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蔬麦

 立志宏图 2013-03-15
 

作者:心花一瓣 进士,6590.30 游戏积分:7320000 防御:破坏: 阅读:1599发表时间:2011-01-03 21:52:30
摘要:品着王青苔老师的《麦香》,我情不自禁已是泪流满面。

品着王青苔老师的《麦香》,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知道世界上什么最香吗?”小说中“他”的一个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竟然难倒一代又一代的人。
  当“他的父亲”向正在麦田里挥镰割麦的“他”问起这个问题时,“他”的关于香蕉和香肠、香花的回答显然难尽父意,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揭开儿子心中的谜团,这或许是因为那时候“麦香”的故事对一个稚气未脱年仅九岁的孩童来说也许是太过酸涩,他幼小的心灵一时间还难心承载这沉重的悲哀,或许缘于“父亲”不愿去打碎当年一个天真烂漫的孩中对芳香中美丽的向往,因此“父亲只是耷拉着脑袋,想不起说什么好”。
  而父亲的关于“麦子”的提问却让“他”从蒸腾着毒辣的汗水中品味到麦子、黄土地和汗水交织着的别样的香醇。尽管浑沌未开的“他”当时不曾读得懂“父亲”话意中所蕴含的深意,也品味到了“他”与“父亲”一起收获时的喜悦,也许正是为此,他才拒绝了父亲的好意相劝继续挥汗如雨,任“手上磨起的白色水泡已经一个个破裂了,他的手心里黏乎乎的,不知道是汗水,还是血水。”
  若干年之后,当“他”的年纪已经超过了“父亲“当年的年纪。躺在病床上身边围着一群儿女。病榻前的小孙子也长成了他当年那么大。他向他的子孙又提出了当年父亲的问题。他当然不满意于孙子巧克力香水之类的回答,也忧心于孙子那满脸的茫然,更痛心于大儿子的无关痛痒的漫不经心,风烛残年的“他”不得不将麦香的故事诉说给他的后人,原来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也是关于历史的沉重话题!当我走进了故事,我也跟随着作品中的人物走进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岁月,去感知一个催人泪下场景。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对无父无母的苦命兄弟,饥饿难耐时不得不翻墙入室,企图从地主家偷取两瓢麦子,可是刚跳出院墙,却不幸被地主家的打手们追打和恶狗撕咬。
  哥哥幸免逃生,而弟弟却难逃厄运,为此丧生。当读到弟弟“仿佛成了个木头人,只知道不停地用双手去捡撒在路上的那些金黄的麦粒。”我的心一阵阵的揪痛,在饥寒交迫的岁月,那撒了一地的麦子在饥肠漉漉的孩子眼里,真的是比性命还要重要!
  当哥哥第二天原路找到事发现场,竟然发现可怜的弟弟遍体鳞伤,尸骨冰凉。当哥哥把弟弟拖到城外的乱坟岗要下葬时,竟然发现弟弟的嘴里满是鼓鼓囊囊的麦粒!我甚至愿意想象,弟弟在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是带着微笑的,神色也是安详的,因为他获得了一时的满足,他总算品到了悠悠的麦香,但是他却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饥饿岁月里一个用鲜血与泪水交织而成的酸楚的故事,当那个弃弟逃生苟且侥幸存活下来的哥哥再来叙述这个故事时,他的内心深处是怎样的悲哀与伤痛!他留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震撼与感动!这麦香,香得让人心酸,香得让人揪心,香得让人深省。
  名利酒色的摩登时代,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中的喧哗声中,我时常听到有人感叹:“为什么家庭富裕了,钱袋子鼓了,可是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却不知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香的了?”
  世界上什么最香?当把这个问题再摆上桌面,我们会让一大批人深感困惑与迷茫。忽然想起了母亲曾经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那时候我还不谙世事。我姨到我家串门。我母亲把吃饭时剥下的红薯皮拿到窗台上晾晒。趁母亲不备时,我姨一个劲地往她口袋里装。被哥们发现后,到我母亲那儿去告状。“妈,你瞧我姨,她全把红薯皮装光,饿了我吃什么?”母亲说:“你就当你闭着眼,什么也没看见。你表妹兰儿在家里也直喊饿呢。”在饥饿的岁月,我姑夫姑母为会父母周济他们的一口袋红薯干而感激涕零,我也会从好心邻居那得到一块白面馍馍而如获至宝。那个时候,一家人咬嚼着甜根,吞食着树皮,一家老老小小恩恩爱爱,和和睦睦,品得出野菜团子的甘甜,闻得出白菜叶子粥的清香,那种甜甜香香的天伦之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那种暖意融融幸福充盈于每一个人的心田。可生活富裕了,面对海参鲍鱼,人们却食而不知其味了。
  忽然想起了流沙河的《理想》中说的“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生活的温馨与甜蜜需要用心来品评。
   “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人生也需要知香臭,懂舍弃,才会有所得。
  香甜的滋味是比较出来的,幸福是珍惜出来的。尝一口黄连,你会品得到玉米饼子的香味,嚼一嚼苦胆,你会品嚼得出肉香。
  物欲横流,从们的心理越不平衡;越不平衡,烦恼越多,这样因此变得心气浮躁,烦恼像藤条,紧紧缠绕住你的生命之树上原本可以更蓬勃、葱茏的枝蔓,使其不得自然而生,功名利禄迟钝了人们的嗅觉,杂陈的五味冲淡了我们生活中的芬芳。而每每此时却让人不能不去怀念那古朴的晚光。因为写在简约的日历牌上的,往往更能给人以温馨的快乐与幸福,奢华的生活却只能拓深着人们欲望的鸿沟,带给人无尽的惆懂与烦恼。如同《解人颐》里那首诗写的“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心芳闻得世上香,人生的馨香蕴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温馨的家园,避风的港湾,暖烘烘的炉前,一家人安享天伦,纵然是粗茶淡饭,那饭香会沁人心脾,那醇绵香甜的亲情也会润泽心田。
  在平平淡淡最真真切切锅碗瓢盆交响乐中,让心溪欢快流淌,即便水波不掀也自有其美丽温馨的一面。
  绽一朵小花,留一缕芬芳。当我们把人生所有的苦难、困惑、失意、喜悦、激动、兴奋串成一条珠链的,你就发现这是一条无价之宝的珠链,浓缩人生精华,散发生命的芬芳,亮丽的生活的色彩。
   “世人只知道拥有名声地位是令人快乐的事,却不知道没有名声地位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世人知道挨饿受冻是令人忧虑的事情,却不知道不愁吃不愁穿但精神上有某种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平凡的人生,平常的工作,平淡的生活,平静的日子,我们应该懂得:世界上什么最香,我们又该如何去珍惜。我想这也是王青苔老师一篇《麦香》所人的警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