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析“松竹梅”的象征意象

 聽雨軒sjh 2013-03-17
试析“松竹梅”的象征意象
 内容摘要 :文章通过对松竹梅岁寒三友的阐述,分析了松竹梅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象征艺术表现,提出了“松竹梅”岁寒三友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主义思想的体现,以及庶民对和平吉祥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关 键 词 :松竹梅 寓意 表现 
   
  楼庆西先生在《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的著作中论述了建筑装饰艺术,书中论及到装饰的表现手法时有云:“植物中的松竹梅岁寒三友,经过不断的应用与渲染,它们都具有了特定的象征意义。这种手法不仅用于中国的诗、词、书、画和园林中,同时也广泛地用在建筑装饰里。”所以笔者就松竹梅的象征艺术表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提起松,人们立即想起中学教科书上的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松树象征着仁人志士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挺拔,如泰山顶上巍峨耸立的迎客松;坚韧,如黄山绝壁间傲雪凌空的五针松。古往今来,松树拟人化象征着高超的人格。孔子在《论语》里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严寒冬天植物均凋零了,唯有松柏依然长青独立。松,从战国时代起,因其常绿耐寒,而被世人神化了,带有宗教意识的“精神领域”方面的含义。儒教象征为“节操坚贞、不屈不挠”;道教寓意为“长生不老、饱经风霜”,故在墓地陵园和寺院山门两旁遍植乔松与古柏。松柏是中国代表文人士族的精神领域上的理想化的道德和节操的写照。中国古代以松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不可胜数。据《芥子园画传》树谱的画松法云:“松如端人正士,虽有潜虬之姿,以媚幽谷,然具一种耸峭之气,凛凛难犯。凡画松者,宜存此意于胸中,则笔下自有奇致”,又云:“马远松多作瘦硬如屈铁状。” 
  竹,最早见诸于《诗经》中有“竹竿,以钓于淇”的句子,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论其价值有云:“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自商周起到公元5世纪一直是使用“削竹片以纪事”(《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的“竹简”。据《湘川记》记载,舜帝南巡至湘中苍梧山时不幸驾崩,娥皇女英两位妃子痛心悲泣,其泪洒落于竹子上,竹显泪斑,这便是“湘妃竹”。后人作《斑竹怨》云:“二妃昔追帝,南奔湘山间,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竹子,自古被喻为“坚贞节操”的象征,拥有极强的抒情性。因此,竹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其为士大夫阶层以及文人墨客所喜欢的原因。由于修长笔直端庄挺拔,有气有理有骨有节,有谦谦君子之风而深受文人士族之喜爱。如扬州八怪郑板桥好竹成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氏画竹,崇尚神采与气势,无拘无束,不拘泥于传统世俗,置章法规矩而不顾,嗜好竹叶萧萧声,这充分显示出古代文人骚客脱俗的风韵。民间有“竹报平安”之说,新年鸣放爆竹喻为消灾除旧迎新,爆竹为岁首之物,具有吉祥瑞气之征兆,素有“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传统风俗。在春节祝(竹谐音)日,贴上喜庆年画“童子玩爆竹图”与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据说,爆竹爆发散落遍地的五色纸花,寓意为家门口金钱满地铺开,弥漫黄金之屋。园艺中雕竹为饰除了附庸风雅之外,也取其祥瑞之意。 
  古代经典诗集《诗经》里有一首有名的诗《摽有梅》,诗里记有年轻女子寻找伴侣的事情。在梅子成熟的时候,规定好的某一天,女子把熟了的梅子投给自己喜欢的男子表示其爱慕之情。梅子成熟掉落地上就会萌芽,它是孕育新生命的象征。把这一象征的梅子投给自己倾心的男子,其寓意就是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他。当然古人除了梅可食用之外,也对梅花之美引起重视。《说苑》里有关越派使者赠送一枝梅花给梁王这样的记事,大概当时梅花已以她的英姿和芳香赢得世人的垂爱了。梅已不再是仅作为食用之物,梅花也可作为人们生活中赏心悦目的物象,作为满足人们美意识上的需要而存在。到了唐宋之时,梅花更加受人重视。宋代诗人常以梅花为第一题材而创作。苏东坡、陆游、李清照均喜爱梅花。李清照咏梅伤梅叹曰:“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尽管林和靖式的隐逸之士如何爱惜“疏影横斜水深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但她终究还会受到妒嫉,故文人逸士喜用梅花借喻生活境遇。画家也爱梅,历代画梅高手辈出,擅画墨梅的宋代有马麟,元代有陈至善,明代有陈继儒、陈洪绶,清代有金农、八大山人,近现代有张大千等。 
  历代墨梅均有一个共通之处,在梅花的造型表现上梅朵喜欢画圈,梅枝以苍老虬曲为美,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里有云:“苍松古柏,美其老也。一切花竹,皆贵少年,独松、柏与梅三物,则贵老而贱幼。欲受三老之益者,必买旧宅而居。”古人画梅去俗媚、喜写意、重气韵、求逸格,故画梅也有梅品梅谱可循,因而便形成梅花的基本图形纹饰特征,在陶瓷、漆器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江南古建筑的装饰上便有许多岁寒三友图形纹饰,充分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的典雅精巧。门窗格儿本身不仅存在着使用功能,同时也有供人观赏的造型艺术价值。窗形纹饰雕刻典雅别致,形状变化多样,线条潇洒有致,匠心独运,自然天成。如苏州拙政园留听阁内,南面纱隔里装饰着一顶罩子,用十分名贵的银杏木精工雕琢而成,图形饰物以松枝弯曲老辣苍劲,盈盈盘亘于全罩。其间饰以松球、梅朵、竹叶、鸟雀图案,形象稚拙生动,虚实错落有致,栩栩如生。另外,还有苏州网师园梯云室,装饰极为高雅别致、清新俊秀。前檐外廊,明间前后檐均设长窗六扇,室内柱间装落地罩,两面镌刻,以鹊梅为主题,雕工精湛,造型生动活泼,于纤巧俊美之中,极具剔透雅致之功效。此外,在漏窗上也有大量装饰图形的实例,如苏州网师园冰穿梅花漏窗和如意梅花漏窗,苏州狮子林的转心梅花漏窗和葵式梅花漏窗。竹形纹饰图案的有苏州狮子林的竹节式栏杆以及留园的竹节如意头栏杆等。松竹梅纹饰图形优美别致,形成疏密相间、舒朗空透,给人以明快流畅、疏灵俊秀之感。

