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同体 ——唐音雕塑赏析

 tuzididie 2013-03-14





树人







《元源2》







《谐》







《元源1》







《婴戏·象》







《婴戏·贝》







《婴戏·象》


  邬春生

    唐音是现代雕塑家,青年学院派,现任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唐音的雕塑主题是围绕着生命与自然、人与自然之关系。她系列化地创作了这一主题的许多作品——生灵共生亡。把人类当作社会人的同时,亦视作自然人。其实,人应该是生灵群体中的一类,而非完全独立于其他生灵之外的生命,更不是与其他生命对立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人类生命与其他生命之关系——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山水……一言以蔽之,人与身外的一切自然事物之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逐渐疏远、疏离、割裂、甚至对立。其原因是人的自以为是、人的贪嗔痴念、人的自妄无知造成的。在今日科学昌明之时,多数人对自身为何存在于宇宙间所知不多。人是生物链中的人,离开了自然环境的生命是难以想象的,这可能是雕塑家唐音想要表达的思想。唐音创作了一系列人与生物“同体”的雕塑作品:人与马、象、猫、沙漠狐、企鹅、鸟、蛇、海豹、章鱼、贝壳、卵、大树等等。在这些雕塑作品中,其中的“人”以某种方式与它们同体同生。

    众多当代艺术作品,旨在传递或告诉人们更多的是思想观念、精神意识等较为抽象的理念。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艺术抽象的多种方式与途径去认识、理解其作品的内涵与思想。艺术家用具体的物象或物质材料来表现或倾诉抽象的思想观念或意识情感。这就需要观众走同一条路,即从看到的物象——作品,去感受或思考其中的“内容”。这个内容可能是抽象的观念、某种情绪、一种精神活动、或者是某种信仰。人类语言系统不足以表达造物主所创造一切的用心和意图,但有幸的是,人类除了有语言外,还具有艺术这条能够接近认识造物主的途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摄影等,是认知造物主为何造人意图的重要途径。确切地说,它们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读唐音雕塑作品,我们似会发现,生命意识中的自意识是各人不同的、复杂的。在自意识中,有的意识更为复杂、模糊。它似自觉的、自知的,但却常常是下意识的,似自知却无名,甚至是无法自意识的,它是生命意识中天然赋予的。喜悦源于自然,困惑通常源自社会。生命的产生与消亡并存,分娩的喜悦与痛苦并存。生命哲学的开始与终极都在这无限循环过程中得到阐述与解答。 

    雕塑家的创作灵感源于自然,人们习惯把人之外的一切事物视为自然,虽然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往往被忽略。唐音的雕塑试图让观众回到真正的、整一的自然,并重新认识包括我们人自身在内的自然。尤其关注人的生命与一切生命的关系。生命同体,生灵共生共死。我们所欣赏到的唐音雕塑,并不仅仅是空间中的一个物件,也并不是自然的表象,她想通过它让我们认识自然的真实,并与艺术家有着相同的发现,共通的思绪,达成共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