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体癌
子宫体癌是发生于子宫体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为子宫内膜癌或子宫内膜腺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本病是一种发展缓慢、转移较晚的肿瘤,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到80%左右。 本病多发生于更年期、绝经期的妇女,即大多数病例发生在50岁以后,与未孕、未产、不孕、肥胖、雌激素改变、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因素有关。 子宫体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明道出血;最多见于绝经期或绝经后出血,为血性分泌物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一次出血也可能仅持续1-2天,几个月不复发。 2、阴道分泌物;约1/3患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现象。 3、疼痛:由于肿瘤压迫神经干,可引起下腹、腰、腿疼痛,为晚期症状。 4、下腹部肿初:子宫增大对可于下腹部触及肿块,超出子宫以外的包块,以转移性附件或盆腔肿块的可能性较大,只见于晚期患者。 5、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恶病质等。 诊断性刮宫是目前确诊本病不可缺少的方法。 病理学诊断是确诊本病的有效方法。 子宫镜或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做出较明确诊断,可确定病变范围,观察肿瘤生长方式,估计侵犯深度及了解宫颈受累情况。 B超及CT: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有条件可作CT检查。 方1
【药物组成】方①桂枝10克,茯苓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紫石英10克,穿山甲10克,制南星10克,半夏10克,王不留行10克,三七6克,红花6克,吴茱萸6克。 方②急性子、硼砂、牛黄、冰片、麝香各等份。 【适应证】宫体癌。 【用法】方①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②诸药共研极细末,混匀,每次2克,每日服3次。 方2
【药物组成】马钱子(油炸后去皮)60克,参三七60克,水蛭60克,全蝎30克,蜈蚣30克,马齿苋90克,海藻90克。 【适应证】宫体癌。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每次1克,每日3次口服,一般服药1年。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服甘草。如患感冒发烧或恶心呕吐应停用,症状消除可继续服用。本方可配合烧针疗法。 方3
【药物组成】柴胡9克,白术6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薄荷3克,山栀子12克,生地12克,益母草12克,仙鹤草15克,茜草10克,紫草根10克,田三七粉(冲服)3克,甘草6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发热,带下黄者,加败酱草15克,半枝莲12克,全银花15克; *小腹胀痛,加元胡9克,乌药10克,木香6克; *纳差乏力,加炒麦芽30克,黄芪15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阴道不规则出血,量较多,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 方4
【药物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小茴香2克,元胡6克,赤芍6克,乌药10克,枳壳10克,莪术10丸,三棱10克,蚤休12克,炮穿山甲12克,白花蛇舌草12克。 *出血不止,加三七粉(冲服)3克,仙鹤草30克; *带下黄赤,口干口苦,加薏苡仁30克,土茯芩30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时崩时止,淋漓不止,色多紫暗,或突然量多,夹有血块,带下腥臭,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沉涩。 【用法】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方5
【药物组成】当归50克,赤芍30克,柴胡40克,茯苓50克,焦白术30克,甘草5克,薄荷10克,艾叶30克,木香20克,香附20克,黄芩3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牛黄芪50克,土茯苓30克,半枝莲30克,泽泻30克,大腹皮25克,大黄15克,牛膝20克。 *发烧,去当归、黄芪、木香,加生石膏50克,知母50克; *大便溏泻,去大黄; *气虚,加党参15克; *阴道出血,加阿胶15克,生地榆15克; *白带增多,加莲须10克,芡实10克,椿根皮10克; 【适应证】宫体腺癌。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6
【药物组成】白术20克,川芎15克,人参10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肉桂10克,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赤石脂15克,椿根皮10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7 【药物组成】益母草20克,当归9克,丹参15克,川芎9克,小茴香6克,片皮9克,香附9克,陈皮6克,艾叶6克。 *流血过多,加仙鹤草15克,贯众15克,白茅根15克; *白带增多,加白芷9克,海螵蛸15克,鸡冠花20克; *腹痛,加五灵脂6克,蒲黄6克,元胡6克; *气血虚,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后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8 【药物组成】党参15克,当归15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桂圆肉12克,炒枣仁12克,川续断12克,马齿苋12克,黄芪12克,远志10克,阿胶(烊化)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20克,半枝莲30克,术香3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晚期不能手术及放疗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9
【药物组成】当归15克,白芍12克,川续断12克,茯苓12克,茜草12克,栀子12克,醋香附12克,乌药12克,柴胡10克,丹皮10克,半枝莲30克,木香3克。 【适应证】晚期子宫体癌不能手术及放疗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10
【药物组成】丹参30克,生地30克,黄芪30克,半枝莲20克,麦冬12克,银花12克,山萸肉12克,川断12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泽泻6克。 【适应证】晚期子宫体癌不能手术及放疗者。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方11
【药物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丹参10克,山药10克,甘草3克,漏芦12克,瓦楞子(先煎)30克,石燕30克,半枝莲30克。 *出血者,加茜草15克,地榆炭12克,陈棕炭15克,侧柏炭15克; *白带多者,加山药10克,莲须10克; *黄带者,加黄柏10克,土茯苓10克,苍术10克; *腹痛者,加乌药10克,元胡10克。 【适应证】子宫休癌。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2
【药物组成】海龙1条,白花蛇3条,水蛭6克,人指甲6克,黄连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全蝎9克,露蜂房9克,黄柏9克,丹皮12克,龙胆草15克,地鳖虫6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及宫颈癌。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银花煎水为丸,雄黄为衣,每日2-3次吞服,每次2-3丸。 方13
【药物组成】忍冬藤花20克,败酱草20克,公英30克,桑寄生30克,薏苡仁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扁茜12克,全蝎3克,海藻10克,五加皮10克,昆布10克,连翘10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术后复发属湿热内蕴者。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小金丹6粒吞服。 方14
【药物组成】铁树叶30克,八月札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露蜂房9克,白术9克,陈皮6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术后。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成500毫升,为1周用量,每日70-80毫升,分2-3次服。 方15
【药物组成】大黄(蒸)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虻虫10克,蛴螬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干漆10克,水虫6克,地鳖虫6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次1丸,每日3次服。 方16
【药物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全当归10克,黄芪15克,泽兰10克,益母草12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白英15克,陈皮10克,半枝莲15克。 *气虚乏力明显,加人参6克; *血虚头晕,加女贞子10克,桑椹子10克,阿胶10克; *阴道出血不止,加三七粉3克,仙鹤草30克; *白带多且黄者,加公英20克,银花30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术后。 【用法】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方17
【药物组成】北沙参1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2克,山茱萸12克,麦冬12克,蚤休15克,白芍10克,白英30克,甘草6克。 *腹泻,里急后重,加黄连3克,木香10克,当归10克,枳实10克; *大便黏液带血,加白花蛇舌草15克,秦皮10克; *小便频急,加木通10克,扁蓄10克; *乏力,口干渴,加西洋参6克,太子参12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放疗后。 【用法】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8
【药物组成】法半夏10克,陈发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砂仁6克,白蔻仁6克,党参12克,枸杞子12克,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半枝莲10克,白英30克,木香10克。 *气虚乏力,加人参6克,黄芪15克; *腹胀纳差,加神曲10克,炒麦芽30克,八月札10克; *呕吐,加旋复花10克,姜竹茹10克; *白细胞减少,加熟地15克,女贞子12克,紫河车10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化疗后。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9
【药物组成】大黄2克,芒硝3克,牡丹皮4克,桃仁4克,冬瓜子仁4克,苍术4克,薏苡仁8克,甘草1克。 【适应证】子宫体癌初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