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止喧 2013-03-19
> 中医药数字博物馆 > 科技馆

 

  • 气的范畴源流
  • 气的涵义
  • 气的特性
  • 气化与气机
  • 哲学之气与医学之气的关系

  • 气的范畴源流



     “气”原本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客观存在着的云气物质的认识和描述。

    道家认为道派生了气,气以其具备了极精微的、弥漫于整个宇宙时空的物质特性而成为物质世界的本原。《老子》提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之说。《管子·内业》则把气作为专门的哲学范畴并对其进行了论述:“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认为“道”实质就是“气”,气是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最精微的物质基础。《庄子》提出“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游夫天地之一气”(《大宗师》),认为天地之间为气所充满,包括生命体在内的一切形质都是气聚合而成:“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至乐》)《知北游》篇更以“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论述,从气聚散的角度说明了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点击看大图

    老子像

          点击看大图

      孔子像



        先秦道家另一重要著作《鹖冠子》则进一步提出“元气”之说,认为元气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原:“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鹖冠子·泰录》)并对精气学说作了更深刻的阐发:“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 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不发于气。”(《鹖冠子·环流》)既认为意由气生,又认为万物胜败变化莫不由于气;而“阴阳不同气”、“阴阳者,气之正也”(《弱冠子·度万》)之说,则已经把道家的精气学说与阴阳学说联系起来。西汉时期,精气学说得到更加系统、更为深刻的发展,并逐渐形成气学理论。集道家思想之大成的《淮南子》不仅以气说明天地万物的演化生成,而且把精气学说与阴阳学说进一步结合起来,深入说明不同质的气所构成的不同物类及其不同属性,这是对先秦道家精气学说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儒家中,《论语》很少有言及“气”者,《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提到的“气”,主要指人体生理气血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提出了“浩然之气”这一儒家独有的概念,指天地之正气充盈于人身而言,此气固然本质是物质的,但更主要的是唯有人心符合道义,无所亏欠,方可养得此气,因而赋予浩然之气“配义与道”的精神属性。故“浩然之气”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荀子》多处言及“治气养生”、“治气养心”、“血气”等词语,也主要是着眼于人体生理之气而言,但其在《王制》篇认为气是构成自然界水火动植、以至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基本物质。《易传》多处论及“气”,如《系辞传》的“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体现了精气化生、构成万物的观点;《文言传》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说明了气的属性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说卦传》的“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则说明了气的运动变化。

    东汉时期,国家颁布的《白虎通》在规范儒家学术理论时,亦吸收了先秦以来的精气学说,该书卷九“天地”中指出:“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并认为气生于天地未分的太初阶段:“太初者,气之始也。”其后,著名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对气学理论又作了精辟阐发,认为气(元气)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原:“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谈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同时认为“和”与“通”是气的运动特点:“血脉不调,人生疾病;风气不和,岁生灾异。”(《论衡·谴告》)“是故气不通者,疆(强)壮之人死,荣华之物枯。”(《论衡·别通》)并提出要“达物气之理”(《论衡·变动》),掌握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法家代表性著作之一的《慎子》则从阴阳角度来说明不同质的气及其化生的不同物类,《慎子·外篇》谓:“气之擎(聚集)而有质者为阴,舒散而有气者为阳。”“天依形,故运行太虚冲漠之际而无停;地附气,故束于劲风旋转之中而不坠。气积于阳,而其精外明者谓之日;气积于阴,而其魄含景者谓之月。”“阴气凝聚,阳在内者不得出,则激搏而为雷。…… 阳气正升,为阴气所乘,则相持而为雨。”

    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关于精气的论述显得尤为深刻,该书《尽数》篇对精气化生万物,决定万物品性,以及精气的运动特性作了颇为精辟的阐发。

    中医学中的气中医学中的气具有医学方面的特定内涵,但它是对哲学,特别是对古代道家精气学说的引用,因此,其涵义与特性从本质上来说,与古代哲学是共通的。中医在开始构建自身学术理论之初,即已重视精气学说的引进和运用。据《左传·昭公元年》所载,早在春秋时期的医和,已经运用“六气”的概念说明病因病机,而战国的扁鹊(秦越人)亦在其医事活动中使用“血气”、“气闭”等术语。作为中医理论体系奠基性著作的《黄帝内经》,更是全面引进先秦哲学的精气学说(主要是道家精气学说),并结合医学的具体内容,形成具有独特学科内涵的中医气学理论。“气”是《黄帝内经》应用得最广泛、最普遍的概念。

