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21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学中医书馆 2013-03-19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为发生于黄斑部及其周围的孤立性的渗出与出血并伴有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病变,亦称之为青壮年出血性黄斑病变。来自脉络膜的新生血管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源。本病的病理改变为肉芽肿性炎症,其病因可能是细菌(如结核)霉菌(如组织胞浆菌)、原虫(如弓形体)、梅毒螺旋体感染。这些炎症可引起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部的炎症又极易累及玻璃膜,致使新生血管侵入色素上皮下或神经上皮下,造成局部的渗出与出血。好发于青壮年,多单眼发病,常造成患者的视力损害。
    有哪些症状?
    本病主要表现为自觉中心视力减退,视野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
    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及其附近有孤立的约1/4-1PD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渗出病灶,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清,微隆起,病灶边缘有弧形或环形出血,病灶外围有一色素紊乱带,继之出血渗出吸收机化而产生视网膜下瘢痕。
    需要做哪些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病变初期可见从脉络膜伸向视网膜下的新生血管,动脉早期即显影,到静脉期则形态更加清晰,后期因荧光素迅速渗漏,形成局限性强荧光。
    如何治疗?
    熟地10克,山茱萸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泽泻5克,丹皮5克,菟丝子15克,蔓荆子10克,青葙子10克。
    *食欲不振,加鸡内金10克,陈皮10克,山楂10克;
    *大便秘结,加瓜蒌15克,草决明15克;
    *脉细无力,加何首乌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
    *腰痛,加牛膝10克,杜仲10克。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配合明目地黄丸,每次2丸,每日3次。
    有哪些单验方?
    1.银柴胡、菊花、蝉蜕、木贼、羌活、防风、白术、苍术、女贞子、赤芍、生地各1O克,珍珠母、生牡蛎各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 山药、熟地、茯苓、泽泻、枣皮、丹参各15克,丹皮、川芎、当归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生地、白茅根各30克,紫草、连翘、当归、黄芩各10克,槐花、银花、玄参各15克,大黄、甘草各6克,三七粉(冲服)3克,水煎服,每日1剂。
    特别提示
    1.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减少与家畜、宠物等接触的机会。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腥腻食物,节制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