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情,不该“与时俱进”

 sml4605 2013-03-14

爱情,不该“与时俱进”

文 / 竹岛

 
   因年终回谁家无法统一,进而闹翻而离婚,诸如此般消息,现今似乎有愈发增多的趋势,且每到岁末年终,我们总会“五味杂陈”几番。如果说,婚姻终结于“回家”尚属个例,那么,离婚率偏高的现象则尤须警惕。
   有调查显示,于结婚率稳定的前提内,我国离婚率走高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一些数据,显得尤为逼仄。自上世纪70年代末伊始,我国离婚人数和离婚率持续上升,日前几年增速明显,增幅高达7.65 %。2010年,全国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的同时,196万多对夫妇劳燕分飞。而北京、上海的离婚率早已超1/3。
  转型期的社会,观念的变更、意识的觉醒,血缘、经济、环境以及世俗理念等作为传统婚姻的纽带已难以为现代婚姻“保驾护航”,离婚人数的激增或许正是转型期的“阵痛”。而据全国妇联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年约40万个解体的家庭,有25 %是缘于家庭暴力。有鉴于此,当离婚率有“家庭暴力”的概括前缀,某种意义上说,增多的离婚率也包裹着观念的革新——家暴终于不再止于家务内化解,能够上升到公共空间讨论,由法律纾解,何尝不或多或少凸显出人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提高呢?
  但纵然如此,只因回谁家过年出现分歧便离婚,离婚成为时尚,犹如穿衣吃饭那么简单,爱情脆弱的耐不住任何考验,显然也并非常态。毕竟,婚姻背后是爱情的承诺,有一份责任的担当,更关联到伦理道德。一旦婚姻蜕变为儿戏,离婚成为“过家家”,也是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
  不求感天动地的我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能够有现实的演绎,不求“矢志不渝”、“忠贞不二”等褒义词汇是每对情侣、每对夫妻秉持的爱情信条,也不认为离婚有原罪、即是不道德,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将物质的满足作为“牵手成功”的刚性前提,将爱情内一些可以免除的物质因素剥离,譬如少些“史上最牛丈母娘”、少些“女婿十条标准”,意图“单飞”时多些斟酌和思量,尽量将对感情、对家庭甚至对社会的创伤缩减到最小,才是爱情的正轨。
  “快餐时代”,一个“物质堆砌”的社会,爱情不该“与时俱进”。爱情仍是一坛酒,唯有情感兜底,真心作为材料,伴随着时间一边坚守、一边打磨,愈酿才会愈香。不然,难免催生“注水”的爱情,而“注水”的爱情,也意味着无保质期的婚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