    《黄帝内经》以后的医家,不断深化中医气学理论,如《难经》的“原气”说、喻嘉言的“大气论”、徐大椿的“元气存亡论”、唐容川的“水火气血论”等等,都进一步充实和深化了这一学术理论,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医气学理论的构建,对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乃至独特的诊治体系的形成,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认为,气学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气的涵义



      一、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黄帝内经》所构建的中医气学理论,其渊源主要溯自古代道家精气学说,完全接受并贯彻了道家精气学说“气为天地万物本原”的学术思想。《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音“总”)统坤元。”王冰注曰:“太虚真气,无所不至也,气齐生有,故察气含灵者,抱真气以生焉。”《黄帝内经》中其他篇章诸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素问·宝命全形论》的“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等等,亦都体现了“气为天地万物本原”这一基本观念。

    后世医家秉承《黄帝内经》气学理论进一步加以阐释和发挥,如:明·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义》中谓:“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清·喻嘉言《医门法律·大气论》谓:“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医宗金鉴·运气要诀》谓:“未有天地气生形者,谓未有天地,惟太虚中之一气,化生天地之形也;已有天地形寓气者,谓已有天地,而太虚之气即已寓于天地之形也。”正是因为中医把气看成化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故此才广泛运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方药针灸的治疗作用。

    点击看大图

    云气

    二、气是无形的弥漫于宇宙的客观存在

    气由道派生,既具有道的客观物质性,又有道虚而无形、涵括宇宙的特点。在由古代道家学说发展起来的气学理论中,气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极精微的物质,虽然无形可见,但却客观实在而可感知。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论天地生成的“太虚寥廓,肇基化元”;《素问·宝命全形论》论天地万物多样性的“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灵枢·贼风》论邪气致病的“其(指邪气)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等等,均体现了其对气的无形可见,而又客观存在的物质性的认识。

    后世医家,如明·张景岳《类经附翼·运气》中说:“体象之道,自无而有者也。无者先天之气,有者后天之形。”清·何梦瑶《医碥·气》中认为:“气无形而血有质。”清·莫文泉《研经言·原荣卫》中说:“二气(指荣卫)合行于心肺之间,则积而为宗气,本无形质,必有所附丽以行。”种种论述,均立足于气之无形可见却又客观实在的涵义。《庄子·天下》认为气“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管子·内业》篇认为的“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对气在空间上无限性的描述。《素问·五运行大论》谓:“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说明气是极精微而又无形的物质,弥漫、渗透、充满于整个宇宙时空而无处不在。现代有人据此总结气具有“弥漫性、透达性、无限性、连续性”,而气的这四种特性亦是中医认为人身之气运行表里内外、无所不到、周流不息的认识基础。

    三、气是联系万事万物的中介

    《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以道家气学理论为指导的中医学认为,万物源于一气,天地之间之所以万物各异,万象纷殊,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各种事物之间亦通过它们的共同本原―气,而产生一定的联系。当精气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有机结合起来以后,气通过其阴阳五行的属性而成为联系事物的中介。各种事物以其自身的阴阳五行之气为中介,而与其他事物发生资生制约、消长转化的联系,即《鹖冠子·环流》所说的“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不发于气”。张景岳于《类经附翼·运气》中亦说:“万物之气皆天地,合之而为一天地;天地之气即万物,散之而为万天地。”

    中医学充分利用气为联系万事万物的中介这一涵义,认识、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本草方剂、针灸气功等各种与医学相关的事物之间广泛复杂的联系。例如《黄帝内经》即以阴阳二气为中介说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而有“生气通天”之说,又以五行之气说明人体内部五脏之间的资生制约联系,其他如运气学说以三阴三阳和五行之气说明人体、疾病与自然气候的联系,以“六气(指人体精、气、津、液、血、脉六种基础物质)源于一气”(《灵枢·决气》说:“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说明人体各种生命基本物质之间的联系,以“百病皆生于气”说明病因与发病的关系,凡此等等,都是运用气为万事万物联系中介这一涵义以研究阐明中医学问题的范例。

     

     
    气的特性



      一、气的物质性

    气作为古代哲学研究和阐明天地生成、万物起源的范畴,其最基本的特性就是物质性,即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本原的物质。关于气的物质性特征,古代哲学家作了相当深刻的论述,如《鹖冠子·泰录》谓:“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话·隐公第一》中亦谓:“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

