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药

 qsp1960 2013-03-20

没药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没药
英文名称:
Myrrha(拉);myrrh
定义:
橄榄科植物没药树 Commiphora myrrha Engl. (Commiphora molmol Engl.) 及同属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没药植株外形图  
没药植株外形图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又名末药。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以及印度等地。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应用。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
中文学名: 没药
别称: 末药 明没药 没药 末药 制没药 炙没药 醋炒没药 生没药 生明没药
二名法: 末药、明没药
科: 橄榄科
属: 没药属
英文名: Myrrh
功效: 散血去瘀,消肿定痛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综述

没药四种形态对比

  没药四种形态对比[1]

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1. 低矮灌木或小乔木,高3~4m。树干具多数不规则尖刺状枝。树皮薄,光滑,小片状剥落,淡橙棕色,后变灰色。叶散生或簇生,单叶或三出复叶,柄短,小叶倒长卵形或倒披针形,中央一片远较两侧一对为大,长7~18mm,宽4~8mm,全缘或仅末端稍具锯齿。花小,丛生短枝上;萼杯状,宿存,上具4钝齿;花冠白色,4瓣,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直立;雄蕊8,自短杯状花盘边缘伸出,直立,不等长,花药囊卵形;子房3室,每室各具胚珠2枚,花柱短粗,柱头头状。核果卵形,尖头,光滑,棕色,外果皮革质或肉质,种子1~3枚,但仅1枚成熟,其余均萎缩。花期夏季。 我国不产;国外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等地。
进口没药通常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大小不等,大者长达6cm,表面黄棕至红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黄色粉霜,质坚脆,破碎面不齐。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胶质没药呈不规则块状,多粘连成大小不等的团块,大者亦长达6cm,深棕色,不透明,质坚实或疏,破碎面亦不整齐。有特异香气,味苦而有黏性。 [2-6]

分类

没药原植物画

  没药原植物画[1]

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大小不一,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黄色粉尘。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
胶质没药:成不规则块状,多黏结成大小不等的团块。表面深棕色或黄棕色,不透明;质坚实或疏松。味苦而有黏性。
以块大、色红棕、半透明、香气浓而持久、杂质少者为佳。
制没药:不规则形的团块或小块,长1-2cm。表面黑棕色至黑褐色,粗糙,质硬,破碎面棕褐色;气香特异,味苦。
醋没药:小碎块状或圆颗粒状,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油亮,有醋气。
炒没药:形如醋没药,表面有光泽,气微香。
明没药:为红褐色至紫棕色块状物,略透明,无杂质,质佳。
狗没药:又名狗皮没药、马没药、马皮没药。为用狗皮马皮包裹者。质次。[2-6]

性味

苦,辛,平。
没药药材

  没药药材[7]

①《药性论》:“味苦辛。”
②《海药本草》:“味苦辛,温,无毒。”
③《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入肝、脾、心、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厥阴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
③《本草求真》:“入心、肝。”[2-6]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没药树

  没药树[1]

没药最早见于《药性论》。《海药本草》曰:“按《徐表南州记》:生波斯国,是彼处松脂也,状如神香赤黑色。”《开宝本草》载:“生波斯国,似安息香,其块大小不定,黑色。”《本草图经》曰:“没药,生波斯国。今海南诸国及广州或有之。木之根之株皆如橄榄,叶青而密,岁久者则有膏液流滴在地下,凝结成块,或大或小,亦类安息香,采无时。”《纲目》曰:“按《一统志》云,没药树高如松,皮厚一二寸,采时掘树下为坎,用斧伐其皮,脂流于坎,旬众方取之。”按上所述,与今进口的没药相符合。
没药树分布热带非洲和亚洲西部。爱伦堡没药树分布红海两侧的海滨地区,及阿拉伯半岛从北纬22度向南至索马里海滨一带。药材主产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以索马里所产者最佳。在庐山石灰石山上,生长在庐山没药。[2-6]

