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中的哲学智慧

 百草园丁馆 2013-03-12

中医中的哲学智慧

(2011-09-06 10:22:57)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与疾病长期的斗争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医学,己经流传了几千年,中医理论的发展不断的融入了中国社会发展中各个方面的优秀的理论,因此学习中医的医学理论,我们会发现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充满了古人先贤留下来的哲学智慧

哲学作为揭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普遍原理的科学,是科学研究中的最高境界。哲学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用哲学观察世界,我们可以做到高屋建瓴,预测事物的发展.毛主席就曾经在现代科学中的中子和质子还未发现时,根据一切事物都可以无限分割的哲学原理预言,分子和电子也不例外,还可以再分,果然若干年后人们发现了中子和质子,现在又发现了夸克。哲学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并且指明一切事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停运动,因此事物的稳定状态只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中而己。我们的祖先可是早在几千年前就懂得了这个哲学原理并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中医把人看做一个整体,并将人体中所有对立面的动态的生命现象概括为阴与阳一对矛盾,阴与阳处于平衡时,人体是健康的,阳占上风或阴占上风时人体内阴阳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就会出现病症,而中医就是通过服药或针灸等治疗手段帮助人体阴阳重新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例如:在中医中认为凡属表证、热证、实证为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阴阳不足要用补阴阳的方法,阴阳过盛要用泻阴阳的办法来达到平衡。如肺结核病人面红、手心热、舌体瘦而红,脉搏细数属于阴虚,就要用地黄、天冬等补阴的药物纠正阴虚;如病人是发热、口渴、脉搏快而有力,则是阳盛,要用黄连、黄苓泻火纠正阳盛。中医阴阳平衡的治病原理体现了中医驭简去繁,从本质和整体上治病的观念,不论在现在西医中是什么病,包括西医无法诊断和治疗的病,在中医这里都可以找出病因,诊断治疗并取得效果。  例如西医到目前为止对病毒感染没有什么有效办法,特别是如对付艾滋病和禽流感等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到现在也没有找出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中医却可以通过辨证施治找到对这些病毒的治疗办法。可以说中医从宏观上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思路己经给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指出了一条全新之路。

又如,哲学中讲事物发生变化有内因和外因,而且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医中致病的外因为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病因叫“六淫”,这六种外因侵入人体的前提是人体正气虚弱,无法抗击邪气入侵。正如《黄帝内经》所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说, 只要人体内正气充足,即使有可以致病的外因,人体也不会产生疾病。这不就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具体体现吗?

又如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在中医中也有具体体现,如中医中对病证的鉴别有表里之说,如疾病侵入人体后,病变有四个层次,即“卫、气、营、血”。如病在“卫”、属表,在“气”,则病已入里,如及时治疗,效果还比较好,如此时不及时治疗,病邪入“营”,则病更进一层,治疗就比较费力,如再耽误时间,病邪入“血”就接近质变了,再不抓紧治疗,病证就会发生质变,“病入膏肓”时就无药可救了。所以有病不能拖,拖到质变时,就是神医也无能为力了。

通观中医的治疗原理和法则,处处充满了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光辉,而中医理论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也是哲学中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在未来当人们重新认识中医的治病哲学理论时,就会惊叹老祖宗居然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如此高超的哲学智慧!

 

天然生态环保之中药

(2011-09-03 10:02:21)

     中药,故名思义就是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用来治病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药材的总称。中药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反复的劳动和治病实践总结出来的,它是中医的主要组成部份,与中医一样也己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这方面有炎帝为了解除百姓的病痛而亲自尝百草的传说,(炎帝即神农)传说炎帝为了寻找治病良药,走遍祖国大地,尝遍百草,将所有植物全部品尝,悟出了各种植物的药性和药味,写出了《神农本草经》,成为我国最早的中药专门著作。《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的许多药物和配伍方法至今还在使用。后来在明代又出了《本草纲目》这一中药巨著,它是药圣李时诊历时数十年,走遍华夏大地,考证历代医家学说,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办法写出的中药专著。据说现在世界现代的植物分类学标准就是从《本草纲目》得到启示的。

   几千年来,中医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与中医理论基础一致的中药学,中药学包括中药性味学、中药炮制学和中药方剂学等。在中医中每一味中药都有专门的性味,性味是指中药有四气与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性。五味指酸、苦、咸、辛、甘五味,淡味归于甘。中医认为,中药的治病功能就是气味,它产生于大自然,由天地之气疑聚而成,这种气味用化验分折其中的有效成份是找不出来的。临床用药必须要明确中药的气味。如我们常说的寒凉病症必须用具有温热性味的中药治疗,如用寒凉药治疗则会加重病情。

