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老子曰:能成霸王者,必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自得者,必柔弱者,能胜不如己者。至于若己者而格,柔胜出于若己者,其事不可度。故能以众不胜成大胜者也,惟圣人能之。 【译文】老子说:能够成为霸王的人,必然是能战胜别人的人;能够战胜敌人的人,必然是强大的人;能够强大的人,必然是能得人心的人;能够得人心的人,必然能够得到自心的认同;能够得到自心认同的人,必然是柔弱的人,就能够战胜不如自己的人。至于与自己差不多的人就要衡量,如果比自己还要柔弱,这事就不可度量。所以能以众人不能取胜而成其大胜的,惟有圣人能够做到。 【说明】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所谓柔弱,是指自己处处不占先、不争夺、不霸道、不贪婪,用仁爱之心对待别人,那么别人就会回报于仁爱,那么就能获得人心,就能够做强做大,就能够战胜敌人,就能够称王称霸。如果一开始就处处占先、处处争夺、处处霸道、处处贪婪,那么所有人都会离开你,由此也就不可能做强做大,不可能称王称霸。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可是我们这些愚昧的人,从一开始,见到一点蝇头小利就处处占先、处处争夺、处处霸道、处处贪婪,逼使所有的人远离自己,我们又凭什么做强做大呢?荀子说:“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意思就是,虽然有些人可以凭借戈和矛的锋芒,但不如恭敬俭朴有利。所以,和别人说善良的话,比穿上布帛还要温暖,伤害人的语言,比矛戟刺人更深。真正征服人民的,是爱民的政策,是统治者的公心和仁爱心。 符:验证、应验之意。《关尹子·极》:“得之心,符之手。”《荀子·性恶》:“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淮南子·本经》:“审于符者,怪物不能惑也。”《洪武正韵·模韵》:“符,验也;证也。”所谓《符言》,是指已经验证、已经应验了的言论,因此本篇是文子平时记录老子的言论,从中挑选出已经验证、已经应验的一部分。作为老子的弟子,或者是图书馆同事、下级,平时与老子有许多交谈、许多讨论,因此记录下这些。老子的这些话,无论是在文子身上应验,或者是在周围的社会环境中应验,都已得到验证。就我们现代来看,确实也是如此。因此,已经得到验证的言论,就是可信的,因为这些言论经过了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