂》。我坚持每周批阅教师的读书笔记,每次都要至少化去半天的时间,这件事近两年来从未间断。只要是教师写的心得,我都看得十分认真,还常常在教师的笔记内容下面写上几句随感与教师交流。无论推动什么工作,一定要有一个可操作的抓手。我把批阅教师的读书笔记作为推动教师学习的一个具体的抓手。既然是抓手,我就始终紧紧地抓住不放,使推动教师读书落到了实处,使教师的理念渐渐地整体性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工作中,处理复杂与简单的关系,要求校长区分哪些事情该复杂、哪些事情该简单,这是一种能力,一种基于对教育教学规律深刻把握后的判断力;也要求校长懂得如何把该复杂的事复杂化,该简单的事简单化,这也是一种能力,是校长管理学校的经验和智慧的体现。

 

 

200649

注:此文为本人在我镇小学火车头学习组第二次集中学习时的讲话,最近一期《中小学校长》全文发表了此文,不过题目给编辑改成了《校长要把握好的几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