   在中药治病的长期实践中,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中药方剂学,即将各种不同性味的中药组合配伍在一起,达到增强药力、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扩大治疗范围的作用。中药处方的配伍不是简单的药品堆砌,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君、臣、佐、使”,其中“君”指针对病因和症状起关健作用的药物。一般有一至两味,用量相对稍微大一点。“臣”药是象大臣一样有辅佐君主的功能,一般是加强君药的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协助君臣药对其它病症的治疗,一个是起到制约君臣药物毒性和烈性的作用。“使”药也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引药归经,即引导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另一个是在方剂中起到调和作用。因此,能够开出有效的针对病情并且疗效好的药方,非一日之功。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宗给我们留下了经过实践检验的许多名方,这些名方在指导后世治疗疾病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针对每个人的千变万化的具体病症,即使是使用名方也要加减相关药物,才能达到相应的治病效果,除非名方上的药物和剂量刚好对应你的症状,这就是中医灵活辨证治病的特色之一。现在有不少人相信所谓的秘方,其实在中医中只有与个人病症的相符合的药方才是好方,那些抄来的秘方最好经过专业医生的辨症才能决定是否能使用。

     由于中医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医学,因此,要求针对每个人的病症开出处方来医治病症,每个人的处方都不一样,基本上是一人一方,这样就无法做到医药分离。历来中医都是医药一家,因此很多老中医都会采药、识药、制药;不象西医,只针对某个病用药,不管是那个医生或是那个病人,只要是一样的病,就用一样的药,因此,西医可以做到医药分开。

现在世面上有很多中成药,但按照中医的观点,中成药也必须要通过中医辨证,选择符合病人症状的中成药吃了才有用。如小柴胡冲剂是治少阳经病证的,少阳病证主要指病在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等证状,但如果病变到阳明经,再吃小柴胡冲剂就没有用了。如今有一些治感冒的中成药不分风寒、风热和暑湿感冒等辨证分型,只宣传可以治所有感冒,也是不符合中医理论要求的,因此治疗感冒效果也不会好,甚至有的治感冒的中成药中主要成份含有朴尔敏和朴热息痛等镇静止痛类西药,实际上己经不是严格意义的中成药而是西药了。另外现在还有不少从植物类中药中提取的化学成份制成的注射用针剂, 这些针剂严格来说也不能叫中药制剂,只能称为从植物中提取的西药,因为这些针剂己经完全脱离了中医的辨证治病和用药理论, 只是针对治疗一些具体的西医的病种了。

中药中有90%以上都是植物药,作为天然药物不用工厂生产,不会产生化学废品,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中药作为天然药物,有的中药甚至可以作为食品,因此在人体内一般很好分解和排除,副作用较小;种植中药可以美化江山, 改善环境, 因此中药作为绿色、生态、环保的治病之药,随着人类“回归自然”思潮的兴起,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识和喜爱,并将中药作为治病的首选。

独一无二的中医文化

(2011-09-08 17:13:47)

中医正在以它的神秘和博大的魅力,确切和安全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中医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哪一种医学象中医这样,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如此紧密,可以说中医既是医术又是文化。无论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医的医名、药名、方剂名等都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可以说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无法理解中医理论,要想学习好中医就必须先有一定的古文基础。

中国的古典文名著中,有大量的中医治病的详细记录,这说明,中国古代的文人几乎都懂一点医学,事实也正是这样,有的文学大师本身就是医学大家,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就是一个中医大家,《红楼梦》中有20多回讲到有关中医中药的事情。  .

    正是因为中医文化的独特性,作为中医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的针灸文化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的标准主要是该非物质文化必须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和完整性,而中医针灸恰恰具有这“三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针灸获得的称号是文化遗产,这说明世界也公认中医文化的特殊与宝贵。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儒”、“道”、“佛”等三种影响较大的传统文化。中医在发展中也吸取和借用了“儒”、“道”、“佛”三种文化中的精华。如“道”文化中的太极阴阳说和解释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八卦说,其中中医借用阴阳说奠定了人体体质阴阳动态平衡的整体治病理念;借用八卦学创立了“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相关脏腑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学说,用以指导观察和确定有关脏腑病症的治疗原则。但是中医的阴阳学说己经不仅是简单对立统一,更不是阴阳算命先生的把戏,而是和人体的气血、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药物气味、治疗法则等进行结合的综合理论体系。又如“儒”文化中的“和为贵”的和谐文化,也在中医中有所体现,中医治病讲究调理与平衡,通过治疗手段达到人体与病邪和谐相处的目的或者改善体内环境,让致病因素自行退出。而不是象西医采取消灭和对抗的办法,在杀灭致病因素时把人体健康的东西也一同杀灭,病治好了,人的元气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中医的“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理念中也带有佛教文化中“潜心修佛,普渡众生”的影子,中医中的养生文化也有佛教文化中的戒欲、戒色、戒贪、戒懒、静心等文化烙印。

