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中医治验13 甲状腺癌

 学中医书馆 2013-03-20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据流行病学分析,高发地区与水源含碘较低有关,但各地并不少见。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以30-40岁居多,原发癌极少,占3-9%,约有20%之单个甲状腺瘤恶变为癌。
    【症状】颈部肿块为初期症状,在良性与早期癌临症、病史上并无明显区别。早期亦无紧张疼痛感觉,当癌肿逐渐增大时,质变硬可有结节状,逐渐固定。累及气管可有压迫感觉,累及喉返神经可有嘶哑。瘤体甚大时可使气管移位,食管受压致使呼吸困难,吞咽阻挡。如果伸展至纵膈,呼吸迫促、唇口紫绀,能使窒息。因气管堵塞即便气管切开也很难缓解。
    【诊断】①近期内肿块逐渐增大而且迅速;②质硬、不规则的累及整叶甲状腺组织并固定于邻近组织;③淋巴肿大;④喉返神经受累而致声音嘶哑;⑤肺、骨转移等为本病诊断特征。
    【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甲状腺癌,目前诸多文献记载,均以肝气郁结,毒瘀经络,又兼脾气之虚所致。病因是忧思伤及肝脾引起闭塞。多用攻坚破瘀、解毒散结方剂,都有一定效果。惟其病情、体质、年龄的不同,因此辨证论治不一。现将常用方列下:
    甲状腺癌汤(经验方):生地、元参、夏枯草、海藻、昆布各15克,柴胡、青皮各9克,生牡蛎15克,白芥子9觉,京三棱10克,橘核15克,黄药子9克,青连翘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
    此方无甘草之相反作用效果则差。方中生地,元参滋肾;青皮、柴胡、橘核涵术以助三棱、芥于散结破郁之力,枯草、连翘活络解毒;牡蛎、海藻、昆布软坚,借甘草相反,鼓起攻坚之力,增强消瘿之功。
    海藻玉壶汤(《千金方》):功用化痰消坚,开郁行气,除湿散结。服药时冲服消核丸。方用:海带、海藻、昆布各15克,当归,川芎、青皮、陈皮、贝母,连翘、半夏,独活各9克,甘草10克。水煎服。
    消坚丸(《外科正宗》):蜈蚣60条,全蝎30个,僵蚕、山甲珠、炙蜂房、皂角刺各9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3克,每日3次。
    曾以上方治愈不少单纯性甲状腺肿,有的6剂消尽。又以此方治疗甲状腺瘤亦见消,唯稍慢,少者12剂,最多服60剂基本消尽。又以此方治疗甲状腺癌亦有效果。其中1例双侧甲状腺癌,随访10年,未见复发。
    【医案】1倒。
    张××,女,65岁,市民。1962年12月初诊。x线号O3082。
    病史:双颈部肿粗半年,喉头两侧肿物3个多月。患者于1962年秋天喉咙发紧,舌根后缩。常有眩晕、头痛,有时心慌,继之摸到喉头左侧有如柿饼大小肿物,逐渐增大。1月后,右侧相继肿起。20天即现咽食不畅,呼吸迫促,曾去某医院查基础代谢、131碘试验及同位素放射性扫描,诊为双侧甲状腺癌,不适手术治疗,故转来中医科门诊。
    检查:双侧甲状腺肿大,坚硬如石,大小各为8×10厘米,不活动已固定,周围高低不平,声音嘶哑。胸部×线拍片,见纵膈加宽,肺部清晰。诊断:双侧甲状腺癌侵及纵膈,喉返神经麻痹。
    辨证:症属太阴脾肺受累,由思虑忧悲,郁结日久侵及经络。治以活经络,开脾郁,宣肺理气。方用:青皮、陈皮、莪术、枳壳、枳实、黄药子各9克,海藻、昆布、夏枯草、京三棱、金银花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隔日1剂,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方中青、陈理气;昆、藻、枯草活络消痰核;枳实、三棱、莪术开脾破郁散结气;黄药子消肿破解肝肺毒瘀。方属清肃不腻,久服无碍胃气,故获全效。
    服药3个月,肿瘤迅速缩小,服药半年消尽,共服药90剂。随访至1973年1月未见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