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塞罗那旧区改造

 城市行者 2013-03-20
巴塞罗那旧改经验让申城“获益匪浅”
2010/6/18 11:07:05  劳动报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曾经拥有4.49平方公里的旧城区。经过近25年的努力,老城的面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昨天,巴塞罗那市带着经验来到上海世博会,黄浦、徐汇等多个中心城区的相关负责人纷纷前来取经。

  昔日破败老城如今非常宜居

  如今非常宜居的巴塞罗那老城区CiutatVella,在1986年以前还是影响城市形象的一张“坏名片”。巴塞罗那老城区发展促进办公室主任哈维·瓦尔士说:“在这个区域内,有2%的房子面临倒塌,有7000套房子没有卫生间,有7成的房子建于1900年以前,另外还有道路和配套设施落后等相关问题。”为了举办1992年奥运会,1985年巴塞罗那下定决心用6年的时间改造CiutatVella。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巴塞罗那老城的改造方案也不是一两个人能拍板的。据哈维·瓦尔士介绍,在最初确定改造方案时,先后召集政府主管部门、地区商会和居民联盟等多方进行讨论,在完全民主公开的环境下讨论究竟该如何改造。

  引进私人企业参与旧改

  资金,历来是困扰各国旧区改造的难题,作为发达国家的西班牙也不例外。1986年,一家专门从事CiutatVella老城区改造的推广公司成立。“在这家公司中,60%的资本来自于公共组织和政府部门,例如西班牙电信公司;另外40%则是来自于私人企业。”

  在这家专门公司的牵头下,许多私人公司也积极投入到了整个改造的各个环节。包括私立大学、私营企业等,他们提供了许多公共管理部门无法提供的服务。

  据统计,在1988年-2010年的22年时间内,由这家旧区改造公司投资的改造资金就达到14.25亿欧元。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昔日破败的CiutatVella新建了3000套公共住房、68处公共设施,道路、绿化也面貌一新。

  改造过程始终定位清晰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巴塞罗那在旧城改造中,不仅完成了将“旧房子变成新房子”的过程,还将新的城市定位和内涵注入其中,使得城市的发展变得可持续。

  巴塞罗那自始至终定位清晰,该市老城区发展促进办公室新闻部主任卡门·桂尔女士说,“在西班牙,马德里就是政治首都,巴塞罗那则是文化首都,我们许多改造措施就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建设。”

  扩建包括毕加索博物馆在内的文化博览展馆,将部分大学的校区搬迁到老城区,建立新的社区图书馆,改建老厂房成为创意中心……

  种种举措之下,老城区的文化气息日渐浓厚,逐渐掩盖了原有的破败之感。1991年,CiutatVella的居民中只有2%是在西班牙的外国人,而如今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47%,改造后的老城成了一个外国人感受西班牙文化的中心。

  上海同行取经收获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的巴塞罗那老城区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来自黄浦区、徐汇区等规划、房管部门的多位负责人也前来“取经”。

  尽管有着外滩、老城厢保护等多个成功的经验,但来自黄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的徐建局长表示,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区还面临一个大问题。“像老城厢主要是空间格局的保护,但是改造地块的容量和高度都有各种的限制,使得改造成本很大,很难推进,我们希望也能从西班牙同行这里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

  昨天会后,不少参加交流的区县主管负责人大呼“获益匪浅”。据记者了解,今后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类似的研讨交流,也将以参展城市和上海相关区县或主管部门“结对”的方式进行,使得上海能吸取更多国外城市的有益经验,少走弯路。徐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