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疥疮是由疥虫寄生在皮肤上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以发生于指间等褶皱部位、不发于头面部及集体发病为特征。常在集体单位如学校、旅馆中造成流行。冬季多见,病程慢性,可迁延数月之久,甚至每年冬季复发。 疥疮主要是由人疥螨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而传染,如同卧一床,相互握手。疥虫离开人体后可生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过的被褥、衣服、毛巾、鞋袜、浴巾也可间接传染。寄生于动物身上的疥螨与人接触后也可传染给人,但症状轻微。 有哪些症状7
1. 疥螨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故皮疹好发于手指缝及其两侧、腕部屈侧、肘窝、下腹部、腹股沟、股内侧人外生殖器等部位。在婴幼儿,掌、趾及足趾缝也常为疥螨活动之处,并可侵犯头、面部。 2.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及疱疹,疏散分布。皮疹早期近正常肤色,继而可呈微红色:在丘疱疹或疱疹邻近有时可见疥虫在表皮内穿掘的灰白或浅黑色线状隧道,长约数毫米,此为疥疮所特有的症状,但常因清洗、搔抓而不易查见,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病久者常因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少数患者可因疥螨的粪便刺激而诱发变态反应,出现荨麻疹。 3.成年男性在阴囊、阴茎等处可出现淡红色或红褐色绿豆大半球形炎性结节,常伴有剧痒,称为疥疮结节。 4.如治疗不及时或传染源未及早控制,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之久。 如何治疗?
基本方一 地肤子25克,土茯苓12克,焦山栀子12克,赤芍12克,焦柏12克,苦参10克,荆芥10克,萆薢10克,丹皮9克,金银花6克,僵蚕6克,甘草6克。 *痒甚,加白鲜皮15克; *湿甚,加薏苡仁15克,泽泻10克; *热甚,加重苦参、焦栀子用量。 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外用药:25%硫黄、3%水杨酸软膏于洗澡后用于蘸药自上而下用力反复撩药,第2日洗澡,换衣,如2-3周复查未愈再重复1次。
用于疥疮。 基本方二
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地丁15克,紫背天葵15克,半枝莲15克,土茯苓15克,泽泻10克,六一散(包)20克。 *水肿甚者,加木通5克,瞿麦10克; *尿蛋白多者,加白茅根30克; *尿中红细胞多者,加地榆炭10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茜草炭10克; *尿中白细胞多者,重用公英、地丁,用量可达30-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用于疥疮引起的感染性肾炎。 有哪些单验方?
1.苦楝子30-40克,鲜苦楝根皮100-200克,水煎外洗,每日3次。 2.蛇床子250克,百部250克,两药研成粗末,先以冷水润湿30分钟,加入75%酒精浸泡15分钟,去渣备用。每日全身涂1遍,5日后更衣换被。 3. 百部5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后外搽。 特别提示
1.一旦发现疥疮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未治愈前应避免和别人身体密切接触,包括握手。 2.患者衣服、寝具应煮沸烫洗或干燥放置4-5天以消灭疥螨。 3.家庭或同宿舍内的患者也要同时治疗。 4.防止家养动物传染。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皮肤科病诊治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