    在中医方剂中不少方剂的名称也带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如原在道家看风水时用的白虎和青龙之名,中医借用来给治疗阳明经热盛或外感之邪入里的实热症的方剂起名叫白虎汤,给用来治寒饮症的方剂起名叫青龙汤.这两个方剂都有是千古名方,一个治热, 一个治寒,共同保卫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白虎汤在50年代与乙脑斗争中大显身手.在西医无有效手段对付乙脑大流行的情况下,当时的中医用白虎汤治好了大量的乙型脑炎病人。在中医方剂中还有补中益气的”四君子汤”,比喻该方剂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象四位君子,共同携手为健脾益气效力。治疗心情不畅导致的胸闷胁痛的方剂”消遥散” ,只看方剂名便知该方功用,服用该方剂就会使人心宽舒畅,消遥自在…

    在中药药名中,也有不少带有文化烙印的名称。如地龙,是蚯蚓晒干后经过炮制的入药部份。中医认为蚯蚓为地下善于爬行穿越之物,用蚯蚓做成的药有很强的活血去瘀之力,就如地下龙行,故曰地龙。又如当归这一味药,李时诊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介绍的:“时诊云: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旨相当。通过这段文字,李时珍把当归养血、调经、种子的功用及药名来源的典故娓娓道来,让人印象深刻。

    总之,独一无二的中医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份,它里面蕴含的人文理念与文化内含博大精深,学习中医文化 ,既可以提高我们的国学水平, 也可以增加我们的医学知识,还可以完善我们的内在修养,愿中医文化在国学振兴的热潮中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喜爱。

有的人为何不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2011-09-20 10:19:47)

中医本是中国的国粹和宝贝,中医治病的疗效也是肯定的,在100多年前西医还未传入中国时,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用中医治病的,中医在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医也是很时行的,许多人生病都愿意找中医治疗,而且效果很好。但是现在许多人一有病首先想到的是去看西医, 不看中医了,甚至认为非要睡在病床上吊上几百毫升的盐水才叫看病。本来西医治病的原则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能用一般药物的就不用抗菌素…但现在只要去西医看病,大半的人都直接输液了,认为这样病才好得快,事实真是这样吗?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我国去年共输液132亿瓶,人均输液8瓶,许多病人有一点小感冒或一般的消化不良等不是病菌引起的病也去输抗菌素。大输液的结果是使病人体内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产生新的药源性疾病;同时细菌在反复输液的的情况下会产生耐药性,人类发明的抗菌素己经赶不上细菌的适应速度,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有的人得了感冒宁可连续输一个月的抗菌素,最后没有好转才来找中医治疗,其实中医治疗感冒和消化不良等病很有优势,如治疗及时最多三剂药就可以解决病疼。

现在为什么会出现有的人不愿意找中医看病的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经济上也需要快速发展,一切都要快节奏,人们的思想逐渐习惯于浮燥和超前,而中医从看病、煎药、服药到治好病是慢节奏的,本来这种慢节奏是符合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但人们己经不满足于这种按步就班的治病法了,巴不得吞两颗药就把一切病都治好,好腾出手来去做其它事情,西医恰好就满足了这种快节奏的方式,有的人皮包里装满了各种抗菌素片,有病就吞这些药。至于目前被人们认为最好的一些激素类药和抗菌素有哪些副作用和后遗症,对人体的远期健康有什么危害,因短期之内看不出来也就不管它了。最典型的是改革开放刚开始时,深圳特区提出的一个口号 ,叫做”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在这句口号的鼓动下,人们做一切事情都在追求时间与效率,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 当时在这句口号后面还有一句:“安全就是保障”,不知当时传这句话的人是有意或无意,把这句很关健的话丢掉了。事实是,如果没有了安全(这是广意上的安全,包括生命、物质、自然等各方面的安全),时间再快,效率再高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中医本身因具有“简、验、便、廉”的特点,收费不可能很高,在一切讲究效益的年代,经济效益没有西医来得快,为了创造经济效益,一些医院逐渐在业务上倾向于用西医看病,中医科室则被挤到角落。上级在医院评估上也用西医标准要求中医院向西医院看齐。这样中医在经济和政策上有意无意被边缘化了,还有谁会去宣传中医治病的优越性呢?中医也被人们误解为只能治治腰腿疼一类的慢性病而己。

