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区板栗高产栽培技术

 昵称地雷 2013-03-19

山区板栗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板栗是农村致富的优良经济树种。文章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从板栗的生物学特性、育苗、整形修剪、施肥等方面阐述其高产栽培技术,供板栗产区参考。
    板栗为壳斗科栗属,高大落叶乔木,喜光,寿命长,有木本粮食之称,是农村致富的优良经济树种。
    1、板栗的生物学特性
    1.1、板栗为深根性树种,侧细根发达。雌雄同芽异花,适于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0-15℃。板栗对土壤要求不严,为喜酸、喜钙植物,土壤PH值4.5-7.5,土层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含有机质多的花岗岩母质壤土为最好,根系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60-80%。
    1.2、板栗的个体发育为五个时期。幼树期(实生树7-8年,嫁接树1-2年),形成预定树形,为开花结果创造条件;结果初期(第一次结果到开始有一定产量止)主要是使树完尽可能达到预定的最大营养面积,形成适量的结果母枝;结果盛期(高额稳产期到产量开始连续下降的时期)主要是枝条和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树冠达到最大限度;结果后期(高年稳产状态破坏到几乎无经济收益为止)主要是树体老化,开花结果消耗多,贮藏物质少;老化期(产量降低到几乎无收益及树体死亡),骨干枝、骨干根大量死亡,结果树越来越少。
    2、育苗
    板栗育苗多采用实生播种育苗。播种时间分春播和秋播两种。苗圃地区选择平坦、灌水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细致整地施足基肥按20-30cm行距开沟,按12-15cm株距播种,播动量为100-125kg/667m2,出苗后注意松土、除草,及时灌水。
    当苗木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苗木嫁接,嫁接方法主要有切接、插皮接、腹接、芽接等四种。接后要搞好摘心、除萌,做防风支柱及接口松绑等管理。
    3、建园造林
    板栗园应选择土层在50cm以上,PH值为6.0-7.0,疏松肥沃,交通、灌溉条件方便的地方,阳坡半阳坡为佳。
    栗园成长地有挖围山转法、大鱼鳞坑法、垒谷法等三种,地整好后,挖0.8cm见方大穴。栽植于11-12月份或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一个好的栗园以3-5个品种为佳,定植密度为27-41株/667m2。
    4、丰产技术
    4.1、整形修剪
    4.1.1、板栗的树形有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两种。生产上多采用主干疏层形。干高70-80cm,主枝5-6个,第一层2-3个,第二层1-2个,第三层1个,每个主枝上保留侧枝2-3个,层间距1-1.5m,层内主枝间距50m左右,第一层侧枝离主干60cm,侧枝上下交错。
    4.1.2、板栗的修剪有清膛修剪和实膛修剪两种。掌握轻剪长放多留枝,整形与修剪并重的原则,修剪方法有抹芽、摘心、拉枝、枝、短截、缩剪相结合。修剪时期采用冬夏结合,以夏剪为主。
    4.1.2.1、冬剪:每年冬季落叶后,对各级骨干枝、延长枝在饱满芽处短截,疏除纤弱枝和过密枝及弱的结果母枝,每平方米的树冠授影面积上保留15-18个结果母枝,回缩后长的结果树组。
    4.1.2.2、夏剪。在嫁接成活后,新枝长至50-60cm左右,在1/2处短截,当二次梢长至30cm左右时,可支棍引缚使开张角度达45℃左右,其后进行反复摘心,直至7月中旬上,每次重摘心保留30-35cm。
    4.2、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主要是水土保持,松土除草,间作及覆盖,对20-60cm深土层进行深耕,施有机肥。
    板栗中耕除草应在雨季至果实采收前,进行中耕深度20cm左右,栗园深翻应结合除草、施肥进行。深翻深度要求达到30cm以上,深翻不宜伤0.5cm以上的根系,并在春秋夏三季包树盘,春包宜浅,秋包宜深,范围在树冠以下,深度为15-20cm。
    4.3、施肥
