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需要“树洞画”,艺术也应美“树洞”

 向春阁 2013-03-15

生活需要“树洞画”,艺术也应美“树洞”

2013年3月15日   18:18-解放周末·说吧     作者:王琦/万晓娟/陪军

有趣的树洞画


日本的艺术窨井盖


巴西圣保罗的排水渠艺术画


  趴在洞口向外窥探的浣熊、精灵调皮的松鼠、憨态可掬的小猫……这些仿佛从童话中走出的生动形象,日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石家庄街头原本丑陋的树洞中。树洞画的创作者叫王月,是个大四女生,这些作品既是她的毕业设计,也是她修补残缺、创造“美途”的亲身实践。

    树洞与画作,街头与美术,树洞画这一新鲜的绘画载体在温暖人心的同时,又带给我们对艺术、对生活怎样的思索?

延伸阅读

用艺术美化公共空间

    一座城市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它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水平外,城市的细节,尤其是对 “丑陋的细节”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日本各地的艺术窨井盖

    窨井盖,这个大家经常见到的东西有多少人会留心呢?在日本,它却是一个大有文章可做的艺术品,很多井盖上的图案精美绝伦,让人想不注意都难。在日本掀起的一股寻找特别井盖的热潮中,有心的“猎人”们已经在全国找到了6000个设计独特的井盖。

    其实,“艺术井盖”早已成为了日本的一道独特景观。在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都有众多独一无二的井盖。井盖图案的设计五花八门,除了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之外,还具备很多实用的功能。通过观察上面的图案,你能够了解到这个城市什么最著名,什么最好玩,甚至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

    比如,作为历史名城的大阪是赏樱花的胜地,大阪的很多井盖上就描绘了樱花怒放的盛况;京都和奈良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当地的井盖上则主要以寺庙、神社为题材。一些地方还将土特产或手工艺品作为井盖的设计图案,比如北海道涵馆市盛产墨鱼,井盖上就是3只跳舞的墨鱼娃娃;饭田市盛产苹果,井盖上就描绘了3个红艳艳的大苹果。这些井盖不仅画面构图精美别致,创意构思也非常贴近生活。

巴西圣保罗的排水渠艺术画

    在巴西圣保罗,两名艺术家创作的排水渠艺术画,为圣保罗的街头增色不少。多年来,他们的排水渠艺术作品已成为当地的热门旅游景点。

    让游客感到惊喜的是,在某个街口俯身,他们会发现一幅幅七彩涂鸦:可能是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可能是独眼海盗,可能是可爱的海龟……运气好的游客,还能与抽象主义绘画大师波洛克、印象派巨匠梵高偶遇,当然还有梵高那只著名的、与身体割离的耳朵。

    ■用诚挚的心去修补残缺,让残缺变成另一种美

    这些美丽的树洞画,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图画,更是一颗乐观向上、不怨天尤人的心。现如今,我们听多了太多抱怨,怨爹怨娘怨社会;听多了太多叫骂,不管什么新闻出笼,都有人恶语相向。幸福之于他们就像一张漏风的风筝,一味抱怨风筝残缺,却不想只要稍加修补,风筝就能飞得更高。

    请放下灰暗的心绪,重新打量这个世界吧。带着友爱的心,你会发现美好随处可见;而带着仇视的心,你只能处处看到残缺。同时,让我们向王月学习,用诚挚的心去修补残缺,让残缺变成另一种美。否则,就算你站在残缺面前骂上一辈子,残缺依然是残缺,丑陋依然是丑陋,而你自己,可能也会因此变得“残缺”与“丑陋”。

    艺术家或许有很多,作品标价或许也很贵,但笔者却觉得王月的树洞画也有不可超越的高贵。当一种艺术传递了美好和温暖,为人们打开了另一扇通往艺术的门,敲醒了人们沉睡的渴望美好的心灵,这不正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吗?社会需要这样的艺术家,或许她的作品永远不能像梵高一样流传千古,或许她的画的价格尚抵不上一个二流明星演唱一首歌的出场费,但她却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让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的温暖与感动。(王琦)

    ■树洞画让我们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艺术,什么样的生活

    看着那些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你有没有清风扑面的感觉?正如网友所评论的那样:“树洞画让这个冬天灰蒙蒙的城市瞬间灵动起来。”在人来人往的大都市,几乎没人会注意不起眼的树洞,王月却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充满创造力的画笔,将树洞当成画板,化腐朽为神奇,变丑陋为美丽。什么是艺术?这就是真正的艺术!

    也有网友不屑,说这不过就是天真小孩街头涂鸦的做法,原本也不稀奇,可我要问,成人社会还有几个人能有这份童心和闲心,冥思苦想坐上大半天在树洞上涂鸦,一心要遮住街上的瑕疵,呈现自己所理解的艺术?这也正是王月的可贵之处,是她纯真的心灵、质朴的想法和对生活感性而美好的认知打动了我们。

    在我们的脑海里,城市早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步履匆忙的代名词,尤其伴随着多地迅速而模式化的推倒式重建,城市的面孔也在千篇一律中逐渐失去了个性,隐去了色彩。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城市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多了几分理性,而少了几分感性,人与人、人与自然愈来愈远,我们只能从内心怀念莺歌燕舞,山花烂漫,渴望一份相守的温暖。而树洞画里的童话,就如同冬天里那一缕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坚冰,那感觉是如此贴心而温暖。