    再一个原因,全国现有的医疗机构中中医师只占19%,在这些中医师中,有水平的中医师不多,中医学院出来的学生很少会辨证看病,或者用西医观点来看中医的病,因此治疗效果就差,病人自然慢慢对中医就失掉信心。据有关单位调查,在全国几十万中医师中,只有几万中医师是真正按中医方法辨证治病的,目前有水平的中医大师只有几百人,大都是年近九十岁了,这些大师每个人都身怀绝技,但苦于无人继承,己经接近失传了。在未来的几年中,全国医疗机构还差50多万中医师。所以好的中医师缺乏也是人们不愿看中医的原因之一。

既然正规的中医师不多,一些冒中医的之名的“ 江湖医师”   便大行其事,他们利用一些老百姓的盲从心理,打着“几代祖传”、“包医百病”的晃子,故弄玄虚,有的病人不相信正规的中医,却相信这些所谓的“神医”。这些“神医”也败坏了中医的名声,甚至一些所谓的反伪斗士将这些“神医”的事例作为否定中医的证据,实际上这些人不能算是中医,但他们的行为严重的损害了中医的形象。

中医看病要求中医师有较高的古文知识,否则无法学习和继承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同时作为病人也要具有一定的国文水平,也才能对中医的独特治病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但多年来,一方面很多人的国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相关医疗部门对中医的宣传也不够,因此现在人们普遍缺乏中医知识,对中医的治病理论和优势不甚了解,即使碰到了好的中医,但在配合治疗上缺乏自觉和耐心,往往也会功亏一篑,例如中医服药治病有剂量和时间要求,有的病要吃十剂药以上才见效,但有的病人服几剂就坚持不下去了,因此有一句俗语叫:“药医有缘人”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从思想上不理解和相信中医,但又要找中医看病,这病一般很难治得好。

    现在全世界都在推祟“回归自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外的医务人员将目光投向了中医。在西方对“三高”造成的脑中风无能为力时,我们的中医却以无数确切的病例,证明内服中药和针炙可以治好脑中风,有一个美国著名医院院长曾经说:很羡慕中国人有中医这一宝贝,他如果患了中风病一定会来中国找中医治疗;现在欧州己陆续发现了能抵抗一切抗菌素的超级细菌和感染了超级细菌的病例,而我们中医却有对付这种病菌的办法。目前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中医院中有很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医,国家的中医科学院还办有专门供外国人学习针灸的培训班。中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但中医在国内却有不少人不接受它,这难道不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吗?

中医保健的大智慧

(2011-08-30 17:17:19)

    如今,随着我国人民逐渐走向小康,人们的手头富裕了, 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保健养生,于是各类养生专家大谈养生之道,各种养生书籍充斥于书店的各个角落,人们根据养生专家的告诫选择着吃各种养生及保健食品,以至于有的食品这个专家讲好, 那个专家讲不能吃的矛盾现象,还有的人认为生茄子炒菜时吸油较多,因此吃生茄子一定能消除体内血脂而每天大吃生茄子等,这些现象说明,群众的健康意识强了,这本是一件大好事情.但盲目的养生保健却令不少人走了歪路,不但达不到保健目的,甚至还影响了身体健康.

其实在我们老祖宗那里,却有着经几千年实践总结出的充满中国智慧的养生理念,如中医中的“治未病”理论相当于当今西医最近几十年的才提出的预防医学理论;中医要求养生保健注重心理的调适和道德的修养,而西医最近几年才提出来。这几年流行的据说是联合国健康专家提出的健康养生“十六字” 方针(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生理健康),在我们老祖宗那里不但早就有了,而且内容比“十六字”方针还要丰富全面。

