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危了,腾讯疼了

 众森冰极 2013-03-17
 微信危了腾讯疼了

                             

 

读天下 2013年01 期  文/蒋丹

微信危了,腾讯疼了

  马化腾四面树敌

  作为腾讯体系下为数不多的一款高人气、不盈利,还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建设的产品,微信必然需要给商业化找一个说法。

  “微信用户将在2013年1月突破3亿。”日前,在广州举办的广东互联网大会上,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透露。

  还清楚记得,2012年9月17日,马化腾发微博宣告微信用户数突破2亿。这也就意味着微信仅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就把用户数再增长了1个亿,并把使用范围扩展到全球100多个国家。

  对于多数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江湖斗争”中突围,流量、用户数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对于手握3亿微信用户的马化腾来说,微信却成了他“美丽的哀愁”。

  PK掉微博,进入微信时代

  不久前,上海唐人电影总裁蔡艺侬发布了一条新浪微博:“最近一直被莫名其妙的帖子黑,用这个”黑“字一点也不言重,不知道是有心还是误会。与微博保持距离并不是躲避,是因为现在转去朋友圈了。”蔡艺侬说的“朋友圈”就是腾讯微信的项目。

  这段微博看似普通,个人抱怨而已,但是却侧面反映了一个现状-微信正在超越甚至取代微博。

  如果说2011年是微博年,那么,2012年就是不折不扣的微信年。

  一年前,大家还在讨论微博时代的到来,从普通网民与公安部门、媒体等社会力量结合一起的微博“打拐”,到对长江中下游旱情的微博援助;从高晓松案、药家鑫案的微博关注,到对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微博直播;从娱乐八卦到“各种体”的一夜走红……无不显现微博的传播力、渗透力及影响力。然而,随着微博信息的泛滥,谣言滋生,网民对微博的忍耐越来越趋于极限。此时,模仿微博模式,却在细节方面优于微博,也更简洁的微信成为网民的新宠。

   2010年11月19日23时58分,腾讯副总裁张小龙在腾讯微博上写下了一句话:“我对iPhone5的唯一期待是,像iPad(3G)一样,不支持电话功能。这样,我少了电话费,但你可以用Kik跟我短信,用Google Voice跟我通话,用Facetime跟我视频。”就在一天之后,2010年11月20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张小龙曾经在公开场合强调,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随着Kik这类应用呈现出崛起之势,张小龙隐约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他就给腾讯高层写了封邮件,建议公司启动一个关于手机通讯工具类的项目。马化腾很快回复了那封邮件,认同了张小龙的看法,并表示公司很早就有了类似的想法,移动互联网是公司未来的重要关注领域。就在这封邮件中,和阿里巴巴的马云一样果断,马化腾直接告诉了张小龙,这款产品就取名叫“微信”。

  然后,这款产品在问世仅26个月之后,成为迄今为止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带给业界巨大的震撼,更是威胁。

  烧钱还没管好商标

  对微信强劲的发展势头,互联网观察人士程苓峰如此评价:“腾讯社交帝国的另一个底座正在成形。”其实,不只是程苓峰等观察人士对微信抱以“厚望”,马化腾也有越来越依赖微信的趋势。微信能否取代腾讯QQ这款拥有超过七亿活跃账户的即时通讯软件,以及能否挑战由运营商垄断的短信和语音市场?答案仍是未知数。

  而目前来说,微信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盈利。据报道,腾讯CTO熊明华曾在一次公开活动上透露,微信每个月在服务器上的花费达1亿元。随着微信用户逼近3亿元,以及各种业务的全面铺开,未来微信在服务器等运营成本势必继续上升。

  作为腾讯体系下为数不多的一款高人气、不盈利,还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建设的产品,微信必然需要给商业化找一个说法。熊明华说,“只要用户喜欢,我们就会不惜一切成本投入,当然并不排除将来商业运作的潜力。”只是这个盈利模式尚未清晰。

  除了盈利,腾讯在管理上的漏洞也将直接影响微信的发展。

  2012年12月21日,突然发现自己用了26个月的微信,竟然不属于腾讯?这闹得是哪出?和iPad犯了同样的毛病。

  据经济之声报道,早在2010年底腾讯微信出品之前,创博亚太(山东)科技有限公司就率先申请“微信”商标,2011年底收到异议后,进入再审阶段。另外一个是北京联智昭阳文化传播公司,在2011年1月17日申请注册。2012年初初步审定后,又在2012年6月收到异议。

  再来看看腾讯公司,它对“微信”商标的申请,比联智昭阳公司晚了一个星期,是在2011年1月24日。按照商标法中“同一商标申请在先”的原则,联智昭阳公司已经拿到“微信”商标部分商品权,专用权期限为10年,从2012年6月28日到2022年6月27日。

  作为市值数百亿的上市公司,腾讯应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但是不知为何,在管理微信这样一个能改变腾讯未来、统治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时,商标申请居然晚了几天。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足见其在知识产权的维护上存在严重漏洞,同时也是整个管理上的不足。

  而此次商标事件也必然对腾讯微信产生影响,正如iPad当时面对的麻烦是一样的。不久前iPad在华商标抢注的案件,让很多小企业看到了快速生财的渠道,当时苹果向唯冠赔偿6000万美元,达成和解。不知道腾讯会不会面临同样的遭遇?

