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老敬老,践行孝道

 六岭书屋 2013-03-20

(2013-03-06 08:37:46)
 

尊老敬老,践行孝道

应成为各级官员德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转载]尊老敬老,践行孝道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天,他领着一名书童走到城南一个村庄,见一民宅门上贴着一幅新对联:“家有万金不算富,命中五子还是孤”。郑板桥有些奇怪,便叩门进宅,见一老者。便问道:“老先生贵姓?有何喜事?”老者答道:“敝姓王,今天是老夫的生日,写一幅对联自娱。”郑板桥似有所悟,向老者说了几句祝寿的话,便告辞了。回到县衙,便命差役将老汉的十个女婿叫到衙门。书童纳闷,郑板桥解释说:“看它的对联便知,小姐乃千金,他‘家有万金’,不是有十个女儿吗?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他‘命中五子’,正是十个女婿。”老汉的十个女婿到齐后,郑板桥除了讲孝敬老人的道理,还叫他们轮流侍奉岳父,并且严肃地说:“如不善待,定当治罪”。第二天,十个女儿女婿带着东西都上门看望老人,一时弄得全村人莫名其妙,疑惑不解。

郑板桥微服私访的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赡养父母,尽孝之道,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从个人感情来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做子女的就应该知道感恩,懂得回报。从社会责任来说,为父母养老送终,这是法律明文规定,做子女的责无旁贷。二是孝敬老人,不仅是家事,也是各级官员施行德政的重要内容。郑板桥常说:“敬老如子。”所以,对各级“父母官”来说,为官一任,不仅要以身作则,带头尊老敬老,还要像郑板桥那样重视践行孝道。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古有刘恒亲尝汤药,王祥卧冰求鲤,庾黔娄尝粪忧心等;近有郭沫若为母寻药,李先念肉汤敬母,冯玉祥买肉孝父等,古今往来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但是,近年来由于世风日下,道德滑坡,这种尊老敬老的传承和伦理链条已遭破坏。一些人从极端利己主义出发,全然不顾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如千方百计地挤占父母的房屋,致使老人露宿街头;为了偿还赌博债务,不惜杀害自己的亲人;靠母亲打工挣来的钱在国外留学的学子,回国时反而数刀刺伤母亲······这一桩桩、一件件怵目惊心的事实,不能不引发我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反省。窃以为,国家在整个的社会管理中,绝对不能忽视构建孝敬长辈、感恩父母——这个道德规范的基石。要从小孩子的教育抓起,使得子孝父母,代代传承,成为家庭伦理的核心。否则,毁灭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家庭,还会危及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首先,各级官员必须身体力行,带头敬老,践行孝道。一代名将许世友,生前给母亲的诺言是:“活着精忠报国,死后守着父母”,而且留下了“六跪慈母”的佳话。陈毅元帅无论工作多忙,总是挤出时间看望家中的老母亲。母亲瘫痪在床时,他不仅经常嘘寒问暖,还多次帮助她洗尿裤。可是现在的一些官员整日里与情人们花天酒地,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父母。父母活着的时候,总是强调工作忙没有时间看望。父母去世了,却大摆宴席,趁机敛财。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官员,还能很好地去爱党、爱国家、爱人民?还能很好地为广大老百姓谋福祉?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亲情、重血脉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尊老爱老传统。如清朝康熙年间就明文规定:军民年70以上者许一丁带养;80岁以上者给绢一匹,锦一斤,米一石,肉十斤;90岁以上者倍之。由此可见,尊老爱老不光是子女的义务,也是政府的责任。目前,在强化官员对孝道的践行方面,河北省魏县的做法很好,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德孝治县”。规定干部升迁,首先要出具父母的德孝证明,无德无孝者一律不考虑。据2011年报道,该县已有3名科级干部,8名股级干部由于德孝行为有瑕疵未被重用。

其次,必须大力弘扬孝悌传统,齐抓共管,蔚成风气。这方面,号称“中华第一村”的华西村走在了前列。上世纪80年代,他们就设立了“敬老奖”,80岁的奖100元,90岁的奖1000元,100岁的奖1万元。不仅对老人奖励,全家人都给奖。20102月,一位姓李的老人满100岁,全家五代共37口人获奖37万元,极大地鼓舞了全村孝悌的传承与发扬。古代有二十四孝经,去年全国妇联、老龄办发布了新“新二十四孝”,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深入开展“心系老年—孝心工程”活动,这无疑是一次践行孝道的重大举措。但是要使敬老爱老在全社会蔚成风气,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配合。目前,北京大学已经作出了可喜的尝试。他们在自主招生中规定,如果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不孝敬父母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坚决不予录取。重庆丰都县的一位校长说:“小时候父母每天为我们洗脚,可如今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有谁为父母洗过一次脚?”为了教育学生,他当着全校1200名师生和家长的面,为母亲洗脚,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孝,这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湿了多少人的眼睛,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说出多少父母的心里话,同时也昭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呼唤。所以,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与美丽中国,尊老敬老,践行孝道,应成为各级官员德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经济是硬道理,人民幸福更是硬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