编辑本段采收加工

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间将树刺伤,树脂由伤口或裂缝口自然渗出(没药树干的韧皮都有多数离生树脂道,受伤后,附近的细胞逐渐破坏,形成大型溶生树脂腔,内含油胶树脂)。初为淡黄白色液体,在空气中渐变为红棕色硬块。采后拣去杂质。[2-5]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

含树脂25%~35%、挥发油2.5%~9%、树胶57%~65%。树脂的大部分能溶于醚,不溶性部分含α及β罕没药酸(heerabomyrrholic acid),可溶性部分含α, β及γ没药酸(commiphoric acid),没药尼酸(commiphorinic acid),α及β-罕没药酚(beerabomyrrhol),尚含罕没药树脂(heeraboresene)[1],没药帖醇(commiferin)。
  挥发油在空气中易树脂化,含丁香油酚(eugenol),间甲苯酚(m-cresol),枯醛(cuminaldehyde),蒎烯(pinene),柠檬烯(lim-onene),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罕没药烯(heerabolene)等,并含多种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8α-甲莪术呋喃二烯(8α-methoxyfuranodiene),8α-乙酸基莪术呋喃二烯(8α-acetyl-furanodiene),莪术呋喃烯(curzerene,isofuranogermacrene),乌药根烯(lindestrene),呋喃桉-1, 3-二烯(furanoeudesma-1,3-diene),莪术呋喃二烯(furanodiene),4,17(20)-孕甾-3,16-二酮。
  树胶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2-6][8-9]

主治症状

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湿寒性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口腔疼痛,咽喉疼痛,寒性咳嗽,湿性痰多,支气管扩张,湿疹脓疮,月经不调,小便不利。 1.《注医典》:“生发固发,祛斑消痕,软坚除瘤,除癣愈创,固齿健龈,解毒等。治脱发毛细,黑斑伤痕,扁平疣,各种湿疹,牙龈糜烂,毒虫叮伤等。” 2.《拜地依药书》:“防腐除臭等。治臭,阴部臭味等。”
1.降血脂作用 同属植物穆库尔没药(Com-miphora mukul)含油树脂部分能降低饲氢化植物油所致雄高胆固醇血症,并能防止动脉壁斑块的形成,也能使家兔体重有所减轻。从该树脂分离出2个固醇类,即反式和顺式4,17(20)-孕甾-3,16-二酮,在离体和整体试验证明有降血脂和分解脂肪作用,并可抑制肝匀浆胆固醇的合成。两者还能明显抑制ADP、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诱发的血小板抑制。
  2.甲状腺素样作用 大每日服顺式4,17(20)-孕甾-3,16-二酮10mg/kg,可使其甲状腺摄碘增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加,肝脏和二头肌耗氧量增加。
  3.收敛作用 没药酊剂对黏膜有收敛作用,口腔、咽部溃疡时可用于口腔洗剂中;也可用于肠无力时以兴奋肠蠕动。
  4. 抗炎、镇痛与退热作用 没药的多种同属植物均被发现有抗炎等作用。如没药的油树脂石油醚提取物500mg/kg给大鼠灌胃,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与棉球肉芽肿所致炎症,此提取物在小鼠也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穆库尔没药的一个有效部分每日500mg/kg,连续5个月给药,对大鼠后脚踝关节腔内注射灭活的真菌性剂所致关节肿(炎症)有消肿抗炎作用。从Com-miphorar merkeri的根提取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口服100mg/kg对大鼠足跖角叉菜胶性炎症有抑制作用,扭体试验证明有镇痛作用。
  5.抗菌作用 没药水浸剂(1:2,即50%浓度)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6]

