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教育走向三思

 昵称503199 2013-03-15

教育走向三思

 

师训之惑

中国是一个喜欢一哄而上搞“工程”的国度,一旦政府重视某项工作,一个个相应的“工程”就会应运而生,遍地开花。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随着老百姓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断推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教师培训工程:几乎每天,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都奔走着风尘仆仆的教育取经者——或者参加各种会议聆听专家讲座,或者深入名校实地观摩考察。可以说凡是国内名校,无论地处偏远还是在繁华都市,几乎每天都有不远千里的参观学习者徜徉其间。

我一直在想,从十几年前的第八轮课程改革开始,这种一哄而上、轰轰隆隆的高密度的培训就没有停止过,如此巨大的投入,究竟产生了多少实际效益?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审视当下教师的实际状况,似乎并不令人乐观。

这些培训,动辄几百人上千人的大规模培训多,居高临下、宏大空泛的专家讲座多,花样繁多的名师公开课观摩活动多,到名校走马观花看热闹的多,看上去如此闹猛的师训,似乎被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如何激活教师个人自身的成长欲、成长力,让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在自己的课程里、在自己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获得真切的成长。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教育研究者就发现:教师这个职业与医生、工程师有着极大的不同,那就是他的个性化色彩特别强。一个成熟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技术,任何医生都能拿来为自己所用;一个完善周密的工程设计方案,任何工程师都可以仿照方案完成工程的建设。但这个规律到了教育教学中就不大行得通了:不管多么好的教学方法,对一个老师管用,换了另一个老师就不一定有效果!因为每个老师的气质、修养、性格、知识背景各有不同,他所面对的孩子也都个性迥异,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把智慧的钥匙能够打开所有的心灵之锁。这就决定了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精神生命成长必须是个性化的,必须是基于他自己的需要的,必须是有着强大内驱力的。

长久以来,我们花很大力气,制造巨大的推力推动着老师前行。可是我们发现,当外在的推力撤掉以后,老师总是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这让人想到了过去的火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是一旦车头没有动力了,钢铁巨龙就成了死龙了。现在的高铁设计理念则完全不同:每一节车厢都自带动力系统,每一节车厢都靠自己的动力前行,整合起来,就产生了几乎难以想象的高速度。

与其凭借外力推动教师前行,或者凭借唯一的火车头带动教师前行,不如为每个教师的生命装上发动机,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前进!

这个发动机如何装,当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费心思琢磨的事情。

学校文化应该转向了

学校文化一直是近几年来的又一个热点问题。很多校长都十分关心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产生市场,社会上于是应运而生各种学校文化设计公司,向那些急切想改变学校文化的校长们“兜售”自己的学校文化产品。

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很多学校文化的建设,基本上停留在环境文化的层面上:校园里这儿弄个雕塑,那儿立上块牌子,大楼内外到处都张贴或者悬挂着动人的教育口号,再设计一个美丽的徽标,创意一个诗意的校训……似乎如此一来,学校文化就完成了。

其实,学校文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涉及到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室文化、社团文化、教师文化等方方面面,环境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非常小的角度。

这里单单说说教室文化。

教室无疑是学校最重要的场所,因为学生在校的生命时光大部分都在这里度过,学习活动大部分都在这里展开。可是,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教室又通常是最为我们忽略的地方:很多学校把经费和关注点都投到了贵宾室、校史室、会议室等这些面子工程上,投到了大楼最显眼的地方,唯独忘记了孩子们朝夕生活的那个小小的房间。

北京十一学校是个例外,他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很多的资金,让每个老师建设自己的学科教室,每个学科教室都相当于一个学科博物馆:生物学科教室就是个生物实验室、生物博物馆的组合,语文学科教室就相当于一个文化博览馆……不但每个学科各有不同,每个老师的教室都是风格迥异,一间间不同风格的教室成了学校最亮丽的风景,成了学校最为孩子们所喜欢的场所。今年69号,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本来应该放松一下的高三学生们,居然有很多孩子又跑回到生物老师王春易的学科教室里,理由居然是:我们太喜欢这间教室了,惦记着教室里的花草虫鱼,忍不住就跑回来了!

我想,这就是教室文化的魅力所在。

网络怎样走向教育的深处

没有任何人会怀疑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和深刻影响。但是,有个例外,那就是教育。

不得不承认,在利用网络方面,教育依然在缩手缩脚,甚至不知所措。也有的人坚定地排斥,甚至包括像美国最著名的小学教师雷夫埃斯奎斯这样伟大的教育家,都对网络进入孩子的生活持坚定的反对态度。

但是,我们已经没有办法逃避网络,它就像空气那样无所不在,呼吸之间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气息。而我们那些孩子们,又总是“不可救药”地喜欢着网络,沉迷于网络,游弋于网络。

怎么办?

终于有人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这是一个印裔美国小伙子,应姐姐之邀,为了辅导远在外地的数学学习极差的外甥女,亲自录制了一节又一节他讲授的数学课程。

为了外甥女收看方便,他把视频放到YouTube上。奇迹发生了,他的外甥女是那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一个数学差生,成绩飞速提升。更出乎他意料的是,居然有不少人对他的视频感兴趣,并且给他写评论大加称赞。后来他决定从最简单的代数开始,要给所有的中小学课程做免费的视频。终于,他的努力引起了比尔·盖茨的注意,在一次会议上,当聆听了这个小伙子的演讲之后,比尔盖茨连声称在:真是太精妙了,你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精髓。比尔盖茨乐意以基金会的名义去支持他。于是,一个影响世界教育的可汗学院诞生了。

可汗,就是那位小伙子的名字。

这种网络学习,充满了自主性,学生完全自己掌控学习进程,他不用为听不懂老师的讲课而自卑和紧张,因为他可以反复地听讲他不懂的地方;他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随时来听讲,只要有网络存在……

差不多与可汗学院同样有名的是“翻转课堂”。

2011年秋季,美国明尼舒达州的部分学校开始在数学课堂中尝试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们为每天数学课准备712分钟的在线视频,学生需先在家看完这些视频教学;然后回到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和开展讨论。如此一来,传统的教师每天在讲台前讲课、学生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模式消失了。这就是在美国日渐流行的被称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课堂不再是单纯听讲的地方,听讲被移到了课外,转移到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网络上,而课堂成了讨论问题和写作业的时光。“翻转课堂”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并且在美国逐渐流行,核心也是实现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

当然,网络的强势介入,并不意味着是说要用网络取消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绝对不是的,教育永远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和启迪,教育永远需要温暖的情感、需要心灵的呼应。但是,假如在唤醒和启迪年轻生命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能够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那样岂不是能够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的吗?

现在,网络和多媒体已经在我们的大部分学校中普及,但是如何让它们真正发挥作用,深度渗透进教育生活,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值得我们深切关注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