    中医学完全接受气的物质性这一根本观念,认为气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其物质性,《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矣。”作为中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亦是由物质性的气化生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气是极精微的、弥漫于时空且无形可见的物质,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义》亦说:“气之为物,聚而有形;物之为气,散归无象。”但它既有其不可见性又有其可感知性,正如《管子·内业》所说:“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

    二、 气的同一性与多元性

    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未分之前,宇宙之中只是一团混沌之气,称之为元气。元气体现了气的同一性。天地万物都是由“一气”构成,《庄子》所说的“游夫天地之一气”、邵雍的“气一而已”、柳宗元的“一(元气)以统同”,都是对气这种同一性的阐发。由于气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分化,因此形成了各种性状不一之气,正如周敦颐《太极图说》所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一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土金,五气顺布。……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正是由于气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多样性,故由一气化生的天地万物才呈现千差万别的繁纷复杂景象。关于气的同一性和多样性,张载《正蒙·乾称》篇有如下精辟论述:“太虚者,气之体。气有阴阳,……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混然,人不见其殊也。”

    中医气学理论亦充分体现气的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辨证观点,《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的“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张景岳《类经附翼·运气》说的“阴阳之气,本同一体。……此所以根出于一而化则无穷”等等,都是对自然界气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的阐发。至于人身之气,既源于天地一气,又可按其功能而分为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理之气,即“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素问·六节藏象论》),同样亦体现了气的同一性与多样性。

    三、 气的物质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中医气学理论渊源于古代道家精气学说,而后者脱胎于道论,认为气由道派生,而道具有物质性和规律性双重涵义,因此,由道所派生的气,作为一种运动着的、弥漫时空的无形物质,也就具有物质性与功能性相统一的特点。例如《吕氏春秋·尽数》所说:“精气之集也,必有人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复明。”正是对气的物质性与功能性相统一的说明。

    中医学引进道家精气学说,目的在于阐明人体生命活动机理,研究和解释发生于人身上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古代道家关于气的物质性与功能性相统一的见解,正好为解释生命活动机理提供理论根据,因此,中医气学理论在接受这种见解的基础上,结合医学实际,进一步把气视为能够维持生命活动,发挥各种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以气的功能活动来说明复杂的生命机理。在中医气学理论中,不论是真气、元气、胃气、营气、卫气,还是脏腑经络之气,都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又指人体某一方面的生理功能,生命活动的物质性和功能性在气这一范畴中达到了完满的统一。

    四、 气的运动性

    气是运动着的、弥漫时空的无形物质,运动不息亦是气的基本特性之一。张载《正蒙·太和》篇总结了历代关于气的运动性的认识:“气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氤氲’,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钦!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中医学对气的运动特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不仅认为天地自然的生机在于气之运动不息:“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而且指出气的运动不息亦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总之,以聚散变化、升降出人为基本形式的气机运动,是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前提,如果气的运动停止了,不仅生命不复存在,整个天地亦将解体。

    五、气的运动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气的运动体现了其所构成的物质的功能,即各种物质的不同功能,是不同性质的气的运动变化,或者是相同性质的气的不同运动变化的表现。“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天生万物的功能就是由于天气的阴阳运动,而地长养万物的功能亦在于地气的五行运动。在人体方面,营卫气因其运行不息,故而分别有营养全身和固护体表、抗御外邪的功能;脏腑的功能亦是脏腑之气的运动变化的结果。明·王廷相在《慎言》中说:“天地之间,一气而生生,而常而变,万有不齐,故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天有天之理,地有地之理,人有人之理,物有物之理,幽有幽之理,明有明之理,各各差别,统而言之,皆气之化。”王氏所言之“理”,殆即指性质和功能而言,故所论亦是对气的功能性及其与运动性相统一的关系的精辟阐发。

     