常用配方

1、治心脾气痛:延胡索、没药、五灵脂、草果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服。(《奇效良方》手拈散)
2、治血气不行,心腹疼痛,或走注痛,月经不调,发热哺热,并宜用之:红花、没药、川归、玄胡(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童便、酒调下。(《赤水玄珠》没药散)
3、治一切心肚疼痛,不可忍者:没药、乳香各三钱,川山甲(炙)五钱,木鳖子四钱。上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酒大半盏,同煎温服,不计时候。(《宣明论方》没药散)
4、治脓血杂痢后重,疼痛日久不瘥:没药(研)、五灵脂(去砂石研)、乳香(研)各一钱,巴豆霜(研)半钱。上同研匀,滴水为丸,如黄米大。每服七丸,食前煎生木瓜汤下,小儿服三丸,随岁加减。(《证治准绳》通神丸)
5、治中风舌强不语:没药(研)、琥珀(研)各一分,干蝎(全者,炒)七枚。上三味,捣研为末。每服三钱匕,用鹅梨汁半盏,皂荚末一钱匕,浓煎汤一合,与梨汁相和调下,须臾吐出涎毒,便能语。(《圣济总录》三圣散)
6、治妇人血风,血气,腹胁刺痛,筋挛骨痹,手足麻木,皮肤瘙痒:当归、五灵脂各一两,没药半两。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空心下。(《妇人良方》当归没药丸)
7 、治小儿盘肠气痛,腰曲,干啼:没药、乳香等分。为末。木香磨水煎沸,调一钱服。(《(鱼孚)溪单方选》)
8、治筋骨损伤:米粉四两(炒黄),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之。(《御药院方》)
9、治小便浑浊如精之状:没药、木香、当归各等分。上为末,以刺棘心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丸。每服五七丸,食前盐汤下。(《世传神效名方》)
10、治小儿吐:没药一钱,樟脑一字。上为末。以药点其舌上。(《普济方》)
11、治小儿诸般吊症:角弓反张,胸高脐凸用透明没药一味为末,姜汤调下一钱匕。(《婴童百问》异香散)
12、治肠痛腹痛,脉小数,将有脓者:瓜蒌一个,甘草四钱,没药二钱,乳香一钱五分。研末。酒调服。(《症因脉治》四圣散)
13、治痈疽疮毒,腐去新生:乳香、没药各等分。安箬叶上火炙去油,乳细搽上,以膏贴之。此药毒未尽则提脓外出,如毒已尽则收口。(《疡医大全》海浮散)
14、治漏眼脓血:没药、大黄(蒸,少用)、朴硝。上为末。均服三钱。酒调下,茶亦可。(《银海精微》没药散)
15、治五痔:没药(研)一两,黄矾、白矾、溺垽(火煅)各半两,麝香(研)一钱。上五味并研令匀。每月时先以葱汤洗拭净。以药干敷。(《圣济总录》消毒没药散)
16、治白口疮:以乳香、没药、雄黄各一钱,轻粉半钱,巴豆霜少许。为末掺之。(《赤水玄珠》没药散)[2-6]

