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的中药治疗02 中药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

 学中医书馆 2013-03-20
中药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
    由于肿瘤所致的人体病理变化错综复杂,教以中药纠正其病理改变,必须遵照祖围医学“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和“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治疗法则,明辨其主要病因及所属症状,充分掌握邪正盛哀的演变,分清局部与整体,邢正之消长及标本缓急等,进行“辨证及辨病”而施治之,始望疗效提高。
    一,局部与整体
    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而瘤灶只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由于局部病变能使整体的功能失调,而整体虚损又可致局部病灶的增长,故治疗应局部与整体并重。从局部病变入手即“辨病”治疗,据临床报道,如应用黄药子、甘油注射液,从气管内滴入治疗肺癌;用斑蝥酸钠在肝动脉插管中灌注的方法治疗肝癌;皮癌净的治疗体表癌以及宫颈癌、膀胱癌等的局部用药,均曾获著效。其他有抗癌良效的药物诸如:复方抗癌粉治疗脑瘤,复方秋水仙碱治疗乳癌,斑蝥制剂治疗肝癌,冬凌草制剂治疗食管癌及安瘤乳治疗胃癌等,根据各种肿瘤的不同部位及特点,选择相应的抗癌药物局部或全身应用以对“病”治疗,使之“消除瘤灶,保全整体”,称之“辨病施治”。此外,对全身性功能失常的病理表现,也应积极地矫正,即“调理整体,以消肿瘤”,称之“辨证施治”。肿瘤患者表现的各种证候,如“热毒内蕴”、“气滞血瘀”、“痰湿凝聚肚或“脾肾阳虚”等,施治时应选用近年来已证实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并根据其固有的性能及功效,针对“证情”,予以“热者寒之”,“结者散之”,“滞者导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等逆病情而治之。
    辨证施治须根据四诊八纲的归纳以确定病人的脏腑虚宴、邪正盛衰所表现的临床证型,制定其病程中某一阶段的治疗原则,并随病情变化而施以相应的改变。同时,在整体治疗时,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对于癌灶生长的部位,除其本脏,本经,本腑外,也可能导致其他有关脏腑经络的失调,因此必须在祖国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及整体组织器官的相属关系,表里关系等来指导治疗。这样,既可通过抑制局部病灶而改善全身症状,又能通过调理整体以促使瘤灶减消。二者相结台,局部与整体并重,才有可能在肿瘤的治疗上获取良好的效果。我们曾对一例晚期乳癌病人,以复方秋水仙碱为主,并配合辨证施治,使其右锁骨上,两腋及右乳内肿物尽皆消退,后定期用药,存活7年之久。另一例Ⅲ期单纯型肝癌,以去甲斑蝥素输注配合辨证论治的整体治疗,肝内不见占位性病变已10年,健在。
    二、扶正与祛邪
    “正”与“邪”是疾病过程中矛盾斗争的两个方面,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扶正祛邪”,以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从而达到邪去正复,促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因此,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应—方面选用抑制肿瘤有效的药物,根据辨证及辨病的情况,或活血化瘀,或清热解毒,或消痰散结,或通利攻遂等,主动攻癌(祛邪),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宿主机体的抗癌能力,施以补益(扶正),这样扶正与祛邪二者相结合,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肿瘤病人,一般初病多实(邪实),中期邪正相搏,已有正虚之象,病变到晚期,由于正气不支,多呈现出邪实正虚之象,但也有因素体虚弱,初期即属虚证者,也有的患者外形瘦弱,但耐受力强,故在施治时要明析邪正虚实,或以攻为主,或以补为先,平治于权衡,治始有方。一般正气尚支者,可用攻癌之烈剂主动攻伐,对于病情进行到中期或中晚期,处于邪盛正虚时,若单纯攻癌则更易伤正,易致癌、人两伤,如强调扶正则往往贻误战机,故“治人不治癌”或“治癌不治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对此必须采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方法,并要根据邪正消长的情况,或以祛邪为主,或以扶正为先,或用“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或“攻中寓补”、“补中寓攻”等办法辨证而施治之。