    在中医中有个重要的治病和保健理论,即“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是天地造化之物,是和大自然同步产生和成长的,因此,人的身上具有与大自然和谐一致的天性,我们要想保持健康,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工作和生活,2500多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指出:“智能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例如:大自然中有四季之分,根据四季的特点,在中医中就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说法,意思是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中的阳气开始复苏,向外生长,因此,要多到户外活动,吐故纳新,激发阳气,古人谓之曰“踏春”,通过踏春,人的精神面貌和四肢就会如春天般轻盈有力;到了夏天,阳气正盛,万物生长茂盛,人体也是一样到达到生长高峰,此时要注意饮食调节和正常起居,以保证身体吸取尽量多的营养,助长阳气,增加抵抗力,夏季阳气在表,可适当出点汗,如贪图凉快,长时间对着凉风吹会损伤阳气。到了秋天,万物长成果实,一派秋收景象,人体也逐渐回收阳气,准备过冬,秋天天气干燥,要保护身体内的液体,因此此时不宜剧烈运动,要逐渐添加衣物,饮食也宜清淡;到了冬天,万物都收藏起来,此时身体中的阳气处于藏的状态,尽量少出汗,也不能做耗散阳气之事,如冷天吃冰琪淋、西瓜、游冬泳等,都是耗散阳气的,部份女同胞爱在冬天穿露膝裤,也是耗散阳气的,很容易得寒湿一类的病。又如,中医还将一天分为12时辰,跟据日出日落和月出月落的自然现象,认为人体内的脏俯活动规律也是与天地一致的,例如:夜里11时—凌晨1时, 是胆经活动的子时,阳气开始生发,此时睡眠好了,胆气就好,人的“胆气”和“胆量”就足,因为胆在中医中还有主决断的作用。但现代人此时正是夜生活的开始,这也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日久必然生病。 又如辰时是早上7点---9点,是胃经活动的时候,阳气开始占据主动,为了滋生阳气,必须添加食物,此时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和吸收,准时吃早餐是最好的养生方法。不少人因工作繁忙或习惯长期不吃早餐,这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很多人的肠胃病,结石病等就是由此造成。

           十六字方针中讲要“适量运动”,西医指的“适量运动”就是散步、小跑、跳舞、打球或在一般的健身器上做力度不大的运动,这些运动对身体保健有一定的好处,但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运动方式更好,既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又起到治病的作用,而且也不限场地和时间及年龄大小,随时可以运动,如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保健功,这些保健功是先辈们经千百年的实践模索出来的,其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对全身的对应经络有着剌激作用,是很有效的防病健身运动。例如己有2500年历史的“八段锦”保健养生功,其中的许多动作就有疏通经络的作用,有的动作是根据人体活动的生理曲线设计的,如果认真做好了“八段锦”保健养生功,每做一次全身的经络可以得到一次拉伸和剌激,还可以治疗和预防颈椎、腰椎、关节病等疾病。

    在饮食保健方面,我们的祖先对酒的保健作用和危害有专门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指出:以酒为浆。。。故半百而衰也”.意思是如把酒当汤水来喝,人到50岁便衰老了.中医认为,酒有活血通脉、消除疲劳、提神防寒等功能,但酒又属醉甘厚味,性质热湿,长期服用会损伤脾胃,耗散津液,酿湿生热,引起气血亏虚,体质下降,有很多人以为喝酒舒筋活血,能解腰腿痛病,实际上长期饮酒反而会导致湿热凝聚腰部和腿部,是造成腰腿痛的病因之一。此外中医还提倡饮食“合时有节”,饮食有节指不要饮食过量、饮食不足、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饮食合时是指一日三餐要有规律,到了不同的季节要注意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食物,冬天不吃西瓜、不喝绿豆汤,不吃生冷,夏天不吃狗肉、羊肉,慎用大补之物等。

中医保健养生中还强调“养心”和“养德”,如果一个人只养生,不养心和德,一样会生病。养心包括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放怀怡情的养心之道和琴棋书画、听曲观花、吐纳调息的健心之术。《黄帝内经》中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认为有些病是心乱引起的,因此,调养心神,做到心静,就会少生病和不生病。要做到调养心神,还须“养德”,养德主要指淡薄名利,不恋声色,不贪财物,不贪食欲,不做两面三刀之人,去除妒忌心理等。

     中医保健的内容丰富多彩,里面蕴藏着很多智慧,现在有一些中医院为了指导病人学习和运用中医保健知识,设立了中医治未病专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领会到中医保健的真缔,中医保健将会在人们的保健养生中大放异彩,发挥更大的作用。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神奇的中医针灸

(2011-08-27 11:03:19)
    针灸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份,针灸的起源甚至比中药还要早, 针灸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从最早的砭石为针到今天的各种金属制作的针,针灸己经走过了5000多年的历史,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后,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下, 针灸这门古老的医术得到发扬光大,目前一般大一点的中医院都有专门的针灸科,针灸正在以它独特有效的治疗效果继续为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做出贡献。

近几十年来,针灸还传到了世界很多地方,在美国和欧州等发达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针灸治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经过听证认为针灸的不良反应在所有医疗手段中是最低的,是当今世界上最安全和治疗效果也比较好的一种疗法。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和京剧同时在联合国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针灸己经变成世界医学的一部份。

