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去世 享年85岁

 青春藤 2013-03-19
█ 华西村的崛起是特殊个案

    其实,从一开始,作为乡镇企业,华西村的“成功”并没有多少特殊之处,乡镇对企业的控制,以及领导层占有股份的比例相当小等。因此,华西村的崛起不过是特定发展阶段内乡镇企业整体辉煌一个案例罢了,并没有多好的特殊性,更很难成为论证集体经济优越的证据。

█ 不分不包,坚持集体经济

  上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在中国农村的全面铺开,当时全国的主流声音是,“包字万能,一包就灵。”可当时吴仁宝和华西村已经让集体经济红火起来,他最后决定,“不分不包”,继续集体经济。进入1990年代末期,相当多的乡镇企业转变了体制,通过转制,一方面企业与乡镇政府脱钩,取得了更大的自主权,一方面则是股份量化到了个人,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企业领导获得了相当比例的股份,成为了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详细]

█ 政企合一和集体主义的胜利

    直到今天,华西村集体村党委依旧是企业的直接控制者,尽管华西村企业集团拥有了多家上市公司,华西村村民的股份却不具有多少流动性,吴仁宝等领导层也并没有在股权上成为绝对的控制人,与此同时,至少从表面上看,华西村的发展并未受到什么影响,而是又上了一个台阶。[详细]

华西村成功离不开政治智慧

    借助这种治村思路,吴仁宝的如意算盘得到了实现:大华西村的成形、上市公司指标的获取,高额贷款的申请,与其说是华西村经营效益的体现,不如说是华西村坚持政企合一和集体主义得到的回报。从吴仁宝给摩天楼取的名字上,也可以显示出他的政治智慧,“增地空中新农村”,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它打着节约利用土地和新农村建设的旗帜,更易赢得官方的支持。[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