至于肿瘤晚期巳出现形体消瘦,气血亏耗之正危时,则攻癌不达更易伤正,反促进死亡,故扶正之法乃当务之急。关于扶正的应用,首先应“审其阴阳”以别柔刚,明辨其虚在阴在阳,然后进行虚的“定性”及“定位”,即判定虚的性质,明确虚的部位,再分别予以“益气养血”、“温肾壮阳”,“健脾和胃”、“补血填精”等进行施治。有些扶正药物如人参、黄精,龟板、沙参、补骨脂等,具有捷正、抗癌、增强免疫、调动内因而祛邪的作用。我们采用“扶正汤”作支持疗法,纠正化疗药物所致的血液学毒性,通过100例临床观察,证实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提升白细胞及血小板的作用,有的贫血病人服药后,不仅白细胞的“量”很快复升,且其按的中毒颗粒及棘突畸形皆消失,故证实有“质”的改善,扶正汤的主要药物为熟地、阿胶、黄芪、鸡血藤等。
    三、治本与治标
    “治病必求其本”,本者“本于阴阳也”,肿瘤病人的瘤灶,正是机体阴阳失调的重要表现,这一表现就是疾病的根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因此在施治中首先要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应用有效的抗癌药物,集中力量来消灭瘤体,是攻克肿瘤的重要环节,亦即“治病求本”。
    在肿瘤疾患的病程度,又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烧、腹水,贫血等,同时由于肿瘤的侵害,还会造成某一脏腑的功能低下,这些“标症”虽非肿瘤疾病之本,但若不及时处理,不仅妨碍肿瘤的治疗,甚至会导致全身或某一脏腑的功能障碍,造成严重后果,故须“标本同治”,在抗癌以治其本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改善症状,以减少其对机体的影响,对危害较大的并发症,如肝癌的昏迷、肺癌的胸水、肾癌的血尿等,则必须积极救治,待其症情改善后,再转为抗癌为主的沿疗。至于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处理先后,也应根据标本的轻重缓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法则,一般以原发病灶为主,重在“治本”,或兼以‘治标”,对转移灶的症状危害较大而超过原发灶者,如因脑转移而出现昏迷,肺转移而出现咯血等,则应采取“急则治标”的方法以治转移灶的病症为主。在“治标”过程中,我们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整体用药进行抢治外,曾以安宫牛黄、紫雪类治疗昏迷,瑞香狼毒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腹水,及大剂贯仲炭、汉三七,白及等用以止血,皆取得良好疗效。
    四、组方与选药
    处方用药是在明确诊断之后,进行施治的最后步骤,应以证组方,据法用药。对于癌症患者,主要病变是癌灶,故抗癌治疗应贯彻始终,由于具有抗癌功效的中药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有偏寒,偏热之差,有偏补、偏泻之别,故选药组方时要审其寒热,别其虚实,切不可固定一病一法,一证一方,更不可罗列抗癌众药以围歼形式而致杂乱无章,因辩证不当,用药不宜反可招致呃逆、呕吐,甚至诱发出血、昏迷等严重后果,故应斟酌精选,合理应用。我们体会处方用药之时除注重传统的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法外,还要在抗癌的前提下,尤应注意包括病位、证型、症状及体质情况4个方面,以公式表示之即。
    (病位+证型)+症状+体质
    病位是发病的所在,病因是致病的根源(多与证型一致),症状是病情的具体表现,体质是邪正的消长。例如肝癌患者,其表现胁下肿块,胀满疼痛,便秘,舌青紫有瘀斑,脉弦涩,体质尚好。则其病变为癌灶,病位在肝,证型为气滞血瘀,症状为胁腹疼痛,大便秘结,其正气尚支,邪实可攻,则施治之法代入公式:即:【(柔肝、软坚、散结+引经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通便+祛邪为主。
具体用药:(当归、白芍,牡蛎、海藻、山慈姑、柴胡、青皮)+急性子、莪术、土鳖虫+元胡、郁金、大黄。
    此外,对于“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及脏腑经络的表里,从属关系等的用药选择问题,也应全面考虑。我们应用上类治则的病例,曾收到一定疗效。如1例肝癌配合氟脲嘧啶治疗后,肝扫描不见占位病变,一般情况良好,已生存8年多,另1例间断配合氟脲嘧啶,斑蝥素及扶正汤等治疗,肝内不见占位病变,生存已10年多,一般情况良好,恢复工作。
    可知由于病变的部位不同,证型有别及体质强弱的差异等,施治时应详审之。例如同是食管癌的病人,其施治之法却不尽同,应根据其证型、症状及体质等的各异或以健脾利湿,或以祛瘀活血,或以清热解毒等,此即所谓之“同病异冶”。对不同部位和种类的肿瘤,也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型或相似的症状,如食道癌,肝癌、宫颈癌等,都可有气滞血瘀的证型而需活血祛瘀的方法治疗。同样,肝癌、胃肠道癌皆可出现腹胀、纳少等症状,而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治疗方法,此称之“异病同治”。再者,同一癌症病人的整个病程中,也常在某一阶段转变为另一证型,应随其转变的证型而施以相应的药物治疗之。
