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
外阴癌是指来源于外阴部皮肤、黏膜及附属器和前庭大腺的恶性肿瘤,以鳞形细胞癌多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以原发性外阴肿瘤较为常见,而继发性者多由子宫癌转移而来,较为少见。本病多发生于绝经期后的老年妇女,5年生存率为75%。 本病的发生与外阴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癌变率5%-10%),局部长期受刺激、性病等因素有关。 外阴癌早期常为小的硬结或溃疡,有时有瘙痒感,大多数病人在局部出现结节前,常有多年外阴瘙痒史。癌灶进一步发展时,可呈菜花样或形成溃疡,基底坚硬,伴有疼痛。一般由淋巴结转移,首先侵犯腹股沟浅层淋巴结,故可在腹役沟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质硬,以后侵入深部淋巴结。 病理检查:对可疑病变部位要作病理组织检查以便确诊。 ×线、B超等在晚期疑有肺、肝等转移灶时应用。 方1
【药物组成】方①何首乌9克,玄参9克,麦冬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丹皮9克,覆盆子9克,益母草15克。 方②仙灵脾30克,鹿衔草30克,蝉蜕9克。 方③覆盆子、鹿衔草、仙灵脾各等份。 【适应证】癌前病变之外阴白斑。 【用法】方①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②水煎,熏洗外阴部。 方③共研细末,鱼肝油凋成软膏外擦。 方2
【药物组成】白鲜皮20克,仙鹤草20克,薏苡仁30克,土茯苓15克,山豆根15克,丹皮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地丁15克,半枝莲15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干蟾皮10克。 【适应证】外阴癌,外阴瘙痒、红糜,或见结节、肿物,甚则溃烂,可见浊液脓血分泌物,其味恶臭,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3
【药物组成】丹参20克,夏枯草20克,山慈姑20克,半枝莲15克,海藻15克,莪术15克,乌药10克,僵蚕10克,木槿皮10克,水蛭6克。 【适应证】外阴痛,外阴瘙痒日久,或伴有外阴白斑,结节、肿物、渗液,其味恶臭,舌暗苔红,脉滑数。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4
【药物组成】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车前子(包)15克,泽泻10克,土茯苓25克,白毛藤3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木通10克,野菊花15克,苦参9克,蛇床子10克。 *流水较多,或白带较多,而热象不明显,去苦参、黄芩、龙胆草,加薏苡仁30克,茯苓12克; *大便秘结,加火麻仁10克,大黄10克; *疼痛,加乳香6克,没药6克; *外阴瘙痒,加白鲜皮12克,地肤子10克; *灼热者,加黄柏10克。 【适应证】外阴痛,外阴溃烂,时流黄水或血液,灼热疼痛,心烦急躁,口苦咽干,小便灼痛,赤白带下,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5
【药物组成】肉苁蓉15克,山药15克,远志12克,蛇床子18克,菟丝子18克,五味子21克,山茱萸21克,天雄24克,巴戟天30克。 【适应证】外阴痛,外阴湿痒,肿烂。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20丸,病重者加至25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方6
【药物组成】黄芪20克,茯苓10克,党参12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薏苡仁30克,木香10克,栀子10克,甘草6克,白鲜皮10克,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半边莲15克,白英15克。 *外阴肿胀坠痛,加升麻6克,白术10克; *纳差者,加炒麦芽30克,陈皮9克; *少腹肿块,加炮穿山甲10克,鳖甲10克,莪术10克。 【适应证】外阴癌,外阴溃烂,瘙痒出血,脓水淋漓,疮久不敛,神疲体倦,心悸而烦,舌淡苔黄腻,脉细软无力。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7
【药物组成】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木芙蓉叶90克,苦参20克。 【适应证】外阴癌瘙痒流黄水者。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过滤。每次取500毫升药液加温水至1000毫升,局部患处浸洗,早晚各1次,浸洗患处每次15-20分,擦净后涂平阳霉素软膏。 方8
【药物组成】蛇床子30克,龙葵20克,五倍子15克,败酱草30克,苦参20克,公英30克,花椒15克,白鲜皮30克。 【适应证】外阴癌。 【用法】上药煎汤浸洗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浸洗20分。 方9
【药物组成】黄连9克,黄芩9克,黄柏9克,丹皮9克,赤芍10克,公英30克,紫花地丁20克,白花蛇舌草15克,山栀子10克,鱼腥草30克,木通10克,地肤子10克,当归6克。 *口干舌燥,加知母10克,石斛12克; *失眠烦躁,加酸枣仁10克,五味子6克。 【适应证】外阴癌,外阴热痛肿胀显著,脓水淋漓,腥臭异常,时有发热,口渴口苦,小便赤黄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0
【药物组成】方①白花蛇舌草120克,生薏苡仁30克,蚤休15克,没药9克,乳香3克,蜈蚣10条,僵蚕30克,生牡蛎30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香附12克。 方②黄芪120克,当归30克,白术30克,生山药30克,生地30克,蚤休30克,乳香9克,没药9克,香附12克,僵蚕15克,蜈蚣3条。 【适应证】晚期外阴癌溃烂,方①用于痰湿内蕴,毒邪炽盛者;方②用于中土已败,气血已衰阶段。 【用法】两方均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1
【药物组成】薏苡仁20克,茵陈12克,沙参10克,银花10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甘草3克,党参12克,麦冬12克,天冬12克,赤芍9克,泽泻14克,枸杞子12克,蛇床子12克,白花蛇舌草18克。 *发热,合并感染,口苦,纳少,加黄芩10克,青蒿10克,麦芽18克; *疼痛,加乳香6克,没药6克; *口干舌燥,加酸枣仁10克,五味子6克,珍珠母30克; *脾胃虚寒,去天冬、麦冬、银花、蛇床子,加木香9克,大枣5枚,砂仁6克; *气血两虚,加黄芪20克,鸡血藤20克,当归10克。 【适应证】女外阴癌。 【用法】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方12
【药物组成】生地15克,白芍9克,当归9克,柴胡9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天花粉9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3克,薏苡仁30克,防风6克,牛蒡子6克,川芎6克。 【适应证】外阴癌属湿热下注者。 【用法】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3
【药物组成】丹皮9克,白术9克,栀子9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柴胡6克,土茯苓18克,薏苡仁30克,半枝莲30克,生地15克,银花24克,何首乌24克。 【适应证】外阴癌偏于肝经郁热,外阴疼痛较重,不时出水,甚或溃烂,精神抑郁,易怒头眩,或有潮热,心烦失眠,胸闷食减,大便干结,尿黄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或弦数。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4
【药物组成】龙胆草6克,柴胡6克,当归6克,山栀子9克,车前子(包)9克,黄芩9克,生地15克,山豆根12克,白毛藤30克。 【适应证】女阴癌,外阴癌瘙痒或疼痛,不时出水,头晕目眩,咽干口苦,心烦少眠,食减便秘,苔黄腻,脉弦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15
【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120克,生薏苡仁30克,僵蚕30克,生牡蛎30克,重楼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没药9克,乳香3克,蜈蚣10条,香附12克。 【适应证】外阴癌,证属邪盛正衰,气血亏虚,肝脾两伤,痰湿内蕴,毒邪炽盛,大阴唇硬性肿块,溃破,舌淡,脉虚浮数。 【用法】将上药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1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