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5艺术大“假”(三):近现代书画造假魔高一尺

 小儒家 2013-03-18

3.15艺术大“假”(三):近现代书画造假魔高一尺

(2013-03-15 10:05:31)

 

齐白石假画《红梅喜鹊》

    在百度中输入“书画+造假”,得到了724,000个结果,足见书画造假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这也是艺术市场被认为“水很深”的重要原因。而造假和鉴定始终是一对难解的命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造假技术“魔高一尺”!

    中国其实自古以来就有造假的传统,造假技术渐趋完善。传统造假主要有几类:一是临摹,这也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二是仿制,这是最常见的造假手段;第三是向壁虚造,是一种臆造,是技术含量最低的造假手段,但也能骗到人;四就是半成品造假,画家本人画到一半,没有完成,造假者会完成补全冒充,这类作品半真半假,很难鉴定;五是专门针对古代册页造假的,称为“雨夹雪”类,把原本一本册页临摹,以真假交错方式重新装订成两本册页;六是夹生饭,假画配真题跋或真画配假题跋;七是画家本人请人代笔,古今画家都存在这种现象。

现今又出现了水印添墨、电脑刻章、装裱作旧、陈旧宣放格临摹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作伪手段。 不同于以往人工造假的方式,利用现代科技的书画复制程序是首先进行扫描,采集数据后输入电脑;随后把电脑显示的颜色转化成印刷色系,即黄、品红、青、黑四原色;最后就是控制墨滴分布,打印作品。在印刷过程中,颜色、位置都由电脑程序控制,非常细致。

    鉴定技法“道高一丈”?

    随着造假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可谓“魔高一尺”,但鉴定技术能否“道高一丈”?

现今中国的鉴定市场乱象繁盛,频频爆出“鉴定门”,鉴定专家都把鉴定绝活公布天下,那这些鉴定的手段也就可能失效了。对于古画还可以借鉴高科技仪器来测试古代的书画纸张成分及年代,但对于近现代书画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按照老的鉴定方法去对图章、气息、神韵,查著录等等,都会落伍,已经不仅仅是眼观、手摸等能判定的了。

针对目前出现的书画复制技术,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艺术品科研中心主任尹毅也介绍了初步识别书画复制品的办法:第一,要在亮光下,最好是阳光下刊作品,由于多数印刷书画的墨色是由彩色颜料墨合成的,因此在阳光下容易看到泛出彩色;第二,由于墨滴非常细,需要用40至50倍的放大镜,普通放大镜根本看不出;第三,如果空白部分出现墨点,要特别留意,极可能是制版印刷时留下的墨迹,专业术语叫“脏版”。

    另外一方面鉴定还面临的挑战,其实不一定是鉴定家业务水准的问题,而是隐形的利益问题,因为现在鉴定已经不仅仅是业务上的事情,还牵扯的东西方方面面,包括很多利益方面的问题,把握不好就是当人家的财路,于是鉴定机构的人很多都不敢讲真话,说话很含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