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脑血管疾病与血管斑块的危害

 fushun_yingzi 2013-03-14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号称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的统计数据,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3亿,其中中风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至少200万人,平均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是心血管病患者。据估计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平均每10.5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而一直被广大公众所忽视的是:长期高胆固醇血症导致的动脉粥样斑块是引发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后果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中的斑块才是威胁生命和健康的隐形杀手。

    人体血管内的斑块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血压、生活方式、情绪、年龄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如果人体内胆固醇水平过高,再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协同,使血管内皮有损伤,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形成一种医学上能够检测的粥样斑块(因为肉所见这种块状物内部形状类似小米粥而得名),脂质沉积的越来越多,斑块的体积也不断长大可堵塞血管,使血流不畅,甚至闭塞,形成多种多样的疾病,如阻塞心脏的血管可产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阻塞脑血管可导致中风和痴呆,阻塞四肢血管可引起四肢疼痛,尤其是下肢的跛行等;更为可怕的是一些“不稳定斑块”像不定时炸弹一样没有任何先兆的爆炸破裂,一旦破裂,斑块内的物质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引起大的血栓,使动脉迅速堵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引发心梗、中风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从胆固醇开始在血管壁积累直至粥样斑块形成、甚至破裂,这个过程有可能长期沉默而不被发现,一旦表现出征兆已经是血管晚期病变了。这需要我们从防范血管壁的“点滴积累”避免斑块形成开始,防止形成斑块引起后患无穷,从而真正远离心肌梗死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①自身合成,这是主要来源,总量大约800mg/d。人体自身合成胆固醇的部位是肝脏,另外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合成胆固醇。胆固醇的体内合成对于机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在饮食摄入受限的情况下(如饥荒或疾病时)尤其重要。②日常饮食,一个人每天约从食物中摄取200~500mg胆固醇。不过,大约仅有30%~60%的胆固醇能够被吸收入体内。

    胆固醇本身无好坏之分。它是人体维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基本成分。人们常说胆固醇有 “好”与“坏”之分,确切地说应该是脂蛋白的好与坏。

    所谓好的“胆固醇”,即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该类脂蛋白可将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壁内的胆固醇带到肝脏,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的美称,是“好的脂蛋白”。

    而所谓坏的“胆固醇”,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该类脂蛋白中携带大量胆固醇,容易沉积于动脉壁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坏的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分期为:

    1:无症状隐匿期:粥样硬化斑块已形成,但尚无明显狭窄,因此无器官受累临床表现。   脂质条纹多于5~10岁的儿童开始,粥样斑块始见于20岁。

    2:缺血期: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器官缺血,根据累及器官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3:坏死期:动脉堵塞或血管腔内血栓形成造成相应器官组织坏死。

    4:纤维化期:长期缺血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纤维化萎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