 “松竹梅”的纹饰意象 ,自古以来广泛应用于陶瓷艺术上的图案造型,在青花纹饰上,常以梅瓶描绘“高士图”“萧何月下追韩信图”。另外描绘在梅瓶上还有釉里红“松竹梅”纹饰图形。如1990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南郊中华门外发掘了正统十三年(1448年)西宁侯宋晟家族宋铉夫妇墓葬,从墓中出土了松竹梅纹饰釉里红梅瓶一件,口径6.5厘米、高37厘米,接近于1957年宋氏家族宋琥夫妇的墓葬中另一件釉里红松竹梅纹饰的有盖梅瓶。据专家考证皆为明代洪武官窑瓷器。据万历年间重新编撰的《江西大志》卷七《陶瓷书》所记,从明万历年间所烧的官窑陶瓷一览目录里有“松竹梅”岁寒三友的纹饰图形的器物。 
  其实,“松竹梅”岁寒三友早在北宋徽宗时期内府所藏的《宣和画谱》的解说中,就有关于花鸟画的记载:“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间。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到北宋末年,“松竹梅”的寓意是“岁寒而磊落”“见之于幽间”的岁寒三友,具有登高临远的意气,赋予节操美的意识形态。 
  到了元代,“松竹梅”的画题主要表现在民间艺人的作品中,其时精神意识形态上的寓意为瑞祥之意。再往后到了明代初期,从宣德年间的官窑青花瓷器所嗜好的纹饰图形来看,此时的“松竹梅”的寓意已经是招财进宝、招来幸福的意思。 
  松竹梅的自然品性,素来象征着孤傲、坚贞的人格和高雅、脱俗的情趣。自古以来,尤其深受文人士族的喜爱。常与旭日、细雨、满月、斜阳、微雪、晚霞、清溪、绿苔、顽石、吹笛、琴音、鸟语、戏鱼、清茶、诗画等结合一体,情趣盎然。淡泊、高洁,即道教所谓的清净无为的境地。在孤独之中个人超然物外追求脱俗出世,有清逸飘然之感。在渔樵之际、草堂山庄之间,浊酒淡茶一杯放谈天象烟云变幻,与自然共生,同艺术偕老。 
  “松竹梅”岁寒三友作为中国古代一个画题的纹饰创意,具有“庆贺”“喜庆”的寓意。“松竹梅”三者组合为什么象征“庆贺”“喜庆”之意呢?这是松、竹、梅三者共有秉性的审美意识决定的,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松竹梅不落套,具有清廉洁白的风趣。耐酷寒而凛冽清雅的格调,是中国文人高蹈脱俗思想的写照。同时它还兼顾世俗的生活观念,具有“吉祥幸福”之意。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文人士族所追求的人格上的高尚节操,与民间庶民所向往的平和与吉祥融为一体。由此可见,“松竹梅”岁寒三友其实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主义思想的体现,以及庶民对和平瑞祥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参考文献 : 
  [1]楼庆西著《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2]刘敦桢著《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版。 
  [3]朱狄著《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 
  [4]周维全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沈斌著《中国花鸟装饰》[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6]张浦生著《青花瓷器鉴定》[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7]安全槐著《中国考古》[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曾莉等著《历代梅花写意画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9]李一等著《石涛山水画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10](清)李渔著《闲情偶寄》[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李志敏等著《唐诗·宋词·元曲》[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12]潘公凯著《中国绘画史》(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