    总之,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论冶,注意标本缓急,处理好机体,肿瘤及药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则防治肿瘤的疗效,将可望提高。
    五,临证治法
    对于恶性肿瘤,由于其病因不一,证情也颇复杂,有毒热为重者,有瘀血为主者,亦有痰结为先者等,类型各异。故施治之时,首先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而随证治之,即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体征的不同以及病人的个体差异,而对每个患者辩清其阴、阳、气、血之所虚,寒,熟、痰、湿、瘀,郁之所在,从而调整机体,平衡阴阳,始能获得良好效果。临证常用的治法有以下6种:
    (一)清热解毒法
    用寒凉解毒药物,清除热邪,解毒消肿的治疗方法,称为清热解毒法。在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恶疮”,大都指恶性肿瘤,因其证见溃而难收、脓血腐臭而名之。如乳腺癌的流脓溢血,宫颈癌的带下臭秽,肺癌的脓血浊痰等。临床所见癌肿病人,常有热毒充盛的表现,如发热、口渴、烦躁,便秘、溲赤、舌苔黄、脉弦数等,此多为邪毒留滞,郁久化热所致。一般热毒内盛者,多提示病情进展,治宜清热解毒,但应以“毒”为重,药用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等,对其“热”证,则须明辨热之性质,属虚、属实;热之部位,在表、在里,分别对待而施治。如证见大热、烦渴、多汗之里热炽盛,还须用白虎汤之石膏、知母等药以清阳明实热。有舌质绛及皮肤瘀斑者,为邪热入血之象.当用清热凉血之紫草、丹皮、生地等,对热甚神昏者,须用牛黄、紫雪类,大便燥结者,宜通里攻下,蓄血作热者须祛瘀等。临证之时应详审之,切不可一见体温增高即予大剂清热药物而投之。此外,清热解毒之剂,性偏寒凉,对于脾胃虚寒者,易致消化道之反应,须慎用。
    (二)活血祛瘀法
    以疏通经脉、行血化瘀之药物,使瘀滞消散,血流通畅而达到消癥去结目的之方法,称为活血祛瘀法。
    瘀血凝滞,久之则成癥瘕,所谓“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说明肿瘤的形成与血瘀有关。其临床表现如面色晦黑黯滞,肌肤甲错,癥块较硬且固定,胀满不舒,痛有定处,如刺如割,或腹部青筋显露,或额而多血丝,舌青紫或瘀斑,脉弦细或涩等,治宜活血祛瘀,疏通脉络以消癥结。由于瘀血的程度不同,症状轻重各异,对其症情较轻者,可用行血化瘀,药如红花、王不留行、急性子等,对症状较重者,可用破瘀散结药,如莪术,土鳖虫、水蛭等。活血化瘀药物大都具有抗癌作用,应用时的一般原则是;在和血的基础上行血,在行血的基础上逐瘀。由于活血化瘀药品种类很多,功能各异,其效亦各有所兼,在应用时应详审之。如大黄、丹参、三七等既能祛瘀又能生新,称之祛瘀生新药,如灵脂、元胡、姜黄功主活血、又善止痛,称之活血止痛药,威灵仙、鸡血藤有缓解四肢疼痛的作用,则称活血祛风药。
    人体正常血液因遇寒则凝,遇热则行,故应用活血化瘀之药时,应加温散药物如桂枝,炮姜、艾叶等,又因“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凝”,故于活血化瘀时又常与理气药如香附、青皮等同用。临床实践证实,蚶瘀滞不消者,大剂祛瘀须与攻下药相结合,收效始捷。对血性胸腹水者,破瘀须与利水药同用,则易收功。但活血化瘀药物性能猛烈,对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慎之。
    活血化瘀是治疗肿瘤的大法,全国各地区对此都做了很多研究,从病因、病理、实验及临床方面都有很大进展,根据全国恶性肿癌中医诊断协作组统计12448例恶性肿瘤的舌象,暗红及青紫舌占53.45%,为血瘀症的重要主证。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对44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了血液流变学测定,发现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状态占82.70%。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的客观存在,从而为活血化瘀治则找到可靠的依据。同时在实验中还发现、癌症发生转移的病人,其血液常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且在癌组织周围或供血于癌的血管内可形成纤维蛋白或血栓,使之成为抗癌药物的屏障。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微循环,防止癌栓形成,减少转移率。
