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六年级科学资料 (1-20)
2013-03-13 | 阅:  转:  |  分享 
  
第一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自己与妈妈或者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2、变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二、填空

1、从五至六年级的时间里,我们的生长与往年相比(身高)和(体重)明显加快。

2、(青春发育期)是我们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女同学比男同学发育要(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是(10至12岁);男同学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是(12至14岁)。

3、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五个阶段。我们正处在(少年期),还要经历(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4、动植物都有(遗传)和(变异),(遗传)与(变异)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课地球

一、填空

1、古代人类活动的地域非常有限,他们对地球的认识是(居住地中心说);我国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是(天圆地方说);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于是提出了(地球说)。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意大利(哥伦布)在1492年8月3日率领约90名水员操纵3艘帆船,历经2个月零9天的艰苦航行,发现了(美洲大陆)。

4、航海家(麦哲伦)于1519年9月率领(200)多人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西穿(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与1522年9月回到原3出发地(西班牙),历时(3)年,这是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

5、地球上的七大洲是(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非洲)、(亚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地球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29.3%),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0.7%)

二、问答

1、前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答:前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搜集现象——引发猜想——寻找证据)

第三课地球仪

一、填空

1、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等四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络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型地球仪)。

3、(地球在宇宙空间是绕一根假象的轴自转的,这根假象的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4、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我们称它为(赤道0。其他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与纬线的半圆弧形,这些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6、在地球仪上,还有表示地球表面(陆地)、(海洋)、(国家位置)等的地图。

二、简答

1、什么叫地球仪?

答: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第四课地图

一、填空

1、我们见过的地图有(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交通图)、(省市图)、(旅游图)等。

2、读看地图的三要素是(看比例尺)、(判定方向)、(了解图例)。

3、地图是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与地图有关的各种信息,正确地反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住地)、(交通线)、疆界)等的分布情况,如实表达地理特征的图。

4、地图是一种(特定的地理语言)。

二、简答

1、根据课本地15页青藏高原地形图、长江水系图说一说,你了解了关于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

答:青藏高原由许多山脉构成,其中向东是横断山脉,向西和向南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大多数山脉的走向是西北向东南走向,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格拉丹雪山西侧,正源是沱沱河,南源是当曲河,北原楚玛尔河。长江从西到东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2、根据常用图例符号,请画出首都、城市、国界、未定国界、铁路、公路的符号。

3、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有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内的图形。

第五课建立地球档案

一、填空

1、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

2、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有各种各样的奇特地貌,如(冰川地貌)、(丹霞地貌)、(溶洞地貌)、(雅丹地貌)等。

4、地球环境受到污染破坏,如(山体污染)、(河流污染)、(空气污染)等。

5、世界上的首次“地球日”活动是(1970年4月22日),联合国将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是(1990年4月22日)。

6、第三十五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7、地球上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大型爬行动物,俗称(恐龙时代)。

二、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答:首先要搜集和整理关于地球的有关资料,然后根据资料进行分类如:基本情况,地球上的自然事件,地球的邻居等。在建立档案的过程中最好配上实物或图片。

第六课昼夜交替

一、填空

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与(1543)年撰写了一部划时代的科学论著(《天体运行论》)明确提出了(“日心说”)。

2、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沿(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

3、地球有自转和公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约(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约(365)天。

4、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围绕(地轴)转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自转;地球绕(太阳)转动叫(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5、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过程中形成的。

二、简答

1、昼夜交替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绕轴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并循环出现。

三、实验题

1、器材:手电筒、地球仪

2、实验记录:

⑴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动;

⑵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不自转);

⑶地球自转(但不公转)

⑷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3、说说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情况中,哪种可能性最大?

答: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第七课谁先看到日出

一、填空:

1、从地球仪上找到杭州、武汉、成都、拉萨等城市,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是(杭州)——(武汉)——(成都)——(拉萨)。自动向西转动地球仪,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是(拉萨)——(成都)——(武汉)——(杭州)。

2、杭州看到日出的时间是(5时45分),武汉看到日出的时间是(6时7分),成都看到日出的时间是(7时41分)。由此可见,地球的自转方向应该是(自西向东)。

3、北京是凌晨时,夏威夷岛是(正午),纽约是(傍晚),雅典是(子夜)。

北京是正午时,夏威夷岛是(傍晚),纽约是(子夜),雅典是(清晨)。

北京是傍晚时,夏威夷岛是(子夜),纽约是(清晨),雅典是(正午)。

北京是子夜时,夏威夷岛是(清晨),纽约是(正午),雅典是(傍晚)。

二、问答: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为什么?