     
    气化与气机



      中医学基于对生命活动机理的深入研究,其气学理论对气的运动变化机制做了深刻而透彻的阐发,并提出了气化、气机等概念和具体理论以阐明这一机制。

    一、气化理论

    古代哲学中的气化,主要说明天地之间一气与万物的化生关系。《管子·内业》 篇有“凡物之精,此(化)则为生”、“化不易气”,《大戴礼·曾子天圆》篇有“一气之化”之说,尚未形成“气化”这一概念。后世周敦颐《太极图说》 的“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以气的阴阳五行变化说明万物的化生,其中已经蕴涵了气化的意义。张载《正蒙》一书多次以气的聚散变化说明气化生万物的道理,并在《太和》篇中明确提到了气化概念:“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此外,程颐有“万物之生皆气化”(《二程遗书》卷五)、朱熹亦有“气化流行,未曾间断”(《孟子集注·告子》)之说,可见“气化”这一概念已为宋代理学家所重视和普遍采用,但从学术源流而论,应该是对中医气学理论的引申,因为中医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明确提出气化的概念,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

    点击看大图

     张载 像

    《黄帝内经》所言的气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如《素问》中的《六元正纪大论》、《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等篇论运气学说时,多处以“气化”来说明天地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另一是指生命活动中气的运动变化,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的“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即是。至于《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言的膀胱“气化则能出”,虽然是指人体气化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但应该是在生命活动范畴中首先明确提出“气化”概念者。

    对于天地自然来说,气化是自然界万物产生、存在、发展以至消亡的原因。对此,《素问·六微旨大论》做了精辟的论述:“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不生不化,静之期也。”《素问·五常政大论》则认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气化运动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天地间如果没有气化运动,整个宇宙将是一片死寂而没有生机。

    对于人体来说,气化运动更是生命活动的存在形式。“人以天地之气生”(《素问·宝命全形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气化是生命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整个生命过程都必须通过气化活动吸收天地精气,排出体内代谢产物。而在人体内部,“气合而有形”,人体脏腑身形、精血津液都靠气化以生成,亦靠之以进行各种生命物质之间的互相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正是论述了气味形精在人体气化过程中的转化情况。而“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作为生命活力表现的神,亦是气血津精通过气化活动而产生。实际上,人体的气化活动就是现代生理学所言的新陈代谢过程,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中医学把气化运动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认为生命的存在有赖于永不停息的气化运动,是对生命活动机理的深刻阐发。

    气是构成形体的本原,气化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通过对气化活动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异常病理变化;通过调整失常的气化运动可以克服病理状态,恢复正常生理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具有“以人为本”特色的中医学术特别重视气化状况的研究和调治。《黄帝内经》在病机方面提出“百病生于气”之说,《景岳全书·杂证漠·诸气》对此有颇为深刻的阐发:“夫人之有生,无非受天地之气化耳。及其成形,虽有五行、五志、五脏、六腑之辨,而总惟血气为之用。然血无气不行,血非气不化,……然则血之与气,诚异名而同类,而实帷气为之主。是以天地间阴阳变迁,运数治乱,凡神神奇奇,作用于杳冥莫测之乡者,无非气化之所为。使能知此而气得其正,则何用弗减!一有违和而气失其正,则何往弗否!”

    重气化的思想亦与中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色有关。中医学基于“天人相参”、“表里通应”的整体观念,善于从整体联系、运动变化的角度去研究和认识人体生理功能和病变状态,而气化理论亦同样基于整体、动态的观念,从功能角度去阐明生命活动的正常、异常机制,因此,重气化不重形质亦是中医学术特色之所在。当然,中医亦不是否定形质的重要性,而是在气化与形质之间,相对而言比较重视前者,并从前者人手以研究后者而已。

    二、气机理论

    气机,是指气的运动机制。“气机”一词,在古代中医文献中甚少见到,应该是近人研究、总结中医气学理论而使用的名词术语,但其词源及理论渊数仍可究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虽然尚未明确提出气机的概念,但它对气的聚散变化、升降出入运动做了相当精辟的论述,实际上亦就是后世所说的气机运动状况。《素问·五常政大论》论述生命活动机理时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王冰对此注释说:“根于中者,生源系天,其所动静,皆神气为机发之主;……根于外者,生源系地,故其所生长化成收藏,皆为造化之气所成立。”可见“神机”、“气立”都是指气机而言,后世中医关于“气机”的命名取义,殆即渊源于此。

    古代哲学亦论及气的运动变化,如《管子·内业》论气的流行来往、《庄子》论气的游行聚散等皆是。《庄子·应帝王》篇尚有“衡气机”一词,但与“杜德机”、“善者机”同为古代描述气功状态的术语。从文献资料看,明确使用气机一词者为明代大学者王廷相,王氏在《慎言·乾运》篇中有“是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之说。王氏之学,秉承自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气一元论。张氏论气,着重于气的聚散变化,亦论及其屈伸、往复、升降,其于《正蒙·参两》篇所言的“凡圆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实已寓含了气机的概念。但张氏气一元论学说,受《黄帝内经》启发颇多,观其《正蒙·动物》篇“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有息者根于天,不息者根于地”之说,与《黄帝内经》所言极为相近。可见哲学有关气机之论,与中医学术颇有密切关系。除王廷相外,古代哲学对气机一词甚少运用,故《辞海》(1980年版)将“气机”一词列为中医名词术语。