    通过诸项实验研究而证实活血化瘀药物有以下功能:
    ①能减弱血小板的凝聚力,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流中停留、聚集及种植,因而减少转移。
    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可改善实体瘤的局部缺氧状态,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
    ③多种活血化瘀药物,经药理实验证明有杀灭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作用。
    ④有利于免疫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毒素通过血管到达肿瘤部位。
    ⑤能提高机体抗体水平,增强身体免疫力。
    通过临床报道资料,证实恶性肿瘤以活血化瘀之单味药或复方或配合化疗增效、放疗增敏皆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疏气散结法
    用以调整气分,舒畅气机的药物,开郁通络,调气舒肝,以消除各种郁结,而恢复气的正常运行的治疗方法,称为疏气散结法。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都赖气的推动,一旦气分失调而出现气滞,则可发生病变。气滞的成因很多,主要由于情志失调,寒暖失宜,饮食失节所致,亦可困痰饮、湿浊、瘀血等阻滞经络,影响其气机的通畅而致。气滞的程度与部位不同,其症状各异。一般气滞轻者为满,稍重为胀,再重为痛。脾胃气滞,则脘腹胀满、疼痛,肝气郁滞,则胁肋胀满,月事不调,肺气壅滞,则胸部满闷,甚或咳喘。气滞又可导致血瘀,发生癥瘕积聚,故曰:“百病皆生于气”。气滞不仅可导致肿瘤,同时也是肿瘤病患者的常见临床证候。例如: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不仅与气滞有关,其临床也表现气机不利的证候。对于证见胸膈不畅、默默不欲食、胸胁胀满者,可用柴胡、青皮、香附等疏肝理气;脘腹胀满,痞闷不舒,嗳噫吞酸者可用乌药、陈皮、降香、佛手等降气和胃。伴有痰湿内阻,须加祛痰化湿之药,如陈皮、紫菀、半夏等。对胃气上逆,作呃不止须以丁香、柿蒂、刀豆子等药降逆止呃。兼噫气频作,胸脘痞结者,须以代赭石、旋复花、生姜等降气化痰。至于肺气失于宣降,胸满咳喘者则应以桔梗、瓜蒌、杏仁等平逆除满等。
    疏气方法在治疗上应用相当广泛,中医理论认为气机畅达则其他障碍也可减轻或消失,故多数病证的活法如补益、化痰、活血等均有疏气药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但疏气作用较猛烈者则有破气作用,应用于体实者为宜。由于疏气药物大多辛香燥烈,易耗气伤津,放对阴虚火旺者应慎用。
    (四)消痰散结法
    应用消除痰涎,软坚散结之药物,以消除顽痰,散结消肿之治疗方法,称为消痰散结法。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当脾肺功能失调,水湿停滞,津液不布或以邪热灼津,遂凝结成痰。痰则无处不行,古有“顽痰生百病”之说,临床亦证实,痰湿在肺,则咳吐脓血(如肺癌);在胃则呕吐痰涎(如胃癌);在食管则饮食难进(如食管癌))流窜皮下则结成痰结、瘰疬、瘿瘤(如恶性淋巴瘤、甲状腺瘤、淋巴转移癌等)。故治宜消痰散结,常用药如黄药子、皂角刺、硇砂,南星、半夏等。凡肿瘤质硬者称坚,须兼用软竖药如海藻、昆布、牡蛎等。肿瘤质软者称结,须配用散结药如夏枯草,山慈菇、猫爪草等。此外,消痰散结药须与健脾药同用,如白术、薏米、茯苓等以提高效能。
    (五)通利攻遂法
    以通利与泻下药物,排除体内停积的水湿及有形之邪的治疗方法,称为通利攻遂法。通利攻遂的功用主要是利尿与通便,多用于肿瘤的并发症,如胸水、腹水、癃闭及消化道梗阻等症。
    体内水湿的出路,主要是从小便而去,故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通利法则是着重于下焦,以利小便为主,对证情较轻者可用半边莲,龙葵、猪苓、茯苓等利水消肿;而症情较重者,则须遂水散结,用药如葶苈子、二丑、蟋蟀、甘遂、大戟等。
    泻下药种类不同,性能各殊,有偏寒偏温之别,有缓下峻下之异,应详审其性能而用之,如病邪与热相并者,则用寒下如大黄之类;病邪与寒相并者,则用温下如巴豆等药。在泻下力量上,应根据体质强弱,正邪盛衰分别予以缓下或峻下,如已有正虚,津伤便秘者,可以缓下用蜂蜜、瓜蒌仁、生首乌等润燥通便。如邪实而正不甚虚,积滞较多或有梗阻症状者,则以大黄、牛西西、芦荟。番泻叶等攻积导滞。
    通利攻遂的药物,大都具有泻里解热、攻痰、逐瘀、导滞等作用,临床应针对证情选用相应昀药物施治,但此类药物的泻下作用大多猛烈,对正气虚弱及阴液不足者应慎用,或配以扶正养阴药同用为宜。
    (六)扶正补益法
