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玫瑰 作者:许福元 朗读:子厚 齐先生是个盲人,在自家的大门口,却栽培着令人惊羡的几丛玫瑰。年年岁岁,燕子来时,花开东墙。 玫瑰开放的日子,也是齐先生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有流水似的人群,在花丛旁驻足,他细听人们赏花品评。 两个姑娘为一朵花的颜色,正在发生一场小小的争论: “你看,这朵花是胭脂红。” “不对,应该是绛豆红。” “胭脂红!” “绛豆红!” 双方争执不下,只好请齐先生裁决。 齐先生一笑,款款说道:“你们俩个人说得都对,又都不对。就这朵花的花瓣里外来说,里面是胭脂红,外边是绛豆红。就这朵花的上下来说,下边是胭脂红,上边是绛豆红。从整体效果看,应该算霁红。花朵的颜色,又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晴天的时候,可借用瓷器上的郎窑红。雨天的时候,又像矾红。早晨和晚上又不同,早上阳光一照,桔红中带桔黄,这桔黄中又掺和些炒米黄;晚上夕阳西下,这绛豆红中又揉进了冈比亚红。太阳落山了,冈比亚红又变成茄皮紫了。” 两个姑娘听直眼了,他是盲人吗? 渐渐围上一小群人,七嘴八舌,又开始研讨叶子的绿。最后,还是请齐先生点评。 齐先生不紧不慢,用手摸着带倒刺的玫瑰枝条说道: 要说绿,先要说黄;惊蛰过后,酱黄色的枝条开始泛绿,这时的绿是豆绿,颜色有些暗,有点青淡含蓄。慢慢绿意渐浓,变成粉青。到了春分,就有了苹果绿底子上洇出了柳叶绿。柳叶绿并没有走下去,却向着秋葵绿转弯了。清明时节,星星点点的就冒出绒绒叶芽,颜色是米汤黄,一天一个样,变成鹅黄。谷雨以后,叶子一天几变,才由孔雀绿变成瓜皮绿。一直到现在才定型,叫翠青绿。一片叶子与另一片叶子,绿得不一样,有深浅相别。一片叶子,阳面与阴面也形象各异。就说我摸着的这片叶子,阳面可以叫豆瓣绿;背后呢,只能算是郎窑绿。若雨后初晴,称汁绿最恰当。 一个盲人,对颜色的判断,如此准确、细微,精致,人们“啧啧”折服。一个人有些疑惑:玫瑰是您亲手种的吗? 齐先生伸出双手。这双手粗糙,厚重,青筋暴突。手背上伤痕累累,那是被玫瑰枝条的弯钩倒刺制造的。齐先生一笑,“玫瑰,就是我的知己,就是我的爱情,就是我的大爱。冬天,我给它盖被子;春天,我喂它猪血。玫瑰开放了,你们不是都来赏花了吗?” 还是有人不解,“您双目失明,怎么会甄别各种颜色呢?” 齐先生大笑,指着眼前一群人,“有多少人像你们一样,一年一年,一拨一拨,经过我的门口。观花、赏花、谈花,议花、论花、评花、品花。我眼睛是看不见,可我耳朵灵啊。你们看到了,就如同我看到了,我在借你们的眼睛啊!”说毕,齐先生向大家鞠了深深一躬,连声说:“谢谢,谢谢!” 人群中不免唏嘘:种花人竟不是赏花人! 齐先生却淡然一笑:人生如花,次第开放;种花人又何必是赏花人呢? 作者简介:许福元,笔名:星白,字元之,别号林河居士。1946年生,北京顺义临河村人。北京作协会员 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诗集《早春》;小说集《半夏》 《仲秋》 《惊蛰》;散文集《瑞冬》;游记《印象美国三十天》。另有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 《小说林》 《小说月刊》 《星火》 《当代小说》 《飞天》《大家》等期刊。短篇小说“香火地” “娘亲舅大”分获2011年2013年北京市职工创作“五一”“身边”文学一等奖;小说“卷毛活”获首届浩然文学短篇小说一等奖。其作品多篇被收入各种选本。散文“盲人玫瑰”被列为中学生语文课外教材。小说“吊炕”“栗子. 立子” 被某高校列为高考模拟试题。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顺和花园一区2号楼1门701室 邮编:1013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