    树洞画里有童话,更有向往,一个可爱的女孩,用她单纯天真的行为,让这个有些浮躁喧嚣的社会暂时安静下来,也让我们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艺术,什么样的生活。(万晓娟)

    ■有些满腹抱怨的艺术家,恰恰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对艺术或是狭隘、或是偏颇的理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这是大家都接受的艺术创作道路。但是,如今有些艺术家却更愿意抄艺术创作的“捷径”。一些电影艺术大师和表演艺术家的所谓 “大制作”,动辄花费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投资,动用巨大的社会资源进行拍摄、制作、宣传、发行、公映,结果呢,不仅没有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共鸣、理性的认同,对社会的教益甚至弊大于利。当年曾被吹捧为“东方《指环王》”的《无极》,甚至经不起“一个馒头”的追问。难怪有人感叹,不少老电影虽然年代久远、画质略有粗糙、制作也没有太多的特技支持,但是每每播放时,总能令人“乐主人公之所乐,悲主人公之所悲”,营造出宏大的叙事氛围,创造出强烈的代入感。反观现在的不少“大制作”,在巨额投资的支持下,画质堪比广告,特效技惊四座,但总缺少了触及人心的东西。看来看去,总感觉像是看广告一样——挺好看,但没啥感觉。

    更有走“超捷径”者,某些新兴的艺术门类,连“好看好听”都抛弃了。这些艺术家有的美其名曰“行为艺术”,有的自称为“新艺术”,以怪为奇,以丑为美,用令人难以理解的“神”方式来展现更令人难以理解的含义。更雷人的是他们在公众面前的作为,或是在形象上标新立异,或是在言论上一语惊人。这些“不美”的种种,正迎合了当下不少人浮躁的心态,迎合了不少媒体追求“眼球效应”的做法,但却是这些艺术家走火入魔的铁证。

    凡此种种“高雅艺术”,或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或是曲高和寡,令人无法苟同;这些“没感觉”的作品,与一个大学女孩所创作的温暖人心的树洞画相比,高下立现。所以,那些抱怨社会的艺术底蕴太差、自己的作品得不到大众理解的艺术家,恰恰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对艺术或是狭隘、或是偏颇的理解。中国古代艺术家历来主张先有生活、懂得生活,然后才能进行艺术创作。假如无法充分理解现实生活,又如何从生活中提炼艺术呢?

    其实,今天老百姓想要的艺术,无非就是消遣乐趣更多一些,美的体验更多一些。所以,这些不甘寂寞的艺术家,如果不想只做一个花瓶,不想只做一个娱乐人物,当务之急就是理解当下的生活而非虚构架空的历史,汲取生活的养分而非空谈意识与创意。(陪军)

    ■公共文化的营造,恐怕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长久的努力、关注与信心

    从树洞画受到的追捧来看,公共空间意识已经在人们的心里萌发了新芽。

    打比方来说,长久以来,我们都好像习惯了住在集体宿舍,除了床是自己的,其他的空间都是集体的。但那时大家还在愁哪天吃不饱、穿不暖,所以除了自己的床铺,其他什么都顾不上,只有“一亩三分地”的“生存需求”。

    后来,大家温饱了,有了一些小钱,吃饱穿暖之余买了自己的小房子。大家都想着怎么样把自己的小空间营造得更温馨。不富余的资金和精力都花在门内的“私人空间”,门外的“公共空间”还没有太多余力估计。

    现在,大家的生活更好了,有了小钱之余还有了一些小闲,小空间已经营造得有滋有味。于是,大家又开始放眼小空间门外的大空间。大家希望在“公共空间”里活动、交流,同时消费富余的小钱和小闲,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更大的愉悦。

    我们正在追求更高水平的幸福生活,却突然发现我们对公共空间的欠账不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文化遭侵蚀,环境被污染,道德底线受到冲击。环境的治理需要漫长的过程;道德的提升更要几代人的努力;公共文化的营造,恐怕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长久的努力。

    正如社会并不缺乏高水平的科学家,缺乏的是科学普及者一样,我们也并不缺乏高水平的艺术家,缺乏的是艺术普及者。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不只是“相关部门”的工作,更有赖于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创造。在树洞画受到的热捧中,我们欣喜地发现,石家庄女孩王月恰恰扮演了这样一个普及者的角色。而她创作的那些树洞画,也丰富了成长中的公共文化。(桃子)

    网友快评

    绘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化腐朽为神奇,真是令人眼前一亮的风景线!

    ——ivoyager

    自打有了树洞画,这条街像景区一样热闹。

    ——石家庄市民曹大爷

    用自己的爱好心灵手巧地装饰了城市,陶冶了大家的情操,这不仅仅是可爱。

    ——“光着脚丫来溜达”

    如果在那些经常遭垃圾侵袭的树洞里,画上一幅美丽的画,相信那些再往树洞里扔垃圾的市民,心里会有所触动吧?

    ——陶象龙

    我喜欢“树洞画”,因为它是个人智慧与社会公益需求结合的奇迹;城市需要“树洞画”,因为它是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景观。

    ——殷建光

    我想让灰蒙蒙的冬天变得缤纷多彩一些。

    ——树洞画作者王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