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是络络学说,中医认为,在人体中存在着维持人体生命运转的经络,中医说的气血及各种营养精华物质就是通过遍部全身的经络传输的。一旦经络阻塞不通,气血受阻,人体就会成病,而经络上分布有许多穴位(己经有世界标准,共361个),针刺这些穴位就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达到治病的目的。但经络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在有生命的人体中才存在,用现代解剖学是找不到经络的.为了探索经络的奥妙,我们国家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进行了多次专门的研究,只能通过一些现象说明人体经络确实存在.例如:有科学家用生物电和红外线侧量人体经络走向,发现在古人指出有经络的地方红外线和生物电就有特别反映,其它地方则没有, 还有用特别的光、同位素等测量经络都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证明经络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来没有人找到过实体数据。也许要等到将来科学发达时才能揭出这个人体奥妙了。

我们祖先发明的针灸疗法可谓是世界上绝无仅有既不吃药又不用手术的疗法。这种疗法可以做到既有可靠的疗效,又安全无创并且简便易行。中医针灸可以治疗内、外、妇、儿、皮肤等各科的800多种疾病。尤其是西医中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如各种心因性疾病、慢性退行性疾病、功能性失调病、过敏性疾病等,其中尤其是治疗各种疼痛症更是针灸的特长。有些疼痛如头痛、牙痛、胃痛、胆绞痛、肾绞痛、关节痛、腰痛等痛证用针灸治疗可以取到很好的效果,上述疼痛如果是急性发作,使用针灸治疗可以立竿见影,马上见效。因为受到针灸有良好止痛作用的启示, 1958年有上海的医师试验成功针剌麻醉手术,即不用麻醉药,只用银针止痛,成功摘出13例扁桃体。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央同意随行的黑格将军参观了一例针剌麻醉下的肺部手续,整个手续过程中病人是清醒的,可以与人交谈,美国人惊叹:“不可思议”。因针剌麻醉须高超的针剌技术,又没有西医药麻快捷方便,现在很少有地方进行针剌麻醉了。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有床位1800张,其中有1600张用于中医住院治疗,而且以针灸为主,该院名誉院长石学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发明的专们用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醒脑开窍针剌法”有效率达98%,如今该疗法治愈了无数海内外患中风后遗症的病人,许多西方国家的病人慕名纷纷到该院看病,尽管该院床位费最高的达到1500元一天,仍然供不应求,该院的针灸住院病床从未空过。

    中医针灸一般人只理解为银针治疗,其实还包括“灸”。只不过同是用经络穴位治疗疾病,一个是银针作为工具,一个是以艾灸条为工具,一个用银针疏通经络,一个用热度温通经络。治疗方法不同,原理一样。如今,随着对针灸的研究、发掘和创新,针剌和艾灸方法更加丰富。在针剌方面,现在己经有了火针、电针、耳针、头针、舌针、眼针、鼻针、腹针、手针、足针、穴位注射疗法、小针刀疗法等,在艾灸方面,有艾炷灸和艾条灸两大类,艾炷灸中有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有瘢痕灸和无痕灸,间接灸有隔姜灸、隔蒜灸等,艾条灸有悬灸和实按灸等。

    中医针灸以其神秘的治疗效果和绿色的治疗理念,符合当今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随着中医针灸被评为世界遗产,针灸最终将为世界人民的医疗和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现在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中医这个带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国粹逐渐又被人们重视起来。各个电视台播出的有关中医的健康讲座大受欢迎,各类中医科普书籍在销售排名榜中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多年对中医宣传的勿视,人们对中医的科学体系和治疗优势的了解越来越少,对于中医独待的治疗理论和思维知道的人更是不多了。因此很多人虽然也知道中医有很多治病优势,也找中医看病,但却用西医的观点去理解中医的治病方法,就必然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对中医的治病存在潜意识的怀疑和轻视,治病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凡是想要找中医看病的人一定要首先对中医治病的思维和治病方法有所了解,才能认真配合完成中医师交待的服药和治疗注意事项,治病也才能达到效果。

    中医与西医治病最大的区别是中医是治人的病,以人的整体症状和自我感受为主,而西医是治疗具体的有实验数据的病,没有实验和化验数据,西医就认为没有病。据报载,现在去一些甲级医院看病,最多的化验达到1600多项,随着实验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病种的发展,要求化验的项目将会越来越多,但是化验项目再多,也永远概括不完人类体内生病的生化和病理变化。但中医则不同,中医从身体的全局观病,通过现象看本质,将人体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看做为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并概括为阴阳的动态平衡,而疾病发生的原因就是人体的阴阳出现了不平衡。中医治病就是用中医特殊的治病理论体系,通过辨证辨病,给予中药内服和针灸等方法对症治疗,使身体恢复到新的健康的平衡状态。例如,现今流行的西医说的亚健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来人的身体除了健康就是不健康,但有的人明明全身酸软,头昏眼花,身体明显有病,但通过化验又找不到有病的指标,也就没有治疗的方法,因此,对于此类病症,西医只好来一个含糊的亚健康来概括。但中医却认为这就是病,可以对症治疗而且效果很好。

