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UM( )函数试说

 十八小子 2013-03-14

SUM( )函数试说  

2009-09-28 15:43:57|  分类: EXCEL学习 |字号 订阅

SUM()函数帮助

功能: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

语法

SUM(number1,[number2,] ...) 

 Number1, number2, ...    为 1 到 30 个需要求和的参数。

说明

 直接键入到参数表中的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将被计算。

 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将被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或错误值将被忽略。

如果参数为错误值或为不能转换成数字的文本,将会导致错误。

 一、数据输入问题

方法1     直接输入法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465  =SU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直接输入法,比较麻烦,且只能计算30个数值。

       您会问,如果有多于30个数值,怎么办?

    突破参数个数限制方法_在SUM函数里多加一对括号:=SUM((1,2,3,4,5,6,7,8,9,10,……))

       我告诉您另一个输入方法——分段输入法:

方法2     分段求和法

596=SUM(SUM(1,1,2,3,4,5,6,7,8,9,10),SUM(11,12,13,14,15,16,17,18,19,20),SUM(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分段求和法,您可以将数据分段处理,每段用SUM()求和并作为最终SUM()的一个参数。

分段求和法的基本语法

 =SUM(SUM(),SUM(),…)

分段求和法的扩展语法

 =SUM(SUM(SUM(…)),...)) 

 列位要问,这样输入太麻烦,公式也很长,有没有更好的?

 甭着急,我再告诉您一个方法——数组输入法

方法3     数组输入法    596       =SUM({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这样,您就可以输入30个数组,每个数组内可以有很多很多数据(具体多少我没有测试过,您愿意测试嘛?)

数组输入法的基本语法

 =SUM({},{},…)

数组输入法的扩展语法

=SUM({{},{}…},{{{},{},...},…)      

列位还要问,如果我有那么多个数据要输入,那岂不是要累死了嘛?

还是甭着急这句话,我再告诉您第四个方法——区域输入法

方法4     区域输入法

596  =SUM(B15:S15,B16:R16)

是不是很简单了呢?

我想,您一定会说:还是这个方法好!

其实我告诉您,Excel 表格设计的理念,就是人性化并如何让我们降低劳动强度!

从人性化考虑,您可以采用4种方式输入数据!

从降低劳动强度考虑,您可以采用最快捷的输入方式——区域输入法!

这样,您就可以输入很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可以有很多很多数据(具体多少我只试过一次,至少是1张工作表的所有单元格的个数,您愿意测试更多的数据嘛?)

区域输入法的基本语法

=SUM(区域1,区域2,…)

区域输入法的扩展语法(适合计算区域多于30个的情况)

=SUM(SUM(区域1,…,区域30),SUM(区域31,…,区域60),…)

二、关于求值

先给您一些数据,您试着求值。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很显然,这些数据是文本型数据,让您求和又不让您修改数据,您用上面介绍的4种输入法的哪一种呢?

 我然建议您使用区域输入并转换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当然您也可以用数组输入并转换。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两种方法各有千秋:

  区域输入要多加一对括号并要按三键结束。

  数据输入要多动再次鼠标并按一次Enter。 

  注意:红色部分即为您可采用的转换方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您可能会说,数组输入并转换这种方法不好,如果这样输入,我直接输入为非文本型数据更为简单!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数据非常非常庞大(或者借用宋丹丹的话说:那是相等的庞大!),您也愿意那样输入吗?

 还是让我来告诉您一个技巧性的输入方法吧!

 在您要求值的单元格中输入 =SUM( 后用鼠标选择数据区域,然后用鼠标选定您选择的数据区域代码(比如:B65:F65),按F9键,然后,您不要按Esc而按Enter,即可将区域变为数组。您试试看,是不是很方便?不过我个人一般使用区域输入并转换!

       当然,您也可以用直接输入法(我想这是一般人谁也不愿意使用或推荐的一种方法)。但他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计算文本型数字!

       20    =SUM("2","3","4","5","6")    

三、       数据及区域合并、加、乘   

1、  大家都知道的,文本字符串可以合并,数字是否可以合并?答案是肯定的!

       给您一个简单的例子:

       表1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其实,不仅仅是数字能合并,单元格区域数字也可以合并,还是表1的数据: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那么,现在我要求两个区域合并后的和,条件是您不允许先求出合并后的值。

 我用下面的方法,您呢?

231  {=SUM(--(C86:H86&C87:H87))}  2、  数字相加,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在这儿提出来呢?您耐着性子往下看,还是表1的数据: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数值区域是否也可以相加?我说是!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其实:数值区域相加求值也有一个另类方法(当然,这只是介绍一种方法,他没有直接选定区域法简单)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3、  数字相乘   给一些含有逻辑结果为“真”“假”的数据(黄色区域:1为真,0为假)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4、  区域相乘与相加结果比较   数据还是黄色区域(我们把这些数据看作是条件判断结果)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逻辑值相乘相加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您从结果中看出点什么端睨了嘛?

看出来了?好!说明您绝对聪明。因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相乘是判断条件同时为真的结果;相加是判断条件只要有一个为真的结果

明白了这个原理,对您要运用SUM()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那将有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四、条件求和

表二      

1、  单条件求和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求王五订单量的和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求姚1销售量的和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2、  多条件求和

问题:    某村村民收售粮食情况统计(数据如表三)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1     .计算王大伯收粮的数量。  

 2     .计算王大伯和李阿姨售粮的数量。

条件:    仅用SUM()函数求解

1解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2解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那么,您知道这两个公式是怎么得来的嘛?

我们一步一步来看: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公式为:M128:M136="王大伯"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公式为:N128:N136="收"

而两个判断相乘的结果为: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公式为:(M128:M136="王大伯")*(N128:N136="收")

数据区域为: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区判断结果与数量域相乘的结果为:

SUM( )函数试说 - sx_cxm - sx_cxm的博客

 对这个区域用:=SUM(M145:M153)求得结果为:2400

明白了上述的运算原理,那么对 2解的运算机理也应该会明白的,分析如下:

第一步:我们先来判断是否是“王大伯”:您一定知道条件判断的,它应该是=IF(M127="王大伯",1,0),向下拖,得出每个的判断。

 M127与M128…正好形成一个连续区域,那么数组判断条件可以写作:=IF(M127:M151="王大伯",1,0)按三键。

 简写为  =M128:M136="王大伯" 按三键结束  

同理,判断出“李阿姨”。公式简写为 {=M128:M136="李阿姨"}

判断出“售”。公式简写为  {=N128:N136="售"}

第二步:运用我们在上面得出的结论,对第一步的判断结果进行组合。

 "王大伯"和"李阿姨"只要有一个为真的结果:((M128:M136="王大伯" )+(M128:M136="李阿姨"))   

"售"为真的结果:(N128:N136="售")。

这样,王大伯和李阿姨售粮的数量为:

{=SUM(((M128:M136="王大伯")+(M128:M136="李阿姨"))*(N128:N136="售")*O128:O136)} 

关于函数嵌套:只要您嵌套到SUM()函数中的函数得出的是数值或经转换后可成为数字的文本型数值,那都是可以嵌套到SUM()函数中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