    本法是扶正培本,调动内因,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正虚或正虚邪恋的患者。扶正必须与祛邪有机地结台起来,使之祛邪而不伤正,扶正有利于驱邪。在应用扶正补益药物时,须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基础,结合扶正与祛邪之间的轻重缓急,合理选用具有扶正作用的抗癌药物,例如:有些扶正药物如人参,灵芝、黄芪,黄精、党参、菟丝子等,具有扶正且能抗癌并能增强免疫、调动内因而祛邪的作用,可随证而选。同时,补益药物有偏温偏凉之不同,故其补法又有温补、清补,平补之分,温补药适用于虚证偏寒者;清补药适用于虚证偏热者,平补药多用于无明显寒热的一般虚证。在补益药力量的强弱上,又分为峻补和缓补,前者适用于危重虚极者,如虚脱衰竭之证,急需参附之剂救治。缓补则用于一般虚象,使王气逐渐恢复。
    虚证的证情较多,有阴虚、阳虚之分,有气虚、血虚之别,故施治之法亦分为益气养血或滋阴、温阳等。同时气、血、阴、阳之间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气虚可导致阳虚,血虚可导致阴虚等。因此,存用药时亦应统筹兼顾,如对阴虚证候则以补阴为主,但需配以小量助阳药,因为“无阳则阴无以化”,对于阳虚证候,应以补阳为主,亦要配以小量补阴药,取其“无阴则阳无以生”之意。
    补益药物性多滋腻,易致脘腹壅塞胀满,对脾胃功能不良及有湿痰者慎用,必要时可配以健脾行气或化痰祛湿药物同用。现将扶正补益之法分别叙述:
    1、益气:用于气虚患者。气虚是人体机能不足和衰退的表现,临床表现面色无华,呼吸气短,语音低微,自汗,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厚,脉濡弱等。益气应着重于肺脾两脏,因肺主一身之气,脾主中气,益气药也大都有健脾补肺的作用。常用药有党参、黄芪、白术、黄精、山药,紫河车等。益气药除补益气虚外,还能通过补气而生血,补气而固表。
    2.养血;用于血虚患者。血虚是由于心脾功能不足,生化乏源所致。临床表现面色晄白,唇舌色淡,头昏,多梦,心悸,腰酸无力,皮肤干燥,豚涩或细等。血虚是因机体血液不足所出现的病理现象,其成因多有失血过多或造血机能低下或瘀滞(如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或因营养障碍等所致。血虚应以心肝两脏为主,因心生血,肝藏血,用药施治时可选用当归、白芍、鸡血藤、熟地、首乌,阿胶等。同时,因肾主骨而造血,脾统血而主运化,因此还应使用枸杞、补骨脂,巴戟天之类以补肾,人参、黄苠类补气健脾以助“阳生阴长”。
    3.滋阴:用于阴虚患者。阴虚是人体之津液,精血等物质亏损所致,临床表现肌肤干涩,面色萎黄或苍白,或有颧红,耳鸣眩晕,时有烦热,口干咽燥或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等。一般滋阴,重点是肾、肺,胃三脏,重在补“精”及补“津液”,补精亦即补肾阴。肾阴虚证见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及遗精等,用药如龟板、元参、枸杞、女贞子、早莲草等。补津液用于津亏液燥之体液不足者,临床以肺、胃的津液亏损时较多,如肺阴不足则干咳,胸痛,胃阴不足则口渴咽于、腹胀不适。补肺阴药如沙参、天冬,玉竹、百合。补胃阴药如花粉、麦冬,石斛等。其他还有心阴虚,肝阴虚等证可用当归、生地、鳖甲、寄生、女贞子等药以调整恢复之。
    4.温阳:用于阳虚患者。阳虚即指脏腑功能活动低下及机体抵抗力减弱。“阳虚则寒由内生”,故其临床表现为肢冷畏寒,腰膝无力,泛吐冷涎,阳萎遗靖,小便清长或尿少而肢体浮肿及腹水胀满等,便溏或鸡鸣早泄,舌苔薄白舌质淡胖嫩,脉沉细等。阳虚可分为心阳虚,肾阳虚及脾阳虚等,但温阳着重肾、脾两脏。温肾药如附子、肉桂、补骨脂、仙灵脾、鹿茸等。因肾主骨故补肾阳药物又有强筋壮骨的作用。脾阳不足应补脾阳,用药如干姜、草果、吴茱萸、肉桂等。
    10余年来,我国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扶正补益法治疗肿瘤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机制探讨,其作用原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促进实验动物的免疫功能,
    ②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③提高内分泌及体液调节功能。
    ④调节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及其与环磷酸乌苷(c-GMP)之比值,有利于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⑤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⑥提高机体物质代谢。
    ⑦对荷瘤动物抑制其浸润和转移,并防治癌前病变。
    全国各地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肿瘤的防治运用中医扶正治则,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六、辨病用药
