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士制造」手表,平均一只价钱是685美元,但打上「中国制造」手表只有2美元

 相约归渡头 2013-03-17

打造中坚企业王国 学德国,不如学瑞士

经济学人》指出,今天「瑞士制造」 (Swiss-made)已经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本期资深撰述高宜凡、视觉总监陈之俊透过文字与影像,全方位报道瑞士如何成为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的国度,有哪些值得台湾参考的启示?为何大学毕业生比台湾少那么多的瑞士,可以失业率最低、产业不外移?

本期越洋专访,拉到欧洲瑞士,有两个主因。一是,观察到最近半年多来,台湾的官员、企业家与意见领袖已悄悄兴起一股瑞士热。

包括东元集团会长黄茂雄和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在台湾合办企业家学习组织「台湾向研会」、行政院国科会主委朱敬一、台北市教育局、台经院等等,半年来纷纷组团考察瑞士。令人好奇,他们到底想要学习瑞士什么?

二是,自从马总统於今年元旦祝词中使用「隐形冠军」来形容「中坚企业」,并肯定中坚企业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後,如何厚植台湾中坚企业已成为时下显学。

只是,当许多舆论都把厚植中坚企业的学习对象指向德国时,《远见》认为,德国有八千多万人口的内需市场,面积是台湾十倍大,自古以来就是欧洲强国,先天条件比台湾好太多了,台湾要学德国恐怕很困难。 倒是客观条件,台湾与瑞士很相似。土地面积差不多:台湾四面环海,瑞士则是内陆高山国;瑞士人口甚至更少,只有台湾三分之一。

外交方面,瑞士比邻欧洲三大强权:德、法、义。在成为中立国前,以往只要列强交战,瑞士就遭殃,跟台湾处于列强间的情况类似。经济上,两国中小企业数量均占98%以上,且内需市场太小,都很依赖外贸。

因此,若真要找寻符合台湾情境的隐形冠军国度,瑞士应该是比德国更好的参考对象。 

「瑞士制造」已是全球最重要的品牌 就在本期快要出刊前,2月中《经济学人》杂志刚好也有一篇瑞士报道。这篇标题「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探讨为什么打上「瑞士制造」手表,平均一只价钱是685美元,但打上「中国制造」手表只有2美元,差别近350倍。而且近两年,瑞士制手表的价值还继续提升32%。

令台湾人感到对比强烈的是,这些高单价手表多分散在瑞士各个阿尔卑斯山小镇的小工厂制造,并不在什么一贯作业上万人的工厂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