答: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为我们知道,北京、杭州等我国东部城市总是先看到日出、日没;而拉萨等西部城市总是后看到日出、日没。实验证明,当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时,才会出现镇中现象。

第八课昼夜温度的变化

1、根据曲线图的变化,发现昼夜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发现的规律是早晚温度低,正午温度高。凌晨温度最低(6点左右),

午后2点左右温度最高。

2、昼夜温度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昼夜温度的变化与太阳的照射有关。主要是与照射的距离、角度、面积等有关。

第九课一天中的动植物

一、填空:

1、牵牛花开放的时间是(凌晨),闭合的时间是(夜晚)。

2、夜来香开放的时间是(夜晚),闭合的时间是(白天)。

3、有些植物是白天开花,夜晚闭合如:(蒲公英)、(郁金香)等。有些植物是夜晚开花,白天闭合,如(昙花)、(仙人掌)、(晚香玉)等。

4、有的动物是白天活动,夜晚休眠,但也有白天休眠,夜晚活动的动物,如(飞蛾)、(猫头鹰)、(蝙蝠)等。

5、大自然中许多植物开花与闭合的时间很有规律,他们的变化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问答:

1、昼夜变化对植物行为有哪些影响?

答:每种植物的生理节律打偶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能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树根液汁的分泌,树叶的休眠等生物化学活动。

2、动物的昼夜行为受到了昼夜变化的影响吗?

答:动物和植物一样也有各自的生物钟,它们的生理节律同样受约于它们的生物钟。

3、什么是生物钟?是谁发现的?

答:生物钟就是指生物的生理节律。最早发现植物节律的学者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第十课卵石的形成

一、填空:

表面光滑圆溜的岩石叫(卵石)。

河道中的岩石分布是有规律的,上游到下游,石块越来越(小),形状越来越(圆)。

河滩上的卵石最初来源于(上游两边的高山)。

河流上游的岩石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经历了(风化作用)、(水的搬运作用)和(磨圆作用)三个过程。

流水的作用能使地表发生变化,如(高原上的沟壑)、(江中的沙洲)等。

二、问题:

什么是风化作用?

答: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树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风化作用。

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高山上的岩石经温差、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有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第十一课溶洞

一、填空:

1、溶洞是奇特的自然景观,悬垂在溶洞顶部的(钟乳石),有从地面生长的(石笋),有钟乳石和石笋连接起来的(石柱),还有由池水沉淀而成的(石花)。

2、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

3、雨水在下落的过程中,常常会吸收空气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而带有酸性。这些带有酸性的雨水渗到地下石灰岩的裂缝时,会对石灰岩产生(腐蚀作用),天长日久,由石灰岩构成的岩层会形成(许多溶洞)。

二、实验题:

1、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进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原因:形成了沉淀物。

2、继续往浑浊的石灰水里面吹二氧化碳,水又慢慢地变清了。

分析原因:沉淀物吸收了二氧化碳后溶解了。

3、将这种澄清的石灰水加热,使水分蒸发。

发现现象:看到白色沉淀物出现。

说明:这种白色的沉淀物就是形成钟乳石的物质。

三、问题:

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在溶洞中含有溶解了石灰岩物质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由于温度的变化,生成的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而使水中的物质又沉淀出来,并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形成钟乳石。

第十二课升高的河床

一、填空:

1、黄河上游每立方含沙量为(3千克)左右,中游每立方米含沙量为(30多千克)。

2、“黄河”的称号是因为(喝水浑黄),(含沙量大)。

3、黄河下游的河床比两岸高出(10米)以上,是因为(大量泥沙沉积),使河床不断(抬高)。

4、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的泥沙主要是从(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向下游的(途中)带来的。

二、问答:

1、升高的河床会有什么危害?

答:黄河下游的河床已经远远高出两岸居民的房顶。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一旦遇上大雨,黄河泛滥,大堤决口,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自然灾害,如:田地淹没,房毁人亡等。

2、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那些原因造成的?

答:是由于人类长时间的开垦和砍伐,把原始的森林草原区给破坏了,再加上过度放牧,植被彻底遭受破坏,造成了今天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惩罚。

三、实验结论题:

1、根据实验第44页说说黄河上游河床的升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植被严重破坏等因素有关。

四、拓展:

1、人类的活动给黄河带来了哪些影响?如果这些行为一直持续下去,你认为会有什么后果?

答:这些行为一直持续下去,水土会不断流失,河床会越来越高,迫使黄河改道,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会遭受巨大的灾难。

第十三课沙尘暴

一、填空:

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空中沙尘飞扬),(空气混浊)、(能见度差)。

沙尘暴天气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

沙尘暴形成的三要素是(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在形成沙尘暴的天气基本条件中,(人为破坏植被),(开垦作耕地)等人类活动与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有关。

我国上世纪沙尘暴天气发生次数为:50年代发生(5)次;60年代发生(8)次;70年代发生(13)次;80年代发生(14)次;90年代发生(23)次;90年代后沙尘暴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多。

我国上世纪土地每年沙化面积为:50-60年代扩展(1560)平方千米;70-80年代扩展(2100)平方千米;90年代扩展(2400)平方千米。

二、简答:

1、更具第46页的曲线变化,我们有什么发现?

答:近几十年来,我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多;土地沙化的面积在不断上升。

为什么会出现沙尘暴天气不断上升的情况?

答:土地沙化面积不断上升,扩展了沙源,是气候变得更恶劣,导致沙尘暴天气的增加。

人类应该为防治沙尘暴做些什么?