    4.3.1、栗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加氮肥,配合施用磷钾肥,辅于微量元素肥料。施肥方法有环状施肥、条状施肥等。
    基肥于10月中下旬结合深翻土壤施入,株化质圈肥50kg,尿素0.2-0.5kg,二铵和硫酸钾各0.1-0.2kg,硼砂1.5kg,硫酸锌kg。
    4.3.2、追肥分别于萌芽前、花前、花后和坚果膨大期,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氮磷钾并用。用量按35株/667m2计算。
    4.3.2.1、1-5年生栗树:有机肥250-500kg/667m2年,化肥40-80kg/667m2年。
    4.3.2.2、5-10年生栗树:有机肥500-1000kg/667m2年,化肥80-160kg/667m2年。
    追肥后用草或薄膜覆盖,并浇水3次/年。叶面喷肥每年5次。
    第一次5月中旬-5月下旬,尿素0.25%-0.30%。
    第二次6月中下旬,尿素0.25%-0.30%。
    第三次7月中旬,尿素0.25%-0.30%。
    第四次7月下旬-8月上旬,尿素0.25%-0.3%。
    第五次果实采收后,尿素、磷酸二氢钾0.3%-0.5%。
    4.3.3、施硼肥:每年7-8月份环状沟或穴施硼肥,施肥量以树冠大小计算,每1m2施硼10-20g,要求施在树冠外围须根分布最多的区域。并于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和花期各喷一次硼砂加0.2%尿素溶液。
    4.4、人工授粉和提高坚果重量
    在一次结果枝上雄花序发育成熟时,将整个花序摘下,进行采集花粉,
    8月中旬,二次雌花开放后进行占授,5-6天再授一次,授粉时间8-10点为最好,树体较多或树休高大时,用纱布袋混装3-4倍的淀粉在树冠内抖动授粉,每3-4天授粉1-2次,连续2次。坐果较我时及时疏果,叶果比控制在20:1-25:1。
    8月上旬至9月上旬,每隔10-15d喷一次尿素,浓度0.3%-0.5%,喷磷酸二氢钾一次,浓度0.2-0.3%,进行叶面喷肥,以提高坚果重量。
    4.5、高接换头,更新良种
    高接换头时,每株选3-5个位置较好的骨干枝,每一个主枝选留3-4侧枝于2-3年生部位进行回缩截砧,截砧部位的粗度控制在5cm以下,采用插皮接、双舌接等方法。砧桩粗度1cm左右的,用双舌接,每砧一个接穗,粗度2-3cm的,插皮接2个接穗,粗度4cm以上的,插皮舌接3-4个,对骨干枝的过长的光秃带,采用腹接补空,接后加强管理,于新梢长到30cm左右时进行摘心,每年2-3次,接后于6月上中旬接口愈合后松绑,冬季搞好修剪,接后1-2年重点采用短截、疏枝、回缩等方法调整各及骨干枝的比例,培养丰产树体结构,3年后采用回缩、疏枝等方法更新衰弱光腿结果枝组,调节生长与结果关系,保持树势健壮。
    4.6、病虫害防治
    防治满类、蚜虫类、桃蛀螟、栗瘿蜂等害虫,于萌芽期喷50波美石硫合剂,展叶期针对蚜虫、螨虫喷一次爱卡士1500p液,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在栗瘿蜂成虫期和卵期喷对硫磷1200p液,水胺硫磷1000p液各一遍,8月上旬在桃蛀螟卵盛发期喷爱卡土1200p液或1000p1605溶液防治。全年树喷药4-5遍,座果率在97%以上。
    早春刮除树干老皮,发现果疫斑病,用50p福美砷粉刷病部。白粉病在4-6月发病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p液。栗大蚜、栗毒蛾卵块及栗透翅蛾为害部位涂抹煤油、敌敌畏混合液(1kg煤油兑0.05kg50%敌敌畏)。
    5月上中旬树干环涂10p40%氧化乐果,防治栗树红蜘蛛及栗大蚜。
    栗叶斑病、芽枯病用1:1:120-160的波尔多液防治。
    5、采收
    果苞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色,并且栗苞皮开裂,露出坚果,呈褐色,为板栗的最佳采收期。板栗采收后进行杀虫防腐、防发芽处理:
    5.1、杀虫处理。用二硫化磷或溴化钾在密封的条件下熏蒸24小时。
    5.2、防腐处理。用200mg/1kg24-D加200kg/1kg的托布津的混合液,浸果3分钟即可。
    5.3、防发芽处理。2%食盐加2%的碳酸钠的混合液浸泡1分钟或荼乙酸1000mg/1kg浸泡1分钟。
    板栗处理后,进行沙藏、松针藏等方法进行贮藏。(源自中国林业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