中医是通过治疗人的全身症状来治病的,是一种整体疗法。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获取病人的症状资料,用中医特有辨证方法分折病症,并确定治疗原则,因此病人一定要认真全面地向医生介绍自己各方面的病情,因为“问”诊是四诊中最重要的一诊,而有些人以为高明的医生只要切脉就可知道病情,其实“脉”诊虽然重要,但却是中医看病的最后一环,主要是用于验证和确诊病症的。有的病人爱用西医的病名去问中医,但一般中医病名的含意和西医大相庭径,如中医的脏腑病症是一个很广的动态概念,并非指具体的脏器。比如中医的“脾”,包括有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反应出来的病症,而不是单一的脾脏。绪如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四肢浮肿、饮食无味、泄泻便秘、吐血便血、小便短少等病症都和脾有关。不管在西医里讲的具体的什么病,只要是对应中医里脾脏病症状的病,都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而且都有效果,中医中叫“异病同治”。又如西医讲的肿瘤、囊肿或者癌症,中医认为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调、七情郁结、脏腑受损等病因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结,毒邪留滞不去,积聚而成。因此不管你是瘤也好、囊肿也好、甚至是癌也好、只要症状相同,都可以用扶正去邪、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理气行气等方法治疗,通过中医对全身的调理,提高了身体的正气,改善了身体的内部运化环境,从而将凝结的痰湿和毒邪消除,肿瘤、囊肿或者癌症就会慢慢消失。

     中医是有很正规的理论体系和很严格的诊疗疾病规范的科学。只要真正认真按中医辨证施治和理法方药要求诊病看病,中医对很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中医治病可以治根而且后遗症较少。当前国家出台了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并要求所有社区医院要配置中医科室,相信中医这个中华民族的国粹将会在未来的社会中为人民的健康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医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2011-08-22 09:26:08)

中医是我们的国粹,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贝。中医具有渊远流长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的文明一样经历了5000多年的时光,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仍然在为中华民族的治病和健康作出贡献,

中医诞生于中华大地,因此它的理论根基和临床实践都是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的,要想理解中医,必须先有一定的中文修养。世界上曾经有四大人类创造的文明,即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但四大文明中却只有中华文明绵延5000年,从未间断。我们的中医也就是中华文明之中的一部份。在2500年前,我们的先人在总结了前人2500年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黄帝内》这本书里充满了我们的祖先在治病方而的各种智慧,为后来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然在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在《黄帝内经》书成后的2500年里,中医又有了巨大发展,涌现出了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叶天士等医圣和名医,出现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本草纲目》、《温病论》等千古名著,这些名著至今仍在指导着中医临床。可以说祖先在中医这个领域里留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有很多现代病我们都可以在古典的中医典籍中找到相关疗法。

中医的独特的治病理论和各种神奇的疗法里,有许多现代实验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因此,有些人就讲中医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玄学,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又对很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己经得到世界的公认,这只能说明中医是另一种科学,也许要多少年后实验科学有了更大的进展,才能解释中医的一些特有的治疗理论和现象。现在我们知道在某些方面,一些西医的前沿理念却早在中医那里就有验证,如现代的细胞全息理论。主要是说人体的每一单个细胞都含有个人全身的信息,在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里就有全息理论,中医可以通过头、脸、手、耳、足的细微变化传出的信息观察到人体全身所患疾病,也可以通过头、脸、肚、足。手等穴位治疗各种疾病,具体治疗方法就是头针、面针、手针、腹针和足底按摩疗法等,这些都可以用现代细胞全息理论来解释,说明我们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个原理了;又如现代使用链霉素时发现,链霉素打多了会影响肾功能,使耳朵失聪变聋,而我们祖先早就指出肾开窍于耳,肾有病必然影响到耳朵;还有中医中的肝开窍于眼也映证了现代医学指出的眼睛中缺乏的维生素A 会影响视力,而肝恰恰是合成维生素A的地方,中医也早就指出肝有病必然影响到眼。总而言之,中华医学未被现代科学破解的谜太多了。就即使在西医在医疗领域占主流地位的今天,中医仍在有关治疗病毒感染的疾病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如1955年我国流行乙脑,当时用西医的各种办法都不能治好这种传染病,结果是由当时的一些名老中医用清热解毒和芳香去湿的方子治好的。2003年爆发“非典”时,所有的抗菌素对“非典”都不起作用。只能被动的用退烧药,结果,用中医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当时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很多医院都因感染“非典”死了人,唯独当时的广州一个中医院使用中医疗法预防和治疗“非典”,无一病人和受传染的医务人员死亡.在去前年发生的禽流感流行期间,又是中医在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疾病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如今在治疗艾滋病方面中医也正在发挥作用,我们国家在非洲的治疗艾滋病的实践中,使用中药治疗艾滋病己取得一定的成功,在控制病毒复制和延长病人存活率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在国际上也因其明显的治疗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越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来中国的留学生中有一大半是学习中医的,在各国开办的孔子学院里,最受欢迎的课程是中医和针灸。美国己有45个州通过了有关针灸的法律,在欧洲英国有针灸诊所3000多家,每年有250万人接受针灸和中药治疗,法国有中医针灸诊所3600多家,针灸医师9000多人。如今针灸己经进入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医保范畴,甚至在中国学成针灸后的外国人到本国成了针灸权威,还有中国人去那里学习的。

