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晒晒妈妈家的老物件

 晓听风铃 2013-03-18

每逢除夕,一大家十几口人聚集在妈妈家,吃过年夜饭后,就围坐在火盆旁磕着瓜子看着春晚,孩子们则拿着手机不是玩游戏就是玩自拍,一家人享受着一年中这难得的欢聚和清闲,每逢这时,爸妈总是感叹如今生活的飞跃变化,跟孩子们讲起他们年少时曾经的苦难,可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似乎已经是对牛弹琴了,他们无法想象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仿佛那已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作为处在长辈和晚辈中间的我们,见证了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历史变迁,既深知父辈年轻时走过的不易,也对在蜜罐中长大的晚辈们不识愁滋味的无奈……

        其实,现如今生活的富足并不一定带给我们很多的幸福感,因为幸福感即满足感,满足感就是憧憬许久之后的欣喜获得,如今的孩子面对品种繁多的零食、五颜六色的新衣似乎都已经麻木了,每天“度日如年”的生活使得过年之于她们也没有我们童年时的那种期盼,

因此,对轻易拥有的东西也不懂得珍惜,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衣服也是常换常新、对于富足的她们而言,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令她们珍惜和珍藏,可当我环视妈妈家,几乎从他们结婚时起就有打上每个时代烙印的老物件向我们讲述这个家庭的生活悲欢,于是我突然有种冲动随手用手机把它们拍下来,以作留念,因为每一个老物件都是老俩口曾经幸福生活的见证,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爸妈依然敝帚自珍,可见曾经的拥有对于贫寒的他们是多么的满足和幸福!
        那么,请看我晒的妈妈家的老物件吧!

图片
爸爸的毕业照!(二排右三是我爸爸)
图片
爸爸的毕业证书!50多年了啊!
图片
小学毕业时的妈妈!猜猜是哪位?
图片
妈妈的高中毕业证!呵呵~~~英语还不及格哦。
图片
爸妈的结婚照!没有婚纱但依然显得青春靓丽!
图片
爸妈结婚时朋友送的一对装饰盘,快半个世纪了依然很透亮,只可惜妈妈打扫房间时不小心摔了一只角。
图片
老相片老影集!清一色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装束打扮!
图片
文化大革命时几乎人人都要佩戴的毛主席像章!
图片

图片
铝锅——60至80年代厨房的主要厨具。这还是妈妈从遥远的重庆带过来的呢,底已经换过了,仿佛响起当年曾经走街串巷的声音:“换鼓子底喔…………”
图片
87年爸妈回老家路过潜江时老同学送的塑料藤椅!
图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乎家家都有的储物盒。
图片
八十年代末,收录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流行音乐开始风靡并广为传唱……
图片
七八十年代每个家庭主妇都欣喜拥有一台缝纫机!而且是当时结婚“三转一响”中的其中一件呢!
图片
曾经,相框、元帅画是每个家庭很常见的墙面装饰!
图片
童年的夏天几乎每晚都是和竹床一起度过的。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流行的组合家具。当时可是很新潮哦!
 
图片
瓶花,也曾经是家里的重要摆设!
图片
九十年代的大彩电,可谓是小康家庭的标志啰!
图片

进入新世纪了,生活犹如曾经风靡一时的挂历上的这个翠竹一样节节高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