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天生是面向他人的,是利他主义的,快乐之路是面向自身的,是利己主义的。幸福之路是一条先难后易的道路,是越走越光明越走越轻松的道路;快乐之路是一条先易后难的道路,是越走越黑暗越走越狭窄的道路。利他与利己才是幸福与快乐的本质。我们之所以说雷锋是幸福的,不正是因为他一直在信奉追求利他主义,一直在亲身实践利他主义吗? 每年在“学雷锋”活动中,我都会和一些同学重新回味一本日记,一本记录着一个短暂而幸福的生命历程的日记,日记中朴实地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平凡、温馨的故事,流露着一段又一段大爱、奉献的真情。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取者。 雷锋是幸福的,而我们正在所谓追求幸福的路上,那么就以雷锋为一面镜,照照我们的生活。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幸福和快乐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幸福和快乐这两种心情成为青年朋友们的永恒追求甚至被视之为一种理想。腾讯公司创作的一款“说说”成为我们大发感慨的绚烂舞台,很多同学似乎早已形成一种拿起手机先登QQ,登完QQ直奔空间的习惯。走进自己 空间看看别人对自己说说的回复,走进他人空间看看他人几分钟前的心情。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终究逃离不了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晒得是心情,同时晒的也是自己的孤独与寂寞。 与孤独寂寞相连的不正是人与人相互间的冷漠吗?喜怒哀乐因何而生?爱恨情仇因何而发?我想这里问到的的因何决定了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谈到幸福和快乐,前些日子,我也借用腾讯的“说说”做了一个小调查。我问大家幸福和快乐的区别是什么?朋友们给了我很多的答案,有人说幸福是两个人的,而快乐有很多。有人说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不一样,兴奋程度不一样。有人说快乐会让人笑,而幸福却总是让人想哭。更有一个答案另外意外,他说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别人的幸福。当然对于朋友们的答案我一直是抱着感谢尊敬的态度来面对的,我更没有权力去评论他们的对与错,只有自己认同与否罢了。 而我认为是这样的:幸福天生是面向他人的,是利他主义的,快乐之路是面向自身的,是利己主义的。幸福之路是一条先难后易的道路,是越走越光明越走越轻松的道路;快乐之路是一条先易后难的道路,是越走越黑暗越走越窄的道路。 利他与利己才是幸福与快乐的本质。我们之所以说雷锋是幸福的不正是因为他一直在信奉追求利他主义,一直在亲身实践利他主义吗? 在回首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幸福和快乐。快乐也许对于我们是恰当的,但“幸福”一词似乎就有那么一些争议了。 我们常常讲知足常乐就会幸福,但我们的知足常乐是怎样的呢?有位老师曾讲,知足常乐不仅仅是满足吃饱穿暖,满足于潇洒走一回,过把瘾就死,这是猪一样的知足常乐,人的知足常乐则应是主观上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客观上得到了自己的幸福,是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产生的幸福,是一种有尊严的幸福,一种与人的身份相称的幸福,而不是猪一样的幸福。 也许我的认识还很浅薄,我只是明白就算是知足常乐的幸福也是在以帮助其他人的过程中所获得的。 美德自身就是一种回报…… 以雷锋为镜,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追求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