答:大量植树造林,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建立防护林,阻止土壤、沙尘的运动;在城市中种植花草树木,增大绿化面积;科学放牧,保护操场等。

第十四课唐山地震

一、填空:

1、唐山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深夜,震级(7.8)级。

2、唐山地震发生时出现(建筑物倒塌),地面出现大量(裂缝带),以及(喷水冒沙)、(井喷)、(滚石)、(崩塌)、(地基沉陷)等现象,造成严重灾害。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关掉炉火),不慎着火应(迅速扑灭),邻里之间要互相呼唤:勿靠近(围墙)或其他建筑,按正确指示撤离到(宽阔地带0,要协助受伤的人逃离危险区域。

4、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教室里来不及逃离可蹲在桌子旁或桌子底下,在家里来不及逃离选择(墙角)等建筑物最牢固不易坍塌的地方保护好头部等待救援。

5、地震前的征兆有:(地下水突然升降、变色、变味;动物惊恐不安;气候反常)等。

二、简答:

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答:地表以下有许多的岩石层,而地壳内部物质是不停运动的。当坚硬的岩石受到一种巨大力量的推动,并且承受不住时,岩石层就会发生弯曲,有时甚至断裂、错动,从而产生巨大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面以后,就会发生地动。

第十五课庞贝城的毁灭

一、填空:

1、庞贝城毁灭的原因是(火山喷发)。

2、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有:(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影响),(火山喷发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火山带来的益处有:(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火山拥有热源,常常有大量热水,热气藴藏在地下,是有价值的资源);(喷发的热能可以发电);(带来很多矿物质)。

3、地球内部温度特别(高),压力特别(大),那里有一种像烧溶的玻璃一样的物质叫(岩浆)。

二、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内部的岩浆受到巨大的压力作用会从地层的薄弱处喷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

第十六课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

一、填空:

1、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力量能使地球表面的形态(发生变化)。如:(岩层碰撞挤压形成高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等。

2、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3、地震和火山能带给我们很多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如:(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地球内部的压力很大)等。

4、地质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二、判断: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不可改变,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2、受地球外力和内力的作用,地球表面形态在不断变化着。()

3、人们的行为也能改变地表形态的变化。()

4、很早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陆地,是地球外力改变了地表形态。()

5、很早以前的重庆黔江地区是一片海洋。()

三、问答:

你知道全球分为哪六大板块?

答:六大板块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第十七课四季星空

一、填空

1、不同的季节,我们所看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的主要星座有(狮子座),夏季的主要星座有(天鹅座),秋季的主要星座有(飞马座),冬季的主要星座有(猎户座)。

2、(星图)是找星座的好帮手。

3、天空中,星座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星座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4、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利用北斗七星我们可以找到(北极星)。

5、地轴的北极正指向(北极星),因而(北极星)在正北方向,与之相反的是(正南)面向北极星,右面是(正东),左面是(正西)。

6、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且(方向不变)有关。

二、实验题:

1、第62页的试验中,“楼房”比拟(太阳),“人”比拟(地球),看到的“景物”比拟(四季星座)。实验说明地球在不停的绕(太阳公转),所以四季看到的星座就发生了变化。

2、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答: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

三、简答:

1、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有什么关系?

答: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地轴总是倾斜且方向不变,使得太阳光直射地球表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如:夏季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春秋两季太阳光直射赤道,这就引起了地球上同一地区的气温发生变化而形成四季。

公转对南极和北极有何影响?

答:以北半球为例,当地球转到夏至点时,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极处在夏季,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而南极处在冬季,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当地球转到冬至点时,北极是冬季,北极圈会出现极夜,而南极则是夏季,南极圈出现极昼。

第十八课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一、填空:

1、一年中气温的变化一般规律是(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2、根据统计发现,从(冬至)到(立春)是一年中气温最低阶段,从(夏至)到(立秋)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阶段。

二、一年中气温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太阳的辐射强弱和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有关。

第十九课水结冰了

一、填空:

1、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水的冰点为(0℃).

2、水有(固态)、(液态)、(气态)的三态变化。

3、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变成的小冰晶。

4、(钢铁)和(岩石)也有像水一样的三态变化。

二、水的三种状态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变化?

答:水遇冷(0℃)结成冰,遇热变成水蒸气。冰遇热变成水和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冷到0℃以下变成冰晶。

填图:



























第二十课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一、填空:

1、常绿植物如松树采用(穿甲戴盔)法过冬,落叶植物如梧桐树采用(舍木保本)法过冬,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绊根草采用(休眠)法过冬,一年生草本植物如狗尾草采用(留种子)法过冬。

2、狗采用(换毛)的方法过冬,大雁通过(迁徙)逃避寒冷的冬天,青蛙采用(冬眠)的方法过冬,麻雀在冬天(减少活动量,大半的时间躲藏在鸟巢里)过冬。

















南湾中学2012年秋小学六年级科学资料



-3-









水蒸气



































献花(0)
+1
(本文系四柱知识 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