    根据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各自不同的特点,选用针对性较强的,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或复方的丸、散、丹、片等进行治疗,称之辨病治疗。近年来全国各地筛选出不少抗癌中药,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就辨病治疗的药物应用方面,提出以下几点。
    (一)药物的选择
    近40年来全世界已筛选了几一万种化合物及粗制品,生产和推广了数十种抗癌药物,国内外对于植物药的研究都做了大量工作,其中部分巳进行了结构改造及人工合成并取得卓效,也有的正在进行实验及临床,如长春碱类、鬼臼毒素、喜树碱类、三尖杉属生物碱、汉防已甲素、美登素、唐松草碱、石蒜内胺、紫杉碱及娃几藤碱等,从植物中继续寻找高效抗癌药仍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当前,从中药领域中寻求抗肿瘤物质也被认为是抗癌药物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其不仅可提供新结构的比学物质,还可能或取疗效佳良而毒性低的抗癌新药,至今全国所筛选的抗癌中药已有2000余种,其中在动物试验中有效的中药190余种,还有许多中药需要继续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和提高。已经过基础及临床的研究证实疗效显著而推广应用或正在试用的药物,如:斑蝥制剂对肝癌的治疗,靛玉红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莪术挥发油对宫颈癌及肝胆癌的治疗,安瘤乳治疗消化道肿瘤,复方秋水仙碱治疗乳腺癌,冬凌草制剂对食管癌、贲门癌的应用天花粉的治疗恶性葡萄胎及绒癌,华蟾素治疗胃肠道癌,肺癌及乳癌,消癥益肝片(蟑螂提取物)治疗肝癌,藤黄治疗乳癌、淋巴瘤及胰腺癌,乌骨藤治疗何杰金氏病、宫颈癌,乌头液治疗胃癌,以及瑞香狼毒治疗肝癌、肺癌等,皆屡有报道。此外,根据祖国医学的特点所制成的复方抗癌中药,也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如“中药复方抗癌粉”治疗脑胶质瘤,“扶正消瘤片”治疗鼻咽癌、肺癌及乳癌等,“新广片”治疗食管癌,“莲花片”治疗肝癌,“太极丹”治疗肺癌,“抗癌乙片”治疗食管癌,“鹤蟾片”治疗肺癌,“天仙丸”治疗食管癌,“雷击散”治疗肠癌,“龙乐片”治疗肝癌,食管癌、胃肠癌及肺癌等,也皆取得程度不同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对于临床常见的各种实体瘤及白血病等皆有针对性较强的中成药治疗。
    由于中药的“药性”是用药的依据,故除了单味药物的某种化学成分提取物制剂之外,有的学者提出,对于辨病用药也必须熟悉药物的性味及功用才能准确无误。如欲选用莪术制剂,须知莪术的性味为辛、苦、温,功能行气破瘀、软坚散结,且药力峻猛,故仅适用于血瘀气结的属于邪实的肿瘤患者,而气血亏损的正虚患者则须慎用,或与煎剂辨证施治相伍用以配台矫正。对于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方抗癌成药,如莲花片、抗癌乙片、扶正消瘤片、天仙丸、太极丹等,也应根据其主要成分及性能而辨病用药,只辨病不明药性也会影响疗效,如脾胃虚寒型之胃癌患者,由于胃之阴寒偏盛,若久服半枝莲、山豆根及牛黄、麝香类为主要成分的抗癌中成药,虽然其药物说明上注明可治胃癌,但也难免副作用多而疗效难以显著。同样,阳热偏亢者,温热药当慎用,而阴虚火旺者,则不宜辛温及利水渗湿药物,湿热内蕴者,滋腻药也应慎之。因此辨病选药也须知其为攻、为补、为祛瘀、为清热或散结等,逆证型而投之,以免虚虚实实之弊。临床工作者必须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及证型而分别选用适当的药物以辨病治疗。同时我们还应深入挖掘祖国医学宝库,在广阔的中药领域中筛选新的抗癌药物。并对其植化、药理、临床及生产工艺等,全面进行研究,以寻求根治肿瘤的特效之药。
    (二)适当的给药方法
    由于生产工艺的发展,中药剂型的不断改进,已经突破传统的丸,散、膏、丹及煎剂等几种简单剂型,由于多种中药新剂型的涌现,大大丰富了给药途径。例如全身用药时,其口服药物除了常规之片剂,粉剂之外,也可制成流浸膏或冲剂,对于服药困难的病人(如晚期食管癌),还可制成口服液、酊剂或含化剂等。近年来沈阳药学院将鸦胆子油制成o/w型乳剂,这种剂型可起到靶向性的作用,并具有增加组织内分布的作用特点,有助于药物与癌细胞接触,使抗癌剂增加向癌组织内渗入的机会,产生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效果。且由于抗癌乳剂给药后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而进人脑组织,从而获得肺癌脑转移治疗的良好效果。
    中药注射剂,除可用于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外,为增加其药量并可作静脉点滴给药,多种途径的用药,不仅给使用药物创造了方便条件,从疗效上也能得到明显提高,如我们从对肝癌病人的治疗观察中获知,以斑螫素片每日2-4毫克口服,其疗效远不及去甲基斑蝥素注射液12-16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100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的疗效为高。以瑞香狼毒片剂每日0.9-1.2克口服之疗效,也不及以其注射液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以20毫升静脉滴入(入壶)的疗效为高。