临床运用

临床处方
1.治疗软组织损伤 乳香、没药、土鳖虫、三七各50g,纯蜂蜜2kg.中药研粉,置蜂蜜於铝锅内煎熬后加入药粉,搅拌均匀离火,放进24cm×50cm 的纱条,浸透后装入盘内备用.用时先行手法整复术,使其筋脉通顺后,外敷浸药纱条3~5层,绷带包扎.5天换药1次.治疗200例,均於用药后2小时基本止痛,24 小时基本消肿.有效率 100%.
2. 治疗乳痈 乳香、没药、大黄、蜂房各10g,蜂蜜适量.前4味药混合研为细末后加适量蜂蜜捣如泥状,敷盖於乳房结块处,约超出肿胀范围5cm左右,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治疗30例,其中肿块小者,敷药1~2天,治愈19例;肿块大者敷药2~3天,治愈11例.治愈率为100%.
3. 治疗睾丸肿痛 没药、乳香各9g,玄胡、桃仁、当归、赤芍、川牛膝、穿山甲各10g,甘草3g.水煎,分2次服.治疗24例,结果痊愈14例,好转10例,全部有效.服药时间最短者7天,最长者 26天.
4. 治疗血栓性外痔 大枣20枚,乳香、没药各20g.将上3味药捣碎成膏并完全融合为一体,备用.用时取上药适量作成饼状,敷贴於外痔表面,再外敷纱布,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治疗42 例,均愈.血栓较小者,2~4天即愈;较大者,5~8天而愈,特大者9~12天治愈.
5. 治疗药物性唇周炎 枯矾、赤石脂、滑石、制没药各6g,冰片1g.将前4味药研成细面后,和冰片研匀,装瓶密封备用.用生理盐水先清洗患部,再用上药粉干扑,敷料外贴,早晚各换药1次.治疗28例,均在5天内治愈,皮损全部干燥、瘙痒消失.
方剂选用
1. 治疗一切心肚疼痛,不可忍者:没药、乳香各三钱,穿山甲(炙)五钱,木鳖子四钱.上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酒大半盏,同煎温服,不计时候.(《宣明论方》没药散)
2. 治疗产后血晕,语言颠倒,健忘失志:没药、血竭等分.细研为末,产后用童子小便与温酒各半盏,煎一二沸,调下二钱,良久再服,其恶血自下.(《伤寒保命集》夺命散)
3. 治疗妇人月水不通:没药半两,硇砂半两,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桂心一两,芫花半两(醋拌一宿,炒干),狗胆二枚(干者),水银三分(入少枣肉,研令星尽).上药,捣罗为末,以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於食前,以温醋汤下十丸.(《太平圣惠方》没药丸)
4. 治疗血灌瞳人、外障疼痛:没药二两、麒麟竭一两、大黄一两半、芒硝一两半.上捣罗为末,令细.食后热茶调下一钱.(《眼科龙木论》没药散)
配伍效用
没药配伍红花 没药活血止痛,红花活血祛淤通经.二者合用,有活血、祛淤、通经、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疗血淤所致之心腹疼痛、痛经、产后淤阻腹痛及跌打损伤之淤滞疼痛.
没药配伍五灵脂、香附 没药活血止痛,五灵脂活血化淤、止血止痛,香附疏肝行气止痛.三药合用,有活血化淤、疏肝行气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疗气滞血淤之心腹疼痛、痛经等.
没药配伍延胡索 没药活血止痛;延胡索活血止痛而行气.二者伍用,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疗血淤气滞之脘腹疼痛、痛经等症.[2-6][10]

编辑本段各方论述

没药各种形态图册

没药各种形态图册(9张)
1.《本草衍义》:没药,大概通滞血,打扑损疼痛,皆以酒化服。血滞则气壅凝,气壅凝则经络满急,经络满急,故痛且肿。凡打扑着肌肉须肿胀者,经络伤,气血不行,壅凝,故如是。
2.《医学入门》:东垣云,没药在治疮散血之科。此药推陈致新,故能破宿血,消肿止痛,为疮家奇药也。
3.《本草纲目》: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4.《本草经疏》:《本草经》,没药味苦平无毒。然平应作辛,气应微寒。凡恶疮痔漏,皆因血热瘀滞而成,外受金刃及杖伤作疮,亦皆血肉受病。血肉伤则瘀而发热作痛,此药苦能泄,辛能散,寒能除热。水属阴,血亦属阴,以类相从,故能入血分,散瘀血,治血热诸疮及卒然下血证也。肝经血热,则目为亦痛、肤翳,散肝经之血热,则目病除矣。
5.《药性论》:主打扑损,心腹血瘀,伤折跌损,筋骨瘀痛,金刃所损,痛不可忍,皆以酒投饮之。
6.《海药本草》:主折伤马坠,推陈置新,能生好血,研烂,以热酒调服。堕胎.心腹俱痛及野鸡漏痔、产后血气痛,并宜丸、散中服。
7.《日华子本草》:破症结宿血,消肿毒。
8.《开宝本草》:主破血止痛。疗杖疮、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
⒐王好古:治心胆虚,肝血不足。
10.《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
11.《本草述》:久服舒筋膜,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