    中医学论气的运动变化,除了与古代哲学同样论其聚散交感之外,更立足于生命体气化活动的特点,着重于其升降出入机制的阐发。《素问·六微旨大论》对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论述尤为精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该段经文说明:升降出入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一方面不断吐故纳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另一方面又保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五脏所藏所主、六腑能通能泻、气血循环、水液代谢、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精气血津液之间的互相转化等,都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得以进行。每一个有生化功能的“器”(具有生命活力的形体)都存在着气机的升降出入,只有“器散”——生命解体了,气机运动才停息下来。关于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认识,客观地反映了生命现象的本质特点,即中医把人体视为一个恒动不息的有机整体,而这种生命观正是基于上述认识。

    气化和气机,都是关于气的运动特性的理论,在中医学范畴中,两者的涵义有共通之处,故作为名词术语的气化活动与气机运动,有时可以同义互用。但从本质上来说,两者的意义尚有所区别:气化是气运动的过程,而气机则是气运动的机制。任何气化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气机运动形式,气机是气在气化过程中的运动变化机制,气化过程通过气机运动而得以实现。

     

     
    哲学之气与医学之气的关系



      中医气学理论渊源于先秦哲学的精气学说,与中国哲学气学理论的学术观念是共通的,都承认并强调气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但由于研究对象的侧重面不同,因此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对各种气的论述有所差异。

    “气”是中医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在《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已经得到规范并广泛使用,有人曾经作过统计,《内经》全书162篇,共有150篇论及气,所载各种气的名称2997个,内容涵盖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治法、养生等各个方面。如:阴气、阳气、宗气、真气、经气、营气、卫气、大气、运气等。由于中医气学理论导源于先秦哲学的精气学说,但在认识生命、指导临床的实践中,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鲜明的学科内涵,因此,中医学的“气”与古代哲学的“气”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既有共通之处又有不同内涵。中医气学理论既是中国哲学气学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又是对中国哲学气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中医气学理论在接受气为万物本原、是联系万事万物的中介观念的基础上,对气的时空弥漫性和运动性,以及气的物质与功能统一性的认识,与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具有共通的理念。但由于哲学和医学在研究层次和研究对象上的差异,因此对气的认识亦因为着眼点和侧重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

     序号

    哲学之气

    中医学之气

    1

    探讨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变化

    探讨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机理

    2

    在论证其气一元论观念时,把气视为宇宙的本体,着重于对气的物质性的阐发

    把气视为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以气的运动变化说明生命的动态过程,既重视气的物质性,更着重其功能性的研究和阐发

    3

    从概括的角度研究和阐释气,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一气——元气所构成,繁纷多样的自然界都是元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虽然亦有人按阴阳五行对气进行划分,但未对构成各种物体的不同质的气作具体命名;认为元气是天地人诸气之总称

    从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出发,对各种不同质和不同功能的气作了具体的划分和命名,并赋予其医学上的特定涵义;认为元气是人身诸气的一种

    4

    重视其宇宙本体方面的涵义,在肯定其物质性的同时,又认为气具有极精微的、弥漫时空而无形的特性,“浩茫鸿蒙而难以直观感知,故常通过宏观思辨和定静体悟加以认知阐释

    认为气为无形的物质,但由于重视气的功能活动,并善于从各种生理病理征象、本草针灸治疗反应去认识和阐明其存在状态和运动变化,故此人体的各种气亦就显得具体而有象可征

    5

    论述较为笼统,以论气之聚散变化者为多,偶亦论其升降运动。

    将气化活动视为生命活体存在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气机活动的深入研究而提出气化这一概念,并通过气化机制阐释人体状态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哲学的气学理论站在宇宙本原、天地自然这一较高层次上研究气的实质和特性,以之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和联系性,其理论比较概括和抽象,具有普遍性意义。中医气学理论是在引进古代道家精气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科的专门内容进一步引申发挥,其理论比较具体,具有自身学科的特定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