  “国字号”的强大敌人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但是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是不缺少的,有时甚至起非常重大的作用。盈利模式和管理都属于内部因素,但请不要忽略,腾讯作为行业霸主,却同时也是业界公敌。

  2012年12月9日,央视焦点访谈:莫让微信成“危信”。节目指出:微信有一个位置发现功能,在100米到1000米范围内,使用者能找到需要攀谈的对象,作为交友来说是很好的事情,但它同时也拉近了被害人和犯罪分子的距离。

  如此直接批评一个互联网产品,上一次是百度竞价排名,央视多档节目点名曝光百度,百度一度陷入困境。这次换成腾讯的微信了。说起来,马化腾和腾讯向来算是“乖宝宝”,除了业内攻击,很少受到外界批评,看来,腾讯该好好反省了。

  除了央视,微信还惹恼了两个“国字号”的企业: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

  先说中国联通。在微信商标事件中,其中一个商标“买主”是创博亚太(山东)科技有限公司,“巧合”的是该公司是山东联通的SP(增值服务商)。

  另外,中国移动也开始将矛头对准微信。12月5日的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点名指出腾讯绕过运营商发展自己的业务,使运营商沦为“ 管道”。随后,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也坦言:“微信确实给运营商业务带来严峻挑战”。互联网业内人士也指出,微信以后的趋势,就是直接干掉运营商。“嚣张 ”的腾讯在不掌握微信商标的情况下已大肆扩张两年,未来,中移动、中联通在内的运营商显然不会再“放纵”微信。一场场恶战正在等着马化腾。

  当然,除了各位“国字号”的对手,“平民圈”的敌人,腾讯向来也是不缺的。包括百度、阿里巴巴、新浪微博、360、人人、陌陌、米聊等在内的公司或产品,一直在寻找着可以与微信对抗的方法和手段,合纵连横的故事此起彼伏地仍在上演着。但恰如秦国一统天下的故事一样,目前尚看不出螳臂当车的任何可能性。

  努力寻找当霸主的可能性

  腾讯在以QQ为圆心的半径上成功打造了QQ空间、QQ游戏、QQ音乐等一系列衍生品,但面对移动平台上微信,腾讯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然而,在荆棘丛生的互联网江湖,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慢慢摸索,微信想要站稳脚步,就必须快狠准地找到盈利模式。

  虽然马化腾一直不愿意谈论微信的赚钱潜力,但这不意味着他放弃或者放缓赚钱的可能性。从微信目前的功能来看,马化腾精明地围绕微信画了五张大饼,囊括了社交界、营销界、B2C界、O2O界、游戏界。

  在微信的商业化布局中,B2C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11月,微信已与垂直电商网站美肤汇展开了合作,美肤汇成为了第一家可以在线购物的微信账号,其微信商城内主要以团购及新品折扣商品为主。美中不足的是,美肤宝的体验并不好,用户很难通过美肤宝完成交易。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李智指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足,在于微信也没有办法向用户去精准推荐其需要的商品信息,因为腾讯不像淘宝一样,拥有庞大的消费数据平台。

  关于O2O也有这样一个鲜明的事例。成都某微信会员卡用户第一次去这个商家吃饭看到桌签上有关于扫码微信二维码得优惠的活动,问服务员是否可以享受,服务员问店长之后得到肯定的答复,于是立刻微信扫描关注该商家,该次消费享受了会员88折,和一杯价值8元的饮料。用户很赞赏微信会员卡的拓展能力和速度。时隔一个月又到同样的商家消费,出示微信会员卡时,商家却没有该用户曾经消费过的记录,用户又得再次询问一遍。这就是微信的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数据存储,在价值上就严重被削弱。

  数据平台的缺失以及线下的弱项,也许就是微信至今无法构建完整布局的原因。总体感觉,似乎微信扩张的脚步有些快,跨度也有些大。现在的微信就像当年的QQ,凭借着强大的用户粘性,试图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却往往忽略用户的体验和长远的忠实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