    局部用药也是一种较好的措施,其可使抗癌药物高浓度、大剂量,低毒性、有选择的、持续定量的进入瘤组织,常用的局部绐药方法除有腹腔灌注、鞘内注射、膀胱冲冼、癌灶的局部注射外,对于肺癌还可气管滴入给药或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刺入癌灶基底部给药,喉癌可喷雾给药,其它如机械性压迫的半身阻断给药方法也可选用。此外,还可做动脉插管注射,即以导管插入于供应肿瘤的未梢动脉内,连续灌注给药。如头颈部癌可从颞外动脉及颈动脉插入,上肢,胸壁及乳腺等部位肿瘤,可从尺动脉、肱动脉或腋动脉插入,肝癌可经皮从股动脉插入,术中也可从右胃网膜动脉插到肝动脉,益腔肿瘤可自股动脉插入腹主动脉,下肢肿瘤可从股动脉进入股外侧动脉或股深动脉等,动脉插管而灌注给药。通过实践证实,局部给药确有优越之处,我们曾治疗1例晚期肝癌,因静脉用药斑蝥酸钠日久,已难以穿刺,停药后肝脏肿块迅速增长如拳大(6×5×4厘米)、全身情况急转直下而卧床不起,经用肝动脉插管给予斑蝥酸钠后,癌灶迅速回缩以至消退、全身情况明显好转以至活动自如,完全缓解达4月余。此后又通过多数病例的观察,我们认为动脉插管给药是能缓解病情的,对于腹盆腔的肿瘤,可于术中操作以作为手术不能切除的术后继补治疗。对于其他部位的未行手术的肿瘤,可采用套管针经皮穿刺置管的方法灌注给药。对于外用药物,除药粉、油膏外,还可用纱条湿敷、药捻导入(癌性瘘管的治疗)及栓剂(如用于宫颈癌)等。总之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肿瘤,除慎重选择药物品种外,还要重视选择给药的途径,以利发挥药效,减低其副作用。
    (三)有效抗癌中药的改进
    抗癌中药的作用已为临床所证实,但这些新的药物、新的剂型,由于历史较短,还存在许多欠当之处,需要深入研究,不断改进,才能提高疗效,减轻毒性。例如从斑蝥中所提取的斑蝥素治疗肝癌有一定疗效,但因其难溶于水,只限于口服给药,常致消化道及泌尿系反应,故大量用药受限,经过改进,将斑蝥素与苛性钠在水浴上加热,使之转化为斑蝥酸钠盐,结构改造后的化合物可溶于水而制成注射剂,斑蝥酸钠注射液不仅较斑蝥素的疗效明显增强,且付作用也大大减低。斑螫索还可进一步改变结构,制成“羟基斑蝥胺”,其抗癌谱较斑蝥素为广,而毒性仅为其1/100。制成“去甲基斑蝥素”。其不但易于人工合成,且疗效又有明显的提高。又如:中药山慈菇,其抗癌成分为秋水仙碱,对肿瘤有一定疗效,但有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经工艺改进而制成复方秋水仙碱,亦名“争光81”,其除主药秋水仙碱对肿瘤的作用外,加入肌苷酸钠与蕈糖等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控制白细胞下降,加入葡萄糖醛酸钠与维生素B6则可减轻全身反应和胃肠道的副作用,从而发挥各药间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其对乳腺癌的总有效率为89.9%。再如:由于安瘤乳的设计针对鸦胆子油乳对晚期癌虽有效,但不够理想,乃加入了对腺癌有效的5--Fu,组成了中西药物结合的第二代产品,由于乳剂的作用特点,使5一Fu被油滴携带而易于滞留在胃癌的病灶处并向胃壁组织内浸透,因此使胃癌的主病灶及淋巴结构得到了高浓度的5一-Fu,临床已证实,给药后的胃癌病灶获得肉眼可见的改变病例达59%。
    对于其他的抗癌中药,同样应在实践中充实提高。确定有效后并非工作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应加深研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四)辨病与辨证的结台论治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指导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方而,它具有整体观念,注意内因,重视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但是仅具有一般的辨证论治原则,对于肿瘤的治疗方面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既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癌药物,攻治癌灶,又要符合辨证原则,选用调整机体方面的药物进行论治。例如对于正虚邪实的肿瘤患者,既要着重补法以扶正纠偏,改善机体的机能衰虚状况,又要选用抗癌药物攻克癌灶,需以综合方剂施治以矫正之。