    遗憾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浮燥的思潮中,中医逐渐被方便快捷的西医所取代.人们再也不愿意慢慢的煎药,嫌费时间,也不愿意再喝苦涩的中药,况且中医见效又慢,在“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的现代社会里没有功夫慢慢等。但事实是这样么?不是的,中医治病的优势一般人错误理解为只能治慢性病,其实中医治急性病也同样有很好的效果,如急性感冒发烧,急性腹泻等,有的一付药就可以见效。虽然中医煎药较费时间,药也比较难喝,但中药却是地道的原生态疗法,服中药一般副作用较小,而且中医治病是治根和本,有的病治好后不会复发。比较此种优势,多用点时间煎药,药品再苦一点就无所谓了。

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不要忘了中医这个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贝,关注中医、爱好中医、学习中医、使用中医,你会领略到祖国医学的神奇魅力,也会给你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你还能体验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的价值。

15、中医智慧治未病  健身强体“三伏贴”

   中医向来讲究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作之时便事先筑起一道防线抵御疾病的发生或是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三伏贴”就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利用“三伏天”人体阳气正盛,皮肤腠理开泄之机,将能够助阳气的药制成饼贴于背部相关的穴位上,让药物迅速进入体内扶正祛邪一种治病方法。该法又叫冬病夏治法,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最突出的体现。“三伏贴”可以治多种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等到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慢性胃炎、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泻等到消化不良性疾病;还有种种关节痛、肌肉痛、颈腰椎病,体虚怕冷等病。我爱人从去年开始为病人进行“三伏贴”治疗,开始只是通知一些老病号前来进行治疗,到了去年冬天后,有些老病号反应,身体低抗力增强了,如一个住在我们对门的老太婆,原三天两头感冒,经常腰酸背痛,每次发作都要请人帮助捶背,自去年贴了“三伏贴”后,就很少感冒了,腰背痛也不发作了,今年以来基本没有找人捶过背。原先有的人特别怕冷,热天不敢吹风扇,更不敢吹空调,贴了“三伏贴”后,吹风扇、空调也没有事。由此可见,“三伏贴”的确是有作用的。

    用“三伏贴”治病一般要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才会真正见效果。因此,今年我爱人又继读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由于去年“三伏贴”治病的影响,我们诊所在头伏那一天很忙,来要求贴“三伏贴”的人特别多,一直忙到下午5点过钟。有这么多人相信祖国的医学,我们很高兴。但有的人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认为“三伏贴”是治百病的,有的认为是一贴病就好,其实,“三伏贴”只是冬病夏治,增加抵抗力的一种中医疗法,也不是一贴病就好。因此,我们还要给病人做一些解释工作。另外,贴“三伏贴”时皮肤要有一定的反应才有效果,贴上去2-4小时以内有反应后必须取下来,否则会起泡,尤其是有的病人认为贴时间越长越好,结果反应很厉害,我爱人为了做到贴“三伏贴”时既要有一定的反应又不至于起泡太多导至病人的惧怕心理,曾在自己身上反复试验,现己能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来配制 “三伏贴”。

    现“三伏贴”治疗时间己即将结束,一部份病人还没有到冬天就已经感觉到“三伏贴”带来的效果,如有的病人原来月经不正常,贴了“三伏贴”后,月经正常了;有的病人原来整天浑身无力,贴了“三伏贴”后变得有精神和气力了;有的原来颈椎痛时时发作,贴了“三伏贴”后居然不痛了;有的原来大热天也不敢下河洗澡,一下河就会感冒,贴了“三伏贴”后能下河洗澡了等等。可见,小小的“三伏贴”的确显示出了我们祖先不治己病治未病思想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