    以食管癌为侧,如属血瘀证型者,表现为吞咽困难,胸背疼痛,肌肤甲错,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如体质尚好者,应以活血祛瘀并有抗癌作用的药物如急性子、土元、莪术,蟑螂、水蛭、大黄等治疗之,对其兼症也须选用有抗癌功效之药物并治,如疼重可加五灵脂、乳没等活血止痛;如痰涎壅盛者。须南星、半夏、皂刺等化痰散结;气滞胸闷者,应以瓜蒌,刀豆,沉香理气降逆,如呕血便血者,可加仙鹤草、白及、三七等止血;如有热毒内盛则须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石见穿等解毒清热。如病程日久,出现耗气伤血,形体消瘦,面肢浮肺,乏力气促,呈恶液质者,则以扶正为主,应以黄芪、党参、白术类补气,而以当归、熟地、阿胶等养血;如其偏阴虚者,应加花粉、二冬,鳖甲、沙参等养阴生津、滋阴潜阳;偏阳虚者,须以补骨脂,仙灵牌、棉花根等补肾壮阳。除此辨证施治外,还应同时选用既符台证型又对食管癌有良效的冬凌草制剂,或抗癌乙片,或新广片,或天仙丸,或龙乐片等攻治癌灶,辨病治疗,此即为辨证与辨病结合论治。此外,还可用此中药治疗与化疗药物配合应用,如病者体质能耐受.则可根据情况选用中药+2药(环磷酰胺、平阳霉素)化疗,或中药+4药(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氟脲嘧啶、平阳霉素)化疗等。如患者体质较差,不能承受中西药物并治攻癌,也可于联台化疗期间以中药扶正,而于化疗之间歇期再用中药抗癌继治、以巩固疗效,实际上化疗也属于辨病治疗。
    此种以中西药物或同时或序贯的根据病情而灵活运用,使辨证与辨病,中药与西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应该说是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在临床上要明辨肿瘤的证型及转变以及同一肿瘤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要摆正扶正与祛邪的关系,针对不同证情,或以扶正为主,或以攻癌为先,或攻补兼施,务要达到攻与补的有机配合,才能提高抗癌疗效。
    (五)临床用药与实验研究密切配合
    以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及实验方法,对抗癌中药进行深入研究,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如成都中医学院对传统的中药配伍禁忌之“反、畏、恶”药物作了观察,以芜、遂、戟、草等反畏之品组成“桔抗丸”,并经动物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抑瘤试验、诱变试验、免疫试验及大分子合成等试验,证明该丸剂完全无毒,乃用于临床治疗胃癌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24例,因而认为中药之十八反,十九畏并非永恒不变之禁锢,只要炮制适宜,用之得当,就可能发挥独特的疗效。上海中医学院龙华医院从肿瘤的成因来探讨中药的治疗作用,考虑到“起始”与“突变”密切相关,起始子即是突变剂,因此以能反映碱基置换突变并说明移码突变的V70细胞突变模型作为起始阶段的模型,又以能显示细胞间信息传逆的“代谢合作”作为动阶段的模型来探索,从而发现穿山甲、黄芪、杞予、绿萼梅、菝葜。南星等单味中药及其相应方剂具有明显的反突变作用,而白术等中药和方剂具有明显的反启动作用,说明来自临床实践的并符合中医理论的这些抗癌药物是能有效地阻断始动和启动这两个重要阶段的,据此制定的新方剂治疗胃癌及肝癌,也取得良好疗效。此外,该院对传统的中药熬煎及服药方法也做了研究,以7种不同容器对同一中药同剂量对人体胃癌细胞集落形成进行观察,以中药浓度为100微克/毫升为例,以玻璃器皿、搪瓷锅和砂锅者为最好,生铁锅、不锈钢锅和紫铜锅者较差,而以铝锅的中药煎液为最差。另用同方等量的中药,观察不同接触次数对胃癌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总剂量一次给予,虽然剂量极大,但由于接触时间短,杀伤力并不大,分2次者作用略高,分4次给药则其杀伤作用最大,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分6次虽然作用次数多,但单次接触浓度过低,杀伤力也下降,故认为肿瘤患者服用中药以日服4次为佳。
    我院以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瘤实验对38组中药进行系统筛选,从中发现“瑞香狼毒、土茯苓”、“海藻,皂刺,夏枯草”、“黄连、黄柏”、“苏木、茜草”4组中药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并对瑞香狼毒进行了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皆取得明显疗效。同时通过抑瘤实验而发现药物的不同配伍可致增效、减效及失效,如“瑞香狼毒”与“薏苡仁”合用则无抑瘤作用,瓜蒌与诃子合用也失去其各自的抑瘤作用。因而提示复方用药须注意配伍问题。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更广泛的将现代的各项科技新成果引进到抗癌中药的研究领域中来,进行检测、整理与提高,并以实验数据与临床实践密切配合,反复验证,逐步深入,以促进防治肿瘸的中西医结合工作不断发展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